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AQs about 博物馆FM | 忆空间:How many episodes does 博物馆FM | 忆空间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77 episodes available.
September 04, 2016365件文物中国史No.05 远古时代的神箭手365件文物中国史:远古时代的弓箭文字:傅丫姐姐&朋朋哥哥 声音:朋朋哥哥在旧石器晚期人们在改造工具方面也有了更明显的进步他们手中的工具越来越精细这个发展阶段,被很多人也称作细石器时代这时候,复合工具也越发成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弓箭今天,我就给小朋友们讲讲远古时代的弓箭吧在距今大约三万年的时候弓箭出现了弓箭的射程已经可以达到80到100米那我们祖先使用弓箭的历史有多长呢?1963年,在距今两万八千年的山西峙峪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少量的石簇这表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掌握了弓箭制作和使用那这些远古的弓箭都长什么样呢?它由箭、弓、石簇三部分组成使用的时候,人们只需要拉紧弓弦利用弓的弹力把带着簇的箭杆射向猎物以弓箭为代表的细石器出现说明了我们先民生产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然界中许多的材料也被先民制作成了工具给当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明天的节目里,朋朋哥哥再为大家讲起。今天的互动小环节请小朋友们根据朋朋哥哥上面讲到的那个场景,画出一位你心目中远古时代的神箭手吧。我们今天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明天见!...more8minPlay
September 04, 2016《博物馆里的中国》NO.01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正静静躺在展柜里向朋友们讲述着古人的智慧和回忆今天的朋朋说读书时间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它吧彩陶缸有47厘米高最吸引我们的是上面的彩绘图画画面的左边站着一只白鹳一幅昂首挺立的姿态在白鹳的嘴上还衔着一条鱼画面的最右边竖立着一把石斧在石斧上面还装饰着一些特殊的符号陶缸的用途是什么呢它并不是一件装水或装粮食的容器而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葬具这种埋葬方式被人们称作“瓮棺葬”在河南西部的伊川附近比较普遍很具有地方的特色因此这种瓮棺也被人们称为“伊川缸”陶缸的图画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学者研究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白鹳和鱼儿分别代表两个部落旁边的石斧是军事权力的象征一位部落的首领英勇善战带领族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族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勋就制作了这个彩陶缸鹳鱼石斧图不仅是仰韶文化的一个代表而且还被称作是“中国画”的雏形工匠把白鹳的身体涂抹成了白色很像中国画中一种叫做“没骨”的画法用简练和流畅的粗线条勾勒出鱼儿的轮廓很像中国画中一种叫做“勾线”的画法小朋友们觉得呢今天的朋朋说读书时间就到这里下期节目我们再见...more14minPlay
September 04, 2016365件文物中国史No.04 十万年前的石球自从北京人之后古代人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进化并没有中断,他们够制造出更加精良的工具,出土于山西阳高许家窑文化遗址的石球,就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进化过程中工具的变化。今天,我就给小朋友们讲讲十万年前的石球。根据人们的研究,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中就已经有石球了,但那时候的加工技术并不成熟,做出来的石球都比较粗糙,以至于很多人说,那个工具不能叫做“石球”应该叫做“球形石”。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石球更多的出现在了先民们的生活中,他们制作出的石球不仅更加规整和精致石球在那时先民的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很多人认为:主要的功能还是用来猎捕野兽的。那这些圆圆的石球该怎样使用呢?人们又这样三种猜测:说法一,可以直接扔出去,砸到野兽;说法二,可以制作飞石索来猎捕野兽。说法三,还可以制作绊马索。远古人在和自然的斗争中变得越来越聪明,他们手中的工具也越来越精致,明天的节目里,就为小朋友们讲讲最典型的一件复合工具吧。今天的互动小环节,是有两个小问题,一个留给小朋友,一个留给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们。小朋友的问题是:你觉得那些扔出去的石球如果没有砸中野兽,先民们会不会捡回来再循环使用呢?给大朋友的问题是:石球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我们今天的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明天见!...more7minPlay
September 03, 2016365件文物中国史No.03 火给我们祖先带来了什么很久以来,远古的先民都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直到一种大自然的恩赐出现,那就火。火的出现,在人类进化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今天,我就给小朋友讲讲火的故事吧。1929年,人们在北京人遗址中出土了烧土、灰烬等文物,这些都成为了北京人使用火的证据。北京人使用的火是来自于哪里呢?那时的火是来自于自然的。一场夹杂着雷电的暴风雨突然来临,一束闪电刚好击中了森林里的一棵树,这棵树被点燃了,随后引起了森林火灾,正当所有的动物和先民们都在拼命逃出森林大火的时候,一位先民却把燃烧着的火种带回到了山洞。考古工作者们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非常厚的灰烬层,测量后发现最深的地方居然有六米深,可见,“火”对于北京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啊。火的出现和使用,加快了人类进化的步伐,当步入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时,先民们使用的工具有了更大的发展,那是怎样的变化呢?明天的节目里,朋朋哥哥再为小朋友们讲起。今天的互动小环节,火还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呢?我们今天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明天见!...more7minPlay
September 02, 2016365件文物中国史No.02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长这样人和动物中间有着怎样的区别呢?那就是:人能够制造并且使用工具。在考古学家们的眼中,主要以石头来制作工具的时代,人们叫做:石器时代。北京人,就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就是远古人使用的工具。那北京人都会使用什么石制工具呢?其中最主要的是这样三种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制作这些工具的石头都是来自于哪里呢?很有可能就来自于河滩中捡来的石头也有可能是来自河岸两边的山坡上。这些工具又是被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远古人类通过两块石头的撞击,打制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工具的使用,让北京人猎捕野兽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那狩猎归来,那些猎捕的动物是直接生吃吗?明天的节目里,朋朋哥哥再为大家讲起。今天的互动小环节你觉得用石头制作工具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不方便的呢?好了,我们今天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明天见!...more7minPlay
August 31, 2016365件文物中国史No.01 北京人头盖骨传奇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了我们说中国史,就要从我们的祖先说起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就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传奇 1927年,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的出土轰动了全世界 可惜在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中神秘遗失了成为了人类考古学历史上的“世界奇案”之一。 1966年又发现了一块头骨的残片与之前发现的两块颅骨碎片模型能够拼合起来组成属于一位中年男子的完整的头盖骨他的脑容量只有大约1140毫升让我们看到了人类进化的历程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有个小问题请小朋友们想想看北京人和今天的人相比,个头会有多高呢?好了,我们今天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明天见!...more7minPlay
August 11, 2016耙耳朵的戚继光丨博物馆FM戚继光是一位抗倭英雄相信他的故事不少小朋友们都听过但今天我们要说一说这位大英雄更为私人的一面——耙耳朵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词是四川话意思是:怕老婆的男人这位战无不胜、智勇双全的英雄出口便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样的豪言壮语怎么会有“耙耳朵”的名声?戚夫人,究竟是何许人也?...more6minPlay
August 11, 2016公元835年,日本和尚游胶东|博物馆FM公元835年,日本政府组织了新的一次遣唐使。这也是最后一次遣唐使出访唐朝了。于是圆仁就开始了他奔赴大唐的西游之旅。...more7minPlay
August 10, 2016古代韩国偶巴与胶东渔女的跨国生死恋丨博物馆FM小朋友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没错,今天是七夕,也叫乞巧节是古代女孩子们祈求智慧和巧艺的节日也因为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现在的七夕节就相当于中国的情人节一样了今天,我们也要讲一个与爱情有关的故事...more7minPlay
August 08, 2016求仙问药之后,徐福去哪儿了?丨博物馆FM也许你听说过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的故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天下他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所以给自己取尊号为皇帝,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天地之间,唯我独尊用今天的话说,他已经登上了人生巅巅巅峰但是只有一样东西是他没法控制的那就是寿命是谁有这般自信,给了秦始皇长生不老的承诺?换做是你,又会轻易相信这样的承诺吗?接下来的故事是怎么样的?让我们听——...more11minPlay
FAQs about 博物馆FM | 忆空间:How many episodes does 博物馆FM | 忆空间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7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