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AQs about 布魯斯的閱讀世界Bruce's Reading World:How many episodes does 布魯斯的閱讀世界Bruce's Reading World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88 episodes available.
December 21, 2023子欲養而親不待 --- 最後56天,最想跟爸媽一起做的那些事這本書算是一種集合文章的概念,也就是每一篇故事都是來自於不同的作者,所以作者們的背景也是非常不同的,像這樣的書之所以適合閱讀,是因為可以在一本書裡看到很多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內容,當然生命故事有可能部分重覆;但就算是都圍繞在同一個議題,還是可以有著許多不同的故事。書裡面在每個故事前還放上一張照片,裡頭的照片很多看起來都是很早期的,可能許多作者都是中年人了吧?先不論做人要不要孝順;但始終覺得人跟人相遇就是有緣,不要浪費這冥冥之中的安排啊。 非常喜歡這本書的封面,特別是在角落的一個數學運算,它說如果父母已經66歲了,而目前人類平均壽命是79歲,去換算下來雖然看似有13年時光;但其實一週兩小時來計算的話,只剩下56天的時間,這件事真的讓人有感。書裡面一共是46個故事,稍微做了一點分類,倘若如果有符合或是貼近你/妳的心情跟狀況,只有一句話要說「就算只是打電話,也增加一下頻率吧,能當小孩撒嬌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 首先是「做一個霸道總裁路線的小孩吧」華人就是這樣,也或許絕大部份的人也是這樣,就是不喜歡麻煩別人、造成別人的困擾,所以在裡頭有很多故事都可以看到,當發現家中長輩已經退化老去的時候,大家彷彿才理解都是因為他/她的不說出口,因此這時候不用管長輩有沒有需要跟是否會排斥拒絕,做就對了、相信他/她們絕對會是開心快樂感覺居多的。 再者是「陪伴」在很多故事的章節裡閱讀到,爸媽為了讓自己有好的日子可以過,就算家裡不寬裕也想辦法供自己上學、就算家裡負債累累,也想辦法讓自己可以去參加有興趣的課程,而長大之後跑去追逐夢想的時候,常常連一通電話都沒打、或是跟父母講不上幾句話,更多時候就是談錢的事。先前看到一個影片是,一個女生給爸爸打電話,開頭就哭了因為沒錢給小孩看病,希望爸爸給她五百塊錢,結果這個爸爸直接說我馬上轉帳五千塊給妳吧,該給孩子看病還是吃東西就去,那時候看到的心情真的是讓人很受不了,就是不管你/妳離開家裡多遠,只是一通電話都可以感受到家裡人的關心,而我們卻常常沒有待在家人的身邊,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就算無法放下現在的名利,那也多花點時間作陪伴吧。 最後是「表達自己對他/她們的愛」眼睛看到的、身體感受到的,跟耳朵聽到的完全是兩回事。語言跟聲音之所以可以有它獨特的魅力,就是因為人們在聽到資訊時,感覺又是另外一回事。最近剛好在網路上看到另一個影片是,一位妻子在抱怨作為消防員的先生,常常不在家、賺的少、回家累了還可能不洗澡就睡覺,然後只見這個先生傻笑,沒有做任何的回應跟辯論,後來節目組問說如果可以妳想要先生做什麼改變嗎?她這時候說「你可以不要去出之前的任務嗎?賺不多、買不了包、不洗澡都沒關係;但我跟孩子都需要你啊」然後畫面就轉到先生的模樣消失了,因為他在上次任務因公殉職了,看到這裡真是讓人心碎啊。人們都希望過上好日子;但其實最簡單的好日子就是平安快樂,或許一輩子都無法好好退休、過上讓別人羨慕的好日子;但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那還有甚麼意思呢?有興趣的話記得去找書來看喔。 喜歡這集的內容,就用小小的心意支持吧。 贊助網址👉👉👉 https://reurl.cc/60mXM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7minPlay
December 18, 2023放下理性的那面吧 --- 我值得擁有好生活「畏懼自己的情緒,對自己的情緒感到不自在,也無法與他人分享這些感受,它是一種情緒恐懼症、使我們遠離內心的智慧和力量,也與他人漸行漸遠。」看過不少談論情緒的書籍但是把它講成是一種恐懼症的話,算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內容,覺得蠻新奇的、就會想要知道作者為什麼這麼說?面對情緒來臨的時候,有真的可以好好跟它共存嗎?還是會想要逃避?或是忽略?抑或是質疑呢?在書裡面關於這些想法跟行為都有談論到,因此說是一本很適合大眾閱讀、關於如何面對情緒的入門書也不為過。 「生命的縮小與擴展,與一個人的勇氣成正比」這是書裡面第一章節的開頭,作為談論情緒的書籍,從這個角度開始覺得挺好的,你/妳把它想成自己的情緒是可以跟外界好好互動的,那麼你/妳的生命擴展應該是很容易的事;反之如果你/妳是無法跟別人進行情緒方面的互動跟交流,那麼很自然的就會退縮到自己的圈圈裡,而這個圈圈還可能越來越小,不論是對別人沒信心、對自己有所懷疑、還是搞不清楚情緒產生的狀況等等。 閱讀過程有個很大的學習是「不要做發洩情緒的行為」根據書本的意思是如果你/妳今天很生氣,想要打人、摔東西等等,聽起來很像是做一種發洩,而大家過往的概念是處理完應該就好了,就像很傷心的時候就哭出來吧,哭完就沒事了;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情緒只是被延伸而不是真正的被處理的話,做宣洩的動作並不見得會讓事情就過去了,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有興趣的話記得去找書來看喔。 喜歡這集的內容,就用小小的心意支持吧。 贊助網址👉👉👉 https://reurl.cc/60mXM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7minPlay
December 14, 2023因為害怕反而作不好 --- 選擇障礙世代不曉得大家對於有多樣選擇認為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又或者說你/妳是一個有選擇障礙的人嗎?常常會看見這樣的情形,就是覺得這個好像也不錯、那個看起來也可以,按照作者的概念認為靈活、真實、新奇性高才是王道的人們,就會相較容易陷入選擇障礙的情節。 書本的標題寫下「無限瀏覽模式」講的例子就是現在人日常生活裡常見的場景,坐在電視前然後打開之後瀏覽了很久很久,卻始終沒能決定自己要看甚麼東西?而就算已經選定了,也可能還在想說這個決定是真的自己想要的嗎?會不會最後發現自己又浪費了時間呢?因此就不斷的在重複瀏覽,而作者用一句話來統整叫「保持選擇的開放性」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很不錯的安排吧?在生活裡保持選擇的開放性、在工作裡保持選擇的開放性、甚至在關係裡保持選擇的開放性,彷彿對於一切都有很高的選擇;但如果你/你對於先前分享過的書「黑馬思維」內容有印象的話,提到過說人們看起來好像對於其他事情是有選擇的但你/妳只是在選擇別人提供給自己的選項,並非真的是選擇自己真心想要的。 作者提到一個現在人很容易發生的想法叫「害怕錯過」英文縮寫是FOMO,這樣的情景非常容易發生在大家聚會時手機仍然不離身,甚至是不停止使用的情況。如果你/妳已經選擇要跟某人實體聚會,那麼為什麼在現場要跟其他人線上聊天或是觀賞影片呢?比起不想錯過甚麼,其實更是不尊重當事人以及浪費對方的時間,也許有些場景是不得不的選項但這樣的行為舉止,其實都代表著你/妳的習慣養成跟思想,因此如果選擇無意識的在活著,那麼就會持續陷入相同的困擾當中。 還想要分享的觀點在書裡面的開頭是「規則與道德的區別」這其實是這個世代非常需要好好檢視的,很多時候人們只在意規則,也就是只要不違法、沒有造成別人的困擾,那就已經是非常優秀的行為模式了。但在社會有些工作跟身份覺得要更有責任感,像是公眾人物、著名企業、有影響別人生殺大權跟教育相關的領域,不是說要把自己搞的多崇高而是既然有被高於常態層級的能力,那為什麼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弄的那麼隨便呢?如果有興趣的話,記得去找書來看喔。 喜歡這集的內容,就用小小的心意支持吧。 贊助網址👉👉👉 https://reurl.cc/60mXM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9minPlay
December 11, 2023好的成品都是琢磨出來的 --- 高手詞彙必修課先前有看到一個人希望找人協助自己的詞彙使用跟調整,在這本書裡其實可以深深的體會到,這件事說難不難但絕對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堆積、也就是說哪怕你/妳可以偶有佳作那應該也只是巧合,真正要將詞彙用的好,是需要經年累月的學習跟實踐的。 書的內容分成了七個大章節,而每個大章節又有數個小章節的針對性主題;但是覺得講細節還是比較過於針對性,所以稍微的整理一下可以快速瞭解主要的內容。 首先是「用字要精簡」就是指沒意義的內容太多了,當然很多時候是需要一些內容來鋪陳、來銜接每段內容之間,可是如果是小題大作的搞法,在閱讀半天後卻好像沒有任何記憶點、沒有甚麼有觸動人心的部分,被捨棄是很合理的事情;但是用字精簡容易嗎?不如這樣想吧、你/妳到底想要傳達的核心理念是甚麼?這個東西應該不需要用很多話跟詞彙吧? 第二個結論是「讓對方感受是為自己而做的」簡單點就是在說同理心,可是同理心有那麼容易操作嗎?書裡面有個標題是「使用對方想聽的詞彙」很多人在訴說自己的本業、自己的專業時,常常講完一堆後還是讓人聽了霧煞煞,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妳使用的是專業用詞、是自己習慣用的行內詞彙;但對於一般人、外行人來說,就算是認識的字詞,但湊在一起就是不知道在說什麼啊,這個應該是很多人常遇到的狀況吧? 第三個是「讓人感興趣的詞彙」在閱讀文案或是文字時總覺得讓人讀不下去,這時候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文字使用的詞彙並不恰當,可能是過於冰冷、過於讓人沒辦法思考或是理解、讓人提不起勁、沒有足夠的吸引力等等,那麼思考方向可以是「如何讓讀者動起來」也就是當你/妳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你/妳就會有一股衝動想要去做,不論是購買產品、捐款、還是想要知道更多背後的故事跟內容,人如果有動機的話,事情往往就會變得很不一樣,因此與其去美化、去堆疊文字,不如想想什麼樣的詞彙可以讓人有這種衝動囉。如果有興趣的話,記得去找書來看喔。 喜歡這集的內容,就用小小的心意支持吧。 贊助網址👉👉👉 https://reurl.cc/60mXM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9minPlay
December 07, 2023會讓自己不同的,從來都不是新環境 --- 逆思維(下)不曉得大家在收聽完上一集之後,有沒有開始嘗試在日常生活裡用著新的思考方式在看待重複出現的問題跟模式呢?在之前的分享曾經有聊過,如果事情只有二分法的話,那會是蠻不好的,那麼要如何解決這個情況呢?作者在這邊直接提出了就是把問題「複雜化」其實也就是用著許多切入角度去思考問題,那麼事情出現轉機的可能性就會提高。 引用書中的一段話「好的老師引進新的思想,偉大的老師引進新的思考方式,吸收老師的知識或許能解決當下的問題;但理解老師的思考模式卻能處理一生的挑戰。」有一種很傳統的做法叫師帶徒、也可能會聽到用詞是手把手,就是跟著老師的身邊做學習,這樣的學習成本也許會很高、甚至無法保證學習的狀況;但可以確認的是,老師的每一個動作或是思考都能讓學習者看在眼裏,而當心中有一個範本時,當遇到很像的或是完全一模一樣的狀況時,自己就馬上可以有個底是該怎麼作? 作為一個老師,你/妳會希望你/妳的學生是你/妳的複製品,還是希望他/她們都能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呢?「在學校想擁有優異的成績,通常需要精通舊有的思考方式;打造具有影響力的事業,則需要新的思考模式。」作者說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敬畏效應」但他稱為「驚嚇效應」意思是說在講座裡、在傳統老師教課的場域裡,通常學習者會對台上的講師有一定的尊重,認為他/她講的就是對的;但是這樣就會失去這本書一直想要說的「重新思考」模式跟練習,除非你/妳今天只是希望來Copy 別人的東西回去。 最後想要分享的是關於「小組」的存在,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是關於要好好進行重新思考的關鍵鑰匙,不過還要再加上一個但書,它要是一個「異議團體」也就是這不屬於所謂的同溫層,在這裡面你/妳可以得到很多跟自己觀點不同、又有實質意義的分享跟回饋;但自己也要能有虛心受教的心態囉。有興趣的話記得去找書來看喔。 喜歡這集的內容,就用小小的心意支持吧。 贊助網址👉👉👉 https://reurl.cc/60mXM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December 04, 2023會讓自己不同的,從來都不是新環境 --- 逆思維(上)逆思維,說起來這個書名下的是挺吸引人的,不過它的英文寫的是Think Again,因此要先說的是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叫你/妳做反向的角度、或是其他特殊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事實上在這本書裡看到很多的好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 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包括假設、直覺跟習慣,大家可以想一想,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就從今天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除非你/妳很喜歡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一輩子都不會離開現在工作的地方、住的地方、然後這些地方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不然帶著這三個工具在遇到新的狀況時,嚴重時連命都會丟掉。 接下來作者又丟出四個角色來探討人們看待事情的方式,分別是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跟科學家,先說一下在這邊沒有要攻擊其他角色,因為不同場合確實需要不同的角色存在,因此只是針對要能夠做好重新思考這件事的話,通常人們容易受限這些角色。 首先是傳教士角色,聽到這個職稱你/妳會有什麼樣的印象跟想法呢?一般給人的感覺應該是價值觀不容挑戰,也就是在他/她的世界裡,真相只有一個,哪怕你/妳提出任何疑問都可以拿出他/她認為的答案來說服自己;但世上有一套觀念可以適用全世界所有狀況嗎? 第二個角色是檢察官,這個角色會有什麼樣的顯著特徵呢?簡單說就是要贏,提出證據去說明別人錯誤的地方;但很多時候勝負是重點嗎?可以雙贏的時候往往更有助於事情的推動吧? 第三個角色是政治人物,跟傳教士不同的是這時候因為要尋求別人的支持,所以會相較主動去宣傳自己的理念 最後一個是科學家角色,如果你/妳可以猜到為什麼要放到最後才說?那也算是有抓到進入逆思維的鑰匙了,作為一個科學家要有的態度跟思維,是證據永遠都會不同、隨著人們跟時代的推進而有所不同,因此如果你/妳能帶著科學家的角色活著,就會對萬物都保有一定的探討空間。 書裡面還有提出用「辯論」的方式去看待事情,老實說是挺有意思的,主題是「幼稚園是否該有補助呢?」另外還有針對遇到陌生人支持自己討厭的運動隊伍態度、是否要接種疫苗等等,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內容,有興趣的話記得去找書來看喔。 喜歡這集的內容,就用小小的心意支持吧。 贊助網址👉👉👉 https://reurl.cc/60mXM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6minPlay
November 30, 2023吃大自然的苦,也感受它的美 --- 一個女人在北極始終相信一個人如果要有嶄新的開始,必須要有一個外來的推力,而且這個力量要非常的強大,那麼如果一直沒有人推自己一把的話,那麼還有什麼可以產生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大概就是剩下大自然有這種獨特的魅力了,見過大自然的奧妙之後,對於人生就會產生很不一樣的想法。 作者的推力就是來自於她的先生,而她的先生正是因為大自然帶給他的體悟而決定留在北極裡生活著,並且希望作者可以履行先前說過的承諾,跟他一起到北極生活看看。生命若是一直在想像跟準備,那肯定會錯過很多精彩時刻的。也許大自然一直都在;但是說走就走的身體可不是一直都在的,因此特別想分享的是,錢當然很重要;但活的精彩其實更重要,只是什麼叫活的精彩?那要活了才會知道,而不是走上別人走過的路或是建議的路。 書上說的冷岸島,如果放在現在的網路搜尋會找到冷岸群島,它是一個在挪威最北邊的地方,北緯是74度到80度左右。如果在沙漠看到的東西,就是無止盡的沙、那麼在北極圈看到的東西就是無止盡的冰了,聽起來很像是廢話但在沙漠裡的沙應該是不太會自己動的;但是在北極圈裡看到的景色就不同了,冰是會動的而且它的移動是帶有意義的,像是季節的轉換、動物的移動甚至繁衍等等,另外是你/妳看到的動物種類其實會比你/妳想像的多,而且還不是在動物園看得到的,整個讓人就是又興奮又害怕。 說起來一直覺得最挑戰的部分,還是動不動就零下幾十度跟方圓幾十里內都沒有其他的人,你/妳就是真的獨處或是跟夥伴待在大自然裡。可是你/妳也不會覺得無聊,因為每天為了生存就會非常忙碌,是說誰活在世上可以不為生存忙碌呢?在北極圈裡的忙碌是指單純為了活下去,有東西吃、有安全的地方居住等等,而這些東西你/妳有錢也不見得有用,更多時候需要的技能跟一個強大堅韌的心。 「人類不過只是供世界之歌演奏的樂器,我們不是意念的創造者,只是意念的載體」閱讀這段話時帶來很大的反思,人類其實很奇怪,總是在說要學習尊重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可是種種行為其實都在傷害大自然、認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人,這麼言行不一的狀態那麼到底是怎樣?人類總是以為去到新的地方就有機會展開新的開始,這一定有但不保證,因此能夠讓一切有所不同跟開始的,一直都是內心狀態有調整跟改變才是。 「一張船票的價錢,是無法讓北極地區交出它的奧秘的。」故事的最後想要用這句話來收尾,要瞭解一個地方的風俗民情,作為一個遊客是絕對不可能明白的;但人們還是選擇這樣做的,一切好像有所安排但其實都只是在趕趕趕,週末抽個時間去山上露營、或者來個六日一的廉航班機快閃活動,然後拍照打卡去了哪邊吃東西或是拍了美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樣的生活真的比較有意思嗎?讀這本書的時候其實在越靠近結尾時還越產生一種落寞,因為覺得故事太精采了,真是不希望它就此結束,可是如果真的生活在北極圈裡,或許心情跟想法又截然不同了吧?有興趣的話記得去找書來看喔。 喜歡這集的內容,就用小小的心意支持吧。 贊助網址👉👉👉 https://reurl.cc/60mXM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7minPlay
November 27, 2023先求帥,再求快 --- 永不放棄的跑者魂真男人張嘉哲,第一次聽到這名字時必須說很有趣、很中二;但覺得他也算是開啟了臺灣運動員很不一樣的一頁,就是說在自己名字前加上一些稱號,當然可能在其他運動項目你/妳也聽過不少,特別是棒球、籃球、跆拳道、撞球等等,作為一個跑者有自己名號的,尤其是跟戰績沒甚麼相關的,他算是很獨特的存在。 這本書的出版是在疫情前,時間為2018年三月,而距今已經又過了五年半,其實這段時間張嘉哲又有許多的不同;但讓人最佩服的就是他依舊在為跑步這件事努力著,也許支持他的就像這本書裡不斷傳達出來的觀念是,有興趣的事情就會自己想要去做,聽起來很老生常談吧?但如果你/妳去接觸學生運動員們,可以做個調查是又有多少人是抱持這樣的心態在從事運動? 「因為喜歡,我想要一輩子做這件事情」如果可以真是希望所有的運動場都應該放上這句話,而不是什麼更快、更高、更強、堅持、團結、等等,在你/妳還不夠確定自己是否喜歡一件事之前?搞清楚你/妳喜不喜歡是更重要的事。現在也很多人在推崇要快樂運動,覺得這個概念也還好,因為做任何事情如果只要快樂,那麼你/妳還是很可能會堅持不下去的,因為要進步、要融入團體、要到陌生環境等等,這些都不見得讓你/妳會快樂;但是如果說有什麼理由可以解決這些事?那就是「喜歡」了,因為喜歡一件事有可能為了它廢寢忘食、因為喜歡一件事有可能去放棄其他事情。 「奧運激情過後,大家各取所需,這世界有因此改變了些甚麼嗎?很遺憾,很多事情是不會的。」作為一個大人看清事情的本質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願意去面對,而在臺灣的許多大人們就是都沒有要面對,從最基本的教育、到法治狀態、還有各個地方不公不義的地方,人們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最後幾乎都是自掃門前雪。真男人特別的地方在於他的做法是去善用自己的名聲跟實力,不管是創造了真男人文創商行、還是用顧問的模式去支援不同運動形式。也許在電視、在網路廣告你/妳沒看過他代言甚麼?但真的默默用比較沒錢的方式在耕耘跟支持需要的人們,有興趣的話記得去找書來看喔。 喜歡這集的內容,就用小小的心意支持吧。 贊助網址👉👉👉 https://reurl.cc/60mXM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November 23, 2023為善就是要讓全世界知道 --- 你的善良必須更有力量說到善良這件事,大家應該都會覺得是好事吧?可是說歸說,有多少人會每天都做出善良的事呢?當然可能會有人覺得說這種事也不是想做就可以做的吧?這樣講也沒錯,不過在這本書裡有很重要的觀點是,善良往往都是大家嘴巴說的一套,實際上又是另外一套;但是世界其實需要很多很多的善良,才可能變的更加美好一點點。做出善良的行為其實沒有你/妳以為的那麼困難;但實際上每個人要做的時候又好像不是很上手。 「品格比個性重要」作者提到在百年前的書籍常用的詞彙是榮譽、謙遜、勇氣等等;但現在的書籍是風采、魅力、受歡迎,這兩者之間聽起來很像但是有差別的。在意品格的人想的是如何讓自己成長去影響跟改變世界?在意個性的人則是標榜如何改造自己去提升名氣?得到更多的粉絲?作者直接用了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讓金恩博士跟希特勒都去做個性評量,肯定都是很不錯的分數,因為他們都很會演講、有偉大的理想也會制定策略,然而他們的歷史定位跟世人解讀完全不同,這就是因為品格不同產生的差異。 閱讀這本書時會常常覺得很目標導向,作者用問答的方式來談關於善良的事情,像是你/妳為什麼要做善事?這個問題聽起來普通但其實很棒,因為人長大了考量就多了,很多時候善事的背後有著其他的計算;但通常不做善事有三種理由,包括沒能力、沒有安全感跟沒有決心,而透過作者的一一剖析,你/妳會發現原來做不了善事有那麼多面向,也是因為這樣才會讓善事並不普及。 最後想分享的是關於「付出」一直覺得做善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你/妳願意勇於付出,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付出,這樣其實就夠了。善事這件事難的從來不是執行上的困難度很高,而是內心的想法在阻擾著人們,就像前面有說的,你/妳如果可以有同理心、能夠擁有勇氣、以及願意去寬恕別人等等,其實你/妳就會相較容易的做出善事,有興趣的話記得去找書來看喔。 喜歡這集的內容,就用小小的心意支持吧。 贊助網址👉👉👉 https://reurl.cc/60mXM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7minPlay
November 20, 2023去尋找適合自己活著的形式吧 --- 我沒有家,但能給孩子一個家如果你/妳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就是一個人沒有的東西怎麼有辦法給別人?那麼對於這樣的標題就會存在一些懷疑,因為你/妳都不知道甚麼是家了?是要怎麼給孩子家呢?當然關於家是甚麼?每個人的定義都有所不同,在這個多元的社會,很多時候保持尊重就足夠了。 作者的背景是社工人員,另外還特別寫了是「薩提爾家族治療實踐者」Virginia Satir,只要你/妳是助人工作者背景,特別是心理與社工體系的,在臺灣應該很難沒聽過這位家族治療大師。家庭通常被視為一個人最先認識跟接觸的小團體、微型社會,哪怕在外面奔波很久很久,然而家人帶給自己的影響跟接觸,還是會遠遠超過其他的人、事、物,因此一個孩子的成長情況就是看他/她的家庭背景跟教養過程為何?這句話應該不會得到太多的否認,因為很難看到一個人的模樣跟習慣,可以完全的跟原生家庭沒有任何的關聯,範本就是在那邊,你/妳怎麼的活著,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是看著周遭的大人去學習、去長大的。 想要引用作者的一句話「政府的殘補式與分割式服務政策,無法達到永續改善的成效。」政府單位理應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照顧需要被照顧的人民,不管是多數、還是真正的弱勢;但大家應該針對這樣的內容都心知肚明,才會一直動用民間團體的力量、一般人民的愛心跟善心。不過人總是要長大的,是吧?因此是人一定要懂得相信自己、相信別人,然後去慢慢長出力量。因為只要你/妳的四肢健全、心理狀態一般,世界如此之大,絕對都有可以容身之處。至於如果想要做夢的話,那就自己要加倍努力啦。有興趣的話記得去找書來看喔。 喜歡這集的內容,就用小小的心意支持吧。 贊助網址👉👉👉 https://reurl.cc/60mXM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FAQs about 布魯斯的閱讀世界Bruce's Reading World:How many episodes does 布魯斯的閱讀世界Bruce's Reading World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88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