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台灣,因為族群的多元而有著豐富的文化風貌,隨手拾取,便是感人的風俗典故和醉人的鄉土謳歌。本著在地人的心情,製播本節目,藉由行腳城鄉穿梭古今,從季節時令的民俗、慶典,禁忌,傳奇講起,為台灣尋求更多保留文化民情的機會,讓台灣文化不會因著時代變遷,而淡化被遺忘。也期盼你的支持,歡迎收聽。... more
FAQs about 談天說地講臺灣:How many episodes does 談天說地講臺灣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63 episodes available.
December 18, 2022冬至大如年 請問台灣冬至美食是???台中教育大學 台文系 林茂賢主任趣談---台灣冬至習俗與美食 冬至是廿四節氣之一,在立冬後四十六天,通常在十二月廿二或廿三日,當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台灣冬至通稱「冬節」,最主要的民俗是搓湯圓祭拜家中供奉諸神和地基主,同時也舉行祭祖。湯圓象徵圓滿、團圓,普遍用於台灣民間婚禮、入厝、入廟、做三年、安神位等典禮。冬至吃湯圓除有團圓、圓滿之意,也具有「取圓以達陽氣」之意。因為自古民間即有天地的觀念,天代表陽、乾,冬至之後陽氣開始日漸回升,故言 「冬至一陽生」為使陽氣回復,於是以圓象徵迎接陽氣,此外,大團圓、凡事圓滿乃民間普遍的期望,吃湯圓祈求圓滿更是人民共同的心願。 台灣民間認為,吃過冬節湯圓就表示增添一歲,因此有冬節不吃湯圓避免年齡老化的笑談。吃冬至湯圓代表添歲的觀念,可能源自周代到漢初以冬至為歲首的曆制,南宋陸游〈冬至〉詩注就有「吃盡冬至飯便添一歲」之說,由此可見,吃冬至湯圓象徵添歲的觀念形成已久。...more45minPlay
December 11, 2022傳藝金曲 楊麗花的戲曲人生臺中教育大學 林茂賢教授分 享----楊麗花的戲曲人生 臺灣知名歌仔戲小生楊麗花,本名林麗花,臺灣宜蘭縣員山鄉人,是臺灣歌仔戲藝人、電視與電影女演員、歌仔戲戲劇製作人。告別舞臺多年,2016年正式宣告復出,今年--2022年10月獲得第33屆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 傳統藝術界年度重要賽事「第33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10底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舉行。楊麗花女士榮獲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文化部表示感謝她對傳統戲曲及藝術有聲出版界的卓越付出。楊麗花女士上臺領獎時,特別提到她一生的成就都來自於歌仔戲,「楊麗花」這三個字是歌仔戲給她的。她感性又幽默地說,我食到老也要演到老,無喙齒也要哺土豆,即使歌仔戲領域就像萬丈深坑,也會持續向前衝,一生付出。一起來聽楊麗花的戲曲人生傳奇。...more0minPlay
December 04, 2022走進西拉雅「大圳之路」 尋找龍崎草地博士 林仙化 『牛埔泥岩教學園區/在地文化展示館』林仙化博士 / 導覽解說員分享---龍崎景點 / 藝文創作四句聯…… 南臺灣--山海圳國家級綠道是臺灣第一條以「綠道」(Greenway)為名的長距離步道,包含「內海之路」、「大圳之路」、「原鄉之路」與「聖山之路」四大主題,串聯起不同的體驗路線。而「大圳之路」正好坐落在交通部觀光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轄區內。在臺南人口最少的行政區龍崎因地形/地質特殊加上河流侵蝕沖刷,形成不少的惡地地形,近來則有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308高地等新興景點吸引遊客探訪。龍崎特殊景點--『牛埔泥岩教學園區/在地文化展示館』,這裡有個臺南鄉土文學的奇人林仙化,被遊客尊稱為草地博士。因著對龍崎地質及歷史人文的深刻了解,受水保局委託於在地文化展示館擔任義務導覽解說員。林仙化長年致力以四句聯創作,不但重視母語的推廣,更在意倫理教化,四句聯是臺灣民間文學和口語文學的瑰寶,《臺灣勸世四句聯——好話一牛車》以民間歌謠書寫人生經驗,具有勸世之意。 林仙化博士--竹編/繪畫/台語四句聯/吟詩作賦樣樣精通,多才多藝的林仙化老師從小跟著父親做過燒木炭、油漆工人,在油漆的過程中漸漸產生出了繪畫的興趣。1981年後因龍崎竹編產業逐漸沒落,想出在竹編上題字、繪畫的點子,除了畫上農村生活樣貌外,也會題上適切的台語四句聯,讓人會心一笑。...more0minPlay
November 26, 2022趣談臺灣慣用語臺藝大講師 陳平(陳宏津)趣談—臺灣慣用語 臺語有些趣味用詞光看字面上的用字,你可能無法理解?如:「多蝦」是謝謝的意思;「落漆」你或許會認為是牆面上的油漆掉了,其實他的原意用國語來解釋是「遜掉了」;另外,常聽臺灣民眾習慣用詞‐‐「你很白目」?意思就是指「沒長眼睛、不知好歹」,更多有趣的臺語習慣用語---陳平 / 明華為你介紹,歡迎收聽。...more45minPlay
November 19, 2022八塊厝民俗藝術村 桃園大湳森林公園盛大開箱桃園文化局 閩南及民俗文化科 羅炤月科長 分享---八塊厝民俗藝術村 桃園市的特色是多元族群融合,各族群保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展現各族群的文化底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是桃園首座推廣閩南及傳統民俗的藝術村,將於10/22(六)盛大開箱,邀請全臺民眾來感受桃園特有的閩南文化魅力! 藝術村設置於大湳森林公園內,是利用原保一總隊營區內既有4棟廳舍及週邊草皮景觀,發展成為北部地區具特色的閩南及民俗文化基地。藝術村規劃4個主題展館,展示在地藝閣及工藝的「工藝文創館」,推廣閩南語說唱藝術的「語言推廣館」,傳統民俗信仰及節慶的「民俗節慶館」,以及介紹歌仔戲、布袋戲、傀儡戲、皮影戲等傳統表演的「表演藝術館」;首檔特展安排桃園2位人間國寶 廖文蜜及游禮海特展。透過展覽呈現桃園傳統民俗特色及工藝,另外也安排藝術團隊進駐,辦理系列工作坊,假日市集及特色美食料理等,融合傳統與現代,走出屬於桃園閩南文化的捷徑。...more45minPlay
November 12, 2022除瘟賜福萬人遶境活動台中教育大學 台文系 林茂賢教授 談台北葫蘆寺除瘟賜福萬人大遶境活動 這幾年受疫情影響,全台各地大型民俗活動幾乎都宣告取消或延期,這些民俗都是歷史悠久規模盛大的民間自主性宗教活動,每年定期舉辦信眾熱忱參與,但都有集體群聚、共食、同宿、同車的密集接觸行為,為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各大宮廟紛紛主動取消今年廟會活動以避免疫情擴散,可見台灣民眾在信仰之餘,也都還能保有理性與智慧,印證台灣俗諺:「也得神,也得人」的宗教觀。 臺灣位於亞熱帶,氣候高溫溼熱,自然環境蚊蚋孳生,加上往昔衛生不良、醫藥不發達,致使傳染病瘟疫頻傳,每當瘟疫流傳經常在短期間集體感染,造成眾多死亡。瘟疫流傳的原因,民眾認為乃因百姓行為不正違背天理,故天降疫疾集體、連坐懲罰人民,所謂:「人若沒照天理,天就沒照甲子」。意謂人民不照天理行事,老天就不按自然規則形成災害。面對瘟疫流傳造成許多百姓死亡,民眾束手無策求助無門,只能尋求宗教的救贖,2022年10月15台北葫蘆寺除瘟賜福萬人大遶境活動因應而生,此因疫情漸緩,故葫蘆寺聯合台灣各大寺廟聯合舉辦,請聽節目的介紹。...more0minPlay
November 05, 2022眾神護臺灣 宜蘭傳藝好神時代 集合!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公關 游小雯 分享---好神時代 集合!二結古公三王、白沙屯媽祖、山邊媽祖齊聚宜蘭傳藝園區遶境遊行 感恩祈福謝平安 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公關 游小雯表示:傳統農業社會,歲末時會請戲班表演娛神,感謝整年的順遂平安,許多地方更會舉辦神明遶境,祈求風調雨順、合境平安。時至今日,整個村落與神同歡的祭典或許已不常見,但隱藏在祭典背後的「謝平安」心意,卻從未消失。因此基金會以「台版感恩節」為起念,透過儀式祭典、布袋戲演出、園區遶境、民俗體驗、大燈籠藝術裝置,於宜蘭傳藝園區展開「謝平安 逗陣行」系列活動,邀請大家於歲末回顧過去、感恩萬物美善、攜手邁向未來,謝天謝地、同時也謝謝自己! 結合傳統敬天謝神與現代的感恩心意,宜蘭傳藝園區重頭戲「謝平安 逗陣行」超「神」氣!不僅有雙料人間國寶藝師帶領的「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以神判記打頭陣,還有二結古公三王、白沙屯媽祖、山邊媽祖聯合祈安賜福遶境遊行,以及神好拍「謝謝平安」超大祈福燈籠、好神作民俗體驗等活動,邀請民眾來傳藝感受傳統感恩祝福儀式,與最珍愛的親朋好友,一起謝平安、留回憶、逗陣行!...more0minPlay
October 29, 2022趣味的臺語用詞民俗專家陳平(陳宏津) 分享---趣味的臺灣閩南語用詞 臺語用詞中有『田僑仔』這個名詞意指:擁有許多田地,靠地價暴漲而致富的土財主。這要提到民國50、60年代,臺灣經濟開始起飛之際,甚多因祖產土地買賣而致富的暴發戶,因為當時有錢人都是歸國華僑,取其「僑」和「田」字合併成為「田僑」或「田僑仔」。另外,摩托車是你的交通工具嗎?臺灣有句形容詞「犁田」,是比喻人在摔車後滑行於路面的景象。更多趣味的臺灣閩南語用詞,請聽陳平/明華的介紹,歡迎收聽。...more45minPlay
October 22, 2022接班人好戲台 弘宛然古典布袋戲 宜蘭傳藝展技藝【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吳榮昌團長 分享----宜蘭傳藝中心 / 接班人好戲台-【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傳統經典劇目〈遊臺城〉 即將登場 【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由一群熱愛傳統布袋戲的年輕人組成,團長為吳榮昌,平時致力於布袋戲的教學與推廣工作,廣受各界好評。「堅持傳統,手法創意」是劇團的宗旨,展演堅持傳統的操偶技巧以及後場音樂配合,不讓傳統布袋戲走入歷史。吳榮昌團長是陳錫煌藝師第一屆傳習計畫藝生,於101(2012)年結業。83年創立【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擔任團長。自小熱愛傳統藝術,74年即拜陳錫煌為師學習傳統布袋戲,傳統基本功紮實。【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於10/27-10/30、11/12-11/13、12/9-12/10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宜蘭傳藝園區曲藝館,演出布袋戲傳統經典劇目〈遊臺城〉,請聽吳榮昌團長的介紹,歡迎收聽。...more45minPlay
October 15, 2022來去高雄旗山 逛果園 吃香蕉囉!高雄市農業局 王正一 副局長 分享高雄旗山香蕉好滋味 今年氣候穩定,高雄各種水果豐產,即將進入香蕉產季。高雄市農業局說,高雄香蕉種植面積約2,150公頃,為全國第四約佔14.6%,今年因氣候穩定且夏季高溫,高雄的秋冬蕉已陸續產出,高雄生產的香蕉品質優良,不僅香氣濃郁、口感Q彈,還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海內外有口皆碑,市府農業局打造「高雄首選」品牌投入國內外行銷,香蕉更是每年東京食品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員,不只是生鮮香蕉受到日方青睞,加工品的詢問度也相當高。歡迎民眾在產季,多多選購,用具體行動支持高雄在地農民。...more0minPlay
FAQs about 談天說地講臺灣:How many episodes does 談天說地講臺灣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6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