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月28日,上交所的一声锣响,标志着三六零这家互联网一线公司回到A股。三六零的回归到底是周老板个人夙愿还是市场所趋?中概股在国外到底是被如何对待的?为什么有的公司可以成功从国外退市,而有的竟退不了?同样的公司在不同市场的估值竟相差如此悬殊!本期节目大王家族三位家人来跟大家聊聊这些事儿吧。
三六零借壳上市
韩爽:2月28号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交所敲锣上市了。这也标志着经过近三年的运作,三六零又终于成功地回归到A股。这个新闻二位也看了吧?
吴清扬:对。三六零也很有意思,不光把之前借壳上市的江南嘉捷的股票名字给改了,改成“三六零”,代码也还改了,改成601360了。
江忆星:那个码之前没人占着吗?
吴清扬:应该是没有的。
江忆星:这还能挑号。也好记,有品牌形象。
吴清扬:因为我当时一看代码,第一反应是三六零当时借壳,大家都猜到底是谁,结果他借了一个360尾号的。
韩爽:一下就猜到了。
吴清扬:对。后来一看,是当天连着名字和代码都给改过来了。
江忆星:可惜更名当天就暴跌10%。
韩爽:的确是,这也是我们下一期要重点讨论的话题。
江忆星:这期不能说。
韩爽:咱们先回顾一下三六零的发展历程,真的是挺坎坷又挺传奇的。三六零创建于2005年9月,老板周鸿祎带着团队从早期的360安全卫士起家,还有很多一系列的产品,咱们都接触过。
吴清扬:360安全卫士对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江忆星:我现在电脑里还有,想删但删不太掉。
韩爽:我基本就用360的杀毒软件,它这也是迅速地完成了用户规模的积累,在2011年的时候登陆美国的纽交所上市了。然后在2015年的时候启动了一个私有化战略,在2016年正式从纽交所摘牌。
江忆星:能在纽交所上市说明它还挺大的,我以为是上纳斯达克的科技板块。
吴清扬:三六零在纽交所上市叫奇虎,在纽交所上市的比奇虎还小的公司也是有的。
中概股退市
韩爽:为什么三六零好不容易在美国上市了,后来又要退市呢?
吴清扬:当年是有很大的背景的。往早了说,在2011年的时候中概股在美国遭遇了特别大规模的做空。
韩爽:这出现了一个中概股的概念,来跟大家解释一下吧。
吴清扬:中概股是在中国以外的资本市场上市的,包括美国、欧洲和香港市场,但是实际上公司的主要经营是在中国大陆,这样的公司我们就叫中概股。
江忆星:中国概念股票。
吴清扬:对。一般来说这些公司的上市主体都是在海外,所以法律意义上其实是外国公司,但是通过VIE协议控制的手段,实际金融主体的来源主要是在中国大陆。2011年的时候,海外有一些专门做空的机构,揭露了很多中国公司的财务造假。中国企业的财务问题就被全球的投资者高度关注,大家都觉得中国公司好多都财务造假,是骗子。所以甭管好坏,这些中国企业的股票都被大幅度的卖出。
韩爽:当时有涉及到三六零吗?
吴清扬:我印象中三六零是2011年左右上市的。三六零上市以后,其实股价还是涨了不少的,后来又跌下来的。总的来说,在2014年左右,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觉得美国人不懂中国企业,尤其是不懂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像三六零这种涉及到安全的,可能又会让人有政治的联想,比如中国政府有没有内部的掌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们觉得在国外上市的市值太低了,尤其是2015年国内的中小创,市值都这个水平了。你像三六零做手机,乐视也做手机,乐视市值达到一千亿,但三六零作为网络主页安全的龙头,当年市值也就几百亿人民币。所以大家肯定觉得不爽,电影行业这些就更严重了。
江忆星:当时博纳影业和华谊兄弟都是北京银行的客户,而且都是在我们支行授信的客户。当时的情况就特别明显。
韩爽:他们也是中概股吗?
吴清扬:博纳好像是中概股。
江忆星:博纳影业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影视公司,华谊是在国内境内创业板上市的,这两个都是业内比较龙头的企业,但是一个选了美股,一个选了中国的股市,这两个企业的命运就非常不一样。博纳影业是2010年1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的当天就破发了,跌了20%多,股价长期维持在发行价左右,一直没有涨过。
吴清扬:博纳我记得当时好像就几十亿人民币。
江忆星:直到退市的市值是60亿人民币。
韩爽:那是赶上整体的环境不好吗?
吴清扬:也不是。其实境外的投资者不太了解中国的企业,对于博纳是不是国内一线的龙头企业是不了解的。比如对于你来说,欧洲哪些企业是龙头,你肯定不知道。
江忆星:华谊兄弟在创业板上市,它最高的市值有800亿,就是博纳的十倍还多。
吴清扬:但实际上这两个公司的差距可能没有这么大,所以这在资本市场上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市值管理?如果市值太低了对于公司是非常危险的。比如周鸿祎退市之前是600亿人民币的市值,今天腾讯是4万亿,那意味着腾讯拿出2%不到的股票就能把三六零全资收购了。所以对于企业家来说这是很危险的,市值太低了不利于企业家对企业未来的掌控。
江忆星:市值低也会影响后续的募集资金。
吴清扬:对,如果股价低,融资同样的钱需要付出的股权比例是不一样多的。
江忆星:博纳影业也是,我看了一个统计,它上市以来总共就融了9200多万美元,但华谊兄弟上市以来一共募了50亿,对于企业后续的造血也会相差非常大。
退市的流程
韩爽:从美国退市需要哪些操作呢?我之前看新闻好像还挺复杂的,要一个私有化进程,这个是什么概念?
吴清扬:现在在美国退市需要把公众的持股全都给收过来。
韩爽:那就需要大的机构买回来。
吴清扬:一般是实际控制人,或者是实际控制人组织的SPV,可以说是一个壳公司,组一个财团,中间有一些过桥贷款之类的安排,让这个主体把实际上市主体的股权百分之百的买回来。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保证公司的完全掌控权,再从纽交所退市。
韩爽:我看三六零的财团金主们基本都是国家队背景。当时它的组成有4家大型银行,还有5家保险企业,还有24个持股平台,这些都挺有国家队背景的。这是不是跟它的行业有关系?
吴清扬:三六零是中概股退市的企业里,行业影响力比较大的一家企业。当年中概股准备退市的公司大概有三四十家,三六零在里边肯定是属于比较大的。其他那些退市成功的,比如巨人网络是做网游的,分众传媒是做广告的。还有好多退市功没成的,比如人人、YY。YY最后没退成,但是股价涨了很多,人家也不想退了。总的来说,三六零肯定属于比较大的,受到市场的关注也是非常多的。在2015年投三六零私有化项目的私募产品在市场上是非常多的,有很多家都实际参与了。所以国家队,或者说国有资本、银行占得多也不奇怪。
韩爽:之前周鸿祎在发言上也说,三六零是第一家回归A股的互联网公司。
吴清扬:巨人也算是互联网公司,做网游的嘛。巨人是2015年底、2016年初把这个事情敲定了的。
江忆星:如果说互联网某一个细分领域,比如互联网安全,那就是唯一一家。
吴清扬:对。如果认为网游不算是互联网公司的话,三六零就是第一家。
江忆星:也算一个宣传品牌的口号。
市场不同估值不同
韩爽:那它回归国内市场的话,为什么选择A股呢?不是还有港股可以选择吗?
吴清扬:这个就涉及到各个市场的估值问题了。当年很多企业准备退市回A股,但是后来很多企业在美国的股价涨了好几倍,很多不愿意回来了。所以选择资本市场也很有意思,大家会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结合上市政策来选择。在2014年、2015年,当时的市场背景是美股中的中概股、网络股还没有股价暴涨,像阿里、京东、微博和陌陌,股价大涨都是从2016年、2017年开始的。当时大家都觉得美股估值特别低,跟国内同行的估值都能差八到十倍,国内2015年创业板非常疯狂,估值极高,所以大家都希望从美股回到国内。但是后来很多企业不愿意回来了,一个是私有化的进度非常诟病。聚美优品的那个陈欧,他在一个非常低的价格准备私有化,大家都非常的反对,然后坐也没策划成。
韩爽:为什么会反对?
吴清扬:因为上市的价格远远高于私有化的价格。
江忆星:就是割美国韭菜,美国韭菜不同意。
吴清扬:对。包括阿里,阿里在港股上市很多年,最后退市的价格跟上市价格差不多。就因为这个,到今天为止马云都遭到很多人的诟病。相当于大家持有你的股票十来年年,一点收益都没有,等于白把钱借给你玩了。
江忆星:退市的时候不是得股东投票吗?大家如果不同意退不了呀。
吴清扬:是这样。但是一般来说,如果他已经收购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比例,其他的投资者就必须要接受这个。
江忆星:明白。那就是大部分人还是不看好这公司,把股票给卖掉了。
韩爽:那我们反观三六零,它在私有化的过程中是处于股价比较高的位置吗?
吴清扬:应该算是股价没那么高的时候,是在股价最高点已经跌下来了以后才开始策划。但是三六零的私有化没有遭到那么多的诟病,因为大家普遍觉得周老板给的私有化的价格还可以,不是那么离谱。但是当年人人网,陈欧的聚美优品,大家都觉得给的价格太离谱了,明显坑人。
韩爽:忆星哥你还知道其他的公司,类似三六零从美股退市回到A股市场的吗?
江忆星:博纳是我关注的公司。它是2016年做的私有化,2016年4月退市,在2017年的时候递交了A股IPO的募集书,今年有可能在A股重新上市。博纳是在北京成立的,但为了走IPO的绿色通道,还把注册地址迁到了新疆,可以优先排队。
韩爽:是吗?有哪几个区域是有绿色通道的?
吴清扬:贫困县IPO可以优先考虑。
江忆星:他私有化的时候是60亿的市值,私有化之后,在一级市场就做了好几轮融资,现在的估值已经到了150亿。就是说它还没上市,股价就已经翻了两倍多。
吴清扬:说明境外市场估值确实是非常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