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开始,因为医保改革(药品带量采购和DRG/DIP控费)的加速推行,大家很明显的感受到在公立医院走医保看病,之前熟悉的那些进口药越来越难开到了。
本期内容,我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的一些案例,来和各位听友探讨一下如何解决我们用药的难题。
希望对听友们能有所帮助!
【主理人】:
宇哥(微信:chengyuxing0306):中兴通讯工程师,西工大研究生,曾流亡非洲大陆多年,热爱养龟,对医疗险/董责险/信用险等“硬骨头”险种研究相当深入,把保险当学术的81年钢铁直男
邱小夏(微信:qiuyin1210),十几年外资保险公司财务转行,上海财大本科。呆过很多家保险公司,热爱美食,了解各个保险公司八卦。给家人理赔过重疾,同时也是高端医疗的用户。 视频号十几万播放量视频小网红博主,活跃在各个群里的E人。
瓜瓜李(微信:ZHQNLI) 前投行打工人,北大学霸,海外旅居12年,自己大额理赔成功后开始研究保险,踩过不少坑,希望别人少踩点儿。
----------时间点--------------
00:00 开篇
01:13 介绍上海本地医保报销政策
讨论了社保和商业保险的区别,指出社保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医疗费用,存在自付和自费部分。
02:52 医保改革第一方面:带量采购引起大家关注的药效问题
讨论还聚焦于国家药品集中采购(集采)的影响,特别是第十轮集采中价格异常低廉的药品引发了对药效的广泛质疑
05:18 医保改革第二方面:医保改革中的DRG和DIP影响解析
对话围绕医保改革中的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进行了深入讨论。DRG改革将医疗费用设定上限,采用套餐制而非过去的点菜制,对医生和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有严格的限制,超出上限的费用需由医生或医院承担。这一改革导致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更加谨慎,避免使用费用高昂的治疗手段,即使这些手段可能对患者有益。
10:09 医保改革第三方面:个人账户变化与统筹账户影响
对话讨论了医保改革对个人账户的影响,指出改革后仅个人缴费的2%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部分则转入统筹账户,导致个人账户余额增长放缓。此外,原本可提取的个人账户金额现在无法提取,被比喻为“吃大锅饭”,以优先满足紧急需求。医保局的成立及医疗改革的必要性也被提及,主要是因为医保资金短缺,需要通过改革来优化资源分配。
11:25 医保局为什么要做这些医疗改革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而医保和社保采取现收现付制,即当前工作的年轻人缴纳的费用用于支付老年人的医疗费用。然而,由于人口下降趋势,缴费的年轻人减少,而需要医疗服务的老年人增多,导致医保基金压力增大。医保改革,包括药品带量采购、DRG和DIP改革等措施,旨在缓解医保基金的紧张状况,确保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尽管有预测称医保基金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耗尽,但通过各种改革措施,旨在推迟这一时间点的到来。
15:39 外资药企的撤离潮
对话围绕医保滥用现象及其导致的后果展开,包括部分地区和医院滥用医保资源进行不必要的体检和治疗,以及由此引发的医保资金压力和审计加强。讨论还提及了集采政策下原研药在公立医院使用减少,导致外资药企如强生、默沙东等在中国市场进行大量裁员和业务调整。此外,集采政策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如百特退出中国静脉输液市场。
20:11 药品集采导致药企利润很少,如何有资金去推进新药研发
22:45 医保改革对普通人的影响
讨论了医保改革对儿童医院进口药物获取的影响,特别是提及了在上海和深圳的儿童医院无法开出某些进口消炎药,如西舒美(进口阿奇霉素),以及医生建议患者去私立医院或外部购买的情况。
集采政策对药物获取的影响,特别是针对精神类药物和某些特定治疗药物的可获取性问题。讨论中提到了医生倾向于使用治疗窗口较窄的药物,但由于集采政策,某些药物在公立医院变得难以获取,患者被迫使用替代药物,有时需自行购买。此外,还提到了注射剂类药物的严格管控,使得患者即使找到药物也难以在医院内使用。最后,通过一位医学教授和家长的经历,强调了即使有医疗行业背景,面对集采政策带来的药物短缺问题也难以通过常规渠道解决问题。
29:52 医保改革对医生的约束,患者获得外购药处方也越来越难
医保改革不仅影响患者,也直接影响医生,如DRG超支导致医生扣工资,以及必须使用集采药品的规定,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这使得医生在治疗选择上需考虑成本。医生不愿开外购药处方,担心被误解与药店勾结,同时担忧药品疗效及责任问题,加之电子化处方全面实施,使得开药流程更加透明,增加了开外购药处方的难度。患者在寻求外购药时面临时间成本高和不确定性,且医保不报销,商业医疗险是否认可处方也存在疑问。
33:34 商业保险介入医疗体系与集采DRG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话讨论了通过商业保险公司直接介入医疗体系,与医生建立直接沟通,以及推出商保药品目录来解决药品使用自由的问题。此外,还提到了商业保险在解决外购药理赔困难方面的创新产品,以及如何通过与公立医院专家合作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对话转向探讨如何解决集采DRG问题,这是许多客户关注的焦点。
35:50 医疗险分类及外购药解决方案探讨
对话深入讨论了医疗险的主要分类,包括百万医疗、中端医疗和高端医疗,以及它们在不同医疗场景下的应用。特别聚焦于百万医疗保险的使用规则、外购药的限制以及社保框架内的报销逻辑。此外,讨论还涉及了公立医院普通部、特需部和国际部在药物使用自由度上的差异,以及商业保险在解决外购药难题中的潜在作用。通过具体案例和市场趋势,探讨了患者在实际就医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43:00 公立医院特需部与国际部的用药自由问题
46:30 高端医疗能否解决集采医改影响
49:41 不同级别商业医疗险的价格及长期成本分析
53:34 商业医疗险选择与经济条件的关系
57:11 医保局与商业保险合作推动医疗险普及
国家医保局正积极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预期这将促进商业医疗保险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普及和认知提升。随着医保局向保险公司开放数据,未来将设计出更多适用于非标体的保险产品。政策趋势表明,医疗质量和社保体系的稳定将通过商业保险的参与得到加强。鉴于高质量医疗成本高昂,个人在经济能力范围内长期续保医疗险成为趋势,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健康风险。同时,强调寻找愿意深入研究医疗险、提供专业服务的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的重要性。
59:36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