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台灣,因為族群的多元而有著豐富的文化風貌,隨手拾取,便是感人的風俗典故和醉人的鄉土謳歌。本著在地人的心情,製播本節目,藉由行腳城鄉穿梭古今,從季節時令的民俗、慶典,禁忌,傳奇講起,為台灣尋求更多保留文化民情的機會,讓台灣文化不會因著時代變遷,而淡化被遺忘。也期盼你的支持,歡迎收聽。... more
FAQs about 談天說地講臺灣:How many episodes does 談天說地講臺灣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63 episodes available.
April 05, 2025臺灣水果俗諺七字仔(1-6月)民俗專家 陳平(陳宏津) 分享-----------臺灣氣候溫和,雨量充足,農民勤勞,由年頭到年尾,每個月都有各種當令的的蔬果和海產,讓生長在寶島的人民來享用,也有各種花卉通好觀賞,豐富咱的休閒生活。*正月柑仔壓新年每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採收,桶柑、茂谷柑、年柑、珍珠柑、帝王柑、年柑,產期調節、採收後處理技術,可拉長、延長產期。更多水果俗諺,請聽節目介紹。...more45minPlay
March 29, 2025臺灣年輕人肖媽祖臺中教育大學 林茂賢教授分享~臺灣年輕人肖媽祖現象每年農曆3月臺灣民眾總動員--鬥陣瘋媽祖最近這幾年 年輕人參與熱烈 節目為你剖析分享 歡迎收聽...more45minPlay
March 22, 2025「蛇」的台灣俗語民俗專家 陳平(陳宏津)分享有關「蛇」的台灣俗語 -----------蛇通常給人陰森的感覺 其實牠是抱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態度臺灣有許多有關蛇的俗諺 節目為你介紹 歡迎收聽...more45minPlay
March 15, 2025桃園石門水庫迎媽祖民俗專家林茂賢趣談----------2025無形文化資產-石門迎媽祖桃園百吉復興宮每年農曆二月初一日至二月初六日連日辦理開漳聖王慶典,其中農曆二月初三舉行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在石門水庫興建後,將原本陸域媽祖遶境儀式沿伸至水域,見證地方居民在因應大型公共建設對生活環境造成重大改變之後,形成目前所見石門水庫水上迎媽祖儀式,反映地方歷史發展脈絡及信仰特色,是全台少見的水上遶境儀式。...more45minPlay
March 08, 2025臺灣百年文教/文具/教科書展台北水窗口 高傳棋執行長 分享-------------在電子計算機尚未普及的年代裡,算盤是當時民間最為便利的計算工具;所以在學校課程中,珠算課為當時重要的科目之一,尤其是相關的商業職業學校。在視聽器材尚未發達時,校園的禮堂內也常藉由電影膠片放映機來播放國內外影片。而太平國校自行研發並獲得當時知名音樂家張福興、李金土共同推薦的音樂教具,是利用轉盤方式將鋼琴之鍵盤、音階名、調號做一對照,讓學生更加去理解深奧的樂理知識。昔日由知名臺灣美術前輩藍蔭鼎、林玉山等人所繪製的美術、動植物分類、人體解剖、中外歷史故事、交通安全的各式教學用掛圖,自然課所使用的地球儀與指南針、社會課所使用的世界或中華民國大地圖、數學課所使用的大型木質圓規與三角尺...等等,似乎又勾起許多人昔日的求學記憶。此外,早在荷西時期,傳教士利用拼音方式來編譯相關的「聖經」。清代時期,則存留下那紙本開數特小、且材質與印刷皆不甚精美的學童課本與練習簿。一路演變到當時尚在大陸的「國立編譯館」,所印製發行的中國清末教科書,至日本時代由臺灣總督府印製發行、民間「臺北新高堂書局」(戰後由東方出版社接手)代理販售的各式教科書,諸如臺灣學童在公學校1至6年級所用之國語讀本、漢文、地理、農業、修身、畫圖、唱歌、日本歷史、國史、初等理科等。1945年10月25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頒布了與教科書印製發行、以及和出版社、書局(店)有關的相關法令規則。至1946年2月發布日文圖書雜誌取締規定,同年4月「國語推行委員會」組織規程公布,8月設立編譯館,即是今日國立編譯館之前身,負責來統籌、策劃、出版、發行各級學校之教材的審查工作。該單位從1950至2000年代教科書解嚴前的這段期間內,擔負起了臺灣小學、國民中學等各層級教育階段,所有學生們統一制式化的教科書。 ...more45minPlay
March 01, 2025臺灣百年教育史台北水窗口 高傳棋執行長 分享-------------荷西至清領時期,臺灣教育機構大致分成儒學、書院、神學、番學堂、社學、義學、私塾(書房)等。其中啓蒙教育以後三者為主,教導孩童基本讀書識字能力。此外,也有由當地文人所成立的傳統詩社。日本領臺後,以明治天皇在1890年所頒布的《教育敕語》,開始在臺灣建設與進行現代化國民教育設施,從幼兒園、公(小)學校、中學校、高等學校到帝國大學,進行農林、工業、商業、漁業,到醫學、師範、美術、海事、軍警、裁縫、家政、盲啞等各種現代化教育。戰後至今,除延續日治時代的各種現代化教育之外,並加入從9年到12年一貫的國民教育,以及技職、專科、綜合大學、補校、補教、才藝班、社區教育、實驗教育、樂齡教育等各式教育,這些都讓更多青年學子們,以及失學、重考和退休後的人生,增添更多樣性的學習選擇。...more45minPlay
February 22, 2025有關「蛇」的台灣俗語 民俗專家 陳平(陳宏津)分享有關「蛇」的台灣俗語 ----------- ◎蛇大孔大 大隻蛇,牠住的洞孔當然比較大,比喻人收入多,開銷也會多。◎駛鬼弄蛇 驅使小鬼(小人)玩弄毒蛇,比喻使弄兇惡殘暴的人,用惡毒的手 段,來驚嚇他人、威脅他人、迫害他人。◎蛇佇孔裡弄出來 蛇本來在洞裡,沒事,偏偏有人多事,將牠逗弄出來,無事找事、 故意惹事、自找麻煩的意思。...more45minPlay
February 15, 2025臺灣原住民與蛇的淵源臺中教育大學 林茂賢教授分享蛇與臺灣原住民的關係------*排灣族:對他們而言,「百步蛇」是祖靈的象徵,稱其為tasalad(夥伴)、kavulungan(祖先)等,據說石板屋建築就是受到蛇鱗的啟發。*魯凱族:在他們的傳統故事中,也有類似於祖靈的象徵,皆是由蛇開啟他們的生命。*布農族:對她們而言,百步蛇被視為朋友(Kavuaz)例如在「百步蛇的復仇」這篇故事中,就有和蛇(動物)講信用的例子。*邵族:在他們的故事當中,描述的是蟒蛇,在「蟒蛇泅水」中就有提到蟒蛇的造形給予他們製作獨木舟的靈感,因此「蟒甲」即為原住民族語中的「獨木舟」之意。...more45minPlay
February 08, 2025蛇的成語故事民俗專家 陳平(陳宏津) 分享蛇的成語故事-----杯弓蛇影東漢時,有一年的夏至,應郴(ㄔㄣ)請屬下杜宣喝酒。懸掛在北壁上的弓正好投映在酒杯裡,看起來就像是酒杯裡有條蛇。杜宣勉強喝下後,便感到肚子不適。回家後,食慾不振,身體日漸瘦弱,怎麼都醫治不好。後來應郴來探視,便問他身體不適的原因,杜宣說是那天喝下酒杯裡的蛇所造成的結果。應郴回官府後,想了又想,一回頭看見了壁上的弓,這才發現杜宣所說的蛇,原來是弓投映在酒杯裡的影子。於是應郴再度請杜宣到府裡喝酒,並讓杜宣坐在當初的位子上,同時向他證明了杯裡的蛇只是牆壁上的弓影,而杜宣的病也因此不藥而癒。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杯弓蛇影」,用來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疑恐懼。...more45minPlay
February 01, 2025農曆過年臺灣好遊賞臺北水窗口 高傳棋執行長 分享------------1.回到故鄉去拜見家鄉父老,並從自己的故鄉社區衍生去鄰近的村落鄉鎮去行春遊賞。2.再到自己故鄉所屬的行政縣市裡的知名宮廟、老街,甚至自己從小到大一直夢想去但確沒有付諸行動的旅遊風景點去走走看看。3.如有較長較悠閒的年假時,可以安排自己或全家到臺灣離島,諸如有閩東文化第馬祖、有閩南建築的金門、有豐富海洋的澎湖離島等地去小旅行,因為這時候的飛機票、住宿、食膳等費用都較寒暑假等熱門觀光旅遊時段要來得便宜許多。...more45minPlay
FAQs about 談天說地講臺灣:How many episodes does 談天說地講臺灣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6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