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节目福利】
订阅并收听本期节目,评论点赞前三的用户,我们将送出随机盲盒一只。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播客平台: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本期嘉宾】
四季丨末那工作室主理人
【节目简介】
本月,电影《封神第一部》正式上线。这部国产大片从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与古典名著中汲取灵感,试图打造一个兼具宏大想象力和震撼视听效果的封神世界。
无论是气势恢宏的朝歌城,还是战火中倒塌的城寨,亦或九尾白狐与殷郊搏斗,雷震子振翅冲天等特效场景,无不冲击着观众的眼球,并展示着这部电影独特的美学风格。
因为这部密集呈现大量视听奇观的神话史诗动作电影,许多观众也燃起了对“封神”这一传统神话题材的浓烈兴趣。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承担《封神三部曲》数字生物概念设计、特效妆造道具制作的末那工作室的主理人——四季,聊聊电影中奇幻的雷震子、龙须虎等形象是如何诞生的。
何为数字生物概念设计?
泡泡范儿:末那工作室在本次《封神三部曲》中所承担的工作具体是什么?
四季 :主要是围绕数字生物的概念设计来展开,数字生物可能大家不太熟悉,指的是电影中那些不能被演员直接扮演的角色,需要单独制作CG来呈现 。比如这部影片中的龙须虎、雷震子等等,这些都是数字生物的部分。
泡泡范儿:概念设计在电影制作中整体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四季 :电影创作中,首先会确定一些基础人物、故事脉络的基础文本,来体现导演想要表达的故事或世界观,作为电影项目最基本的参考。
因为电影是视听艺术,所以我们的概念设计就是把简单抽象的文字,具象成一个个视觉形象。概念设计如果往下细分,又能细分出气氛概念、角色概念、场景概念等等,这次《封神》里我们参与的主要就是数字生物的概念设计。
泡泡范儿:你在微博中提到这个项目的设计基调是“三分商周,七分宋元”,这是如何确定的?
四季:《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作品最早通过口口相传、民间绘本、绣像等被大众所熟知,像我小时候就看过封神小人书、听过封神评书,这为我们多多少少留下了一些最初的认知。所以一开始知道要做《封神》项目时心里挺发怵。难点在于,这个故事讲的是武王伐纣,而人物描述、行文方法等又是明代白话文小说。大家都在讨论,电影到底应该按小说中明代的环境来描述,还是按商周的史实来呈现。时代特殊性注定了它有太多杂糅的成分,这也为我们确定设计基调带来阻力。
我们也带着这些问题去和导演开会,导演很坚定地说,我们按“三分商周,七分宋元”来呈现。宋元时期,中国道教水墨画、造像艺术已日臻成熟,明传承了宋元风格的同时,又有一些变化。在遵循原著商周故事背景结构的前提下,汲取宋元道教艺术巅峰时期的元素,以此确定了我们的设计基调。
团队分工借鉴好莱坞模式
泡泡范儿:末那团队是怎么和乌尔善导演达成这次合作的?
四季 :其实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与乌尔善导演的合作,他在网上看见了我们的作品,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到工作室来了解。当时导演正在做《寻龙诀》这部片子,我们参与了一部分《寻龙诀》的服装和前期先导概念的设计。
直到2016 年,乌尔善导演让我们去国博看青铜器的展览,两三个月后正式开始启动《封神三部曲》这个项目。后续我们还跟着导演去了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考察,从殷墟到省博,接着又到各大寺庙考察采风。为了严谨起见,还上了将近两周的课,包括看参考电影,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服装史,还有一些占卜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了这样比较深度的学习之后才正式投入项目的工作中。
泡泡范儿:团队在此次项目中具体的分工大概是怎样的?
四季:我们学习了好莱坞的工作流程,我们的团队有画概念、做雕塑、涂装、3D 建模和渲染的艺术家及设计师。
画概念的艺术家先绘制草图,给出风格方向。这些草图一般是用比较写意的、水墨的方法来呈现,所以需要由雕塑艺术家来把这些抽象的形象一个一个地具象化、立体化,这也是比较困难的。
而涂装是在雕塑的基础上做颜色和质感的设定,最终产出三维文件再做调整和渲染。
数字生物的设计最终要归到电影的视效部门,我们会给视效部门提供几个文件,包括一个360度的雕塑图、各部分材质的参考以及渲染过的3D文件,保证给到视效部门后期最大限度的设计资料。以往的剧组基本上是以二维绘画或二维设计图为主,而我们这次在工作流程上是比较全面的,也是国内首次用这种方式来做这一类别的概念设计。
泡泡范儿:工作室以往也做过很多游戏、影视的衍生品,对比电影概念设计,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四季:我觉得最后的呈现方式和载体完全不一样。游戏衍生品可能相对独立,最后的呈现方式也比较单一。这次的项目服务于一个庞大的重工业电影,我们的设计不只为了做一个酷炫的雕塑,一定要考虑后续呈现的方式,以及是否符合导演想要的世界观。
采用动捕拍摄是电影人的勇敢
泡泡范儿:动作捕捉的拍摄手法对建模工作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四季:动作捕捉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中,已经是相对成熟的技术了,但怎么能让它本土化,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我觉得乌尔善导演在刚开始想《封神三部曲》的整体大框架时,就已经想清楚了。在这么大的项目中尝试没人尝试或没有人成功尝试的方式,是一个特别勇敢的决定。
国内很少用动作捕捉去做生物角色,这对于我们是一个大挑战。比如雷震子,我们设计的时候,要考虑怎么让他的体型、肌肉结构跟演员的表情能够同步。光是雕塑稿就做了二十多稿,我们需要详细考虑雷震子的翅膀和头发是怎么长出来的?眼睛如何变化?吃了昆仑山的仙杏之后有什么不一样等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每周工作都挺痛苦的,很像学生时期每周要面对摸底考试的感觉一样。
走出大众审美舒适区
泡泡范儿:《封神》以前也被多次影视化,你怎么看待以往作品中的经典形象?
四季:很多人其实缺乏对封神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了解,对于道教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也有不同感受。
包括《西游记》也一样,绝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影视作品认识里面的人物。但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情节与影视剧中的确实有出入。当年拍央视版《西游记》的时候,导演大量借用了戏曲审美元素,所以受众也会对这部作品中的形象先入为主,以此作为经典。我也觉得经典,但经典不是标准,每个作品都逃不开当下大时代的背景。如何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讲好一个符合当代价值的神话故事,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泡泡范儿:怎样在创作中平衡大家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及你们最终想呈现的设计效果?
四季:我们做设计之前要看很多资料。中国是一个特别能吸纳外来文化的文化体系,佛教吸收道教的内容,道教又吸取了很多佛教的东西,相互影响。尤其在《封神》里面到处充斥着这种问题。还是拿雷震子举例,各个阶段的雷震子是什么样的?他是不是传说中的雷公?这些都是我们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次电影中的雷震子造型就与过往印象中的鸟嘴羽翅大有不同,也让大家有了很多疑问。
泡泡范儿:《封神》电影带着观众去了解这些文化,它也成为推动大家去了解封神故事的一个开端。
四季:我觉得这也是导演的意图。现在年轻人接受流行文化的常规方式就这么几种,动漫、游戏、影视。那我们也在思考,能不能在影视领域做出一个作品,让大家喜欢和感兴趣。
有人说商周时代怎么会穿这么华丽的衣服呢?我想说可能确实没那么华丽,但肯定比大家所想象的更为华丽。只要稍微看一下博物馆里的出土文物,都是相当精美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博物馆去看一下,比如国博,河南省博,山西、陕西、湖南、湖北也都是文物大省,大家会发现那些展品的精致程度和工艺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泡泡范儿:参与《封神》项目对末那的意义是什么?
四季:很难有一个项目像《封神》的时间跨度这么长。从前期建组,到准备铺垫、学习了解,再到实际操作……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光概念设计我们就做了两年半,跟组拍摄制作又差不多两年时间,整个项目我们做了四五年时间,真的是全力投入。
学习收获是肯定的,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特别难得的体验过程,这个过程胜于一切。在《封神》四年多的工作进程中,我的团队逐渐搭建起包括数字生物概念设计、特效妆造、特殊道具制作等业务小组。我总说,跟《封神》这几年是我能吹到老的资本。
经典的也是流行的
泡泡范儿:末那工作室也做过很多以传统中国佛教以及神话题材为主的潮玩和雕像,这是你的个人偏好吗?
四季:对,因为我从小就看这些东西,对我影响很深。
我觉得只有成为经典的流行文化,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对它感兴趣,从而更多去研究自己的本土文化,去找到自己的文化属性。
泡泡范儿:你怎么看待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做传统文化主题的作品?
四季:从我的角度觉得特别好,无论模仿还是临摹还是原创,首先你要感兴趣和了解。其实我关心的并不是他们制作和创作上的问题,我比较关心他们的生计问题,这个玩意能不能让他们活下去?
如果大众能对这些产品感兴趣,并且为这些文化产品去买单,让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能够以此为生,并且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创作中,那我觉得我们干这件事的初衷就达到了。
泡泡范儿:《封神》此次推出的衍生品有哪些?大家可以在什么渠道购买?
四季:《封神》很多IP形象是有版权的,版权方在做不同的衍生品。末那工作室这次的衍生品以青铜雕像为主,比如彩蛋里的墨麒麟和饕餮,以及Q 版墨麒麟、雷震子。
商周其实是青铜器巅峰时期,我们还用青铜复刻了里面的两款核心道具,1: 1的鬼侯剑和纣王剑,我觉得也很有收藏意义。
泡泡范儿:最后四季老师有什么想对听众朋友们说的吗?
四季:我觉得《封神三部曲》一定是中国魔幻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虽然肯定有不足,但瑕不掩瑜,不影响它是一个优秀且伟大的作品。另外,经过我的多次体验,建议大家如果去看的话尽量选择IMAX版,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并且留意片尾彩蛋,彩蛋非常精彩。
最后,我觉得无论大家是以什么样的理由走进电影院,如果因为这个电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品兴趣,哪怕有质疑,跟我们争论,我觉得这些互动都是好的。漫长的暑期,花两个多小时在电影院感受一下,我觉得这一定是一件值得大家去做的事。
【节目福利】
订阅并收听本期节目,评论点赞前三的用户,我们将送出随机盲盒一只。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播客平台: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本期嘉宾】
四季丨末那工作室主理人
【节目简介】
本月,电影《封神第一部》正式上线。这部国产大片从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与古典名著中汲取灵感,试图打造一个兼具宏大想象力和震撼视听效果的封神世界。
无论是气势恢宏的朝歌城,还是战火中倒塌的城寨,亦或九尾白狐与殷郊搏斗,雷震子振翅冲天等特效场景,无不冲击着观众的眼球,并展示着这部电影独特的美学风格。
因为这部密集呈现大量视听奇观的神话史诗动作电影,许多观众也燃起了对“封神”这一传统神话题材的浓烈兴趣。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承担《封神三部曲》数字生物概念设计、特效妆造道具制作的末那工作室的主理人——四季,聊聊电影中奇幻的雷震子、龙须虎等形象是如何诞生的。
何为数字生物概念设计?
泡泡范儿:末那工作室在本次《封神三部曲》中所承担的工作具体是什么?
四季 :主要是围绕数字生物的概念设计来展开,数字生物可能大家不太熟悉,指的是电影中那些不能被演员直接扮演的角色,需要单独制作CG来呈现 。比如这部影片中的龙须虎、雷震子等等,这些都是数字生物的部分。
泡泡范儿:概念设计在电影制作中整体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四季 :电影创作中,首先会确定一些基础人物、故事脉络的基础文本,来体现导演想要表达的故事或世界观,作为电影项目最基本的参考。
因为电影是视听艺术,所以我们的概念设计就是把简单抽象的文字,具象成一个个视觉形象。概念设计如果往下细分,又能细分出气氛概念、角色概念、场景概念等等,这次《封神》里我们参与的主要就是数字生物的概念设计。
泡泡范儿:你在微博中提到这个项目的设计基调是“三分商周,七分宋元”,这是如何确定的?
四季:《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作品最早通过口口相传、民间绘本、绣像等被大众所熟知,像我小时候就看过封神小人书、听过封神评书,这为我们多多少少留下了一些最初的认知。所以一开始知道要做《封神》项目时心里挺发怵。难点在于,这个故事讲的是武王伐纣,而人物描述、行文方法等又是明代白话文小说。大家都在讨论,电影到底应该按小说中明代的环境来描述,还是按商周的史实来呈现。时代特殊性注定了它有太多杂糅的成分,这也为我们确定设计基调带来阻力。
我们也带着这些问题去和导演开会,导演很坚定地说,我们按“三分商周,七分宋元”来呈现。宋元时期,中国道教水墨画、造像艺术已日臻成熟,明传承了宋元风格的同时,又有一些变化。在遵循原著商周故事背景结构的前提下,汲取宋元道教艺术巅峰时期的元素,以此确定了我们的设计基调。
团队分工借鉴好莱坞模式
泡泡范儿:末那团队是怎么和乌尔善导演达成这次合作的?
四季 :其实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与乌尔善导演的合作,他在网上看见了我们的作品,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到工作室来了解。当时导演正在做《寻龙诀》这部片子,我们参与了一部分《寻龙诀》的服装和前期先导概念的设计。
直到2016 年,乌尔善导演让我们去国博看青铜器的展览,两三个月后正式开始启动《封神三部曲》这个项目。后续我们还跟着导演去了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考察,从殷墟到省博,接着又到各大寺庙考察采风。为了严谨起见,还上了将近两周的课,包括看参考电影,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服装史,还有一些占卜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了这样比较深度的学习之后才正式投入项目的工作中。
泡泡范儿:团队在此次项目中具体的分工大概是怎样的?
四季:我们学习了好莱坞的工作流程,我们的团队有画概念、做雕塑、涂装、3D 建模和渲染的艺术家及设计师。
画概念的艺术家先绘制草图,给出风格方向。这些草图一般是用比较写意的、水墨的方法来呈现,所以需要由雕塑艺术家来把这些抽象的形象一个一个地具象化、立体化,这也是比较困难的。
而涂装是在雕塑的基础上做颜色和质感的设定,最终产出三维文件再做调整和渲染。
数字生物的设计最终要归到电影的视效部门,我们会给视效部门提供几个文件,包括一个360度的雕塑图、各部分材质的参考以及渲染过的3D文件,保证给到视效部门后期最大限度的设计资料。以往的剧组基本上是以二维绘画或二维设计图为主,而我们这次在工作流程上是比较全面的,也是国内首次用这种方式来做这一类别的概念设计。
泡泡范儿:工作室以往也做过很多游戏、影视的衍生品,对比电影概念设计,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四季:我觉得最后的呈现方式和载体完全不一样。游戏衍生品可能相对独立,最后的呈现方式也比较单一。这次的项目服务于一个庞大的重工业电影,我们的设计不只为了做一个酷炫的雕塑,一定要考虑后续呈现的方式,以及是否符合导演想要的世界观。
采用动捕拍摄是电影人的勇敢
泡泡范儿:动作捕捉的拍摄手法对建模工作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四季:动作捕捉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中,已经是相对成熟的技术了,但怎么能让它本土化,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我觉得乌尔善导演在刚开始想《封神三部曲》的整体大框架时,就已经想清楚了。在这么大的项目中尝试没人尝试或没有人成功尝试的方式,是一个特别勇敢的决定。
国内很少用动作捕捉去做生物角色,这对于我们是一个大挑战。比如雷震子,我们设计的时候,要考虑怎么让他的体型、肌肉结构跟演员的表情能够同步。光是雕塑稿就做了二十多稿,我们需要详细考虑雷震子的翅膀和头发是怎么长出来的?眼睛如何变化?吃了昆仑山的仙杏之后有什么不一样等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每周工作都挺痛苦的,很像学生时期每周要面对摸底考试的感觉一样。
走出大众审美舒适区
泡泡范儿:《封神》以前也被多次影视化,你怎么看待以往作品中的经典形象?
四季:很多人其实缺乏对封神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了解,对于道教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也有不同感受。
包括《西游记》也一样,绝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影视作品认识里面的人物。但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情节与影视剧中的确实有出入。当年拍央视版《西游记》的时候,导演大量借用了戏曲审美元素,所以受众也会对这部作品中的形象先入为主,以此作为经典。我也觉得经典,但经典不是标准,每个作品都逃不开当下大时代的背景。如何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讲好一个符合当代价值的神话故事,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泡泡范儿:怎样在创作中平衡大家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及你们最终想呈现的设计效果?
四季:我们做设计之前要看很多资料。中国是一个特别能吸纳外来文化的文化体系,佛教吸收道教的内容,道教又吸取了很多佛教的东西,相互影响。尤其在《封神》里面到处充斥着这种问题。还是拿雷震子举例,各个阶段的雷震子是什么样的?他是不是传说中的雷公?这些都是我们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次电影中的雷震子造型就与过往印象中的鸟嘴羽翅大有不同,也让大家有了很多疑问。
泡泡范儿:《封神》电影带着观众去了解这些文化,它也成为推动大家去了解封神故事的一个开端。
四季:我觉得这也是导演的意图。现在年轻人接受流行文化的常规方式就这么几种,动漫、游戏、影视。那我们也在思考,能不能在影视领域做出一个作品,让大家喜欢和感兴趣。
有人说商周时代怎么会穿这么华丽的衣服呢?我想说可能确实没那么华丽,但肯定比大家所想象的更为华丽。只要稍微看一下博物馆里的出土文物,都是相当精美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博物馆去看一下,比如国博,河南省博,山西、陕西、湖南、湖北也都是文物大省,大家会发现那些展品的精致程度和工艺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泡泡范儿:参与《封神》项目对末那的意义是什么?
四季:很难有一个项目像《封神》的时间跨度这么长。从前期建组,到准备铺垫、学习了解,再到实际操作……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光概念设计我们就做了两年半,跟组拍摄制作又差不多两年时间,整个项目我们做了四五年时间,真的是全力投入。
学习收获是肯定的,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特别难得的体验过程,这个过程胜于一切。在《封神》四年多的工作进程中,我的团队逐渐搭建起包括数字生物概念设计、特效妆造、特殊道具制作等业务小组。我总说,跟《封神》这几年是我能吹到老的资本。
经典的也是流行的
泡泡范儿:末那工作室也做过很多以传统中国佛教以及神话题材为主的潮玩和雕像,这是你的个人偏好吗?
四季:对,因为我从小就看这些东西,对我影响很深。
我觉得只有成为经典的流行文化,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对它感兴趣,从而更多去研究自己的本土文化,去找到自己的文化属性。
泡泡范儿:你怎么看待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做传统文化主题的作品?
四季:从我的角度觉得特别好,无论模仿还是临摹还是原创,首先你要感兴趣和了解。其实我关心的并不是他们制作和创作上的问题,我比较关心他们的生计问题,这个玩意能不能让他们活下去?
如果大众能对这些产品感兴趣,并且为这些文化产品去买单,让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能够以此为生,并且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创作中,那我觉得我们干这件事的初衷就达到了。
泡泡范儿:《封神》此次推出的衍生品有哪些?大家可以在什么渠道购买?
四季:《封神》很多IP形象是有版权的,版权方在做不同的衍生品。末那工作室这次的衍生品以青铜雕像为主,比如彩蛋里的墨麒麟和饕餮,以及Q 版墨麒麟、雷震子。
商周其实是青铜器巅峰时期,我们还用青铜复刻了里面的两款核心道具,1: 1的鬼侯剑和纣王剑,我觉得也很有收藏意义。
泡泡范儿:最后四季老师有什么想对听众朋友们说的吗?
四季:我觉得《封神三部曲》一定是中国魔幻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虽然肯定有不足,但瑕不掩瑜,不影响它是一个优秀且伟大的作品。另外,经过我的多次体验,建议大家如果去看的话尽量选择IMAX版,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并且留意片尾彩蛋,彩蛋非常精彩。
最后,我觉得无论大家是以什么样的理由走进电影院,如果因为这个电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品兴趣,哪怕有质疑,跟我们争论,我觉得这些互动都是好的。漫长的暑期,花两个多小时在电影院感受一下,我觉得这一定是一件值得大家去做的事。
4 Listeners
4 Listeners
42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