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馬爾谷福音4:1-20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又在海邊上開始施教,有大夥群眾聚集在他跟前,他祇得上了一隻船,在海上坐著,所有的群眾都在海邊地上。他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事,在施教時,他向他們說:「你們聽: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種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地裏,那裏沒有多少土壤,即刻發了芽,因為所有的土壤不深,太陽一出來,被晒焦了;又因為沒有根,就乾枯了;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把它窒息了,就沒有結實;有的落在好地裏,就長大成熟,結了果實,有的結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他又說:「有耳聽的,聽罷!」當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那些跟從他的人和十二門徒便問他這些比喻的意義。耶穌對他們說:「天主國的奧義只賞給了你們,但對那些外人,一切都用比喻,使他們看是看,卻看不見;聽是聽,卻聽不明白,免得他們回頭,而得赦免。」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個比喻,又怎能明白其他的一切比喻呢?那撒種的人撒的,是所講的『話』。那撒在路旁的『話』,是指人聽了後,撒殫立時來,把撒在他們心裏的『話』奪了去。同樣,那撒在石頭地裏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立刻欣然接受;但他們心裏沒有根,不能持久,及至為了這『話』發生艱難或迫害,立刻就跌倒了。還有那撒在荊棘中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世俗的焦慮,財富的迷惑,以及其他的貪慾進來,把『話』蒙住了,結不出果實。那撒在好地裏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就接受了,並結了果實,有的三十倍,有六十倍,有的一百倍。」
釋經小幫手
一般人看到一棵樹、想辨認一株植物,看到的是它凸顯在地面以上的部分——樹幹、樹枝、樹葉、果子。但,埋在地裏的根,卻經常被我們忽略,因為不容易看到。然而,對一棵樹來說,根扎得越深,它生存的機會越高;越能承受壓力、颱風等的打擊,也會更健康,更有機會結出好的果實。透過今天撒種的比喻,耶穌要告訴我們,信仰的根要扎得深才能結出果實。祂不希望我們如同那落在路旁的種子一樣,沒有時間長根就被鳥兒吃掉,或落在石頭地裏,發了芽卻扎不了根。耶穌希望我們的信仰是紮實的,無論生活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都不會動搖。我們人比較會注意到外表,比較關心可見的果實,但耶穌比較看重的是我們每天用什麼心去接受、去聽祂的聖言。在祈禱的時候,你是否閲讀聖經,透過它和耶穌對話,讓耶穌的話觀照你的思言行為?還是,你只是無意識的重複例行的經文,或和自己的思想自言自語?有些人很注重祈禱時的感動,若祈禱沒有感覺,便不想祈禱。然而,耶穌希望我們培養祈禱的紀律,即便感到枯燥也不要輕易放棄祈禱。就像在乾燥的土地,樹根為了尋找水分會用力往下長,如果我們願意忍受祈禱的枯燥,耐心等待耶穌的恩寵,我們的信仰也會變得更成熟,而不是憑著感覺浮動。這樣的信德,自然會結出聖德的果實,讓他人在我們的身上看到天主的工作。
品嚐聖言 落在石頭地裏,太陽一出來,被晒焦了;又因為沒有根,就乾枯了。
活出聖言 珍惜每一次在彌撒中或讀經班聆聽聖言的機會,讓聖言在你生命中更有力量。
全心祈禱 耶穌,祢的聖言是祢對我們寫的情書,教導我們活出幸福和自由。
音樂 : 主言會 Verbum Dei - 交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5vIWac1Zbs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f6xslu05yy01t474900kw1/comments
馬爾谷福音4:1-20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又在海邊上開始施教,有大夥群眾聚集在他跟前,他祇得上了一隻船,在海上坐著,所有的群眾都在海邊地上。他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事,在施教時,他向他們說:「你們聽: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種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地裏,那裏沒有多少土壤,即刻發了芽,因為所有的土壤不深,太陽一出來,被晒焦了;又因為沒有根,就乾枯了;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把它窒息了,就沒有結實;有的落在好地裏,就長大成熟,結了果實,有的結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他又說:「有耳聽的,聽罷!」當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那些跟從他的人和十二門徒便問他這些比喻的意義。耶穌對他們說:「天主國的奧義只賞給了你們,但對那些外人,一切都用比喻,使他們看是看,卻看不見;聽是聽,卻聽不明白,免得他們回頭,而得赦免。」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個比喻,又怎能明白其他的一切比喻呢?那撒種的人撒的,是所講的『話』。那撒在路旁的『話』,是指人聽了後,撒殫立時來,把撒在他們心裏的『話』奪了去。同樣,那撒在石頭地裏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立刻欣然接受;但他們心裏沒有根,不能持久,及至為了這『話』發生艱難或迫害,立刻就跌倒了。還有那撒在荊棘中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世俗的焦慮,財富的迷惑,以及其他的貪慾進來,把『話』蒙住了,結不出果實。那撒在好地裏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就接受了,並結了果實,有的三十倍,有六十倍,有的一百倍。」
釋經小幫手
一般人看到一棵樹、想辨認一株植物,看到的是它凸顯在地面以上的部分——樹幹、樹枝、樹葉、果子。但,埋在地裏的根,卻經常被我們忽略,因為不容易看到。然而,對一棵樹來說,根扎得越深,它生存的機會越高;越能承受壓力、颱風等的打擊,也會更健康,更有機會結出好的果實。透過今天撒種的比喻,耶穌要告訴我們,信仰的根要扎得深才能結出果實。祂不希望我們如同那落在路旁的種子一樣,沒有時間長根就被鳥兒吃掉,或落在石頭地裏,發了芽卻扎不了根。耶穌希望我們的信仰是紮實的,無論生活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都不會動搖。我們人比較會注意到外表,比較關心可見的果實,但耶穌比較看重的是我們每天用什麼心去接受、去聽祂的聖言。在祈禱的時候,你是否閲讀聖經,透過它和耶穌對話,讓耶穌的話觀照你的思言行為?還是,你只是無意識的重複例行的經文,或和自己的思想自言自語?有些人很注重祈禱時的感動,若祈禱沒有感覺,便不想祈禱。然而,耶穌希望我們培養祈禱的紀律,即便感到枯燥也不要輕易放棄祈禱。就像在乾燥的土地,樹根為了尋找水分會用力往下長,如果我們願意忍受祈禱的枯燥,耐心等待耶穌的恩寵,我們的信仰也會變得更成熟,而不是憑著感覺浮動。這樣的信德,自然會結出聖德的果實,讓他人在我們的身上看到天主的工作。
品嚐聖言 落在石頭地裏,太陽一出來,被晒焦了;又因為沒有根,就乾枯了。
活出聖言 珍惜每一次在彌撒中或讀經班聆聽聖言的機會,讓聖言在你生命中更有力量。
全心祈禱 耶穌,祢的聖言是祢對我們寫的情書,教導我們活出幸福和自由。
音樂 : 主言會 Verbum Dei - 交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5vIWac1Zbs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f6xslu05yy01t474900kw1/comments
32 Listeners
36 Listeners
1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