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些金句傳遞的人生智慧,凝聚了我們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它告訴我們,真正的智慧並非來自外在的物質和名利,而是源於內心深處的領悟和不斷地學習。在當前飛速發展的時代,尤其是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 more
FAQs about 听智慧:《启动内在智慧的钥匙》:How many episodes does 听智慧:《启动内在智慧的钥匙》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56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04, 2024《忏悔品》1.五分法身五分法身香,即声闻成就的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以此五种功德法成就佛身而得名。在《坛经》中,六祖是从觉悟本体来建立五分法身。若能体认觉性,即得成就五分法身。...more8minPlay
August 04, 2024《忏悔品》序言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在无尽轮回中,我们曾经造下无量罪业。仅仅这一生,因为贪嗔痴造作的不善行也难以计数。这些恶业不仅使我们倍受痛苦,更是学佛路上的重重障碍。忏悔就是扫除障碍的有力手段,可令重业转轻,轻业消除,所以,佛教各个宗派都很重视这一修行,具体方法依各宗见地而有不同。《坛经》提供的忏悔方法,是立足于觉性,从根本上铲除恶业生起的基础。...more5minPlay
August 04, 2024《坐禅品》1.如何坐禅定,为禅定;慧,为智慧。在教下看来,定和慧是两个概念,有定不等于有慧。外道有四禅八定,而单纯的定并不能生起智慧。声闻乘的修行,通常是在得定后修观,由此平息妄心,成就观智。从这个角度来看,定是慧生起的基础,而慧是定导向的结果。那么,六祖又是如何解读定慧及其相互关系的呢?...more10minPlay
April 12, 2024《定慧品》 2.一行三昧世界是千差万别的,而法界却是一相的。以法界为所缘,直接体认这个法界,就叫一行三昧。如果体认到一行三昧,就能了知恒河沙数诸佛所证得的法界无差别相。因为法界的本质就是空性,是无差别的。所以说,一行三昧就是证得空性、证得真如的一种大定。...more10minPlay
April 12, 2024《定慧品》 1.定慧一体从顿教法门来看,定和慧是一体的,而不是说,定是定,慧是慧。定具有如如不动的特点,慧具有朗照无住的特点,这都是菩提自性的作用。如如不动是指它的体,朗照无住是指它的用,这是从菩提自性的体和用来建立定慧。...more9minPlay
April 12, 2024《疑问品》3.在家修行六祖又为大众讲述了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要点。“无相颂”阐明的,是一种没有任何宗教形式的修行。再次说明,修行的关键在于见地和用心。只要见地高超,用心到位,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是修行。《坛经》的当机者是韦刺史,同时闻法的还有很多官僚和居士,所以这部分开示主要针对在家人所说。但其中开显的修学原理,无论出家在家,都是大有裨益的。...more14minPlay
April 12, 2024《疑问品》2.净土在心中净宗是汉传佛教的一大主流,往生净土更是很多学佛者期待的终极归宿。通常,我们所说的净土是指西方净土,但六祖在此所说的,则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more25minPlay
April 12, 2024《疑问品》1.功德非福德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信佛最为虔诚的一位帝王,多次在寺院舍身为奴,大臣们只得以重金将皇帝赎回,如此再三,令僧团获得大量财富,广建道场。不仅如此,梁武帝还受持菩萨戒,并时常升座说法。这样一位虔诚且博通教理的帝王,在和达摩祖师相见时,彼此却不相契。除了关于功德的这番对话,武帝还问达摩:什么是圣谛第一义?达摩的回答是:廓然无圣。武帝又问达摩:你说没有圣人,那现在面对我的人是谁?达摩对曰:不识。因为达摩祖师是直接立足于第一义谛作答,而第一义谛是超越空有的,没有能认识和所认识。但梁武帝不曾领会其中奥妙,所以达摩就一苇渡江,北上嵩山了。...more17minPlay
FAQs about 听智慧:《启动内在智慧的钥匙》:How many episodes does 听智慧:《启动内在智慧的钥匙》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56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