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豳风•七月]
* 一气呵成,体物微妙
* 难得温馨,家庭时光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豳风•七月]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斯螽(zhōng):虫名,蝗类,即蚱蜢、蚂蚱。
▷莎鸡:虫名,今名纺织娘。
▷振羽:言鼓翅发声。
▷穹:穷尽,清除。
▷窒:堵塞。
▷向:朝北的窗户。
▷墐:用泥涂抹。贫家门扇用柴竹编成,涂泥使它不通风。
▷曰:通“聿”,语词。
▷改岁:是说旧年将尽,新年快到。
“动股,以两股相切作声。”—【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动股,指昆虫用它的两只腿相摩擦而发出鸣叫声。
“自五月以至十月,一气说下,朴直之至。然其体物微妙,又何精致乃尔。”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从五月盛夏到十月初冬,一气呵成,又是从身边的细微自然昆虫出发,质朴单纯,表现了古人细微而精致的生活感知力。
“妙在只言物,使人自可知人,物由在野而至入室,人亦如此也。两‘入’字正相照应。” —【清】姚际恒
【大白话】
诗人下笔绝妙,虽然只是在描写昆虫的生活习性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变,但同时也将古人的生活变化呈现出来。
“盖狸虫隐于墙隙,易于窒塞,故必除之务尽。”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隐藏在屋子各个角落里的虫子或者脏东西,经常会聚集起来,所以古人要把屋子各个地方都要清理一番,打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庶人蓽户。” —【汉】毛亨《毛诗传》
【大白话】
古代平民的居所用篱笆、竹子等围制而成。
下集预告
《豳风•七月》(七)瓜果菜蔬,少长之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我们千百年来的文化就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而形成建构起来的。从诗歌的第六章开始,诗人就要从“食”这一主题展开新的篇章。诗人写到了些什么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