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台灣,因為族群的多元而有著豐富的文化風貌,隨手拾取,便是感人的風俗典故和醉人的鄉土謳歌。本著在地人的心情,製播本節目,藉由行腳城鄉穿梭古今,從季節時令的民俗、慶典,禁忌,傳奇講起,為台灣尋求更多保留文化民情的機會,讓台灣文化不會因著時代變遷,而淡化被遺忘。也期盼你的支持,歡迎收聽。... more
FAQs about 談天說地講臺灣:How many episodes does 談天說地講臺灣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63 episodes available.
April 20, 2024高傳棋現代「轉大人」新解台北水窗口執行長 高傳棋「轉大人」新解----過去臺灣有「做十六歲」習俗,因為農曆七夕為兒童守護神七星娘娘的誕辰,過去清代時期年滿十六歲即代表成年人,因此在十六歲的七夕,家長會替小孩「做十六歲」,以敬謝七星娘娘的守護,同時也象徵小孩長大,可以開始分擔家計及負起社會責任。但在網路時代的今天,對成年有不同的看法與見解,節目中高傳棋老師邀你一起討論,歡迎收聽。...more45minPlay
April 13, 2024臺南學甲上白礁臺中教育大學 臺文系 林茂賢教授介紹---------「學甲上白礁」是學甲慈濟宮廟方於供奉主神-保生大帝神誕日前舉辦「上白礁」,即是「前往白礁鄉謁祖」的意思,具有飲水思源、將傳統文化保留及傳承、展現在地人團結互助的精神等意義。每一年的上白礁活動及四年一科的刈香從未間斷,也呈現學甲慈濟宮保存傳統祭祀儀典的努力,以及三百多年來各方信眾自發性、持續性地參與,具諸多在地特色,例如儀式性的宮內祭典、白礁亭祭典、將軍溪畔的「請水火香」;香陣隊伍中的輦宮文化、真人藝閣、文武陣頭,宋江陣、蜈蚣陣、報馬牛、藝陣;各庄頭與信眾設置點心站等。歷經清領、日治、戰後等時期,展現出強勁韌性,廟方長期自主傳承,甚至在近年將已中斷許久的藝閣、北管、採茶舞等重新恢復,更修護民國60年代與70年代的民俗影像,為地方保留珍貴記憶。...more45minPlay
April 06, 2024何謂轉大人?台北水窗口 高傳棋執行長分享------古早台語的「轉大人」是指身體發育,從少年進入青春期,還是準備進入大人的世界,男女必需具備什麼樣的特質與條件呢?從讀書升學、大專聯考、男女追求愛情、男生畢業當兵、女生出社會入工廠、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轉大人」意涵,從古至今有何相同?有何不同呢?讓高傳棋老師說給您我來知曉。...more45minPlay
March 30, 2024白沙屯媽祖北港徒步進香臺中教育大學臺雯系林茂賢主任分享---苗栗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是台灣路程最長的媽祖進香活動,進香時間約八、九天,往返路程將近四百公里,其進香特色在於路線是由媽祖決定,並無固定之行程,而且每年停駕、駐駕、行走路線均不同,過程充滿驚奇。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由媽祖主導進香路程,與其它事先由人為安排的進香活動截然不同,成為進香活動的最大特色。...more45minPlay
March 23, 2024高雄人行道首創座椅式護欄 保護行人安全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道路養護工程處 陳柏鈞主秘分享---------臺灣已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增高,維護年長者的生活品質是政府努力的重要目標,為營造友善高齡人行典範,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道路養護工程處擇選高雄市綜合性老人福利服務樞紐之長青綜合服務中心前四維二路人行道進行改善。為提供長者及行人舒適安心的步行環境,協調釋出部份停車場空間規劃作為步道,採用PC刷毛鋪面並設置無障礙坡道提供平穩寬敞的空間,亦將公車站乘客進出動線納入整體改善,讓長者不論搭公車或步行均能順暢安全。陳柏鈞主秘補充:考量長輩日常活動或運動以步行為主軸,在散步中偶有短暫休息需求,特別於人行道綠帶區旁首設座椅式欄杆,除作為區隔,也提供適當空間讓長者坐下喝口水、喘口氣,步行至此的大朋友、小朋友亦可稍作聊天休息,享受春風所挾之愜意,體驗短暫而美好的放鬆時刻,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融入整個環境,打造全齡友善悠活空間。...more45minPlay
March 16, 2024第16屆草草戲劇節 打貓登場阮劇團創辦人汪兆謙分享--第16屆草草戲劇節 打貓登場由主辦,創立於2009年的「草草戲劇節」,是嘉義地區最大規模的民間自辦國際藝術節,每年春暖花開的三月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全園區舉辦,提供南部的朋友零距離接觸表演的機會。今年首度新增嘉義民雄市區,在中央廣播電臺國家廣播文物館、仁偉書局等衛星展區,和更多民眾接觸。今年主題「當青春 Tng tshing-tshun」,以不同的角度探索青春的亮面與暗面,有成長與迷惘,甜蜜、痛苦與疼痛,狂與平凡,回應每個人都曾有過,既徬徨又懷抱無限憧憬的年歲。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 民雄街區裡即將發生超過200場活動,不僅有戲劇表演,還有更多好玩的活動!音樂、市集、展覽、導覽、講座、工作坊⋯⋯邀請大家一起到嘉「當青春」,創造青春的回憶!...more45minPlay
March 09, 2024趣談正月蔥民俗專家陳平(陳宏津)分享----------- 台灣有句諺語:「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七月筍、八月芋、九芥藍、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台灣全年不同月份都有不同的「當季」蔬果出產,這不但可以吃出對時的蔬果美味,也是中華文化「順天應時」的哲學思想,更是一種世界先進、流行的、符合「環保」的生活。(減少碳足跡)蔥的台灣俗語- ●偷挽蔥,嫁好尪 昔時元宵夜,少女會相偕,偷偷到人家菜園偷蔥,現已少人會做。 ●男孩-跳菜股,娶好某 ●嫁種蔥,吃袂空(宜蘭三星) 種三星蔥能有較好收益,蔥農自是少女爭取對象。...more45minPlay
March 02, 2024龍的俗諺民俗專家陳平(陳宏津)分享-----------龍沒人看過,牠是一種象徵,牠在中華民族的心中是神聖的、高貴的、有能力的,對人們是有幫助的,所以華人都以龍的傳人自居,以龍的傳人為豪,身為華人也都應該以「龍」為典範,努力向上,為中華民族做出貢獻。「龍」年就來聊聊關於龍的台灣俗語。 ◎師公吹龍角-嚇鬼 師公趕邪作法,一定會吹龍角(牛角),壯大自己的聲勢。 ◎龍交龍,鳳交鳳,隱痀交侗戇 隱痀(音龜):駝背的人。侗戇:傻瓜,愚笨的人。謂什么樣的人交什么樣的朋友,喻物以類聚。此句的類比方式帶有歧視意味,僅為一種比喻而已。 ◎生龍活虎 形容人的精力充沛,混身充滿活力。...more45minPlay
February 24, 2024林珀姬以南管曲唱有聲行動教材 傳承南管音樂林珀姬老師是民族音樂學者/北藝大教授 她分享----傳統南管音樂在館閣的傳承,是以館先生的口傳心授為主軸,但隨著科技進步,口傳心授以無法滿足現代的年輕學子學習,數位化的發展,CD播放器也不再是聆賞音樂或學習的必需品,藉由多功能的手機聽音樂,已蔚成風潮,為了適應新世代的學習,本教材將有聲資料上傳至TNUA影音知識庫,每每首曲子右上角放置了一個QRcode,學生在閱讀這本小書時,配合樂曲分析說明,掃瞄QRcode,就可即時聆賞相關曲目的演唱,故將本書命名為《南管曲唱有聲行動教材》。南管是一個合樂的樂種,單獨個人的自彈自唱,不符合南管音樂的美學觀,故本教材能有相當數量的聲音檔,個人非常感謝歷年來參與奏樂的傢俬腳─我的碩士班學生以及華聲南樂團的老團員們。這個教材除了提供給本校傳統音樂系的南管組學生,同時也得到校方的許可,可以提供給學習南管的民眾一起來尋幽訪勝,探索南管古樂的優美及學習。故本教材是專為學習者設計,也兼顧南管音樂的樂語暨相關音樂理論的介紹,但並沒有南管音樂專著的嚴肅,避免讓學習者感到太深奧,希望引領愛好者走入千年古樂的祕境。...more45minPlay
February 17, 2024神界的大哥大-天公臺中教育大學 臺文系 林茂賢教授 介紹------臺灣民間有祭拜天公儀式,通常都在農曆正月初九子時開始,祭拜地點一般在門口上下搭起兩張供桌圍上八仙彩祭祀;近年來由於公寓式房子不便擺設,因此也有在窗口擺一張供桌向外祭拜。由於天公是諸神中的大哥大,因此祭典也最為隆重,拜天公的祭品一般有清茶、鮮花、水果、牲醴(其中的成雞必須是公雞)、牽仔粿、麵線、壽桃、紅龜粿等,也有以純素菜祭拜者;焚燒金紙則有天金、壽金、刈金、福金(合稱四色金)和高錢(黃色長條割成鋸齒狀中繫紅帶),其中高錢和牽仔蜾僅限於祭祀天公和三界公(三官大帝),南部地區還有祭供燈座的習俗。此外,一般在正月初九天公生當天禁止將衣物曝曬在外,也不可清理水肥,以免對天不敬。 在教育未普及、民智未開之時,面積廣泛無所不在的天,正是臨監萬民最有權威的道德規範;俗語說:「人在做天在看」,可見天公在民間多麼重要。...more45minPlay
FAQs about 談天說地講臺灣:How many episodes does 談天說地講臺灣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6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