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AQs about 非凡说 | 管理思维5分钟:How many episodes does 非凡说 | 管理思维5分钟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96 episodes available.
December 09, 2024职场小习惯,赢得大未来,你坚持了吗?�你是不是经常被眼前“紧急”的任务搞得很忙乱了?却对那些对公司长远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事情没有精力关注。这就好比:地基没有打牢的房子,肯定盖不高,也经不住大风。�在职场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有很多重要的小事情、非常好的小习惯,如果能在工作中坚持很多年一直做下去,会对组织产生持续的、极大的影响。��可以看一看自已,再看一看自己带的团队这样重要且不紧急的小事情、小习惯有多少在坚持不懈的做着的,如果找不出几件这样的事情就应当认真反思一下了。总之,眼前的问题要解决,但不能让短视的思维限制了你,从长远角度、从持续健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不能丢掉,也不要把这当成是职场的生存手段,而是要把这样的思维方式成为自己工作的原则。《道德经》中有段经文,我想分享给大家:‘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所有的优秀成绩都是从一点一滴的积累开始的,稻盛和夫先生曾说,‘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是的,经营职场生涯也就是经营自己的心态和视野。我们愿意把心放在短期思维上,还是放在长期发展上,这是得要我们自己去选择。 ...more2minPlay
December 06, 2024为什么功利心太强 反而带不好团队?如果一个人的功利心太强,那他很难带出优秀的团队。一个管理者,如果他自己就是以功利为先,那团队里的人,也有样学样,把个人功利放在首位,那这个团队如何能形成合力呢?就更不要讲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会说,我就喜欢用钱去刺激员工,很功利,业绩干的也很好。是的,用钱去刺激员工们,的确会达到让团队兴奋起来的效果,如果是因为产品好、服务好、业绩好、员工们拿到高薪的待遇是非常好的,但如果是管理者自己的功利思想在主导,只是要眼前的利益,那所谓的刺激手段几次一用就会慢慢失效了。老子道德经中有一段经文,我想分享给大家:“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无私方能成就大私,个人成长与团队目标亦能得以实现。在团队中,如果人人皆以个人功利为先,那团队就难以形成合力,如果大家放下个人功利,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通过团队合作看到系统整体的运行情况是否良好!才能看到如何调动团队的各位同事来各尽其能,各展所长。这样个人成长与公司的目标就找到了结合点。那么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发挥,创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被充分激发出来,个人的舞台有了,公司实现目标的基础也牢固了。 ...more2minPlay
December 06, 2024为什么功利心太强 反而带不好团队?如果一个人的功利心太强,那他很难带出优秀的团队。一个管理者,如果他自己就是以功利为先,那团队里的人,也有样学样,把个人功利放在首位,那这个团队如何能形成合力呢?就更不要讲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会说,我就喜欢用钱去刺激员工,很功利,业绩干的也很好。是的,用钱去刺激员工们,的确会达到让团队兴奋起来的效果,如果是因为产品好、服务好、业绩好、员工们拿到高薪的待遇是非常好的,但如果是管理者自己的功利思想在主导,只是要眼前的利益,那所谓的刺激手段几次一用就会慢慢失效了。老子道德经中有一段经文,我想分享给大家:“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无私方能成就大私,个人成长与团队目标亦能得以实现。在团队中,如果人人皆以个人功利为先,那团队就难以形成合力,如果大家放下个人功利,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通过团队合作看到系统整体的运行情况是否良好!才能看到如何调动团队的各位同事来各尽其能,各展所长。这样个人成长与公司的目标就找到了结合点。那么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发挥,创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被充分激发出来,个人的舞台有了,公司实现目标的基础也牢固了。 ...more2minPlay
December 04, 2024量化评估虽好,但别忽略了软性因素的重要管理中,大家热衷于用各种数据、指标来衡量业务、评估员工,量化评估好像无处不在了,一切似乎都可以被量化。这看上去很科学、很合理,但里面也藏着一个大问题!欢迎您在评论区谈谈对量化评估的看法,我很愿意倾听!谈一谈我对这个现象的思考吧!可以量化评估的数据,很直观,数字一目了然,谁高谁低,谁好谁坏,似乎一眼就能看出来。管理者可以用这些数据做决策,把员工按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序,高分的奖励低分的处罚。大家为了能快速地看到一个结果,量化数据恰好的满足了这部分管理者的需求。这样的做法现在非常普遍,但是如果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当管理者过分依赖量化评估的话,那些“软性”因素,比如:人际关系、团队氛围、员工士气、对目标的信心等等,这些 “软” 因素就很容易被忽略了。 ...more7minPlay
December 04, 2024量化评估虽好,但别忽略了软性因素的重要管理中,大家热衷于用各种数据、指标来衡量业务、评估员工,量化评估好像无处不在了,一切似乎都可以被量化。这看上去很科学、很合理,但里面也藏着一个大问题!欢迎您在评论区谈谈对量化评估的看法,我很愿意倾听!谈一谈我对这个现象的思考吧!可以量化评估的数据,很直观,数字一目了然,谁高谁低,谁好谁坏,似乎一眼就能看出来。管理者可以用这些数据做决策,把员工按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序,高分的奖励低分的处罚。大家为了能快速地看到一个结果,量化数据恰好的满足了这部分管理者的需求。这样的做法现在非常普遍,但是如果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当管理者过分依赖量化评估的话,那些“软性”因素,比如:人际关系、团队氛围、员工士气、对目标的信心等等,这些 “软” 因素就很容易被忽略了。 ...more7minPlay
December 02, 2024揭秘成长真谛:不依赖外在认可,追求内在提升如果你追求被认可,但是一旦得不到及时认可便没了信心。所以,我们真的应该去追求被认可,还是追求其他的东西呢? ...more3minPlay
November 29, 2024少则得,多则惑。聚焦关键任务!不聚焦关键任务,每天再忙,也没什么实质性成果?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事物的发展有先有后,通常大家以为直接抓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抓关键任务,其实不然,结果是一步步发展成为结果的,从果上求,不如从因上找。真正的关键任务,首先要摆脱短期思维,找到最制约核心目标达成的制约点在哪里?那就是关键任务。利润也好、业绩也好,当我们把最上面的东西设计好了,这些漏斗下方的结果自然会出现。不要再浪费时间绕着靶心跑,就是不去解决那最制约的问题,更不要去想如何做数据,多一些系统性、全面地思考问题。《道德经》里提到:少则得,多则惑。聚焦关键点,把精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more2minPlay
November 29, 2024少则得,多则惑。聚焦关键任务!不聚焦关键任务,每天再忙,也没什么实质性成果?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事物的发展有先有后,通常大家以为直接抓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抓关键任务,其实不然,结果是一步步发展成为结果的,从果上求,不如从因上找。真正的关键任务,首先要摆脱短期思维,找到最制约核心目标达成的制约点在哪里?那就是关键任务。利润也好、业绩也好,当我们把最上面的东西设计好了,这些漏斗下方的结果自然会出现。不要再浪费时间绕着靶心跑,就是不去解决那最制约的问题,更不要去想如何做数据,多一些系统性、全面地思考问题。《道德经》里提到:少则得,多则惑。聚焦关键点,把精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more2minPlay
November 27, 2024你知道吗?整体最优的秘诀在于巧拆分+再整合!工作拆成一小块,管理真的更容易了吗?部门间的KPI成了数字游戏,用户变成了冰冷数据。阿米巴经营真谛是哲学先行,自主管理和协同才是王道。别只盯着自己那点小目标,忽略了整体的和谐共生。你怎么看这种管理方式?欢迎留言讨论!02:01 阿米巴经营:打造自我驱动、协同共生的团队组织...more4minPlay
November 25, 2024发现别人的好✅长期眼光的秘诀!在工作中向谁学呀?向那些有长期眼光的人学习!有长期眼光的人,能从事物的本质去思考,遇到事情,并不急于一时,即使团队出错,也能看到员工们身上的优势,给他们一点试错的机会,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就会在工作中越来越打的开。当然管理者千万别把自己当成了所谓的灯塔,其实我们的所做所为,所认知的一切,都是我们内心的真实投影,你不给别人机会,其实是你放不下自己的执念,也不给自己机会,你愿意包容、理解、帮助别人,是你内心有定、有静,才能看到别人的好。有长期眼光的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看到机遇,在平凡中见到不凡。眼里看到的都是好事,日日是好日,人人是好人。 ...more1minPlay
FAQs about 非凡说 | 管理思维5分钟:How many episodes does 非凡说 | 管理思维5分钟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96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