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une 14, 2021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S01E15 助人者的自我照顧 feat.林喬祥醫師12 minutesPlay「即使是專業救災、醫療人員,面對突發意外,一樣也會受衝擊;助人者在重大災難關懷後,面對無形的創傷,如何自我修復?」我相信大家應該都有「助人」的經驗吧?不管是出力還是出物資,我們一定都有幫助他人的時候,但你可能參與得多了,卻在救助行動結束後,突然覺得空虛或者無力,好像再也高興不起來了。今天邀請的來賓是林喬祥醫師,林醫師是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心理治療及諮商中心的主任,參與過許多次的賑災與救難行動,今天,就由林醫師來聊聊「助人者的自我照顧」。*選自林喬祥,〈助人者的自我照顧〉,《慈濟月刊》第655期,花蓮: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2021。https://web.tzuchiculture.org.tw/?book=&mm=9083#.YMYNkDYzbLY...moreShareView all episodesBy 謝金魚4.799 ratingsJune 14, 2021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S01E15 助人者的自我照顧 feat.林喬祥醫師12 minutesPlay「即使是專業救災、醫療人員,面對突發意外,一樣也會受衝擊;助人者在重大災難關懷後,面對無形的創傷,如何自我修復?」我相信大家應該都有「助人」的經驗吧?不管是出力還是出物資,我們一定都有幫助他人的時候,但你可能參與得多了,卻在救助行動結束後,突然覺得空虛或者無力,好像再也高興不起來了。今天邀請的來賓是林喬祥醫師,林醫師是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心理治療及諮商中心的主任,參與過許多次的賑災與救難行動,今天,就由林醫師來聊聊「助人者的自我照顧」。*選自林喬祥,〈助人者的自我照顧〉,《慈濟月刊》第655期,花蓮: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2021。https://web.tzuchiculture.org.tw/?book=&mm=9083#.YMYNkDYzbLY...moreMore shows like 每天為你讀一點書【慈濟基金會獨家贊助】View all百靈果 News672 Listeners馬克信箱 (Dear Marcy)257 Listeners女子健心室38 ListenersGooaye 股癌733 Listeners出塊True Crime135 Listeners好味小姐開束縛我還你原形621 Listeners《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310 Listeners只能喝酒的圖書館65 Listeners我在案發現場103 Listeners愚樂百昏百245 Listeners欸!我說到哪裡了?65 Listeners【黃國珍的podcast】閱讀|未來|雙素養4 Listeners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113 Listeners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23 ListenersUNITAS RADIO0 Listeners
「即使是專業救災、醫療人員,面對突發意外,一樣也會受衝擊;助人者在重大災難關懷後,面對無形的創傷,如何自我修復?」我相信大家應該都有「助人」的經驗吧?不管是出力還是出物資,我們一定都有幫助他人的時候,但你可能參與得多了,卻在救助行動結束後,突然覺得空虛或者無力,好像再也高興不起來了。今天邀請的來賓是林喬祥醫師,林醫師是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心理治療及諮商中心的主任,參與過許多次的賑災與救難行動,今天,就由林醫師來聊聊「助人者的自我照顧」。*選自林喬祥,〈助人者的自我照顧〉,《慈濟月刊》第655期,花蓮: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2021。https://web.tzuchiculture.org.tw/?book=&mm=9083#.YMYNkDYzbLY
June 14, 2021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S01E15 助人者的自我照顧 feat.林喬祥醫師12 minutesPlay「即使是專業救災、醫療人員,面對突發意外,一樣也會受衝擊;助人者在重大災難關懷後,面對無形的創傷,如何自我修復?」我相信大家應該都有「助人」的經驗吧?不管是出力還是出物資,我們一定都有幫助他人的時候,但你可能參與得多了,卻在救助行動結束後,突然覺得空虛或者無力,好像再也高興不起來了。今天邀請的來賓是林喬祥醫師,林醫師是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心理治療及諮商中心的主任,參與過許多次的賑災與救難行動,今天,就由林醫師來聊聊「助人者的自我照顧」。*選自林喬祥,〈助人者的自我照顧〉,《慈濟月刊》第655期,花蓮: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2021。https://web.tzuchiculture.org.tw/?book=&mm=9083#.YMYNkDYzbLY...more
「即使是專業救災、醫療人員,面對突發意外,一樣也會受衝擊;助人者在重大災難關懷後,面對無形的創傷,如何自我修復?」我相信大家應該都有「助人」的經驗吧?不管是出力還是出物資,我們一定都有幫助他人的時候,但你可能參與得多了,卻在救助行動結束後,突然覺得空虛或者無力,好像再也高興不起來了。今天邀請的來賓是林喬祥醫師,林醫師是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心理治療及諮商中心的主任,參與過許多次的賑災與救難行動,今天,就由林醫師來聊聊「助人者的自我照顧」。*選自林喬祥,〈助人者的自我照顧〉,《慈濟月刊》第655期,花蓮: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2021。https://web.tzuchiculture.org.tw/?book=&mm=9083#.YMYNkDYz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