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uly 28, 2021不只是競賽!奧運場上令人動容的運動家精神2020東京奧運開賽,吸引上萬全球頂尖運動員共襄盛舉。在這個體育界的最高殿堂上,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真正的奧運運動精神,才是競技場上更令人驚艷的畫面,那些的感動絕對令人動容。本集節目與大家分享場上的運動家精神,像是羽球球后戴資穎在24日東奧羽球女單小組賽第一場,對上瑞士選手賈奎特,連續拿下兩局贏得首勝。許多球評就指出,戴資穎在賽前就得知對手有傷,雖然想奪勝,也不傷對手自尊,在比賽過程中沒有祭出殺球及刁鑽吊球,這場比賽,可以看出她要贏的決心,而戴資穎「不要大勝對手、不要傷害對手自尊」的自我設限是令人感動且可貴的,是「超出球員」的運動家風範。挑戰極限,為目標努力付出,在傑出運動員光榮的背後,他們發揮的不僅是體能的極限,更是精神的極致,這些都是我們人生路上,學習的典範!...more22minPlay
July 21, 2021暑假一起親子共讀暑假到來,父母在閒暇時間可以多多與孩子共讀,尤其培養孩子說故事給大人聽,透過孩子們親口講故事,提高其表述、記憶力、條理、詞彙力。有不少父母常常不知道如何與子女溝通和陪伴,而親子共讀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一本書就是爸爸媽媽和孩子間的橋樑,從故事中,可以引申出像是生活、行為、情緒、文化等等教養。...more23minPlay
July 14, 2021暑假好書推薦暑假來臨,今年的暑假因為疫情在家,家長可以多多與孩子培養閱讀習慣,分享本集節目中,老師推薦的讀物。第一本為《遇見靈熊》故事敘述男主角從小在暴力下生長,因此自己也充滿暴力,屢屢被送到警察單位管訓。一次他將同學彼得毆打成傷,社區的人採納原住民傳統的『環行正義』儀式安排贖罪,把他流放到荒島一年。求生考驗漸漸讓他學會了『誠實的面對自己』,重新給自己一個機會,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第二本書是《一萬小時的神奇威力:熱忱+深度訓練,讓你在高壓力下仍能表現出色》,作者從生活中找了好多不同領域且幾乎完全沒有交集或相關的成功者,找出他們共同成功軌跡。第三本書《最偉大的世代》,是世界公認最具影響力的主播湯姆.布洛考,為NBC的諾曼地登陸日四十週年特別節目蒐集資料,在美國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場―奧馬哈海灘上直播並訪問了當年冒死搶灘頭倖存的士兵後,利用難得豐富的訪談資料撰寫完成,改變看待二戰和美國這一世代人的方式。...more23minPlay
July 07, 2021理性需要鍛鍊洪蘭教授介紹一書《反智》,人真的如本書的英文名—「The Irrational Ape」,是個不理智的裸猿。我們世界充滿偏誤,而人類是容易被欺騙的生物,或許有些人認為明明理性思維就是人類獨具的天賦,為何人還會犯傻?為了生存,人類大腦的原廠設定本來就是依靠生存本能、直覺、反射動作或隨機應變。人不是理性的動物,但是人有理性,也有學習的能力,只要提醒自己,先反思,再反應,就不會被騙了。知識就是力量,像是閱讀是保護自己不上當的方式。 ...more23minPlay
June 30, 2021出眾不從眾從眾心理是當我們在行動之前,常常考慮他人的判斷和行為,如果違背、脫離了大多數群體,會讓自身產生不安感。當今媒體、網路的新聞與資訊量爆炸,愈來愈多帶有政治色彩、鮮明立場,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製造假新聞。父母應透過教育,讓孩子做一個有主見的人,不受外界的影響,不受他人的干擾,利用個人儲備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多層面的質疑,進行分析、歸納,最後總結,培養獨立思考能力,讓人生更精彩! ...more22minPlay
June 23, 2021疫情不冷漠、做到「謠言止於智者」疫情襲擊台灣,現為科技時代,資訊充斥之下,通過社群或通訊媒體的訊息內容總是五花八門、眼花撩亂。「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可以技巧性、善意地以私訊讓親朋好友理解和接受正確資訊。此外,也提高自己的媒體識讀力,做到事實查證,「謠言止於智者」才是根本。達賴喇嘛曾說:「危機會長出智慧,挑戰會使人覺醒和成長。」疫情之下,更懼怕的是社會間的冷漠,尤其是偏見與歧視,散步惡毒的謠言。在災難面前,人們顯得渺小,但彼此付出一點點溫暖與勇氣,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將會照亮這個晦暗的時刻。 ...more22minPlay
June 16, 2021在家上班、上課的收穫這次的疫情來得又急又快,把大家的步調都打亂,但也因為疫情的關係找回了與家人、生活、自我的連結。面對時代的變動,可以將步調緩下來,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努力補足相關技能,藉由眼前的危機化為下一個轉機。父母看待孩子在家中遠距學習,面對全新的生活型態,父母與孩子們難免適應不良,請家長們把標準降低,以維護親子關係為優先。...more23minPlay
June 09, 2021孩子停課後,父母該學習的心態受疫情影響,孩子們停課後,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與父母度過,疫情的狀況我們無法決定,但即便生活節奏與空間被打亂,如何先安頓好自己與孩子,再繼續讀書、學習,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事。為避免孩子防疫停課釀成家庭衝突、影響親子關係,父母首先心態需要調整,國內線上教學風氣及系統也尚未成熟,師生都在摸索當中,切勿給予孩子過多壓力。目前改為線上教學,家長可以先問清楚孩子的學習狀況,也要掌握孩子表現與專長,並多多引導孩子,挖掘其興趣,也讓他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父母不妨放下身段,更多傾聽、同理孩子,親子一起運動、做家事,把疫情帶來的危機,變成親子關係更親密的轉機。...more23minPlay
June 02, 2021疫情之下,如何排解焦慮?近日台灣疫情隨著確診人數的攀升,心情彷若坐雲霄飛車的起起伏伏。居家上課,居家上班,面臨工作場域與作息的改變,許多人開始瀰漫在「疫情焦慮」中。看著新聞也不免跟著擔憂起來,擔心被感染、懷疑身邊有確診者、害怕自己也被匡列。生活在潛在風險的不安全感之下,擔憂與焦慮感越發明顯,心裡總是覺得慌。許多研究指出,心理壓力會影響免疫系統,使我們更容易生病,洪蘭老師提到適度蒐集疫情相關資訊以增進了解,可以減少恐懼及不安感,但須留意訊息的正確性,避免過度關切以免引發更多焦慮。此外,老師也提到我們可以換個思考模式:「做最壞打算、做最好準備。」做最壞的打算並非是消極心態,而是一種方法和保障,最壞的打算就是最好的防守、最好的準備。...more22minPlay
May 26, 2021精選重播_好書介紹:教孩子大膽作夢因應防疫作業,節目暫停錄音一次,本集為您精選重播:好書介紹:教孩子大膽作夢本集節目洪蘭老師推薦的好書為:時報出版的《教孩子大膽作夢-終結糖漿課堂》。在本書中,作者隆‧克拉克將秉持從一而終的教育熱情和優異的教學經驗,加上自己晉升為辦學者之後更高層次的思考和體會,提供他在隆‧克拉克學院積極落實的101種教育心法和原則,例如:「不要認為每個小孩都該得到餅乾獎賞。」「讓孩子知道,他們為這個世界做的好事都將得到回報。」「要小孩成功,自己要準備好努力工作。」「不要讓孩子變得無能,你當不了一輩子的救火隊。」「當學生在教室裡,就不要坐著。」「鼓勵每個孩子為彼此打氣。」……一方面指引教育工作者如何提升孩子求知的渴望、肯定自我的能力,讓學習不再只是義務,而是很快樂的事;一方面也提供家長明確的建議,要如何循序漸進地引導,針對家中不同個性的孩子給予不同的教養,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選擇,在愛、自由和熱情的環境中成長茁壯,創造自己的卓越。...more2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