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断亲”现象成为中国社交媒体热点,尤其受到“90后”“00后”青年群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多人以为“断亲”是切断所有亲属关系,但人类学家阎云翔指出,其本质并非如此,而是一场“选亲”。这意味着青年选择性地舍弃“坏亲戚”——那些干涉、批评、带来负面感受的亲属,同时保留并加强与“好亲戚”的联系,尤其强调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这种“断亲”背后是个体主体性的觉醒与增强,青年们追求个体的自由、本真性与自我实现,将亲缘从“前世命定”的神坛上拉下,使其“祛魅化”。更引人深思的是,许多青年在“断亲”过程中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乃至支持,出现了“带着父母一起断亲”的新特征。这与“新家庭主义”下亲子一体价值观的兴起密切相关,父母将子女的幸福视为自身幸福的来源,并通过自身所获的“时代红利”为子女提供支持和保护。
然而,这种以亲子关系为唯一“避风港”的模式,也带来深刻的社会影响:亲属关系网络日渐萎缩,家庭呈现“原子化”倾向。当个体幸福的追求越来越依赖于父母支持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未来的社会联结将何去何从?本期播客将深入探讨“断亲”现象背后的观念变迁、社会根源及其深远影响。
来源:阎云翔×康岚《当亲缘被祛魅:“断亲”背后的个体选择与家之存在意义的变迁》
🔗本期节目 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65cdab6a-c731-4b33-a986-07f6a0f5f9d5
介绍“断亲”现象,即年轻人不愿与亲戚来往的社会趋势,并引出人类学家阎云翔教授的深度访谈。
- 00:01:23 - 00:06:42 历史上的“长辈断亲”
指出“断亲”并非全新现象。历史上存在因情感、经济纠纷导致的长辈间断绝关系,这种断绝常涉及实质往来和仪式性交往的中断,且难以修复。
- 00:06:43 - 00:12:00 当代“断亲”的新特征
现代“断亲”的显著特点是年轻人主导父母断亲。这与“新家庭主义”的兴起有关,其核心是家庭重心转向后代,亲子关系高度紧密。
- 00:12:01 - 00:17:27 “选亲”:断亲的标准
阎教授将“断亲”重新定义为“选亲”,即年轻人主动选择和重构自己认可的亲属网络。选择的标准包括:抵制不平等的辈分等级、追求真诚的情感联结、以及重视个人内在的舒适感。
- 00:17:28 - 00:22:58 亲缘的祛魅与亲情的复魅
分析了亲缘关系从神圣、不可侵犯的“魅”的状态,转变为可被理性评估和选择的普通社会关系。与此同时,亲子之间的“亲情”被赋予了新的神圣光环,成为最终的情感寄托。
- 00:22:59 - 00:30:57 深层动因:新家庭主义与个体主体性
“新家庭主义”下的亲子一体化,与当代年轻人日益增长的个体意识(信息丰富、有主见)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断亲”现象。年轻人追求精神自由,而父母则通过提供物质支持(如房产、资金)来维系这种紧密的亲子关系。
- 00:30:58 - 00:41:22 担忧:家庭的原子化
教授表达了对家庭原子化的担忧。随着年轻人切断与大家族的横向联系,家庭单元变得越来越小且孤立,失去了传统亲属网络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和缓冲功能。
- 00:41:23 - 00:48:04 亲子一体化的潜在社会影响
高度紧密的亲子关系可能对婚姻和生育率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它可能导致对伴侣的期望过高,并降低对外部关系的信任。
- 00:48:05 - 00:53:50 “家”的意义祛魅与国家的角色
总结“家”的意义正从一个神圣的、需要个体为其牺牲的“目的”,转变为服务于个人幸福和自我实现的“手段”。在家庭日益原子化的背景下,国家将直接面对这些独立的家庭单元,亲子轴心家庭成为承担社会福利功能(如养老育幼)的关键。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email protected]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