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AQs about 博物馆FM | 忆空间:How many episodes does 博物馆FM | 忆空间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77 episodes available.
September 09, 2016365件文物中国史No.09 粮食可以这样加工——磨盘和磨棒365件文物中国史No.09 粮食可以这样加工——磨盘和磨棒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生活在北方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先民们,怎样加工成熟了的谷物呢?1972年,考古工作者们在磁山文化中,发掘了好些用石头做成的磨盘和磨棒,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套粮食加工的工具吧。1972年的冬天,当村民们在磁山开挖水渠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处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者们在遗址中发现了贮存粮食的地窖,而且还发现了已经腐烂的粟粒,也就是那时人们的主食小米的颗粒。磁山文化中的先民们使用的工具更加精致,开始比较广泛的使用起了磨制石器。在已经发掘出土的上万件文物中,用来加工粮食的磨盘和磨棒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们类似做饺子时用的案板和擀面杖。石磨盘和石磨棒是怎么加工粮食的呢?粟的果实外面有一层坚硬的外壳,先民们就把粟放在石磨盘上,然后用石磨棒在上面来回滚动碾磨,这样就可以把那层外壳去掉了,剩下的就是可以食用的部分了。随着种植农业的发展,人们的粮食也逐渐丰富,捕猎时有时候抓到一些动物幼崽,有些先民就觉得可以把它们先养起来,于是,家畜饲养业渐渐诞生了,明天的节目里,朋朋哥哥要讲讲远古时代先民养的动物。今天的互动小环节,有个比较难的问题需要小朋友们思考,石磨盘和石磨棒能把食物加工成粉么?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明天见!...more8minPlay
September 08, 2016朋朋说93:古代名士们的香薰朋朋说93:古代名士们的香薰2016年9月8日大朋友,小朋友们,大家晚上好这里是《朋朋说》,我是朋朋哥哥今天我们说说古代名士们的香薰吧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的展厅里展出了一件西晋时代的青瓷香薰香薰由熏笼和承盘上下两部分组成更多的融入了动物的形象整体造型古朴,十分精美在中国,古人用香的历史非常悠久不仅是因为它有着芬芳的气味还因为它具有养生祛病的效果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记载著名的马王堆一号汉墓中也曾经出土了十多种植物性香料当时最初使用的是国产香料但香味却不那样浓后来由于对外交流活动东南亚以及西域一带的香料输入中国香气非常怡人那个时代,能用得起香料的人地位尊崇这件香熏器的主人是西晋贵族周处小学课本有一个典故《周处除三害》里面的主人公便是这座晋墓的主人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找来读一读吧下次大家再去国家博物馆时不妨找找这件文物吧...more7minPlay
September 08, 2016365件文物中国史No.08 农业的帮手——骨耜365件文物中国史8:农业的帮手——骨耜(sì)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当人类发展的步伐迈入一万年左右时,古代先民们步入了更加先进的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一万多年前的南方,就出现了水稻的种植,使用的农具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今天,我为小朋友们讲述的就是在南方稻作农业中使用到的工具:骨耜。我们先来认识下它的形象吧,骨耜长得像一把铲子,是用来深翻土地、平整沟渠的工具在古代典籍当中,耜是和另外一个更古老的木质工具连在一起称呼的,叫做耒(lěi),连起来叫做耒耜,骨耜的骨头是取自什么动物呢?通过对这些骨耜研究,发现是用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做成的。小朋友们想想看,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位置的骨头呢?骨耜比石器轻巧灵便,而且表面光滑,不容易沾上泥土,特别适合在南方的水田里使用。1997年冬,考古学家们在湖南城头山发掘时,除了发现大量的骨耜外,还发现了距今6000年前的古稻田,这稻田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发展高度。当远古人类利用骨耜等农具开垦荒地时,远古人类也进入到了“耜耕农业”。那在北方,人们又是使用到了哪些工具呢?明天的节目里,朋朋哥哥再讲。今天的互动小环节,朋朋哥哥想请小朋友们根据这个骨耜,给它画上一个适合的手柄吧!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见!...more7minPlay
September 08, 2016《博物馆里的中国》No.02 唐代秘色瓷盘唐代的瓷器有“南青北白”的称呼传说中的秘色瓷就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它有着如冰的光泽它有着如玉的温润今天我们就讲讲唐代秘色瓷吧到底什么是秘色瓷呢有人说,秘色瓷的烧制应该开始于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也有人说,秘色瓷最迟在晚唐的时候就出现了而这些都只是推测直到法门寺地宫中瓷器的出土人们才知道秘色瓷是晚唐时越窑青瓷当中的极品烧制秘色瓷的越窑在哪里呢越窑主要窑场位于今天浙江省余姚和上虞境内古代时属于越州所以被人们称为越窑唐代人对越窑青瓷的喜爱和当时流行的的饮茶习惯有关茶叶直接带动了瓷质茶具的发展人们对越窑的青瓷评价很高有人把秘色瓷的青色称为“千峰翠色”是谁把这些秘色瓷封存在地宫里的呢是年仅12岁的唐僖宗他的父亲唐懿宗在迎接了佛指骨舍利后还没有来得及送回去就病逝了于是唐僖宗下诏把佛指骨舍利连同大批珍宝一同送入了地宫这其中就包括了那精美绝伦的秘色瓷今天的朋朋说读书时间就到这里下期节目我们再见----------分割线----------每周一和周四:朋朋说-说给孩子们听的博物馆每周二和周五:读书时间-《朋朋哥哥讲故宫》每周三和周六:读书时间-《博物馆里的中国》...more14minPlay
September 07, 2016365件文物中国史No.07 美的萌芽出现365件文物中国史No.07:美的萌芽出现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在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里,当有同伴死去时,先民在死者的周围一圈撒上红色的赤铁矿粉,也会用赤铁矿粉把脖子上的项链染成红色。远古先民们最初审美和宗教的萌芽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下远古先民们的项链吧。在山顶洞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141件不同材料的装饰品,其中数量最多的就属穿孔的动物牙齿了,这些加工精细的小小装饰品,让我们能感受到那时先民们对美的感知。这些穿孔的兽牙都属于什么动物呢?它们是来自不同的哺乳动物,在这些动物牙齿中,人们惊喜的发现了一枚老虎的牙齿。也许这颗虎牙属于那个打败了老虎的勇士呢!为什么先民把这些项链染成红色呢?有人说因为太阳的颜色是红色的,有人说因为火的颜色是红色的,还有人说因为血是红色的,不管怎样,远古时代的先民用红色装饰自己的生活,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那这些装饰品是随时可以使用的吗?很多人猜测,有的装饰品是生活中日常使用的,而有的则和原始的祭祀活动有关。历史的步伐走入一万年时,人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时期,考古学家们叫做新石器时代,那时候出现了什么让考古学家们有了这样的划分呢?明天的节目里,朋朋哥哥再为大家讲起。今天的互动小环节,请小朋友们想想看,在今天的生活里,我们在哪些场合和地方都能找到红色呢?人们又是怎么认识这个红色的呢?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明天见!...more7minPlay
September 06, 2016朋朋说91:孔子教书收多少学费大朋友,小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收听朋朋哥哥带来的《朋朋说》今天是很多学校开学的日子,不知道小朋友们为新学年都做了哪些准备呢?要不要准备学费呢?在我们中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学费都是由国家来承担的,不用再交学费了。那在古代上学,要不要交学费呢?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教书,会收多少学费呢?今天朋朋说就聊聊这个话题吧。其实,关于孔子教书收不收学费这件事情,从古至今都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孔子自己都说了,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有获得受教育的权利,那他怎么可能会收钱呢?还有人认为,孔子当然会收学费了,这可是弟子入学时的重要礼仪。流传到今天,很多人觉得,孔子还是会收学费的,学费叫做:束脩。那什么叫做束脩呢?“脩”,在《说文》中的解释是:脯也。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不加调料和香料制作出来的肉干,古代时,食物保存的方法并不像今天这样成熟,肉类是很容易变质的,所以人们会把肉加工成肉干。“束”呢,宋代的朱熹解释为“十脡为束”,这里的“脡”意思是长条形的肉干,十条肉干捆在一起叫做“束”,这样看来,孔子收的学费应该是:十条肉干。朋朋哥哥第一次听到孔子收肉干作学费这件事情时,脑海里冒出了很多疑问:孔子收那么多弟子,每个弟子送十条肉干,这得多少肉啊?有些穷学生自己可能都吃不饱,要是没有肉干交学费,那孔子就不教他了吗?其实,这样的疑问不止朋朋哥哥有,很多人也想到了。有人是这样解释的:古代时,人们相见是要送见面礼的,以表示对主人的尊敬,身份地位不同,所带的见面礼也是有不同的规定,比如大夫这个级别的贵族就要拿大雁当见面礼,而级别最低的庶人老百姓的见面礼是鸡鸭。肉干算不上什么体面的见面礼,孔子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真的需要那么多的肉干,那哪吃的完?而是尊重礼仪制度,对老师尊重的体现和象征。对了,还有人说,这些被当做见面礼的肉干,孔子是要退回去的。但也有人束脩指的并不是肉干,而是把头发扎起来,并且做些装饰的意思,引申为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只是到了汉代之后,很多人把束脩当做了学费来解释,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这种说法。甚至在唐代时,束脩礼成为了学生拜师学艺的基本礼仪,要交的学费也是不少的,不仅有酒、肉干,还有丝绸等等。对于普通百姓来讲,很多人很难承受这样昂贵的学费,为此,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助学措施,由国家承担一部分费用、免交学杂费等等,保证学生们能够安心求学。小朋友们要珍惜今天的读书机会,让自己在学校的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成长,最后,祝福大家新学期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朋朋说,我们下期见。...more7minPlay
September 05, 2016365件文物中国史No.06 山顶洞人的骨针365件文物中国史6:山顶洞人的骨针文字:傅丫姐姐&朋朋哥哥 声音:朋朋哥哥正如前面所讲到的那样细石器的出现和成熟让自然界的更多原材料被人们所认识和使用这其中就包括了骨头,在山顶洞人那里,还制作成了骨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讲述的就是山顶洞人的骨针。在北京人被发现之后没过多久考古工作者们就在周口店龙骨山山顶发现距今大约三万年左右的古人类遗址人们起名叫做山顶洞人1933年,在遗址中发现用动物骨头做成的骨针那先民又是怎样钻孔的呢?专家们在研究后认为,这些骨针呀是用一种叫做“掏挖”的方法制作出来的要想缝制出舒适的衣服来不能只有骨针,还需要有两样东西一是要有皮毛从猎捕的野兽身上剥下来的皮毛还有一样就是需要有线很多地方的先民选择了鹿筋做线骨针的出现让先民能够制作出更加贴身舒适的衣服,人们自然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开始有了更多思考原始审美和宗教的萌芽渐渐诞生了明天的节目里,朋朋哥哥再为大家讲起。今天的互动小环节请小朋友们试着缝个纽扣找找缝衣服的感觉吧我们今天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明天见!...more6minPlay
September 05, 2016《朋朋哥哥讲故宫》No.01 紫禁城里如火的红色今天的朋朋说读书时间为大家读的是朋朋哥哥讲故宫系列之一寻找紫禁城里的颜色第一部分,紫禁城的颜色现在我们熟知的北极星在古代叫做紫微星被人们看作是“帝王之星”,代表皇帝于是皇帝居住的宫殿就被称为紫宫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里是个禁忌之地两层意思加起来于是就有了“紫禁城”这个名字既然紫禁城和紫色没有关系那它到底是由哪些主要的颜色组成呢? 火一样的红色紫禁城里城门、宫墙、院墙是红色的门、窗、柱子等也都是红色的让人有种很紧张、很害怕的感觉古人在建造紫禁城时为什么会选择红色呢有的人说是因为血液是红色的人们把对生命的敬畏变成了对红色的敬畏也有人说红色和太阳有很大关系太阳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还有的人说先民喜欢红色是因为对火的重视和依赖小朋友们觉得是哪种原因呢?直到今天的民间人们对红色还有深厚的感情红色可以代表喜庆吉祥比如小朋友们过年时会拿到红包红色可以代表平安如意比如当有人过本命年的时候会穿红袜子、系红腰带红色还会在结婚的时候用到比如新娘子会穿红色的礼服盖上红色的盖头等等小朋友们想想看还有哪些场合会用到红色呢今天的朋朋说读书时间就到这里下期节目我们再见...more13minPlay
September 05, 2016《朋朋哥哥讲故宫》No.02 紫禁城里属于皇帝的黄色今天的朋朋说读书时间为大家读的是朋朋哥哥讲故宫系列之一寻找紫禁城里的颜色属于皇帝的黄色紫禁城的屋顶上、皇帝朝服上太和殿中的龙椅和屏风上都能看到很多黄色皇帝们为什么会把这种颜色作为帝王的象征呢有人说古时的先民这样尊崇黄色也是和对太阳的崇拜分不开的黄色慢慢成为了标明等级、代表王权甚至代表美德的重要颜色古时的人们认为在五个方向当中最尊贵的是中央在五种元素中最尊贵的是土五种颜色当中最尊贵的也就是黄色了隋唐时期,黄色渐渐成为皇帝的专属用色明朝时,黄色成为仅仅供给皇家所用的御用颜色紫禁城的琉璃瓦选择黄色除了显示出皇家的身份以外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像阳光一样的轻快像阳光一样的温暖老黄色用在建造皇帝去世之后的陵寝强调的是一种深沉感和肃穆感中等的亮黄色用在宫殿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高贵、辉煌和庄严的气质黄色对视觉的刺激会很大会有扩张的效果,而在心理上带给人们活泼、明亮和轻快的感觉蓝色对眼睛的刺激会比较小会有收缩的效果,而在心理上带给人们宁静、舒缓和平和的感觉当这两种冷暖色调搭配在一起使用的时候让我们的视线更加饱满、更加舒服当小朋友们远望金銮宝殿太和殿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在紫禁城里我们看到的每一种颜色不论是代表吉祥的红色还是象征权利的黄色在被使用在冰冷的建筑物身上时都有了一种生命的力量今天的朋朋说读书时间就到这里下期节目我们再见----------分割线----------每周一和周四:朋朋说-说给孩子们听的博物馆每周二和周五:读书时间-《朋朋哥哥讲故宫》每周三和周六:读书时间-《博物馆里的中国》...more10minPlay
September 05, 2016朋朋说92: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的葬礼为什么在这里办各位小朋友、大朋友们,大家晚上好这里是朋朋说,欢迎大家收听乌兹别克斯坦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名字叫做撒马尔罕,在这里乌兹别克斯坦为他们的总统举行了国葬为什么会是这里呢朋朋哥哥给小朋友们讲讲看吧撒马尔罕在乌兹别克斯坦人们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这里曾见证了中亚地区古老文明的辉煌在西方人的描述中也经常提到这里他们这样称呼这座古城金色的撒马尔罕、东方的罗马再来说说雷吉斯坦广场吧广场上有三座非常漂亮的神学院每座建筑的外表都镶着五颜六色的瓷片正中间那座叫季利雅-卡利神学院左边那座叫兀鲁伯神学院右边那座则是谢尔多尔神学院最古老的是左边的这座兀鲁伯神学院兀鲁伯是帖木儿帝国的一位国王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人、天文学家那时的兀鲁伯神学院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伊斯兰神学院之一最新的是正中间的季利雅-卡利神学院因为有一个镶满黄金的屋顶而得名广场右边的那座谢尔多尔神学院被认为是这三座里头最漂亮的一座那谢尔多尔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波斯语,意思是,这里“有狮子”它们就在谢尔多尔神学院的大门上面造型奇特,看上去很神秘关于撒马尔罕和乌兹别克斯坦还有很多神秘而复杂的故事如果小朋友们想要了解这个神秘的国家不妨有机会亲自去那里看一看吧----------分割线----------每周一和周四:朋朋说-说给孩子们听的博物馆每周二和周五:读书时间-《朋朋哥哥讲故宫》每周三和周六:读书时间-《博物馆里的中国》...more8minPlay
FAQs about 博物馆FM | 忆空间:How many episodes does 博物馆FM | 忆空间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7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