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狐假虎威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它出自《战国策 楚策一》,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倚仗他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别人。
不过在这个成语的背后,却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是一个用精妙的暗讽打压政敌的故事,
也是忠良贤臣惨遭诋毁的故事,
更是一个话术在职场上被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反面案例。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有三位:一位是楚宣王,一位是在楚国当官的魏国人江乙,还有一位就是成语狐假虎威的原型,楚国令尹昭奚恤。
对话评分:
江乙在借由故事暗讽昭奚恤时,既有情节的关联,又批判意味十足,逻辑性上评定为7分;
他不直接指名道姓,而是借用故事来打压政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策略性上评定为9分;
他所说的故事既有生动的情节,引人入胜,也有丰富的内涵,乃至于成为流传千古的成语,表达力上评定为10分;
作为昭奚恤忠实的黑粉,每个故事、每次嘲讽,他都早有准备,即兴度上评定为5分;
江乙讽刺昭奚恤,从史书记载来看,并未造成特别的影响。只是意外创造出的成语给影响力加了几分,评定为7分。
因此,在满分为50,每10分为一星的标准下,我们将江乙暗讽昭奚恤的说辞,评定为38分,三星半!
4.3
44 ratings
狐假虎威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它出自《战国策 楚策一》,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倚仗他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别人。
不过在这个成语的背后,却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是一个用精妙的暗讽打压政敌的故事,
也是忠良贤臣惨遭诋毁的故事,
更是一个话术在职场上被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反面案例。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有三位:一位是楚宣王,一位是在楚国当官的魏国人江乙,还有一位就是成语狐假虎威的原型,楚国令尹昭奚恤。
对话评分:
江乙在借由故事暗讽昭奚恤时,既有情节的关联,又批判意味十足,逻辑性上评定为7分;
他不直接指名道姓,而是借用故事来打压政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策略性上评定为9分;
他所说的故事既有生动的情节,引人入胜,也有丰富的内涵,乃至于成为流传千古的成语,表达力上评定为10分;
作为昭奚恤忠实的黑粉,每个故事、每次嘲讽,他都早有准备,即兴度上评定为5分;
江乙讽刺昭奚恤,从史书记载来看,并未造成特别的影响。只是意外创造出的成语给影响力加了几分,评定为7分。
因此,在满分为50,每10分为一星的标准下,我们将江乙暗讽昭奚恤的说辞,评定为38分,三星半!
40 Listeners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