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不光只有我们新闻所见的那些天价、暴利;也不仅仅只是刚才我们所讨论的那些八卦和狗血。他更多的是对艺术品价值以价格的体现。”
——— 松果生活家FM 【拍卖那点事儿·上】
.
【本期节目点】
拍卖到底怎么来的?
买卖双方如何走入拍卖场?
拍卖公司真的不对真假负责?
拍卖师的弯弯绕
拍卖里的游戏规则
卖场也有黑名单
那些拍卖的八卦事儿
拍卖给予艺术品价值以价格
。
[ 松果FM ] 拍卖那点事儿(上)
下面这篇文章只是本期松果FM里的一个小小的段子。更只是拍卖里的一个缩微的影子.....
入冬的11月,伦敦郊外一个简陋仓库,英国班布里奇拍卖行正欲拍卖一只来自中国清宫廷的乾隆吉庆有余粉彩镂空转心瓶。瓶主兄妹只是普通的英国公民,继承了父母在伦敦郊区的三居室半独立式简朴住宅。兄妹迫于生计,拿出了宅内一些遗物进行拍卖。
此时的他们心中不免忐忑,这个估价本应在80万至120万英镑之间的粉彩瓶,却因拍卖手段的需要,仅仅给出了1000英镑的底价。最终这个瓶子能落槌几何?他们有所期待,却难以想象。
在那间灯光明亮却略显陈旧的的拍卖室里,密密麻麻已挤满了几百人。绝大部分都是专程由内地赶来的华人,撑着一双双飘着红色的眼睛, 紧握拍卖牌的双手也因暗蕴的力气而呈现出了骨节的白色。
那一年,正处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一个疯狂到几近丧失理智的时刻。大批手握重金,黄肤黑眼的中国买家在全宇宙内进行着疯狂的地毯式扫货。他们手持各大卖场的vip,飞驰在空中,似乎永远都在赶往拍卖会现场的路上。
......
粉彩瓶上场了。瞬间,现场便直接进入了一种近似乎抢夺的疯狂状态。举牌的节奏像极了小时候玩过的“打地鼠”游戏,甚至这个牌子还未来得及放下,另一排的奋起就已经拿出了捅破天的气势。现场的拍卖师,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年男士,转动着如同拨浪鼓般的头和翻着跟头的双眼,频频挥锤、喊价:“一万、二万、十万、一百万、一百一十万、一百二十万、五百万!.....” 一直自命舌灿莲花的他,头一次觉得自己的嘴里好像打了死结,竟然再跟不上现场举牌的进度。
他暗下决心,回去一定要再多读三五百遍:“八百标兵奔北坡....”
“八百万!八百一十万!八百二十万!”
“砰!” 一声轰响。只见物品主人,那位英国男士,毫无征兆的晕在了当场。周边有人看到,但也只是微微撇了撇嘴,便又忙着举起号牌,喊出了下一轮价格。
......
“哐!”小锤落下,拍卖师振臂高呼:”......第一次,还有叫价的么?”
“哐!” 当拍卖师再一次高举右手,抡圆膀子,欲要把这个帅气且娴熟的敲击动作一气哈成时..... 也许是他已完全融入了现场的气浪翻滚,也许是他想到了自己即将到手的丰厚奖金....
反正就是所用力气比以往微大了分毫。
意外突生,只听一声“噗啪...”低头一看,拍卖槌竟然敲碎了。
......
这是一场持续了将近半小时的拍卖会,最终4300万英镑(加上20%的佣金,约合5.5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相当于估价的40倍。
没错,这是一场神勇如传奇的拍卖会,现场飙价之疯狂堪称耸人听闻。
然后。
然后的然后,买家就不见了。事实并没有人付款,这件事儿就默默地成了“逗你玩儿”。
.............
上述这些,仅仅是这期音频中的一个桥段,还有更多有趣的内容,你们可以自己去听听。
听完,你就是个拍卖领域的内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