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本集節目深入探討投資交易中常見的八個壞習慣及其背後的心理機制。許多人即便學習了技術與策略,仍因心態問題導致虧損。節目詳細解析了從「拒絕風險」、「移動停損」到「過早獲利了結」與「報復性交易」等行為,說明這些習慣如何環環相扣形成惡性循環。除此之外,討論隨之而來的「賭資效應」與「賭徒謬誤」。最後,提供具體的改善解方,包括建立自我負責心態、設定盤前儀式感、刻意練習尋找否定證據,以及管理身心能量,幫助投資人打破負面迴圈,提升交易執行力。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
[email protected]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表
(01:36) 壞習慣一:拒絕接受風險 - 只想著獲利卻忽略潛在虧損,誤將高勝率當作保證獲利,導致缺乏風險管理的錯誤期望。
(03:07) 壞習慣二:損失趨避與期望模式 - 厭惡虧損而從分析模式切換至「祈禱模式」,尋找外部藉口合理化套牢,產生認知失調。
(05:14) 壞習慣三:移動停損點 - 為了消除焦慮而與市場討價還價,透過不斷下移停損點來延遲痛苦,最終導致虧損擴大。
(07:46) 壞習慣四:過早獲利了結 - 即「處置效應」,為了鎖住獲利的勝利感而犧牲風報比,導致長期「賺小賠大」的局面。
(11:57) 壞習慣五:錯失恐懼症 (FOMO) - 因後悔太早賣出而演變成追高殺低,陷入全有全無的極端思考,最終往往只吃到魚刺。
(14:45) 壞習慣六:執著證明自己是對的 - 落入確認偏誤陷阱,過度執著於預測市場,因自尊心作祟而不願承認錯誤,忽略市場真實訊號。
(18:19) 壞習慣七:報復性交易 - 被市場修理後的憤怒反應,導致低估風險並放大槓桿,試圖快速翻本的衝動行為。
(20:03) 壞習慣八:責任外部化 - 將虧損歸咎於主力、政策或環境,產生受害者心態,放棄對交易的控制權與成長機會。
(23:08) 交易壞習慣的惡性循環 - 總結從拒絕風險開始,經歷期待、凹單、過早停利、後悔追高,最後到責任外部化的完整負面連鎖反應。
(29:30) 壞習慣的後遺症:賭資效應與完美主義 - 賺錢後視為「多出來的錢」而輕視風險亂下注,或因過度分析追求完美而導致癱瘓無法下單。
(31:27) 認知謬誤:賭徒謬誤與敘事謬誤 - 誤以為漲多必跌的均值回歸誤用,以及過度依賴題材故事(如NFT、AI)而忽略基本面本質。
(38:27) 改善策略一:學習自我負責 - 停止怪罪外部環境,專注於部位大小、進出場規則等可控制因素,這是交易進步的起點。
(39:45) 改善策略二:交易計畫與儀式感 - 在盤前理智時制定SOP,透過固定儀式建立身體記憶,避免盤中受情緒波動影響操作。
(43:23) 改善策略三:尋找否定證據與第三方檢視 - 主動尋找「為什麼這筆交易會失敗」的理由,並藉由他人客觀視角來偵測自己的盲點。
(46:17) 改善策略四:身心能量管理 - 意志力是有限資源,透過運動、睡眠與壓力管理,維持良好的生理狀態以支撐交易紀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