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日谈

从城市到里山:两位知识农夫上山种地的十年 | Vol.56


Listen Later

节目介绍:

你是否也曾幻想过逃离城市,返乡种地,回归田园?是否也曾对“自给自足”的生活抱有浪漫的想象?但真实的土地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艰难,却也更加动人。

蚊滋滋与长角羚,是两位毕业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的80后青年。他们从“种地小白”做起,用十年时间,在北京近郊的浅山区打造了一片“里山”——盖娅·沃思花园。

与人迹罕至的深山不同,所谓“里山”,是指“人类村落(里)与山林自然(山)之间的交界”,是人与自然共生的过渡地带。在这30亩的田地,他们种菜、养鸡、做自然教育,也写书、画画、熬麦芽糖。他们与土地对话,与气候变化共处,与村里的老农学习,也与虫鸟草木共生。

三年前,他们将自己的耕种生活写成了《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一书,受到许多“菜友”的欢迎。今年,他们又出版了新书《在里山种地》,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摸过的路、踩过的坑分享给读者,更在书中融入了自己对自然、生态与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

本期播客就源自一场边吃咖喱鸡肉饭,边聊天的线下读书会。蚊滋滋与长角羚带着新书来到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社区店集室,和读者们交流。现场制作的浓郁的尼泊尔风味咖喱,所有食材都来自的“里山”的土地,旱稻米、丑胡萝卜、溜达鸡,就连咖喱酱里的姜黄都是在家门口摘的。

聊天就从这顿“全部来自山上的咖喱饭”聊起,聊到“里山”到底是什么、人和自然如何共享一块地,以及农夫如何在气候变化的剧烈波动里不断调整。冰雹砸没杏子、秋菜被雨冲没、四季豆不再结果、稻子却因雨季变长而异常喜人——在这些不确定之中,他们却保持着非凡的心态:不要怨天尤人,赶紧点籽,就像自然界里的所有生命一样,只要能继续生长,就是生生不息。他们讲得轻轻松松,可细节里都是十年土地经验。

他们也谈到写作、教育、与土地相处的哲学,以及为什么通过自己种一点点东西,就能改变人与食物、与自然的关系。更会深入探讨与土地共处带来的精神滋养:种地如何消解城市的焦虑,为何“在地里没有隔夜的愁”。

总而言之,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一起走进这片有香茅、有喜鹊窝、有生生不息希望的里山。


长角羚、蚊滋滋和小毛、黑头和海盗在盖娅·沃思花园。

盖娅·沃思花园航拍图。

“里山”这个词来源于日文Satoyama,“里”指人们生活的聚落,“山”则表示围绕在这些聚落周边的丘陵浅山。在里山,山、田、园、居形成一个整体,人在其中直接获取自然资源供生活所需。

图源:蚊滋滋《土里不土气》插图

沃思花园拿手菜:咖喱鸡肉饭。连咖喱都是农场自产食材制作的!不过冬天没有黄瓜

除了无法用柴锅做咖喱鸡,本次午餐将忠实复刻沃思农场的拿手菜,从旱稻米到咖喱,都来自几十公里外的农场。

这是他们的第一本书

蚊滋滋和长角羚本次带来的新作《在里山种地》。


本期嘉宾

长角羚:喜欢在森林里散步

蚊滋滋:美食纪录片收藏家

一对80后城市青年,硕士毕业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从事生态保育和环境教育工作。

2014年共同创建盖娅·沃思花园,在距离北京70公里的远郊,开始自耕自食的里山生活。

向往的生活:保有荒野、农地、人居环境的平衡,让人与 自然的生息在土地上静静舒展。


本期主播: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


时间轴:

01:12 学生物的“知识农夫”为何上山?从大棚到浅山 30 亩地,感受从“观察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04:37 什么是“里山”?不是一处地名,而是人和自然共生的混合地景,有田、有林、有家,也有荒野。

05:48 里山的地里都有什么?香草花园、叶菜地、果树、鸡、羊,以及各种“植物邻居”。

07:13 一顿“自给自足”的尼泊尔风味咖喱鸡怎么做出来?

11:06 为什么两个环保硕士决定亲自下地?因为“好为人师”之前,得先有真实经验。为了在倡导环保前,先亲身实践可持续生活。

14:19 老农民的智慧:从喜鹊窝判断风向、芝麻“开口要赶紧收”,到“随手可得的妙招”。

18:05 架豆角为芹菜遮阴、紫苏开花引来授粉昆虫……作物之间如何互助共生?

23:17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种植计划?冰雹砸没杏、雨季延长、品种替换、秋菜推迟,真正的“靠天吃饭”。

27:26 面对一场冰雹毁掉所有熟杏,他们学到的第一课是什么?

29:36 生生不息的土地哲学:面对冰雹毁掉整季收成,农人们为什么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补种,而不是抱怨?

36:58 虫子都是害虫吗?“人虫菜三角链”如何揭示生态中的互助关系?

38:31 为什么写书?适合谁来读?两本书的动机、写作方式,以及为何农业技术不是写作重点。

45:00 种地不仅是生产,也是一种情绪疗愈:“在地里没有隔夜的愁。” 十年耕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或许不是产量,而是与土地、气候、生命共处的能力。

56:44 Q&A:初学者如何开始?选什么菜?怎么观察?哪些是皮实的作物?原来小小的阳台菜园也能自成系统



延伸阅读

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关注公众号:自然之友 及 盖娅自然教育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食日谈By 食通社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食日谈

View all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29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69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207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70 Listeners

自习室 STUDY ROOM by 不好惹的娃娃脸

自习室 STUDY ROOM

9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