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AQs about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1-50篇:How many episodes does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1-50篇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7 episodes available.
April 17, 2025作品46號《中國的牛》|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作品46號 對於中國的牛,我有着一種特別尊敬的感情。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要算在田壟上的一次“相遇”。 一群朋友郊遊,我領頭在狹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來了幾頭耕牛,狹道容不下人和牛,終有一方要讓路。它們還沒有走近,我們已經預計鬥不過畜牲,恐怕難免踩到田地泥水裏,弄得鞋襪又泥又濕了。正踟躕的時候,帶頭的一頭牛,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停下來,抬起頭看看,稍遲疑一下,就自動走下田去。一隊耕牛,全跟着它離開阡陌,從我們身邊經過。 我們都呆了,回過頭來,看着深褐色的牛隊,在路的盡頭消失,忽然覺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中國的牛,永遠沉默地為人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在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頭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後一列又一列鬆土,好讓人們下種。等到滿地金黃或農閑時候,它可能還得擔當搬運負重的工作;或終日繞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計程的路。 在它沉默的勞動中,人便得到應得的收成。 那時候,也許,它可以鬆一肩重擔,站在樹下,吃幾口嫩草。偶爾搖搖尾巴,擺擺耳朵,趕走飛附身上的蒼蠅,已經算是它最閑適的生活了。 中國的牛,沒有成群奔跑的習//慣,永遠沉沉實實的,默默地工作,平心靜氣。這就是中國的牛!節選自小思《中國的牛》**************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推動力 ! https://buymeacoffee.com/studylanguage101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StudyLanguage101Website : https://studylanguage101.notion.site/...more3minPlay
April 17, 2025作品47號《中國石拱橋》|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作品47號 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話裏說,雨後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說拱橋是“臥虹”“飛虹”,把水上拱橋形容為“長虹臥波”。 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水經注》裏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於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五十點八二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全橋衹有一個大拱,長達三十七點四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就像這麼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節選自茅以升《中國石拱橋》**************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推動力 ! https://buymeacoffee.com/studylanguage101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StudyLanguage101Website : https://studylanguage101.notion.site/...more3minPlay
April 17, 2025作品10號《繁星》|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作品10號 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裏納涼的時候,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後門,每晚我打開後門,便看見一個靜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園,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藍天。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雖然微小,然而它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那時候我正在讀一些天文學的書,也認得一些星星,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對,我把它們認得很熟了。我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天空裏懸着無數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這樣低,真是搖搖欲墜呢!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我望着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這時我忘記了一切。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 有一夜,那個在哥倫波上船的英國人指給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顆明亮的星是頭,下面的幾顆是身子,這幾顆是手,那幾顆是腿和腳,還有三顆星算是腰帶。經他這一番指點,我果然看清楚了那個天上的巨人。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節選自巴金《繁星》**************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推動力 ! https://buymeacoffee.com/studylanguage101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StudyLanguage101Website : https://studylanguage101.notion.site/...more3minPlay
April 17, 2025作品9號《讀書人是幸福人》|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作品9號 我常想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人,因為他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現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後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閱讀的人是多麼的不幸,他們的喪失是不可補償的。世間有諸多的不平等,財富的不平等,權力的不平等,而閱讀能力的擁有或喪失卻體現為精神的不平等。 一個人的一生,衹能經歷自己擁有的那一份欣悅,那一份苦難,也許再加上他親自聞知的那一些關於自身以外的經歷和經驗。然而,人們通過閱讀,卻能進入不同時空的諸多他人的世界。這樣,具有閱讀能力的人,無形間獲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無限可能性。閱讀不僅使他多識了草木蟲魚之名,而且可以上溯遠古下及未來,飽覽存在的與非存在的奇風異俗。 更為重要的是,讀書加惠於人們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廣,而且還在於精神的感化與陶冶。人們從讀書學做人,從那些往哲先賢以及當代才俊的著述中學得他們的人格。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思考,從《史記》中學得嚴肅的歷史精神,從《正氣歌》中學得人格的剛烈,從馬克思學得人世//的激情,從魯迅學得批判精神,從托爾斯泰學得道德的執着。歌德的詩句刻寫着睿智的人生,拜倫的詩句呼喚着奮鬥的熱情。一個讀書人,一個有機會擁有超乎個人生命體驗的幸運人。節選自謝冕《讀書人是幸福人》**************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推動力 ! https://buymeacoffee.com/studylanguage101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StudyLanguage101Website : https://studylanguage101.notion.site/...more3minPlay
April 17, 2025作品15號《華夏文明的發展與融合》|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作品15號 在我國歷史地理中,有三大都城密集區,它們是:關中盆地、洛陽盆地、北京小平原。其中每一個地區都曾誕生過四個以上大型王朝的都城。而關中盆地、洛陽盆地是前朝歷史的兩個都城密集區,正是它們構成了早期文明核心地帶中最重要的內容。 為什麼這個地帶會成為華夏文明最先進的地區?這主要是由兩個方面的條件促成的,一個是自然環境方面的,一個是人文環境方面的。 在自然環境方面,這裏是我國溫帶季風氣候帶的南部,降雨、氣溫、土壤等條件都可以滿足旱作農業的需求。中國北方的古代農作物,主要是一年生的粟和黍。黃河中下游的自然環境為粟黍作物的種植和高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農業生產的發達,會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 在人文環境方面,這裏是南北方、東西方大交流的軸心地區。在最早的六大新石器文化分布形勢圖中可以看到,中原處於這些文化分布的中央地帶。無論是考古發現還是歷史傳說,都有南北文化長距離交流、東西文化相互碰撞的證據。中原地區在空間上恰恰位居中心,成為信息最發達、眼界最寬廣、活動最//繁忙、競爭最激烈的地方。正是這些活動,推動了各項人文事務的發展,文明的方方面面就是在處理各類事務的過程中被開創出來的。節選自唐曉峰《華夏文明的發展與融合》**************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推動力 ! https://buymeacoffee.com/studylanguage101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StudyLanguage101Website : https://studylanguage101.notion.site/...more3minPlay
April 17, 2025作品14號《海洋與生命》|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作品14號 生命在海洋裏誕生絕不是偶然的,海洋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使它成為孕育原始生命的搖籃。 我們知道,水是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動物組織的含水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一些海洋生物的含水量高達百分之九十五。水是新陳代謝的重要媒介,沒有它,體內的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學反應就無法進行,生命也就停止。因此,在短時期內動物缺水要比缺少食物更加危險。水對今天的生命是如此重要,它對脆弱的原始生命,更是舉足輕重了。生命在海洋裏誕生,就不會有缺水之憂。 水是一種良好的溶劑。海洋中含有許多生命所必需的無機鹽,如氯化鈉、氯化鉀、碳酸鹽、磷酸鹽,還有溶解氧,原始生命可以毫不費力地從中吸取它所需要的元素。 水具有很高的熱容量,加之海洋浩大,任憑夏季烈日曝曬,冬季寒風掃蕩,它的溫度變化卻比較小。因此,巨大的海洋就像是天然的“溫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溫床。 陽光雖然為生命所必需,但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卻有扼殺原始生命的危險。水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線,因而又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節選自童裳亮《海洋與生命》**************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推動力 ! https://buymeacoffee.com/studylanguage101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StudyLanguage101Website : https://studylanguage101.notion.site/...more3minPlay
April 17, 2025作品7號《當今“千里眼”》|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作品7號 當高速列車從眼前呼嘯而過時,那種轉瞬即逝的感覺讓人們不得不發問:高速列車跑得那麼快,司機能看清路嗎? 高速列車的速度非常快,最低時速標準是二百公里。且不說能見度低的霧霾天,就是晴空萬里的大白天,即使是視力好的司機,也不能保證正確識別地面的信號。當肉眼看到前面有障礙時,已經來不及反應。 專家告訴我,目前,我國時速三百公里以上的高鐵線路不設置信號機,高速列車不用看信號行車,而是通過列控系統自動識別前進方向。其工作流程為,由鐵路專用的全球數字移動通信系統來實現數據傳輸,控制中心實時接收無線電波信號,由計算機自動排列出每趟列車的最佳運行速度和最小行車間隔距離,實現實時追蹤控制,確保高速列車間隔合理地安全運行。當然,時速二百至二百五十公里的高鐵線路,仍然設置信號燈控制裝置,由傳統的軌道電路進行信號傳輸。 中國自古就有“千里眼”的傳說,今日高鐵讓古人的傳說成為現實。 所謂“千里眼”,即高鐵沿線的攝像頭,幾毫米見方的石子兒也逃不過它的法眼。通過攝像頭實時采集沿線高速列車運行的信息,一旦//出現故障或者異物侵限,高鐵調度指揮中心監控終端的界面上就會出現一個紅色的框將目標鎖定,同時,監控系統馬上報警顯示。調度指揮中心會迅速把指令傳遞給高速列車司機。節選自王雄《當今“千里眼”》**************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推動力 ! https://buymeacoffee.com/studylanguage101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StudyLanguage101Website : https://studylanguage101.notion.site/...more3minPlay
April 17, 2025作品16號《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作品16號 於很多中國人而言,火車就是故鄉。在中國人的心中,故鄉的地位尤為重要,老家的意義非同尋常,所以,即便是坐過無數次火車,但印象最深刻的,或許還是返鄉那一趟車。那一列列返鄉的火車所停靠的站臺邊,熙攘的人流中,匆忙的腳步裏,張望的目光下,湧動着的都是思鄉的情緒。每一次看見返鄉那趟火車,總覺得是那樣可愛與親切,仿佛看見了千里之外的故鄉。上火車後,車啟動的一剎那,在車輪與鐵軌碰撞的“況且”聲中,思鄉的情緒便陡然在車廂裏彌漫開來。你知道,它將駛向的,是你最熟悉也最溫暖的故鄉。再過幾個或者十幾個小時,你就會回到故鄉的懷抱。這般感受,相信在很多人的身上都曾發生過。尤其在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到來之際,親人團聚的時刻,更為強烈。 火車是故鄉,火車也是遠方。速度的提升,鐵路的延伸,讓人們通過火車實現了向遠方自由流動的夢想。今天的中國老百姓,坐着火車,可以去往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天南地北,來到祖國東部的平原,到達祖國南方的海邊,走進祖國西部的沙漠,踏上祖國北方的草原,去觀三山五嶽,去看大江大河...... 火車與空//間有着密切的聯繫,與時間的關係也讓人覺得頗有意思。那長長的車廂,仿佛一頭連着中國的過去,一頭連着中國的未來。節選自舒翼《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推動力 ! https://buymeacoffee.com/studylanguage101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StudyLanguage101Website : https://studylanguage101.notion.site/...more3minPlay
April 17, 2025作品17號《將心比心》 |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作品17號 奶奶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跟上來纔鬆開手。當奶奶向她道謝的時候,那位阿姨輕輕地說:“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聽了這件事,我的心溫暖了許久。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親去醫院輸液,年輕的護士為母親扎了兩針也沒有扎進血管裏,眼見針眼處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幾句,一抬頭看見了母親平靜的眼神——她正在注視着護士額頭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湧到嘴邊的話。衹見母親輕輕地對護士說:“不要緊,再來一次!”第三針果然成功了。那位護士終於長出了一口氣,她連聲說:“阿姨,真對不起。我是來實習的,這是我第一次給病人扎針,太緊張了。要不是您的鼓勵,我真不敢給您扎了。”母親用另一隻手拉着我,平靜地對護士說:“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聽了母親的話,我的心裏充滿了溫暖與幸福。 是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節選自姜桂華《將心比心》**************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推動力 ! https://buymeacoffee.com/studylanguage101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StudyLanguage101Website : https://studylanguage101.notion.site/...more3minPlay
April 17, 2025作品6號《大自然的語言》|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作品6號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穀鳥也來了。於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裏,年年如是,周而復始。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瞭解隨着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節選自竺可楨《大自然的語言》**************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推動力 ! https://buymeacoffee.com/studylanguage101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StudyLanguage101Website : https://studylanguage101.notion.site/...more3minPlay
FAQs about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1-50篇:How many episodes does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1-50篇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