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男知道自己自幼有病理性醉酒的毛病,他一直厌恶同事乙,于是在一次聚会上,甲故
意多喝酒以借此机会教训乙一下,没想到醉酒后却对丙实施了盗窃行为,甲男构成故意伤害
罪未遂【病理性醉酒是一种急性精神障碍,属于异常醉酒的严重类型,表现为极少量饮酒后突发意识模糊、定向障碍、攻击或自伤行为,常伴完全性遗忘。】
B、甲女右手为6指,觉得甚为难看,于是找到邻居乙,让其帮助将多余的小拇指剁去,乙
说自己不是医生,恐怕弄不好,甲女说:“没事,这点小事用不着去医院,”乙遂动手,造成甲女轻伤,乙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C、甲男给舞厅小姐乙打电话,让其到自己家中提供服务。乙到来后,发现甲长相奇丑无比,
便不愿意提供服务,打算离去,甲拦住并不顾乙的反抗实施了强奸行为。事后,乙向甲索要
5000元,并声称不给就去告他。遭拒绝后,乙向公安机关报案。乙索要现金的行为意味着承诺了先前的行为,甲不构成强奸罪
D、甲为一农民,因祖上为老中医,略懂医理,因此长期在乡里为他人治疗,出现过重伤、
轻伤等后果。由于甲的治疗行为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承诺,所以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
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
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
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9、下列情形中,不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甲与乙在约定的地点交易毒品,甲刚刚将毒品递给乙,还未来得及收钱,即被埋伏在此
的警察抓获
B、甲在饭店用餐时,乘人不备将该饭店店堂中一个古玩摆设装入衣兜中,意图据为已有,
未出店门就被店员发现,当场将其抓获
C、甲为勒索财物将乙绑架,然后向乙的父亲索要50万元赎金,遭到乙父的拒绝。僵持2天后,甲看勒索无望,只好将乙释放
D、甲从窗户进入一户人家进行盗窃,正在寻找财物时,听到用钥匙开门的声音,以为是户
主回来了,连忙跑走,实际上是另一窃贼正在用万能钥匙开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自己开设的洗浴中心组织卖淫,对其中不愿意卖淫的女服务员乙,采用暴力强行奸
淫后迫使其就范。对甲应以组织卖淫罪与强奸罪并罚
B.乙为了强奸而以杀人的故意对妇女实施足以致人死亡的暴力,在妇女死亡后实施奸尸或
者对尸体实施其他侮辱行为。乙的前行为是故意杀人罪与强奸罪(未遂)的想象竞合犯,后
行为成立侮辱尸体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C.丙为了强奸而以杀人的故意对妇女实施足以致人死亡的暴力,在妇女昏迷期间奸淫该妇
女,无论妇女事后是否死亡,都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与强奸罪的想象竞合犯
D.丁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一被拐卖的妇女,欲让其成为自己的老婆,而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但后来丁心生怜悯,让该妇女回家。对丁应当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实行并罚,且对这两个罪名均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岁的甲在诈骗过程中被发现,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致使被害人死亡,甲构成抢劫罪
B、17岁的乙某日深夜潜入一家商场意图窃取财物,但因听到警报声而仓皇逃走,乙构成盗窃罪,但应减轻处罚
C、15岁的丙将某女强奸后迫使其卖淫,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D、17岁的丁恃强凌弱,曾有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钱财、学习用品的行为,扰乱了学校的秩序,丁构成寻衅滋事罪
12、关于强迫卖淫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罪的对象既包括妇女,也包括幼女,还包括男子
B.本罪的行为内容是迫使他人卖淫
C.行为人强迫妇女仅女自己发生性交,并支付性行为对价的,应认定为强奸罪,而非强迫
卖淫罪
D.在组织他人卖淫活动中,对被组织者实施强迫行为的,一律认定为组织卖淫罪一罪
13、1980 年初,甲强奸某妇女并将其杀害。1996 年末,甲因酒后驾车致人重伤。两案
在2007 年初被发现。关于甲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数罪并罚
B.应当以强奸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C.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D.不应当追究任何刑事责任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甲心生悔意主动到检察院承担了全部罪行,甲成立自首
B、甲强奸邻居后,在甲父陪同下到派出所,并交代了犯罪的全部经过,甲成立自首
C、甲和乙共同盗窃,当被公安机关讯问时,甲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对
盗窃一事未提及,甲成立自首
D、甲公司从事走私汽车的活动,该公司总经理乙担心被发现判重刑,于是背着董事长、副
总经理等人,独自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代全部罪行,乙作为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不能单
独成立自首
15、毒贩甲得知公安机关近来要开展"严打"斗争,遂将尚未卖掉的50 多克海洛因和贩
毒所得赃款8 万多元拿到家住偏远农村的亲戚乙处隐藏。公安机关得到消息后找乙调查此事,乙矢口否认。乙当晚将上述毒品、赃款带到后山山洞隐藏时,被跟踪而至的公安人员当场抓获。本案中,乙的行为成立:()
A.非法持有毒品罪
B.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C.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D.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下午1时执行死刑,在执行人正在抠动扳机的瞬间,被害人的父亲推开执行人,自己抠动扳机击毙了死刑犯。此时,应当认定被害人父亲的开枪行为与死刑犯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甲与乙没有意思联络,都意欲杀丙,并都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致其死亡。应当认为,甲和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均存在因果关系
C.甲、乙二人没有意思联络,分别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致死量50%的毒药,虽然二人的毒药各自都不能导致丙的死亡,但合在一起却导致了丙死亡的结果。应当认为,甲、乙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都具有因果关系
D.甲毁坏乙面容,乙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甲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