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llsxx666
本讲简介:
“力”发动了巧。只说“力”而不说“巧”,这种“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巧”和“力”本质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种属性。
“三子”和孔子的区别,只是在份量上的不同,但是在纯乎天理方面,和孔子相比是毫不逊色的。成色是否精纯,其操之在我,可以力学而致,份量之多寡,则委之在天,不必强求。
本讲原文:
【264】问:“‘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朱子作效验说,如何?”
先生曰:“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全得仁体,则天下皆归于吾仁,就是‘八荒皆在我闼’意。天下皆与,其仁亦在其中。如‘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亦只是自家不怨,如‘不怨天,不尤人’之意。然家邦无怨,于我亦在其中,但所重不在此。”
【265】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
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他射得到俱谓之力,中处俱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孔子则三者皆长。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极,清只到得伯夷而极,任只到得伊尹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谓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则其力反过孔子了。巧、力只是发明圣、知之义,若识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
5
22 ratings
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llsxx666
本讲简介:
“力”发动了巧。只说“力”而不说“巧”,这种“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巧”和“力”本质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种属性。
“三子”和孔子的区别,只是在份量上的不同,但是在纯乎天理方面,和孔子相比是毫不逊色的。成色是否精纯,其操之在我,可以力学而致,份量之多寡,则委之在天,不必强求。
本讲原文:
【264】问:“‘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朱子作效验说,如何?”
先生曰:“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全得仁体,则天下皆归于吾仁,就是‘八荒皆在我闼’意。天下皆与,其仁亦在其中。如‘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亦只是自家不怨,如‘不怨天,不尤人’之意。然家邦无怨,于我亦在其中,但所重不在此。”
【265】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
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他射得到俱谓之力,中处俱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孔子则三者皆长。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极,清只到得伯夷而极,任只到得伊尹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谓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则其力反过孔子了。巧、力只是发明圣、知之义,若识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
427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351 Listeners
25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236 Listeners
20 Listeners
3 Listeners
229 Listeners
27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