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讀簡媜:〈當我們變成橘子——寫給初老時期〉,《聯合報》,2022/06/18。爸爸髖部骨折手術後,整個人退化得很快,讓人難以接受;而全日陪伴照護的媽媽身心俱疲,也令人擔心。幾個週末強迫自己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南下陪伴二老以安自己的心,也讓久未放鬆的同胞手足喘息換氣。
今晨在太原路上遠遠望見宛如山水畫般的大坑山景,他碎碎唸出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618年中慶」,真是搞笑又令我崇拜,怎麼這麼詩情浪漫卻又白目到家,被這個老學究騙了快30年。這陣子他錄Podcast變成「中毒」的九官鳥了,掉的書袋是日前朗讀「荷花生日」時背下蘇東坡的詩句,接著應我要求教我背詩。這又讓我想起孩子小時候他在車上發起的「對聯」遊戲。天對地、雨對風、大地對長空、雷煙煙霧濛濛、一元復始對萬象更新……這麼無聊的「國文課」,父女子三人竟玩得不亦樂乎。
在他指點下注意對仗、語意,真的三兩下就背起來了。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
在年中夏至時分吟誦這首初冬季節的詩,雖然跳tone不應景,心情卻一點都不違和,也許這就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幸福感吧。
最近讀到簡媜的文章「當我們變成橘子——寫給初老時期」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6368120?fs=e&s=cl,雖想勉勵自己樂觀邁入豐收的「橘色世代」,老得理直氣壯;終究無法瀟灑填答初老的練習題——責任未了呀!九官鳥早早離開職場,子女也將告別燒錢的階段,我的職場拼搏該可以自在地只為理想。然而侍老陪病才正開始,自己全身零件也百廢待修。所幸有他共挑這擔子,陪著我一起領略橙黃橘綠的景致。
週日,九官鳥費盡心思連騙帶哄,載著二老四處晃、放放風,看看久違的台南。越過他們經常求診的成大醫院,前行是往大灣交流道的方向,我往返家鄉常經的城市新節點,卻不屬於爸媽的生活經驗與城市意象。從疫情與患肢的困居脱出,散步於平實公園的藍天綠蔭,當然也是兩老的新體驗。兜回睽違許久的孔廟,近年落成於公11基址的美術館、重現風華的林百貨、屹立如昔的土地銀行,喚醒老爸對自幼生長的府城中心的記憶,回到家還反覆提到中正路和「石像」(民生綠園,我們一直用台語講的石上,在學歷史的九官鳥查索下才知是日本殖民時代兒玉總督的石像)。反覆著過去歲月的片段回憶,也是目前老爸與我們的日常交流。從前聽著煩,現在只盼他講得更多。人生四季,好景多有,君須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