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xpresso Vol. 2
2025年5月5日,美国微软公司旗下即时通信软件Skype,正式停止运营,
22年的旅程,Skype终于走到了尽头。
本期Rexpresso,Rex和大家一起深入分析,了解真相。
————————————————————————————————————————————————
文本供参~(受篇幅限制,中英全文可在小红薯🔍Rexpresso English获取哦)
想象一下,在没有视频通话应用的年代,想念远方的家人只能寄信或昂贵的长途电话。自2003年问世以来,Skype改变了这一切。Skype通过互联网让我们免费跨越国界通话,以一种“横跨海洋”的方式把亲人朋友连到一起。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曾经的“奇迹”技术,让无数家庭摆脱了思乡之苦。
本期,我将根据我所搜集到的材料,从四个方面谈一谈Skype。
01:29 时代的眼泪:Skype传奇回顾 / Tears of an Era: Skype’s Legendary Journey
说到过往,让我们按下快进键,跳回到Skype的青葱年代,看看这个传奇服务的起起伏伏。2003年,Skype诞生于丹麦和爱沙尼亚联合的团队。Skype的名字来自“Sky peer-to-peer”(天空对等网络),体现了其点对点网络的设计。创始人Janus Friis和Niklas Zennström利用这一技术开发出首个版本,最初Skype仅支持PC对PC的网络语音通话。尽管功能单一,它已经开创了通信新模式:人们再也不用为打国际电话支付高额话费。
2005年是关键一年:Skype发布了2.0测试版,引入了革命性的视频通话功能。同年,网络巨头eBay以25亿美元收购了Skype。Skype的人气因此急剧飙升,当年还推出了可容纳最多100人的“Skypecast”群组语音功能,让在线多人语音聊天成为可能。
接下来几年,Skype几经易手:2009年以19亿美元被Silver Lake等投资集团收购;2011年,又被微软以85亿美元重金并购,用来替换自家的MSN信使。那时的Skype已经家喻户晓。2010年代中期,全球注册用户累计已超过6.6亿,月活跃用户曾高达3亿。
随着时间推移,技术也在变化。Skype最初是P2P网络,2012年转向微软超级节点架构,2017年彻底迁移到Azure云服务。但是在智能手机和云端协作时代来临后,Skype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微软宣布将于2025年5月5日正式停运Skype,由功能更全面的Teams接棒。至此,这段横跨22年的传奇落下帷幕。
03:39 数据背后的故事 / Behind the Data: Why Skype Fell
从数据上看,Skype曾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但近年来一路下滑。2010年底Skype全球注册用户超过6.6亿,其中2015年每月有近3亿人在使用。然而到了2020年3月,这个数字已降至1亿月活用户,日均使用者只有约4000万。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Skype的日活用户短暂激增了70%,但竞争对手增长更猛。Zoom在2020年4月的日会议参与人数飙升至3亿;而微软的Teams也迅速崛起,截至2023年其日活跃用户达到3亿。甚至有调查显示,到2021年Zoom占据了近一半的企业视频会议市场,而Skype仅剩约6.6%的份额。与此同时,WhatsApp、Google Meet、FaceTime等平台也在争抢用户份额,让Skype变得不再独占鳌头。
多位业界专家分析认为,Skype未能及时适应移动时代和新的用户需求,是其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Skype的应用在智能手机上表现不够轻便,一些人抱怨启动速度慢、稳定性差。此外,现代用户不仅需要通话,还期待聊天、群组协作等功能,而这些都是Zoom或Teams等平台陆续强化的。根据统计,Skype在2023年日活用户已下降到3600万,清晰地表明它已经被新一代的沟通工具甩在身后。总的来说,数据描绘的就是一个既定趋势:Skype已被新秀们甩在身后。那么,换个视角,微软为什么要把接力棒交给Teams呢?
05:50 微软视角:从Skype到Teams的战略 / Microsoft’s Perspective: Shifting from Skype to Teams
从微软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这是一项战略调整。微软365博客的负责人Jeff Teper表示:“我们将于2025年5月停用Skype,将重心放在免费的Microsoft Teams上,这是我们现代化的通信与协作中心”。微软用直白的语言说明,他们要“简化免费通讯产品”以更好地响应客户需求。换句话说,微软要把资源集中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
回顾历史,这也并非意外:微软在2011年斥资85亿美元并购Skype,在那时曾承诺将其整合到自家产品中。但事实上,Skype长期未被整合进Office或Windows,技术也没有跟随微软生态优化。正如《卫报》报道,一位策略学教授指出:“Skype从未被整合到任何其他微软平台……这清楚地表明微软早已决定停用该服务”。换句话说,微软对Skype的发展主动权早已不多。
事实上,微软已经有了自己的团队协作工具——Microsoft Teams。自2017年推出以来,Teams与Office 365深度绑定,迅速被大量企业和个人采用。据官方数据显示,已有数以亿计的用户使用Teams,每日会议使用时间在过去两年里增长了4倍。许多企业把它当作日常协作中心,而微软也将其置于其365套件核心。市场分析认为,在Teams崛起后,Skype的角色逐渐被边缘化。
总的来说,微软的策略是整合资源、简化产品线。Teams提供了Skype的所有核心功能(语音、视频、聊天),并附加了日历、文件共享、社区等更多协作特性。微软相信,聚焦一个现代化的平台才能满足用户对一体化体验的期望。正如分析所说,此次举措旨在“简化免费通信产品”并说服用户将旧有消息和联系人迁移到Teams以实现无缝过渡。
从微软的角度来看,Skype的谢幕几乎是早有预谋。那么,最后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假设:如果Skype没有被微软收购,它今天会是什么模样呢?
08:30 失联的世界:如果Skype没被微软收购? / A Lost World: What If Microsoft Never Bought Skype?
这些都是脑洞大开的假设,但不妨一想。一些专家认为,微软2011年的收购反而成了Skype的“死亡之吻”:按理说到了疫情期间,Skype本来可以成为远程办公的主力,但微软却将它并入自己的生态,让它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机会。如果没有那一步,Skype或许会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2011年微软出价85亿美元竞购时,Skype正值巅峰:大约拥有1.5亿月活用户。假如它一直独立,它可能会持续利用点对点的优势,或者通过其他融资来保持发展。也许它会早些强化移动端功能或加密技术,做成更轻量、更安全的应用,就像后来WhatsApp那样把语音、视频和文字集成在一个平台里。
当然,市场环境同样剧变:自2012年起,Zoom、Slack等后来者崛起,2017年Teams登场。一个独立的Skype必须面对这些竞争对手。它可能专注提高通话质量与易用性来抗衡Zoom,也可能增强协作功能与Teams一较高下。但也有分析指出,到2020年时Skype的日活只有约2300万,远低于其他平台,如果不变革,可能早被淘汰。
另一个可能性是,如果Skype保持独立,它也许会成为类似WhatsApp那样的超级通讯工具:集成了端到端加密的语音、视频和消息功能,成为个人用户的首选。或者它可能选择企业市场路线,像Zoom那样专注会议服务。也有人猜想,如果Skype成为一家独立上市公司,它的未来会怎样:也许会被另一个巨头收购,或转型加入更大的生态系统。
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假设。可以确定的是,今天Zoom和Teams等新巨头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Zoom在2020年4月的日活曾高达3亿,而Teams用户也达数亿级别。或许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的设备上还留着Skype的图标;但在我们的现实里,通信世界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一个和Skype说再见的时代。
文本参考:Guardian, AlJazeera, Skype [Wikipedia], DSP, MicrosoftBlog, The Independent, Eleken analysis,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