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芳华,保定人[1]。财雄一乡[2],慷慨好客,座上常百人。急人之急, 千金不靳[3]。宾友假贷常不还[4]。惟一客宫梦弼,陕人,生平无所乞请。 每至,辄经岁。词旨清洒[5],柳与寝处时最多。柳子名和,时总角[6],叔 之[7]。宫亦喜与和戏。每和自塾归,辄与发贴地砖[8],埋石子,伪作埋金 为笑。屋五架,掘藏几遍。众笑其行稚[9],而和独悦爱之,尤较诸客呢[10]。 后十余年,家渐虚,不能供多客之求,于是客惭稀;然十数人彻宵谈[11], 犹是常也。年既暮[12],日益落,尚割亩得直[13],以备鸡黍[14]。和亦挥 霍,学父结小友,柳不之禁。无何,柳病卒,至无以冶凶具[15]。宫乃自出 囊金,为柳经纪[16]。和益德之[17]。事无大小,悉委宫叔。宫时自外入, 必袖瓦砾,至室则抛掷暗陬[ 18],更不解其何意。和每对宫忧贫。官曰:“子 不知作苦之难[19]。无论无金;即授汝千金,可立尽也。男子患不自立,何 患贫?”一日,辞欲归。和泣嘱速返,宫诺之,遂去。和贫不自给,典质渐 空[20]。日望宫至,以为经理[21],而宫灭迹匿影,去如黄鹤矣[22]。
先是,柳生时,为和论亲于无极黄氏[23],素封也[24]。后闻柳贫,阴 有悔心。柳卒,讣告之[ 5],即亦不吊;犹以道远曲原之[26]。和服除[27], 母遣自诣岳所,定婚期,冀黄怜顾。比至,黄闻其衣履穿敝[28],斥门者不 纳[29]。寄语云[30]:“归谋百金,可复来;不然,请自此绝。”和闻言痛 哭。对门刘媪,怜而进之食,赠
钱三百[31],慰令归,母亦哀愤无策。因念旧客负欠者十常八九,俾诣 富贵者求助焉[32]。和曰:“昔之交我者,为我财耳。使儿驷马高车,假千 金,亦即匪难。如此景象,谁犹念曩恩、忆故好耶?且父与人金资,曾无契 保[33],责负亦难凭也[34]。”母固强之。和从教,凡二十余日,不能致一 文;惟优人李四,旧受恩恤,闻其事[35],义赠一金。母子痛哭,自此绝望 矣。
黄女年已及笄,闻父绝和,窃不直之[36]。黄欲女别适。女泣曰:“柳 郎非生而贫者也。使富倍他日,岂仇我者所能夺乎?今贫而弃之,不仁!” 黄不悦,曲谕百端[37]。女终不摇。翁妪并怒,旦夕唾骂之,女亦安焉。无 何,夜遭寇劫,黄夫妇炮烙几死[38],家中席卷一空。荏苒三载[39],家益 零替。有西贾闻女美[40],愿以五十金致聘。黄利而许之,将强夺其志。女 察知其谋,毁装涂面,乘夜遁去。丐食于途,阅两月,始达保定,访和居址, 宜造其家。母以为乞人妇,故咄之。女呜咽自陈。母把手泣曰:“儿何形骸 至此耶!”女又惨然而告以故。母子俱哭。便为盥沐,颜色光泽,眉目焕映。 母子俱喜。然家三口,日仅一。母泣曰:“吾母子固应尔;所怜者,负吾贤 妇!”女笑慰之曰:“新妇在乞人中,稔其况味,今日视之,觉有天堂地狱 之别。”母为解颐[41]。女一日入闲舍中,见断草丛丛,无隙地;渐入内室,尘埃积中,暗陬有 物堆积,蹴之迕足[42],拾视皆朱提[ 3]。惊走告和。和同往验视,则宫往 日所抛瓦砾,尽为白金[44]。因念儿时常与瘗石室中,得毋皆金?而故第已 典于东家[45]。急赎归。断砖残缺,所藏石子俨然露焉,颇觉失望;及发他 砖,则灿灿皆白镪也。顷刻间,数巨万矣[46]。由是赎田产,市奴仆,门庭 华好过昔日。因自奋曰:“若不自立,负我宫叔!”刻志下帷[47],三年中 乡选。乃躬赍白金[48],住酬刘媪。鲜衣射目;仆十余辈,皆骑怒马如龙。
媪仅一屋,和便坐榻上。人哗马腾,充溢里巷。黄翁自女失亡,西贾逼退聘 财,业已耗去殆半,售居宅,始得偿。以故困窘如和曩日。闻旧婿耀[49], 闭户自伤而已。媪沽酒备馔款和,因述女贤,且惜女遁。问和:“娶否?” 和曰:“娶矣。”食已,强媪往视新妇,载与俱归。至家,女华妆出,群婢 簇拥若仙。相见大骇,遂叙往旧,殷问父母起居。居数日,款洽优厚[50], 制好衣,上下一新,始送今返。
媪诣黄许,报女耗[51],兼致存问[52]。夫妇大惊。媪劝往投女,黄有 难色。既而冻馁难堪,不得已如保定。既到门,见闬闳峻丽[53],阍人怒目张, 终日不得通[54]。一妇人出,黄温色卑词[55],告以姓氏,求暗达女知。少 间,妇出,导入耳舍[56],曰:“娘子极欲一觐[57];然恐郎君知,尚候隙 也。翁几时来此?得毋饥否?”黄因诉所苦。妇人以酒一盛、馔二簋[58], 出置黄前。又赠五金,曰:“郎君宴房中,娘子恐不得来。明旦,宜早去, 勿为郎闻。”黄诺之。早起趣装[59],则管钥未启,止于门中,坐囊以待[60]。 忽哗主人出。黄将敛避[61],和已睹之,怪问谁何,家人悉无以应。和怒曰:“是必奸宄[62],可执赴有司。”众应声,出短绠,绷系树间。黄惭惧不知 置词。未几,昨夕妇出,跪曰:“是某舅氏[63]。以前夕来晚,故未告主人。” 和命释缚。妇送出门,曰:“忘嘱门者,遂致参差[64]。娘子言:相思时, 可使老夫人伪为卖花者,同刘媪来。”黄诺,归述于妪。妪念女若渴,以告 刘媪,媪果与俱至和家。凡启十余关,始达女所。女着帔顶髻[65],珠翠绮 纨,散香气扑人;嘤咛一声[66],大小婢媪,奔入满侧。移金椅床[67],置 双夹膝[68]。慧婢瀹茗[69];各以隐语道寒暄[70],相视泪荧。至晚,除室安 二媪;褥温,并昔年富时所未经。居三五日,女义殷渥。媪辄引空处,泣白 前非。女曰:“我子母有何过不忘[71]?但郎忿不解,妨他闻也。”每和至, 便走匿。一日,方促膝[72],和遽入,见之,怒诟曰:“何物村妪[73],敢 引身与娘子接坐!宜撮鬓毛令尽!”刘媪急进曰:“此老身瓜葛[74],王嫂卖花者。 幸勿罪责。”和乃上手谢过[75]。即坐曰:“姥来数日,我大忙,未得展叙[76]。黄家老畜产尚在否[77]?”笑云:“都佳。但是贫不可过。官人大富 贵,何不一念翁婿情也?”和击桌曰:“曩年非姥怜,赐一瓯粥,更何得旋 乡土!令欲得而寝处之[78],何念焉!”言至忿际,辄顿足起骂。女恚曰:“彼即不仁,是我父母。我迢迢远来,手皴瘃[79],足趾皆穿,亦自谓无负 郎君。何乃对子骂父,使人难堪?”和始敛怒,起身去。
黄妪愧丧无色,辞欲归。女以二十金私付之。既归,旷绝音问,女深以 为念。和乃遣人招之。夫妻至,惭怍无以自容。和谢曰:“旧岁辱临,又不 明告,遂是开罪良多。”黄但唯唯。和为更易衣履。留月余,黄心终不自安, 数告归。和遗白金百两[80],曰:“西贾五十金,我令倍之。”黄汗颜受之[81]。和以舆马送还,暮岁称小丰焉[82]。
异史氏曰:”雍门泣后[83],珠履杳然,令人愤气杜门,不欲复交一客。然良朋葬骨,化石成金,不可谓非慷慨好客之报也。闺中人坐享高奉[84], 俨然如嫔嫱[85],非贞异如黄卿[86],孰克当此而无愧者乎[87]?造物之不 妄降福泽也如是。”
乡有富者,居积取盈[88],搜算入骨[89]。窖镪数百,惟恐人知,故衣 败絮、啖糠秕以示贫[90]。亲友偶来,亦曾无作鸡黍之事。或言其家不贫, 便目作怒[91],其仇如不共戴天[92]。暮年,日餐榆屑一升[93],臂上皮摺垂一寸长,而所窖终不肯发。后渐羸[94]。濒死,两子环问之,犹未遽告; 迨觉果危急,欲告子,子至,已舌蹇不能声[95],惟爬抓心头,呵呵而已。 死后,子孙不能具棺木,遂藁葬焉。呜呼!若窖金而以为富,财大帑数千万[96],何不可指为我有哉?愚已!
注释
[1]保定:明清府名,治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
[2]雄:称雄,数第一。
[3]靳:吝惜。
[ 4]假贷:借贷。常: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尝”。
[5]词旨:词 意,指言谈意趣。清洒:清雅、洒脱,谓不落俗套。
[6]总角:指儿童时代。 古代男女十五岁前于头顶两旁束发为两结,称总角。角,小髻。
[7] 叔之:称宫为叔父。
[8] 发贴地砖:揭开房内铺地的砖。
[9] 行稚:作事带孩子气。
[10]昵:亲热。
[11]谈:设宴聚谈。曹操《短歌行》:“契阔谈,心念旧恩。”
[12]年 既暮:到了晚年。
[13]割亩得直:卖田得钱。直,通“值”。
[14]备鸡黍:筹措好饭菜;谓殷勤待客。《论语·微子》:“止子路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
[15]凶具:指棺材。
[16]经纪:经营料理。《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初,颍川许攸、 锺繇相与亲善,攸早亡,子幼,繇经纪其门户。”
[17]德之:感激他。
[18]暗陬:室内暗角。陬,隅,角落。
[19]作苦:作业劳苦。
[20]典质:典当。
[21]经理:义同经纪。
[22]去如黄鹤:谓一去不回。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
[23]无极:县名。明清属直隶正定府,即今河北省无极县。
[24]素封: 富户,财主。
[25]讣(fù赴):讣文,报丧书。
[26]曲原之:曲意原谅他。
[27]服除:服丧期满。旧制:父母死,子女穿孝服三年,称服丧。期 满脱去丧服,称除服、满服。
[28]衣履穿敝:衣敝履穿,谓衣服破损,鞋子磨穿。
[29]斥门者不纳:令守门人不让进门。斥,严词告诫。
[30]寄语:传话,转告。
[31]三百:三百文铜钱。
[32]俾诣富贵者求助焉: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无“诣”字。
[33]曾 无契保:从来没有立借契、找保人。曾,从来、一向。
[34]责负:讨债。责, 谓索求、讨取。负,负欠、债务。
[35]闻其事:此从青本,底本无“事”字。
[36]窃不直之:内心认为父亲无理。直,合理。
[37]曲谕:婉言劝说。
[38]炮烙:本是殷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详《李伯言》注。这里指寇盗 所用的烧灼之刑。
[39]荏苒:形容时间推移、渐进。晋张华《励志诗》:“日与月与,荏 苒代谢。”
[40]西贾(gǔ古):西路商人。
[41]解颐:露出笑容。
[42]迕足:碰脚,碍脚。
[43]朱提(shí时):据《汉书·食货志》及《地理志》,朱提本山名, 在今云南昭通县境,山出佳银,名朱提银,其值较他银为重。后遂以朱提为 佳银的代称。
[44]白金:白银。下文“白镪”,义同。
[45]故第: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故地”。东家:东邻。
[46]巨 万:万万。形容极大数目。《史记·司马相如传》:“治道二岁,道不成, 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索隐:“巨万犹万万也。”
[47]刻志:刻苦励 志。下帷:放下书室帘幕;指专心苦读。
[48]躬赍(jī基):亲自携带。
[49]耀:光彩显赫。
[50]款洽:犹款接;指款待和赠予。款,款待。洽,濡;指赙赠。
[51] 耗:音耗,消息。
[52]存问:问候,慰问。
[53]闬闳(hàn bóng 汗宏)峻丽,宅门高大华美。闳,里门,即临街之 院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高其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据青柯亭刻本,底本作“门”。
[54]通:通禀主人。
[55]温色卑词:面色温和,措辞谦卑。
[56]耳舍:正屋(堂屋)两旁的小屋,加人面之两耳,通称耳房。
[57] 觐:拜会。相见的敬辞。
[58]酒一盛(chéng 成),馔二簋(guǐ轨):犹言酒一壶,饭菜两盘。 形容接待俭薄。盛和簋是古代容器的名称,这里指盛饭菜的器皿。
[59]趣(cù 促)装:促装。趣,通“促”。
[60](fù付)囊:盛衣物的包裹。
[61]敛避:抽身躲避。敛,敛迹。
[62]奸宄(guǐ轨):歹徒。《国语·晋语》:“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
[63]舅氏:舅父。某:仆妇自称。
[64]参差(cěn cī):差池,闪失。
[65]着帔(pèi 佩)顶髻:身着彩帔,头挽高髻。帔,豪门富室的便服, 绣有团花,女帔长仅及膝。着帔挽髻,表示已婚富贵之家,就黄母眼中看来, 与在家时妆扮迥然不同。
[66]嘤咛:娇语声;指细声吩咐。
[67]金椅床:饰金的躺椅。椅床,又名椅榻,现在叫躺椅。《新五代史·景 延广传》:“延广所进器物:鞍马,茶床、椅榻,皆裹金银,饰以龙凤。”
[68]置双夹膝,躺椅两侧各放一小型竹具。夹膝,旧时置于床席间用以放置 手足的竹制取凉用具。其形制不一,有竹夹膝、竹夫人、竹姬、竹奴等称呼。
[69]瀹(yuè月)茗:泡茶,沏茶。
[70]“各以隐语”句:此时母女未公开相认,所以在奴婢面前各以隐语 问候。
[71]子母:犹言母女。子,可兼指男女。
[72]促膝:膝盖靠近;指接坐交谈。
[73]何物村妪:什么村老婆子。何物,什么东西。轻鄙人的话。
[74]瓜 葛:疏亲。蔡邕《独断》下:“四姓小侯,诸侯冢妇,凡与先帝先后有瓜葛 者皆会。”瓜和葛都是蔓生植物,彼此牵连,故有此喻。
[75]上手谢过: 拱手道歉。上手,卒于“上其手”、“下其手”(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本是拱手郑重介绍尊贵客人的手势,这里即作抱拳致歉的手势。
[76]展叙:会见叙谈。展,省(xǐng)视。
[77]畜产:犹言畜生。
[78]寝处之:剥其皮而坐卧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 譬干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79]手皴瘃(cūn zhú村逐):两手皴裂,生了冻疮。皮肤受冻而皱裂 叫皴,冻疮叫瘃。
[80]遗(Wèi 位):赠予。
[81]汗颜:脸上出汗!形容羞惭。
[82]小丰:犹“小康”。
[83]“雍门泣后”四句:意谓富贵之家,衰败以后,昔日受优待的门客 往往背恩远去,这种情况令人气愤伤心,宁可闭门索居,不再交友接客。雍 门,雍门周,战国齐人,善鼓琴。刘向《说苑·善说》谓雍门周尝以琴见孟 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也,能令文(孟尝君名田文)悲乎?”雍门周 引琴而鼓,于是孟尝君“涕泣增哀”,对他说:“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 国亡邑之人也。”珠履,代指受优待的门客;底本作“朱履”,此从二十四 卷抄本。《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84]高奉:优裕的供养。
[85]嫔嫱(pín qiáng 贫墙):嫔和嫱,古代宫廷中的女宫。
[86]贞异: 坚贞卓绝。黄卿,指黄女。卿,昵称。
[87]孰克:谁能。
[88]居积取盈:囤积财货,乘时取利。盈,利息。
[89]搜算:搜刮、算计。入骨:极言其刻薄。
[90]故:故意。
[91]瞋(chēn 琛)目:瞪眼。
[92]不共戴天: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无“共”字。不与仇人并存于 世间。《礼记·曲礼》:“父之优,弗与共戴天。”
[93]榆屑:榆皮轧成的碎末。
[94尪]羸(wāng lěi 汪垒):瘦弱。
[95]舌蹇:舌头僵滞,难以动转。蹇,蹇涩,僵木。
[96]大帑(tǎng 淌):储藏金帛的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