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FAQs about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How many episodes does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98 episodes available.
February 18, 2025Ep. 77|交友市場的關係兩難|軟體內部的 VIP 會員到全方位的兩性課程,從寂寞中催生的商機 如果說網路連結彼此 那麼交友軟體的標語 線上月老幫你找到 人海茫茫中的那個她/他 似乎聽起來很合理 然而,交友軟體的設計 反而讓人們無意識地離穩定的關係越來越遠 而每個人也在左滑右滑中 逐漸失去了自己的獨特性 事實上 人們生來便有與他人連結的渴望 這是我們的社交天性 但是,交友軟體的湧現 反而帶動了「寂寞產業鏈」的發展 從軟體內部的VIP會員 到全方位的兩性課程 這背後無處不是商機 人群渴望的連結反而促成了資本進駐 而資本改變了原本的交友生態 完整文章|📝📝:交友市場的關係兩難|寂寞產業鏈的興起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6minPlay
February 11, 2025Ep. 76|「幹嘛要念文學、歷史、哲學?」| 人文學科的衰弱讓博雅教育與批判思考陷入沒落的危機近年來 全球範圍內人文學科面臨 縮減招生、削減資源的困境 不僅僅是在美國,更在英國 澳洲等發達國家有明顯體現 許多教授、系所主管 與教育研究者不斷追問: 人文學科究竟發生了什麼? 為何「英語主修」正在逐漸式微? 在美國,數十所頂尖大學 停止或削減人文相關博士學位的招生 部分大學甚至關閉相關科系 在英國和澳洲 裁撤人文學科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反映出教育經費被更多分配給 科技、工程和醫學等高回報學科的趨勢 人文學科只能被迫縮編或轉型 甚或有學校一度考慮直接刪除部分傳統科目 這一波結構性的變遷,讓人文領域強調的 「博雅教育」與「批判思考」陷入危機 完整文章|The End of the English Major《The New Yorker》 相關文章|📝📝:「蛤!傳播有什麼好念的?」 相關文章|📝📝:為什麼頂大在當代社會不再受青睞? — 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 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 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 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 — 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 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 Vocus: https://reurl.cc/7k79Z9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3minPlay
February 04, 2025Ep. 75|堪稱男版《懼裂》的《非常男人》如何顛覆大眾對容貌焦慮的刻板印象? 本屆《金馬影展》的其中一部作品 《非常男人》(A Different Man)深得我心 也是我心中認為 最能跟《懼裂》(The Substance) 匹敵的心理驚悚的類型片 本集整理 導演 Aaron Schimberg 和演員群出席的各個訪談 Sebastian Stan(男主角) Renate Reinsve(女主角) Adam Pearson(男配角) 梳理出《非常男人》 角色之間的隱喻、電影的符號象徵 以及導演如何回應傳統電影 對身障者以及相貌不揚者的刻板印象 完整文章|🎥🎞️📝堪稱男版《懼裂》的《非常男人》如何顛覆大眾對容貌焦慮的刻板印象? — 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 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 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 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 — 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 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 Vocus: https://reurl.cc/7k79Z9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7minPlay
January 28, 2025Ep. 74|「蛤!傳播有什麼好念的?」|從電機工程轉到資訊傳播後的那些年,我最常被詢問(質疑)的問題 關於我的學涯以及職涯 可以分別收聽以下兩集 Ep. 36|Connect The Dots —— 靠著口才四處遊走的工作經歷 Ep. 35|Connect The Dots —— 在各系短居的游牧式學習生涯 傳播的四個維度是每個傳播人都會在意的 分別是:文字、聲音、圖片、影片 文字傾向理性、個人、分算 聲音則傾向感性、群體、集中 相關的文本可以參考 麥克魯漢(1964)《認識媒體:人的延伸》 傳播理論的奠基者,在這本書介紹各類媒介的「運作腳本」 包含:文字、聲音、電視、電話、數字、廣播、廣告 波茲曼(1985)《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 波茲曼是麥克魯漢的學生,在這本書詳細介紹了電視帶來的文化 詳細分析了不同的媒介對人類的影響:文字帶來理性、影像帶來感性 Walter J. Ong (1982). Orality and Literacy: 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Walter J. Ong 是美國的宗教歷史學家、文化理論學者 特別研究口語到識字的轉變,如何影響文化並改變人類意識 圖片和影片造就了我們當前主要的視覺文化 圖片,確切來說,影像乃至日常的照片 讓人有種眼見為憑的信念和認知 網路上的圖片,套上太多層濾鏡 反而讓照片已經與現實大幅脫節 布爾斯汀才說照片根本就是偽事件(pseudo-events) 美國當代的評論家、電影導演蘇珊.桑塔格更直接評論 「照片使人感性麻痺,讓我們能旁觀他人的痛苦。」 相關的文本: 蘇珊.桑塔格(1977)《論攝影》 桑塔格認為,每一張照片 都是從無數可能性中抽取的瞬間 將時間凝固為一個可消費的物件 這使得照片成為了一種「記憶標本」 但同時也會弱化我們對真實的記憶 旅遊攝影的流行不僅改變了人們看待景點的方式 還讓影像成為了取代親身經歷的主角 蘇珊.桑塔格(2003)《旁觀他人之痛苦》 桑塔格指出,戰爭或災難影像 既有「記錄真實」的功能 也可能淪為「情感消費」的工具 戰地攝影中殘酷的死亡場景固然引發同情 但也可能因觀看的頻繁而使人逐漸麻木 甚至將他人的痛苦簡化為一種視覺刺激 影片的拼接、剪接可以更進一步強化照片的效果 電影視覺理論有個廣為流傳的操作技術: 庫里肖夫效應 Kuleshov Effect 透過影像巧妙的剪接(也稱作蒙太奇) 可以讓同一組影片創造截然不同的敘事效果 可以參考英國名導希區考克的解說 Hitchcock Explains the Kuleshov Effect to Fletcher Markle. 1964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3minPlay
January 21, 2025Ep. 73|為什麼頂大在當代社會不再受青睞?|美國評論家 David Brooks 指出頂大才有的「六大精英原罪」 才德至上思想(Meritocracy) 尤其是在美國,長期以來 是現代教育與政治體系的核心 然而,美國評論家 David Brooks 在《大西洋》(The Atlantic)一篇文章 《常春藤盟校如何摧毀美國》中指出: 現行的才德至上思想雖然初衷良好 但卻導致了重大的社會分裂 進一步引發對政府的不信任 以及民粹主義政治的崛起 例如 Donald Trump 的吸引力 Brooks 在這篇評論指出 頂大才有的「六大精英原罪」如何撕裂社會 以及他對重新定義菁英價值的呼籲 完整文章|📝📝:為什麼頂大在當代社會不再受青睞?|美國評論家 David Brooks 指出頂大才有的「六大精英原罪」 — 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 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 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 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 — 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 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 Vocus: https://reurl.cc/7k79Z9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4minPlay
January 17, 2025Ep. 72|精神分析師佛洛姆的經典之作《存在的藝術》| 關於信仰、自由、覺察、閱讀、大作為的瑣碎閒聊 feat CC 麗貞 美國猶太裔精神分析師佛洛姆的經典之作 《存在的藝術》(𝑻𝒉𝒆 𝑨𝒓𝒕 𝒐𝒇 𝑩𝒆𝒊𝒏𝒈) 《存在的藝術》從「擁有 vs. 存在」談起 佛洛姆將 「為了擁有而活」與「為了存在而活」 作為兩種當代生活方式的對比 擁有不僅僅指物質財富,也包含對回憶、經驗的佔有 存在則更強調活在當下,不會欲求保留任何事物。 佛洛姆藉此批判資本主義下的消費文化 認為現代人被「擁有」的價值觀綁架 追求「擁有更多」導致精神貧乏 CC 麗貞的影片|📚佛洛姆-存在的藝術(上)拄著拐杖生活?活著的意義?人都在意跟自己有關的幸福👾 — 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 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 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 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 — 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 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 Vocus: https://reurl.cc/7k79Z9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Play
January 14, 2025Ep. 71|自動化的未來下,只有傳統手工藝不會被 AI 取代?|AI 杜撰的書籍阻隔數百年的蕾絲編織技術資深蕾絲編織專家 Karen Bovard-Sayre 就發現 在 Amazon 等電商平台上,AI 生成的書籍數量激增 這些書籍多數針對領域的初學者 但內容誤導、摘要毫無邏輯、說明混亂 甚至,直接抄襲著名設計師的設計 例如,Bovard-Sayre 指出 有些書籍的作者署名異常、封面模糊、描述不準確 這些都顯示出 AI 生成內容的痕跡 完整文章|📝📝:資訊科技如何衝擊傳統手工藝?|AI 杜撰的書籍阻隔數百年的蕾絲編織技術 — 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 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 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 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 — 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 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 Vocus: https://reurl.cc/7k79Z9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4minPlay
January 07, 2025Ep. 70|《Small Girl》|你也有「小隻女憧憬」嗎?韓國饒舌歌手李泳知唱出當代社會的完美女孩形象 《Small Girl》的歌詞 探討了女性在社會中的形象 以及自我認同的過程 雖然聽起來是抒情歌的曲調 實際上,李泳知透過歌詞 質疑韓國社會對女性外貌的刻板印象和種種期待 李泳知藉由《Small Girl》揭露 當代韓國社會的潮流,對於「小隻女」的偏好 相當不利於像她一樣 175 身高的女性生存 而這種對於「女性完美形象」的投射 不僅發生在外表,甚至更進一步影響女性「如何說話」 完整文章|📝📝《Small Girl》|你也有「小隻女憧憬」嗎?韓國饒舌歌手李泳知唱出當代社會的完美女孩形象 — 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 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 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 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 — 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 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 Vocus: https://reurl.cc/7k79Z9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0minPlay
December 31, 2024Ep. 69|因為人類心智是一塊「無主之地」就能被 AI 佔領?|AI 不是資訊時代的產物,而是管理時代的權力擴延與拓展人工智慧(AI)的發展 應該放在「管理時代」的歷史脈絡中 AI 並非純粹的科技產品 而是用來加強行政控制 與權力結構的現代精密工具 管理時代以行政能力為核心 AI技術如生物識別與人口管理系統等 進一步擴大了這種控制能力 體現法國哲學家傅柯所描述的「生命政治」概念 AI 的發展深受殖民主義、種族主義與資本主義影響 演算法常內嵌偏見,導致歧視與不公正的自動化決策 同時,AI 的形式化過程被比喻為心智的「殖民」 以數學和程式形式取代既有智慧,延續了知識與資源的剝奪 事實上,AI 的運作依賴隱藏的勞動 例如:數據標註、內容審核與礦物開採 這些勞動常被低估或忽視,並由弱勢群體承擔 自動化並非完全取代人類勞動 而是重新配置勞動權力的過程 完整文章|📝📝:人工智慧發展史的系譜學研究|AI 不是資訊時代的產物,而是管理時代的權力擴延與拓展 — 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 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 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 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 — 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 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 Vocus: https://reurl.cc/7k79Z9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6minPlay
December 24, 2024Ep. 68|你的腦袋爛掉了嗎?|《牛津字典》年度選字 brain rot 描繪網路充滿 slop 的低品質 AI 內容2024 年 牛津英語詞典將 Brain Rot 選為年度詞彙 反映了當前數位時代的文化趨勢及隱憂 Brain Rot 被定義為: 「某人心智或智力狀態的惡化 尤其因過度消費被認為瑣碎 或缺乏挑戰性的網路內容所導致」 牛津大學出版社指出 Brain Rot 在 2024 年因對社群媒體 和低品質數位內容的過度消費 兩者所引發的擔憂而迅速流行 完整文章|📝📝:你的腦袋爛掉了嗎?|《牛津字典》年度選字 brain rot 揭露AI時代的糟糕網路現況 — 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 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 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 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 — 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 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 Vocus: https://reurl.cc/7k79Z9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0minPlay
FAQs about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How many episodes does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98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