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ebruary 02, 2017视民如子视民如子【释义】形容爱民,把老百姓当儿子一样看待。【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十年》 春秋后期,吴王寿梦死后,王位几经传让,结果公子僚当上了吴王。公子光不服气,他认为自己是先王的长孙,照嫡出长子继位的老传统,这王位应该是自己的。所以公子光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夺取王位。 终于,有一天,公子光设宴请吴王僚吃饭,让专诸扮作厨师,让他把预先在鱼肚里藏有短剑的菜肴送上酒席时,取出短剑刺杀了吴王僚。 公子光得遂心愿,成了吴王阖闾。但是他用这种阴险的手段夺取了王位,未免心虚理亏。此后,他就非常注意树立自己的形象。 他任用伍子胥为相,协助治理国家,任孙武为将军,靠他训练军队,旨在富国强兵。此外,还特别注意一举一动,做出仁君的样子来。 他的个人生活极其俭朴,吃饭只就一个菜,卧室只铺一层席,居住的宫室不加豪华装饰,外出的车船也不用美丽的纹彩,所有器物都很朴素;衣被服饰,都挑又厚又牢、经久耐用的,以节省开支。遇到天灾瘟疫,他必定亲自巡访慰问孤寡百姓,给予救济帮助解困;到军队视察,又严格自律,与士兵吃同样的饭食,劳军的食品必定分赏到每个兵士手中。他还抽空与百姓一起劳动,以亲近百姓,与他们同甘共苦,真正是爱民如子。很快地,他就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拥护。 吴王僚被杀后,他的两个弟弟逃到楚国避难,楚昭王收留了他们。楚昭王的庶兄子西很不以为然,他对昭王说:“阖闾当上国君不久,就大受拥护,可见他的手腕不同寻常。他既把百姓看作自己的儿子,与百姓休戚与共,百姓也一定会替他出力,你收留他的仇人,恐怕会引火烧身的。” 果然,几年以后,吴国实力大增,在百姓全力支持下,阖闾出兵攻打楚国,五战五胜,灭了楚国。...more4minPlay
February 02, 2017变生肘腋变生肘腋【释义】肘:胳膊肘儿;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发生在近处。【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法正传》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当时的益州牧刘璋是个无能之辈,很难保住益州。 不久,曹操想出兵攻打汉中张鲁。刘璋知道汉中一失,益州便保守不住。于是,派法正去荆州请刘备入蜀,攻取汉中。 法正到了荆州,拜见了刘备。刘备开始虽有取蜀之心,但顾虑刘璋和自己同是汉朝宗室,只答应入蜀帮刘璋御敌,不愿同室操戈。后经法正陈说蜀地为建功立业基地等语,刘备才采纳法正的意见,攻取了益州,建立了政权。 刘备鉴于法正有功,任命法正做了蜀郡太守。 法正做了太守后,就利用权势大报个人恩怨。有人去向丞相诸葛亮禀报,说法正做事太横了,诸葛亮听后,摇摇头说:“主公住在公安的时候,北面畏惧曹操的强大,东面受到孙权的威胁。就连近在他肘腋之下的孙夫人,他也惧怕她一朝会发生什么变故(变生肘腋)。那时多亏法正前来劝他进兵益州,才有了今天。主公信赖他,才任命他做了蜀郡太守。只要他大节无亏,主公是不会去抵制他的权力的。”...more3minPlay
February 02, 2017夜郎自大夜郎自大【释义】夜郎:古代一个小国名,它的君主自以为它是个大国。比喻闭关自守,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出处】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 为了寻找一条通往古印度的道路,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十几批人马从蜀郡出发,抄小路前往西南夷,经过4年多的时间,他们到达了昆明。滇王热情款待了这批汉朝的使者。 一天,滇王安排了丰盛的酒宴,叫来大臣仆从候立两旁,自己威风凛凛地坐在当中,大声向使者们介绍滇国的气候地形、物产人口、风土人情,越说越得意,最后手指四方,振振有词道:“我大滇国头顶青天,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饶;四周群山环绕,境外只零星散布着几个小小的蛮邦。你们汉国的使者,可在这里多住几天,四处走走,也开开眼界、长长见识。”说完,拖长声调,又问道:“你们说,汉国与我国相比,哪个大呢?”使者们个个不屑回答,只微微笑着。 后来,使者们途经小小的夜郎国,也顺便拜见夜郎侯。走进宫殿,只见夜郎侯也高高在上,端坐在一张装饰着各种珠宝美石的椅子上,睁眼斜视使者们,轻举右手示意他们坐下后,就怪声怪调地问:“你们从边远的地方来,可知道夜郎国是世界的中心吗?嗯,看到这里辽阔的土地、繁华的景象,有什么感受呢?啊,你们说说看汉国与我邦相比,哪个大呢?”夜郎侯洋洋得意地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却惹得使者们暗笑不已。...more4minPlay
February 02, 2017变生肘腋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
February 02, 2017视民如子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4minPlay
February 01, 2017夜以继日夜以继日【释义】不论白天黑夜,连续干一件事。【出处】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 周公旦是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他在哥哥姬发领导的攻伐殷商的事业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担起辅助朝政的重任后,他忠于职守,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呕心沥血。 周武王死后,由周公旦辅助成王执政。有些贵族猜忌他,在成王面前造谣,说他有篡位的野心,有的兄弟还和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起来,发动武装叛乱。此外,东方的夷族也乘机作乱。但周公坚韧不拔,遵照武王的遗志办事,他消除了成王的误解,击败了武庚的叛乱和夷族的反抗,制定了礼法和刑律,继续分封诸侯,并建筑洛邑(今河南洛阳),设立了东都成周。 由于为国操劳过度,周公在东都建立后不久就去世了。临死前,他还谆谆告诫大臣们,一定要帮助天子管好中原的事;自己死后要葬在成周,以表示虽死不忘王命。 孟子赞扬他说:“周公想兼学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的贤德,来把周朝治理好,如果有不适合于当时情况的,他就抬起头来想,夜以继日地想,等想出了好的办法,便坐着等待天明,马上去施行。”...more3minPlay
February 01, 2017和璧隋珠和璧隋珠【释义】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比喻极其贵重的珍宝。【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和氏》、汉·刘安等《淮南子•览冥训》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他在山里偶然发现一块璞玉,心中十分欢喜,马上去奉献给楚厉王,经玉匠辨认,说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楚厉王心中十分恼火,命令将卞和的左脚用刀砍去。楚武王即位后,卞和又捧来那块璞玉,楚武王召来的玉匠还说这是石头。于是楚武王命令将卞和的右脚砍下。 后来,楚武王死了,楚文王即了位。卞和听到了这个消息,就抱着那块璞玉,在荆山脚下号啕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官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楚文王,文王就将卞和请进宫中,又找来玉匠把那块璞玉进行加工,果然得到了世间罕见的美玉,于是就给它起了个名字,称做“和氏璧”。从此以后,和氏璧便成了极其名贵的珍宝。 “隋珠”也是一件宝物,传说古时候有个“汉东之国”,国内有个姓姬的诸侯,叫做“隋侯”。有一天,隋侯在路上遇见一条大蛇,这条大蛇受了重伤,半截身子都快要折断了。隋侯很同情它,就回家取来药,给蛇敷在伤处,又用布带为它包扎好,蛇便钻进树丛离去了。 过了好些天以后,有一次隋侯在江边搭船,忽然一条大蛇从江中浮起,昂着头向他游过来。隋侯吓得惊慌失措,魂不附体。可是那条蛇却没有伤害他,反倒从嘴里吐出一颗硕大的珍珠。这时隋侯定神一看,才看清楚这条蛇正是从前他救过的那条受伤的大蛇。他心里顿时明白了:“啊,原来这是蛇从江中衔了一颗珍珠送给我,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呀!”于是他高兴地接过那颗珍珠。后来,人们便把这颗神奇的珍珠,称做“隋珠”。 后人据以上的两则故事,提炼出“和璧隋珠”的成语。...more5minPlay
February 01, 2017鱼目混珠鱼目混珠【释义】拿鱼眼睛当珍珠,以假货冒充真品。【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 传说从前有个名叫满愿的人,买了一颗珍珠。这颗珍珠又大又圆,光彩耀眼,惹人喜爱。满愿把它精心地收藏起来。满愿的邻居寿量,一次拾到一个鱼眼珠,自以为是颗珍珠,于是,也精心收藏起来。 后来,有人生了病,需要用珍珠配药才能医治,于是用很高的价钱到处收买珍珠。满愿知道后,就把自己珍藏的珍珠拿了出来。寿量也把自己珍藏的鱼眼拿了出来。满愿的珍珠,闪闪发光,耀眼夺目;寿量的鱼眼珠,虽然也很大很圆,却暗淡无光。两个放在一起,立刻就能辨出真假。寿量的做法,可谓“鱼目混珠”。 《参同契》记载这个故事后说:“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檟。”(蓬蒿:野草;檟:茶树的古称。蓬蒿不成檟的意思是说,野草不能冒充茶树)。...more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