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ㄒ一ㄚˊ路相逢」原意指涉在狹小的路上遇到仇家。不過,我們認為相逢就是相遇的緣分。我們從三峽出發,感受這塊土地上人們最真實的脈動,把握萍水相逢的對話;用傾聽去理解故事,希望帶給大家更多正向的幸福力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August 29, 2025🌱 深入海山 Podcast|周子耀:第八代茶人日盛茶行的周子耀,原本在餐飲業打拼,因傷返鄉走進自家茶園。從外頭的城市喧囂,到回鄉的土地深耕,他把青年返鄉的故事,寫進一杯又一杯三峽蜜香紅茶裡,走進茶園的必然,為老字號注入新活力。 他因車禍重返三峽,卻也因此重新看見家族百年茶行的價值。這段轉折,讓他與土地的關係更緊密,也開啟了屬於他的新人生。 🍵 茶是一種生活,不必太拘謹 對他來說,泡茶不必是繁瑣的儀式。馬克杯、碗都能承載茶香。茶不只是傳統,而是陪伴生活的日常溫柔。 👨👦 父子默契,一起做茶的日常 從小幫忙製茶到如今並肩,他和父親建立起「今天誰主導、誰打下手」的默契。做好的茶還要簽名──父親畫蘋果,他寫「耀」字,茶裡有技藝,更有情感。 🏆 創新風貌,連續三年特等獎 他不僅延續父輩技藝,更在包裝與經營上融入新世代的思維。從茶園管理到市場趨勢,他找到年輕人與傳統茶文化的平衡點,讓三峽蜜香紅茶走出新的高度。 👣青年返鄉,帶來不同的視野 他相信,返鄉不是退路,而是一條能夠融合外界歷練、再創價值的道路。帶著外頭的見識回到家業,他走出了屬於新世代茶人的道路。 ✨ 「青年返鄉,不只是回到家,更是把新風景帶進舊土地。」 🔥 恭喜周子耀先生榮獲2025全國製茶技術競賽亞軍! 🙌🏻 114年平溪區秋季製茶技術競賽 特等獎 🏆114年雙北製茶技術競賽 特等獎 🥳114年新北蜜香紅茶 特等獎 及 頭等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6minPlay
August 22, 2025羊奶神秘客:刷新你對羊奶的記憶 Ft. 五寮尖山羊乳阿順老闆訪談🌟【這瓶羊奶,刷新你對「腥味」的記憶!】 👣山路上的神秘羊奶客? 疫情期間,阿順揹著羊奶走上五寮尖步道,用一身力氣換來山友的健康補給。因為他對山路太熟了,常常神出鬼沒,這段傳奇,成了五寮尖口耳相傳的「羊奶神秘客」🐐✨ 🧐你以為羊奶就是有騷味?來喝一次五寮尖山羊乳,你會懷疑自己以前到底喝了什麼🐐。 來自五寮尖的阿順。他把每隻羊當家人照顧,從叫聲就知道哪隻快生了、哪隻身體不舒服。不只是養羊人,更是聽得懂羊心聲的「暖男」❤️。 🥛羊奶怎麼可以這麼香?! 阿順堅持每天鮮採+72°C殺菌,不過度加熱、保留乳香、去除腥味。很多人喝完直接改觀,阿順笑說自己是「記憶改造者」——專治羊奶偏見。 📣來挑戰一下你記憶中的羊奶味! 喝過的人都說改觀,你也來試試,說不定下一位被「改記憶」的就是你! ☀️「有溫度的奶,來自有溫度的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August 13, 2025步履之間,走讀老師的土地與生命之旅 EP02🌿 在三峽,遇見最溫暖的故事 君琪老師的走讀,不只是導覽,而是一份對人與土地的深情告白。她曾為了讓身體不適的玉琴老師重拾信心,耐心等了半年多,只為量身打造一場專屬於她的客家園區旅程。玉琴老師手藝精湛,擅長客家美食,但最終仍不敵病魔,留下無限的惋惜與思念。然而,那段彼此真誠相伴的時光,早已化作老師心中最珍貴的記憶。 🍃 帶走的不只是紀念品,而是回憶與感動 在她的活動裡,學員可能穿上用茶葉染出的自然色彩,親手繪製一只青花瓷盤——燒製後,它不僅是獨一無二的紀念品,還可能成為代代傳承的「傳家寶」。 又或是在「無礦秘境」的午後茶席中,坐在光影交錯的廢墟空間裡,聽著老故事,重新遇見久違的自己。對她來說,真正的走讀,是讓人帶走的不只是物品,更是一段會被記住的時刻。 💫 玩得開心,才是最好的導覽 她的導覽,沒有厚重且陌生的距離感,也不只是歷史的背誦。所有晦澀的知識,她都會轉化成聽得懂、記得住的概念,讓人輕鬆吸收。 她笑說,自己是帶著「大小孩」一起玩的引導者,要讓大家在歡笑中喚醒內心的小朋友,帶著輕盈的心情回家。這,就是她心中最成功的導覽。 💙 讓世界看見更好的三峽 對她來說,所有努力都有同一個終點——讓更多人記住三峽的美好。這是她的使命,也是對土地最深的感恩。 在她心中,三峽不只是地圖上的一個地名,而是一個會被故事、笑聲與溫度包圍的地方。老師更說 「你只要記得三峽,曾經給你最美好的一種體驗跟感受,這就是我們要告訴你的,三峽的樣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1minPlay
August 01, 2025步履之間——走讀老師的土地與生命之旅感恩並回饋這片孕育自己的土地 黃君琪老師在三峽生活了超過四十年,這片土地早已深植於她的生命之中。對黃老師而言,介紹三峽不是任務,而是一份滿懷感恩的使命。要讓更多人走進這座人文薈萃、故事豐富的地方——從元明、清領到日治與民國,每一段歷史都在這裡留下獨特的印記。老師用心設計每一場走讀活動,就是想讓學子與旅人,不只是「到此一遊」,而是能真正「認識、喜歡,甚至愛上三峽」。 🚶 #走讀,走出不一樣的風景 黃老師相信,「走」有別於開車、騎車,那是一種用身體與心靈貼近土地的方式。步行能讓人聽見田野、人聲與自然的聲音。她將走讀設計成沉浸式的體驗旅程——如在鳶山銅鐘野餐活動中,邀請四家茶行在山徑設置茶席,學員一邊走、一邊品茶,讓生活與品味都慢下來。 🌱 #對活動品質的堅持,來自對土地的熱愛 黃老師對每一次走讀都傾注滿滿熱情。每場活動前的備課,是她再次認識家鄉的過程。活動中,老師用心觀察每位學員的眼神、笑聲與提問,將這些真實回饋視為成長的動力。對她而言,參與者的回應就是最誠實的評分標準。一場走讀的成功,不只在於流程順暢,更在於是否真正觸動了人心。 「只要你走過,你總是不會忘記。」 這是一種走讀帶來的深刻的體會。真正的認識,來自於親腳丈量;真正的連結,是在行走中與土地、與人、與自己對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1minPlay
July 24, 2025【北大課程:社區GIS的理論與實務】用GIS畫出看得見的地方學文化地圖|允貞同學課後心得分享「走讀+吃美食+拜神明=一門GIS課?」 在臺北大學,有一門叫「社區GIS」的課程,他們走訪廟宇、拜土地公,還搭配美食設計走讀路線,最後成果不是報告,而是一支有情境、有故事的 vlog。他們不是坐在教室裡學,而是用腳走出了一份對地方的理解。 #把學術工具帶進日常生活 這堂課從QGIS軟體開始,帶著學生慢慢走進社區。從實地觀察、在地對話,整理出一份可以真的走一遍的文化地圖。學生說:「過去覺得地圖很抽象,現在走過那些地方,反而覺得它們有溫度了。」 #在地信仰與美食的串連 他們設計的走讀路線,不只是參拜廟宇,還搭配了在地美食。像是媽祖來自閩南,他們就挑選了豬腳店作為路線中的一站;土地公喜歡甜食,他們準備了麻糬和花生糖作為供品。這樣的安排既貼近信仰,也增加了參與感,讓原本嚴肅的走讀過程,多了一點生活味和趣味性。 #巷弄裡的小發現 – 他們在學校旁邊的巷子裡,發現一間迷你的土地公廟,就藏在停車場後方; – 在福興宮,第一次看到用石頭雕刻的神尊,不是常見的彩繪,感覺簡單卻很莊重。 這些意外的發現,讓學生重新認識了「社區」這件事,也讓原本冷冰冰的地圖,多了一點故事和記憶。 對他們來說,這堂課不是在做報告,而是用走的、用拍的、用吃的,記下對地方的觀察。文化,不一定要遠行才能遇見,有時就在你每天經過的那條路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8minPlay
July 17, 2025【北大課程:社區GIS的理論與實務】用數位GIS把海山變成一座會說話的城市|志傑老師訪談-02你知道嗎?這五年來海山學 持續與智紳數位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合作 執行長兼任總監的智傑老師與洪主任 帶著有一群學生走進海山、認識海山 實際走入田野現場蒐集資料 透過數位人文技術讓文化能夠「收取存用」 成為一份數位地圖傳奇一份子 認識海山 #讓海山重新被看見 從一棵老樹到一座夜市 從一間廟宇到一條巷弄 他們正在用數位GIS 把「海山」變成可以「被看見」的故事地圖 #亮點一|利用社區GIS讓世代接力文化傳承 這堂社區GIS課程從2021年開始 所以到今年每位學生不是從零開始 而是接手前人建好的資料庫持續增補優化 繼續補齊老樹、廟宇、古蹟、老街、商業績區等資料 一筆一筆用接力賽的方式 建構出「數位海山」數位GIS資料庫 這不只是上完就結束的課 而是一場累積海山地區的永續文化資源的交棒 #亮點二|學以致用,讓課堂成果真正「落地」 學生們用收集來的資料設計文化遊程: ✔ 海山老樹散步路線 ✔ 大學生限定的夜市探險地圖 最後希望持續記錄的成果 可以交給地方政府、學校等成為使用的教材 甚至嫁接觀光旅遊的文化導航 這不只是作業 而是真正幫做事的USR行動! #亮點三|地圖會說話,創意無上限! 今年有人設計「時光信仰」主題遊程 把寺廟、主神故事、美食用Vlog與地圖串起來 有人設計夜市摺頁地圖 附上QR Code,掃一下就能走進在地美味 這五年走來與海山學研究中心合作的社區GIS 讓GIS地圖不只是工具 更是文化創作的舞台!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medguz003x01ygc2ji8xf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medguz003x01ygc2ji8xf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7minPlay
July 02, 2025【北大課程:社區GIS的理論與實務】用GIS畫出看得見的地方學文化地圖|志傑老師訪談-01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medguz003x01ygc2ji8xft 留言告訴我你對🎧【新集數上線|用GIS畫出看得見的地方學文化地圖-01】📍 南有踏溯台南,北有走讀海山——本集《海山學 Podcast》我們邀請到智紳數位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同時也是海山學中心的數位人文技術指導——Roger 張智傑老師! 🌐什麼是GIS?你知道 Google Maps 背後的科技,早已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地方記憶嗎?Roger老師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你,地理資訊系統(GIS)如何成為保存地方文化、傳遞社區故事的強大工具。 ✨從中研院15年的GIS專業經歷,到創業成立自己的公司;從三峽社大開課,到進入臺北大學歷史系與洪健榮主任合作開設「社區GIS的理論與實務」課程——Roger老師用一條清晰的軌跡,實踐了將科技結合人文的理想。 👥這集你會聽到: 🔸社區GIS是如何遇上臺北大學 🔸 地方學與數位人文如何結合 🔸 創業過程的甘苦與理想 📌這不只是一集訪談,更是一場用數位人文述說在地文化的旅程。 #海山學Podcast #GIS #地方學 #社區GIS #數位人文 #文化保存 #臺北大學 #張智傑 #Roger老師 #走讀海山 #USR #海山學研究中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6minPlay
May 27, 2025USR特色課程在海山遇外國學生本集節目邀請到楊老師,一位任教於國立臺北大學等校、專長中國外交史與近現代史的楊凡逸老師。 楊老師分享了他在國立臺北大學,特別是為外籍學生開設結合在地「海山學」歷史文化課程的經驗。 他坦言在非母語環境下進行英語授課(EMI)的備課及語言轉譯挑戰,但透過詳細準備(如逐字稿與演練)來克服。 老師也提到,海山學研究中心提供了強大的後盾,包括教材(如《海山大觀》)與活動協助(如參訪李梅樹紀念館、文物展覽館的英語解說安排),甚至提供在地的樹林紅麴酒與蜜香紅茶茶葉蛋,讓師生「賓主盡歡」。 透過帶領學生參與三峽綠茶季等在地活動,老師成功引導外籍生深入了解並愛上在地文化,進而體認到在地文化的永續經營也是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老師期許這些學生能成為在地文化的大使,向世界推廣海山之美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medguz003x01ygc2ji8xf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medguz003x01ygc2ji8xf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2minPlay
April 26, 2023孩子就要好好玩—「從兒童遊戲大茶包走水路到橫溪流域走讀」住在北大的新移民,玉華提到要怎麼做讓孩子一起參與三峽在地的茶產業。 孩子像大人一樣泡茶、做茶體驗、聽講、看書可能會很無感,所以三鶯樹友善兒童家長社群設計了「大茶包走水路」。 讓孩子在遊戲中沈浸在產業體驗。 海山學研究中心洪主任、大海山地方學研究社林炯任老師、北大高中朱主任這三位老師在三峽很用力的再推在地產業。 這些團體很早以前就一起努力耕耘地方。 我們這次活動策動孩子們的家長,在下班後到學校一起製作道具。 轉換遊戲時,我們遇到的困難就是「要怎麼樣讓孩子體驗到烘茶的感覺!」 在2023年綠茶季我們希望讓更多孩子、爸爸媽媽透過遊戲認識三峽,而且回去之後還會津津樂道。 創造三峽兒童遊戲認識在地,把自然還給孩子,讓孩子好好玩!設計更多走讀活動與體驗!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medguz003x01ygc2ji8xf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medguz003x01ygc2ji8xf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3minPlay
February 08, 2023堅持實行、自然無華Ft. 錸寮咖啡執樸茶舍翁榮杰大家好: 我們是海山學研究中心「峽路相逢」播客 今天的採訪的主角是位於三峽長福橋旁、清水街畔的在地特色店家—錸寮咖啡執樸茶舍。 邀請到邀請到翁榮杰老闆,一同來和我們分享他對於製茶的理念與生活的態度。 --------------- 【峽路相逢第1季第12集 堅持實行、自然無華】 Ft. 錸寮咖啡執樸茶舍翁榮杰 對阿杰老闆來說,泡茶沒有許多人想的那麼困難,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就依照喜歡的風味慢慢地去找出屬於自己的黃金比例。 同一種觀念,不一定適用每一個人每一種情境上。 如同人生,每個人都在選擇自己喜歡的道路。但是堅持,卻可以顯現每一個人心中的價值。 阿杰老闆選擇以自然農法耕種製茶,與環境共榮。 不妨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來到楊柳低垂飄曳的三峽清水街畔,放慢步調感受阿杰老闆的手作特調飲品。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medguz003x01ygc2ji8xf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medguz003x01ygc2ji8xf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3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