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孩子们该如何学习国学?他们能听懂吗?他们会喜欢吗?让小麦同学和小麦妈妈带您和孩子一起——对话国学吧!:)《论语小问问》有熙华国学院对《论语》的专业解读,也有小麦同学两年《论语》学习经验的沉淀和生活趣事的分享,节目采用亲子对话形式,相信能给您和您的孩子带来共鸣!主播简... more
FAQs about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How many episodes does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3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26, 20172.6 父母唯其疾之忧 | 为政第二 | 论语小问问2.6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唯恐其有疾病。”【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zhì)。武是他的谥号。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原文转载自熙华国学院教材)...more3minPlay
August 26, 20172.5 孟懿子问孝 | 为政第二 | 论语小问问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节,孝以顺。”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注释】 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yì),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②无违:不要违背。 ③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④御:驾驭马车。 ⑤孟孙:指孟懿子。 (原文转载自熙华国学院教材)...more5minPlay
August 26, 20172.4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 为政第二 | 论语小问问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觉醒破执,内心不再迷茫;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注释】 ①有:音yòu,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成家立业、有担当。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更重要的是觉醒破执,内心不再迷茫。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more5minPlay
August 26, 20172.3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 为政第二 | 论语小问问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规范人,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人们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人,使用礼制去统一人的言行,人们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自觉守规矩了。”【注释】 ①道:音dǎo,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 ②齐:整齐、约束。 ③免:避免、躲避。 ④耻:羞耻之心。 ⑤格:这里解释为具有自律规范,讲“礼制”规则。 ...more4minPlay
August 26, 20172.2 诗三百 思无邪 | 为政第二 | 论语小问问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无邪’。”【注释】 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执事者应以德治国,即“德治”。 ②北辰:北极星。 ③所:处所,位置。 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全文转自熙华国学院公益班教材)...more3minPlay
August 26, 20172.1 为政以德 | 为政第二 | 论语小问问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译文】 孔子说:“领导者为政,若以仁德为重心,其德行能像北极星那样,稳重而耀耀生辉,那么群星自然会环绕在它的周围。”【注释】 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执事者应以德治国,即“德治”。 ②北辰:北极星。 ③所:处所,位置。 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全文转自熙华国学院公益班教材)...more5minPlay
August 10, 20171.16 不患人之不已知 | 学而第一 | 论语小问问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懂自己,只怕自己不识人、不了解别人。”【注释】 ①患:忧虑、怕。 (全文转自熙华国学院公益班教材)...more2minPlay
August 10, 20171.15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学而第一 | 论语小问问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③,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⑤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⑥。”【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仍能保持乐观,虽富裕而又崇德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无止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注释】 ①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②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③贫而乐:乐,乐观。可解释为“贫而乐道”。 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⑤赐:子贡名,端木赐,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⑥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more6minPlay
August 10, 20171.14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学而第一 | 论语小问问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①有道②而正③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以道义的标准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只)是好学罢了。”【注释】 ①就:靠近、看齐。 ②有道:符合道德、道义。 ③正:匡正、端正。 ④也已:语气词,罢了。 (本文摘自熙华国学院公益班教材)...more4minPlay
August 10, 20171.13 信近于义,恭近于礼 | 学而第一 | 论语小问问有子曰:“信近①于义②,言可复③也;恭近于礼,远④耻辱也;因⑤不失其亲,亦可宗⑥也。”【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一切行事准则之间)若像姻亲关系这样互相牵制,则也可以依此类推。”【注释】 ①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②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③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④远: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⑤因: 同“姻”,姻亲关系。泛指依靠、凭藉。 ⑥宗:泛指同宗类比,依此类推。 (本文摘自熙华国学院公益班教材)...more4minPlay
FAQs about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How many episodes does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