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本頻道以「緣起」的認識論與「四聖諦」的解脫教說,本於佛陀教說的利世精神,以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與世人分享「解決困難、開展人生、度越煩 惱」的佛法智慧,傳揚「此時、此處、此生」為重的原始佛法,通向「正道生活與人間解脫無礙」的人生大道。 你想知道甚麼是「緣起」嗎?如何從緣起來看世間?從緣起看世間對你的人生會有甚麼幫助?歡迎來聽聽本頻道。... more
FAQs about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How many episodes doe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31 episodes available.
February 07, 2023如何做好事、做好人(上)我們從小被教導要做好人,於是在生活中就得「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努力地讓自己成為好人。然而若誤以為世間是善、惡分隔,妄解善是純善、惡即純惡,人生就會陷入一種很大的矛盾。因為現實的世間是緣生法,而緣生是多面向的緣起,是互相關連不可分割的多面緣起。所以沒有「絕對」的好心、好話、好事,更不會有「絕對的好人」。...more10minPlay
January 31, 2023虔敬拜拜多年,還是問題不斷,是信仰出錯嗎?我們信仰一種宗教、一種學說、一種哲理,其實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夠解決生活的問題以及人生的苦惱。但是我們卻可能有很多的心境、想法是脫節於現實生活,當脫節以後又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直到生活開始出狀況了,我們卻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辦。這難道是信仰、學說、哲理出錯嗎?其實更大的可能是:我們沒有認真學著在生活中處理生活中的事。...more6minPlay
January 28, 2023努力於過程,創造美好的人生多數的人對於自己的人生,大多抱持著美好的理想與期望,但有些人只想要美好的境遇與成果,卻不願著重於努力的過程。如果是這樣的心態,無論有沒有好的成果,大概內心都會不踏實、不快樂。我們唯有務實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將生活的重點放在過程,好好地耕耘才能無憾。無論處境是如何,只要努力過,便能夠穩定與平安。※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more8minPlay
January 24, 2023學法修行的真正意涵學法的最首要步驟是先親近善知識,後聽聞正法。但之後若缺少依教法實踐於生活的行動,也只是讀書做學問,不算是真正的修行。唯有依據學習的內容,有決心做出不同以往的抉擇,務實的實踐於現實生活,經由「實踐」的過程,聞知的學習才會轉為實踐性的修行,才是真正的學法、修法。我們無論怎麼辛苦,也要這樣做!如此,真正的信念與生命的價值才會發生,而不是只知追求生活的利益,這樣才是個真正的修行人。...more11minPlay
January 21, 2023憶念三寶功德「憶念法的功德」是著重於對 世尊教導的知見,進行理性的思維、觀察與理解;「憶念 世尊的功德」與「憶念僧團的功德」則是著重於感情上的認同、接納與依靠。憶念三寶功德前,修行人要先具備反省與感謝這兩種精神品質。因為我們對於理性上理解的人與事,不一定會接納、實踐;然而感情上接納的人與事,卻是不知不覺的納受與施行了。因此,憶念三寶需要有感情色彩,並非全以理性導向即可達到。如此,「憶念三寶」才會與我們的精神狀態相應。此時,我們會感覺到寧靜、光明、平安與依靠,並且是一份感謝的心理,而非祈求的心理。...more9minPlay
January 17, 2023雙贏的思維,讓人際關係更寬廣(下)在世間與人互動做事,要具備將自己的事也成為”對方的事"的智慧。如何才能夠如此呢?那便是在做事時,不僅是為了自己,也要能夠為對方著想,並且在做事時,要問自己的是:這件事值不值得去做,需不需要去做,做了是否能夠讓自他兩利,若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就得要耐得住煩亂與辛勞。如此的思惟模式與作為,將為你的人生帶來許多的善緣,如同一顆種子,終將發芽、生根,最後變成大樹。※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more7minPlay
January 14, 2023雙贏的思維,讓人際關係更寬廣(上)活在世間,便離不開人與人的互動,生活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許多人的幫助,但大部分的人通常會有一種"別人必需無條件無所求的幫助我們"的妄想,甚至連他人的利害都不願顧及,以為自己有困難就可以如此要求別人,卻不知現實的世間,是没有任何人可以長期如此這樣去幫助別人的,就連自己也是如此。況且,也没有任何人有那個義務平白無故的去幫助你。一個人若只想要"我贏",只會讓自己的人生道路愈走愈窄,困難愈多。反之,若能在要求或接受別人幫助時,同時也能為對方著想,做”自利利他,自惠惠人”的事,人生的"貴人”就會愈來愈多,人際關係也就會更加寛廣。※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more9minPlay
January 10, 2023隨佛禪師與虔誠基督徒的一段對話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信仰內容,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相信,彼此都期望對方能接受自己的信仰,因此會有所爭論與排斥。佛教有"十四無記”之說,就是對於現實中不能證實確實發生或存在的事物,不予多加討論,因為無濟於人生困難與煩惱的解脫,佛教重視務實實際的現實人生,此次佛弟子與基督徒的對話,確實是一段特別值得記註之因緣,道出生命真正的信仰是彼此需要,而相互幫助,相互合作,才是讓生命更好的正確道路。※本集背景音樂曲名:「佛法與我們同行此生」※感謝:編曲/製作者:Jenni Lake ※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提供背景音樂...more6minPlay
January 07, 2023利益可以妥協,價值不能妥協利益可以妥協,但一個人的生命觀、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這不能妥協!因為那是我們做人的原則,是我們的底線,也是我們生命的方向、重點,這麼重要的事怎麼能妥協呢?...more8minPlay
January 03, 2023原始佛教三個重要的生活態度:務實、實際、傾力當前佛教的認識論是因緣,學因緣的人焦點一定放在「現在有的」;反之,如果認識論是無常、無我、空,那麼焦點就會偏向「沒有的」。因緣論者,是這麼看的:諸法因緣生,緣生則無常。因為這代表「現在有的都不是長久的」,現在有的好或者壞都不是長久的,而且這些都可以改變。因此就會形成一種生活態度──那就是不會過度樂觀而得意忘形;也不會悲觀而失去生活的意志,生活態度是務實的。※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more5minPlay
FAQs about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How many episodes doe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31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