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這集節目深入探討「過度交易」的心理陷阱 。在當前熱絡的行情下,許多人因過度自信 、控制的幻覺 及處置效應等認知偏誤 ,不自覺地頻繁進出。這種行為會導致績效漸差 、短視近利 、決策疲勞 與風險誤判 。節目中也分享研究,指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過度交易 。要克服此問題,主持人建議建立交易SOP 、過濾市場噪音 、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並重新定義「成功的投資」(通常很無聊) 。最後提醒聽眾,「不做任何事」也是一種重要的交易決策 。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
[email protected]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本集研究參考:Terrance Odean (1999) Do Investors Trade Too Much
❤️節目表
(01:39) 自我檢測:你是否「每天不盯盤就手癢」? (03:38) 過度交易的影響(一):績效的漸水與成本消耗 (04:26) 心理動機(一):過度自信與高估自己的選股能力 (06:00) 外在誘因:為何NVIDIA或跌深的股票特別吸引人? (08:17) 認知偏誤:處置效應與確認偏誤如何助長頻繁交易 (10:56) 性別研究:為何男性比女性更常過度交易且績效更差? (13:41) 歸因謬誤:賺錢歸自己、賠錢怪外在的心理循環 (16:12) 過度交易的影響(二):陷入短視近利,錯失機會成本 (21:03) 決策疲勞:頻繁進出如何導致壓力與決策品質下降 (27:50) 過度交易的「優點」?淺談資金周轉率的迷思與前提 (32:26) 改善方法(一):建立SOP,為下單設定「審核機制」 (34:51) 改善方法(二):建立資訊過濾系統,遠離市場噪音 (38:06) 改善方法(三):重新定義成功(好的投資其實很無聊) (39:32) 核心觀念:「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交易決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