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从宏观、微观双重角度,全景式再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起因、背景、过程与结局;破除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 多维度、多视角展示朝鲜战场英雄故事、决策过程、中美双方后勤对比……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让历史昭示未来,启迪人们珍惜当下生活,宏观审视未来。... more
FAQs about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How many episodes does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47 episodes available.
July 23, 2022014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2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中国特使武修权出现在联合国。朝鲜前线激战正酣之际,中美两国又在联合国的演讲桌上兵戎相见了。如果说中国人在暗无天日的殖民主义时代学到了什么的话,那便是拳头是最好的外交。当轮到武修权将军发言时,他大声说道,“是谁破坏了太平洋地区的和平?是中国军队入侵了夏威夷,还是美国军队入侵了朝鲜和台湾?”他的身后是在朝鲜苦斗恶战的三十万将兵。 “现在带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代表全中国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民,在这里控诉美国政府武装侵略中国的领土台湾是非法的和犯罪的行为。”这是红色中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第一次发出自己的声音。在那之前,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对这个崛起于黄土坡的新政权视而不见。如果他们能多少正视一下中国人对于尊严的渴望,他们还会在朝鲜和台湾一而再再而三的刺激中国吗?直到毛泽东抡起金箍棒,把朝鲜战局搅了个天翻地覆,西方政客们才不得不正视这个新国家的力量与决心,拿毛泽东的话讲,武修权是大闹天宫去了。周恩来开列了中国军队在朝鲜停战的三个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必须取得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二、美国侵略军必须撤出台湾。三、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停战条件的第一条不是关于朝鲜,也不是关于台湾,而是关于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国的权益和地位。直到此时,美国人终于明白:弼马温是真的要当齐天大圣了。中国参战的最根本原因,绝不仅仅在于一个新生政权感到了来自边境的威胁,而是这个迟到的古老国家力图取得更大的承认。既然在战场上到了这个份上,美国人只得力求寻找一个:既能保全面子,又能体面的停止战争的停火办法。但是,既然在战场上到了这个份上,体不体面什么的就已经轮不到华盛顿说了算。...more6minPlay
July 19, 2022013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1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军队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 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战役,以1个军的主力配合朝鲜人民军在东线进行阻击,集中5个军(另1个师)于西线给“联合国军”以突然性打击。将其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15000多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宣示了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联合国军清楚的知道,志愿军就在山里猫着腰等着他们,问题是没有人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在等他们。此时的志愿军入朝参战部队为两个加强兵团、九个军、三十三个师,作战部队总计三十八万人,此外,还有数万名北朝鲜游击队在联军阵线的后方活动。四十余万大军,如同一根紧紧压缩着的弹簧,在狂风暴雪中,静静注视着自己的猎物,等待着刀锋一般的北朝鲜群山把本就松散的联军阵型一步步撕开。十一月二十六号,也就是志愿军在西线发起进攻的第二天,随着三个韩国师的彻底崩溃,联军第八集团军的右翼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志愿军十三兵团,像一把长长的楔子一样,直插联军的后方。按照此时的战场态势发展下去,志愿军将很快切断联军的陆路补给线,如果顺利的话,甚至可以堵死西线联军的退路,这样下去,有可能像火鸡一样被吃掉的不是金日成,而是整个第八集团军。就在麦克阿瑟因为志愿军搞砸了自己的圣诞演出而气急败坏的时候,纽约时报撰文说:“毫无疑问,由于杜鲁门总统接受了麦克阿瑟将军胆大妄为的进攻计划,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受到了损害。”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美国的大多数盟友,一面在投票时老老实实的与美国保持一致,一面又小心翼翼的支持“联合国”邀请中国的特使参加“联合国”会议。英国人不但规劝美国在鸭绿江南岸建立缓冲区以示无意威胁中国东北、敦促美军放弃台湾,甚至还在私下里同中国举行了谈判。就这样,由于西欧人不露声色的拆台,美国人终于再也没办法在“联合国”堵住新中国的嘴了。...more6minPlay
July 18, 2022007不期而遇的中美军队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 第一次战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的不期遭遇战打响的,彭德怀将其称为“遭遇与反突击战役”。志愿军以战略上的后发制人和战役的突然性,将冒进至鸭绿江的敌人以迎头痛击。 参战部队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序列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第38军(第112师,第113师,第114师);第39军(第115师,第116师,第117师);第40军(第118师,第119师,第120师);第42军(第124师,第125师,第126师);第50军(第148师,第149师,第150师);第66军(第196师,第197师,第198师);炮兵第1师,第2师,第8师。 “联合国军”战斗序列1、 美军第8集团军,包括:美军第1军(美军第24师,美军骑兵第1师,韩军第一师,英军第27旅,美军空降第187团);韩军第2军(韩军第6师,韩军第7师,韩军第8师)。2、美军第10军,包括:韩军第1军(韩首都师,韩军第3师);美军陆战第1师 美军第7师。3、美军第2师。"联合国军"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1950年10月7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推进。10月19日,“联合国军”占领平壤,继续向中朝边境进犯,企图于感恩节以前占领全朝鲜。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部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进入朝鲜境内作战积极开始临战准备,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率先从辑安(今吉林集安)渡鸭绿江入朝作战。美国荡平北朝鲜的目标,彻底无视了中国在自己的东北工业基地的边境上保有一个缓冲国的战略需要。应该说,从美军跨过三八线的那一刻开始,历史便开启了中美这两个大国之间宿命般的对抗历程。一九五零年十月底,不期而遇的双方先头部队,打响了规模不大的前哨站,随后便各自退回了本阵。两支迥然相异的劲旅,决心在冬日扑朔迷离的群山里一较雌雄。...more5minPlay
July 17, 2022004朝鲜内战真正的祸首1953年7月27日上午10点,在板门店,朝中美三方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从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扬名于世。然而停战协定并非和平条约,从严格意义上讲,由于朝鲜战争以停战结束而未签署和平条约,朝韩两国仍处于战争状态。20世纪中叶,中美朝韩在朝鲜半岛恶战三年,停火线却重回三八线。进入21世纪,东北亚地区仍在为60年前的那场恶战所震撼、所支配,以至难以解脱。相比之下,20世纪其他热战、冷战中的宿敌,早已握手言和。唯独在朝鲜半岛,数百万大军仍虎视眈眈、枕戈待旦。大战虽无,摩擦不断。1953年的一纸协定,言为停战,实为休战,亦为再战?!在这个意义上,63年前爆发的那场“苦涩的小战争”,算得上是一场真正的跨世纪之战。可以说,这片小小的半岛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然而,不管后人如何评说那场战争的得与失、胜与负、罪与罚,历史在60年前中美朝签订停战协定时已经改写。它是美国开国以来第一次战而无胜之役,也是中国自鸦片战争百余年来境外战争中首次不败纪录。中国志愿军将士凭借简陋的装备、顽强的意志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应对拥有陆海空绝对技术优势的对手,硬是把逼近鸭绿江边的联军一度推回37度线。朝鲜战争的结局是年轻共和国的开拓之举,也是百年来我们多难民族历史性崛起的第一步,更作为东北亚地缘政治的拐点而载入史册。我们的节目将会截取抗美援朝期间的战争史实,通过战争的进程、大国的角力、以及当事人的亲历这样三个相互交织的维度,来为您还原三八线决战的真相以及整场朝鲜战争的原委。1950年初,斯大林出于对独立于苏共的中共的戒心,最终同意由苏联扶植的金日成政权南进,维护以至扩展苏联在东北亚的利益,设法通过中苏同盟关系,使中方(在美国出兵后)援助朝方,避免苏美直接对抗。朝方一意孤行和苏方自私自利,使朝鲜内战终于升级为中美历史性对决。一九五零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以及中苏集团的形成,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认为武力统一全国的时机已经到来了。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人民军迫不及待的一脚踢开了三八线上的路障,势如破竹的杀入了朝鲜南方,朝鲜战争全面爆发。在战争初期,朝鲜军队节节胜利。6月28日夺取汉城;7月20日占领大田;7月24日占领木浦;7月31日则占领了晋州。韩国国防军和美军被一直逼退到釜山。此时,美军第25师收到死守南方防线的命令,不得再后退。朝鲜人民军已占领朝鲜半岛90%的土地,92%的人口。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派军队入侵朝鲜。195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还向安理会提交了动议案,在苏联代表因为自1950年1月起抗议中国代表席位被台湾国民党当局继续占有而缺席的情况下,以13:1的情况下,动议得到通过。但苏联解体后,随着前苏联档案的公开,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时,苏联驻联合国大使曾向斯大林建议:苏联代表应于6月底前返回安理会,以便行使否决权,反对联合国通过不利于朝鲜的决议。但被斯大林拒绝了。这就使联合国顺利通过了上述决议,“联合国军队”组成。“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遣小部分军队参战。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与韩国国防军,均归驻日的美远东军指挥。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为美军远东军司令。...more5minPlay
July 16, 2022003两个相互敌对的政权1945年8月15日,朝鲜获得解放,同时,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北半部和南半部。此时,无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朝鲜民众,都掀起了民族主义运动,主张成立全半岛统一的朝鲜人自己的政权。美苏两国出于冷战需要也同时放胆对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反对派进行了清理。在北方,民族主义领袖曹晚植,因反对托管而被苏军软禁,1950年被杀害。苏军在朝鲜平北龙岩浦,镇压了右翼学生运动。在新义州,镇压了“反托管”学生运动。北朝鲜民族主义份子和右翼份子被扫除干净。在北方的政党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共产党或左翼团体,右派基本消除。不单是右派,在共产党内部也有清洗。玄俊赫的关西共产主义者,以及朱宁河、吴琪爕的关北派,不是被暗杀就是被驱逐出党,他们的消亡和反对金日成路线有关。在南方,美国一开始任用日本殖民时期的行政人员,激起了朝鲜人的不满。之后,美国驻军开始使用不了解当地情况的美国人替代日本人,也受到朝鲜人的反对。1947年7月,左翼民主派吕运亨被暗杀,该派作为一支政治力量便不复存在了。朝鲜半岛的共产党各派,在解放后一度联合重建,但在美国占领军和右翼势力打击下,活动空间越来越小。1946年5月8日,美占领当局以“精版社伪币事件”为借口,取消南朝鲜共产党等左翼政党合法性。1947年,南朝鲜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逃往北方,它在韩国的影响也就消失了。右翼民主党领袖人物宋镇禹,因为他宣称配合政府军的托管行为,于1945年12月被暗杀。金九的“临政派”虽然一度得到广泛支持,但他密谋夺取南韩警察的管制权,遭到了失败,于是,美国政府把他视为民族主义分子排除在外,后被极右翼警察(安斗熙)暗杀。于是,美国要想扶植一位倾向于美国政府的代言人,只能是李承晚集团了。1948年5月10日,在美国军警的严密戒备和监督下,南朝鲜(即后来的韩国)举行了单独选举。据10日夜,各投票点关闭后的统计,南朝鲜800万选民中,大约85%以上的人参加了选举。选举的结果是李承晚以略优的优势当上大韩民国首任总统。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宣告成立。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大韩民国简称韩国,又称南朝鲜或南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又称北朝鲜或北韩。10月,苏联把三八线以北的行政权移交朝鲜人民,到12月,苏军全部撤离。半年以后,美军也宣布从南部撤军,但留下了文官和“军事顾问团”。朝鲜半岛国土和民族分裂,三八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从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韩在“三八线”附近共发生2000多起纠纷。这种武装冲突不断升级,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1950年6月25日拂晓,在倾盆大雨中,三八线附近枪炮声响成一片,炮火映红了夜空,朝鲜战争全面爆发。...more6minPlay
July 15, 2022002大国交易中的牺牲品朝鲜,这个位于东北亚的半岛,有着三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原本是一个整体。这片土地景色秀丽,大部分是山区。与其他东亚国家的人民一样,朝鲜人民主要从事农业。崇山峻岭间,散落着一个个朴实的小村庄。千百年来,朝鲜半岛上的人民一直都过着快乐平静的生活。十九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朝鲜本为大清国的“保护国”。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日本逐步控制了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大权。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本打败了俄国,成为东亚地区的霸主,于1905年占领了全朝鲜,朝鲜从此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07年,日本强迫朝鲜国王退位,解散朝鲜军队,朝鲜从此变成了日本的附属国。1910年8月22日,日本与韩国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朝鲜人民的灾难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盟国首脑在商议战后国际安排时也谈到了朝鲜的命运。在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蒋介石和丘吉尔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对朝鲜问题是这样说的:“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终于到了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朝鲜人民以为苦难马上就要结束了,却没想到新的苦难又开始了。1945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远东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布第一号总命令,其中规定: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军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军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令美国欣喜的是,斯大林在第二天的答复中,居然很爽快的认同了麦克阿瑟的这个提议。真正的原因当然不是斯大林好说话,而是那条三八线刚好是1905年日俄划分朝鲜势力范围的分界线,斯大林只是继承了老沙皇的残留物而已。于是,一条没有任何政治、军事含义的纬度线,竟变成了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好不容易日本人走了,美国和苏联现在又硬生生把朝鲜半岛分成两半。看起来是君子协议,其实背后隐藏着的是一场肮脏的交易。对于朝鲜人民来说,这是一条血泪线。无数的血缘亲情被这条怪胎线隔断,也注定了随后而来的南北对立、自相残杀。...more4minPlay
July 14, 2022001三八线是如何诞生的1945年8月10日,深夜,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的作战会议厅灯火通明,此时,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正在召开三方紧急会议,主要议题只有一个,怎样与苏联瓜分朝鲜。出席会议的有助理国务卿邓恩、陆军部助理部长‘约翰·麦克洛伊’和海军部高级官员‘巴德’等五人。会上,邓恩提出:美国军队应赶到尽可能北面的地区去受降。但马歇尔的一位年轻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的因素,美国军队在苏军进入朝鲜北部地区之前抵达北部纵深地区有困难。就在前一天,苏联突然宣布对日作战,苏军势如破竹,在美国两颗原子弹的助力下,绝望的日本政府开始乞求投降。美国没料到日军这么快就崩溃了,而此时的美军还没有进入日本本土。苏军正在中国东北横扫日本关东军,向着朝鲜极速前进,美国的地面部队还远在1000公里外的冲绳岛上,美军已经不可能在苏军之前抢占朝鲜,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四年的血战成果眼看就要被苏联拿去了。五角大楼内,与会的军官大多没有去过朝鲜,面前只有一张朝鲜地图,将日本军队在朝鲜的投降区域划在什么位置,既能满足美国的利益,又能让苏联方面接受呢?这是一个让人十分头疼的问题。会议在激烈的争论中持续到凌晨一点,依然没有一个满意的方案。苏军正在秒速前进,不能再等了。在得知日本决定投降、和苏军已对日宣战并大举“涌进”朝鲜半岛的消息后,麦克洛伊便请腊斯克和另一位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尔’到第三休息室去。要求他们:必须在半小时内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界线。腊斯克望着面前的朝鲜地图,不知所措,他从未到过朝鲜,却要在30分钟内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腊斯克找来找去,找不到划界的依据,但他可以肯定的是,美军不可能抢在苏军之前进入朝鲜北部。而假如苏军越过朝鲜北部继续南下,美军是没有能力阻止他们的。无计可施的腊斯克便用红色铅笔在横贯朝鲜中部的北纬38度线上划了一道直线,另一名年轻的上校立刻拍手称快:棒极了!于是,三八线就这样在一次会议上,匆忙地由两位美国上校提出来了。这个以‘三八线’划界的建议迅速得到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并于8月14日为‘杜鲁门’批准。次日,杜鲁门便给‘斯大林’发出密电,通报了已经‘杜鲁门’批准的、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的有关日本武装部队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的内容之一,就是以‘三八线’作为分界线,确定了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8月16日,斯大林复信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异议。9月2日,麦克阿瑟在东京湾‘密苏里号’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的提议略有修改。命令提到:“驻北纬38度线以北的韩国、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其周围诸岛,以及驻北纬38度线以南的韩国、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司令官投降。”就这样,三八线,世界战争史上最有名的纬度线,在一支红色铅笔下诞生了。两个从未去过朝鲜的美军年轻上校,在30分钟内,决定了一个遥远国度的命运以及几千万朝鲜人民的生死。...more5minPlay
FAQs about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How many episodes does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4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