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December 11, 2016轰轰烈烈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
December 11, 2016青梅竹马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2minPlay
December 11, 2016青眼白眼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
December 09, 2016卖剑买牛卖剑买牛【释义】卖掉刀剑去买耕牛,比喻改业归家之意。【出处】汉·班固《汉书·龚遂传》 龚遂,是西汉时人。他最初任昌邑王刘贺手下的郎中令,敢于对上司提出尖锐的批评意见,指出弊端。 到了汉宣帝刘询时期,渤海附近一带农民因为饥荒纷纷起来反抗,很多人被迫当了强盗。宣帝刘询决定派一个能干的人去做渤海太守。经丞相、御史的推举,结果选中了龚遂。当时龚遂已经70多岁。 龚遂赴任时,刚到渤海边界,就有武装官兵前来迎接,保护他的安全。龚遂叫他们全都回去,自己一个人走。他上任以后,命令各县裁减查捕强盗的人员。他大力宣传,凡是拿起镰刀、锄头从事农业生产的,都当作好老百姓看待,对那些私自保存或使用武器的人,则按照强盗论处。同时,他又开仓借粮,奖励家桑,救济饥民。这样一来,原来持有刀剑的百姓,纷纷卖掉宝剑购买耕牛(卖剑买牛),卖掉刀枪购买牛犊,积极参加农业生产。没过多久,全境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人民安居乐业,强盗基本杜绝。...more3minPlay
December 09, 2016直言不讳直言不讳【释义】是一种自谦之词,表示直率地提出不成熟的意见。【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波传》 公元379年,前秦皇帝苻坚派苻丕率领7万军队进攻东晋的襄阳,另又派三支军队共10万人,在襄阳城外配合作战。襄阳守将朱序凭险固守。 急报传到朝廷,晋孝武帝立即派冠军将军刘波率8000人马驰救襄阳。刘波率军赶到离襄阳50里处,军探报告前秦集结在襄阳的兵力有17万人,他权衡双方力量对比,认为无法救援,于是不再前进。朝廷认为刘波救援不力,免去了他的冠军将军之职。 公元383年,东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此,孝武帝命令熟悉北方情况的刘波坐镇北方,统督淮北各军。这时刘波正患着重病,接到皇帝诏书后,觉得以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去北方改变动乱的局面,实在是无能为力。他考虑到自己不久于人世,决定上一道奏疏。他在奏疏中写道:“我想起本朝开国的历史,联想起如今的国事,所以不顾自己放肆和愚妄无知,直爽地、毫不忌讳地把话说出来(臣鉴先徵,窃惟今事,是以放肆狂瞽,直言无讳)。” 接着,刘波建议孝武帝应怎样治理好国家,怎样使用人才等等。不幸的是,奏疏写好不久,他就去世了。...more3minPlay
December 09, 2016画鬼容易画人难画鬼容易画人难【释义】比喻凭空瞎说很容易,但要想有真才实学却需下一番工夫。【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传说战国时齐王想找人替自己画一张像,先后找了许多画工,都不如意。 后来,齐王找到了齐国一位最有名的画工,就对他说“给我画一张像吧。” 画工说“大王,我确实不会画人呀!” 齐王感到很好笑,齐国最有名的画工,怎么连一个人都不会画呢? 画工说“画人最难,画狗和马也不容易。” 齐王说“画什么最容易呢?” 画工说“画鬼怪最容易。因为狗和马,人们早晚都能见到,所以难;而鬼怪,它本身没有固定的形状,谁也没见过,所以容易。” 齐王听后,似有所悟,对画工说“你就画个鬼怪来瞧瞧。”于是画工只用了一会儿的时间,在绸帛上画了一个面目狰狩、张牙舞爪的鬼怪。 齐王看了,不禁毛骨悚然,退后说“真是画鬼容易画人难!”...more3minPlay
December 09, 2016画荻教子画荻教子【释义】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出处】元·脱脱等《宋史·欧阳修传》 欧阳修4岁时父亲死了,全家靠母亲一人劳动来维持生活。他母亲不愿让孩子失学,于是自己教他。 家里贫穷,买不起文具,母亲看到沙滩上鸟兽行过的脚迹,她从中受到启发,认为在沙子上面也可以写字。她叫孩子到沙滩上弄些沙来,就在家里选了一个光线比较好的地方,挖成深坑,然后把沙子倒下去铺平,这样小小的沙坑便代替了笔墨纸砚。学习的时候,母亲折断一根荻草,在沙面上划出一个生字,等欧阳修学会了,便用手把沙铺平再写一个,欧阳修也利用这个地方来做练习。母子两人,一教一学,教得认真,学得起劲。 在《宋史·欧阳修传》中留下了“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的佳话。...more3minPlay
December 09, 2016画龙点睛画龙点睛【释义】把龙整个画好后,再点上眼睛。比喻说话做文章,在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泛指办事要突出重点。【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南朝梁代,有一位名画家叫张僧繇,擅长画山水佛像,刻画勾勒,十分传神。某一次,他给金陵安乐寺作壁画,画了四条龙,活龙活现。但都不画眼睛。观画的人不知这是什么用意,便去询问究竟。他认真的说:“如果添上眼睛,它们都会飞走,这样,我岂不是白画了?” 许多人都以为张僧繇是空口说大话,听了他的解释,露出一脸的不相信。没法,他只得重研彩墨,挥笔点睛。刚点完第二条,忽然天上电光闪闪,雷声大作,观画的人吓得四散躲避,待围拢来再看时,只见墙上只留下两条未及点睛的龙,另外两条,已在雷电交加中腾空而去了。 此成语出自《历代名画记》,原文是:“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这自然是个传说,是用一种夸张的手法,来赞扬张僧繇绘画才能的杰出。不过由这段传说,却产生了“画龙点睛”这一成语。...more3minPlay
December 09, 2016画荻教子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