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显易懂的中国美术史

步辇图(唐·阎立本)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


Listen Later


↑点击预览大图


在中国,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她与松赞干布的联姻,是古代汉、藏两个民族友好交往的象征。唐代杰出画家阎立本,用他的画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就是《步辇图》。


公元七世纪,地处青藏高原的吐蕃,开始强大兴盛。吐蕃的统治者松赞干布是个勇敢、智慧的领袖,公元634年开始,他先后两次遣使臣到长安,向唐王朝求婚联姻。唐太宗李世民答应了他的请求,决定将宗室女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非常高兴,为迎接文成公主,他专门修建了布达拉宫。公元641年春天,松赞干布派相国禄东赞到长安来迎接文成公主进吐蕃。


《步辇图》这幅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历史画卷,描绘的就是唐太宗在宫内接见吐蕃迎亲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画卷分左右两个部分,唐太宗和吐蕃使臣禄东赞分别是各部分的中心人物。


右侧部分,唐太宗李世民正襟端坐于步辇上。唐太宗是历史上杰出的贤明君主。公元七世纪,他统治了唐朝二十三年,开创了“贞观之治”伟大时代。会见吐蕃使臣时的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正值四十二岁的盛年。画中的唐太宗,一付“帝王之相”,威严的神情中流露出对使者的盛情和嘉许。


为了突出唐太宗的至尊风度,画家安排了九个宫女加以衬托。六名宫女抬着步辇,另有三个宫女分别在前后掌扇和持华盖。宫女们娇小玲珑,更突出唐太宗的高大硕壮。色彩上,在宫女红绿相间的宫服掩映中,太宗的褐黄色衣衫、黑色靴帽尤显庄重严肃。


画的左侧部分,有三个人站立在唐太宗的面前。前面的那位,身穿红袍,手持笏板,是这次会见的引见官员;最后的那位,身穿白袍,手持笏板,是宫廷内官。中间的那位,就是唐太宗此次会见的吐蕃使臣禄东赞。


禄东赞是松赞干布的相国,在吐蕃的地位很高。画面上,禄东赞拱手而立,身穿小团花衣袍,发型和服饰与中原地区不同。他举止谦恭、敬畏并且沉稳,矫健的性格中带着质朴粗犷。额头及眼角的皱纹,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丰富阅历。


画的后面,有北宋大学者章伯益用小篆书写的《步辇图题记》,记述了唐太宗召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经过。画卷的拖尾,有米芾等众多名人及收藏家的题跋。


《步辇图》的作者阎立本,是唐代初期的著名画家。他喜欢以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为题材,流传下来的著名画作有《历代帝王图》《锁谏图》《职贡图》《步辇图》等。他官至右丞相,可能亲眼目睹了唐太宗会见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历史场面。阎立本没有描绘人物众多的文成公主出嫁送行的盛大场面,而是选择了唐太宗接见禄东赞这一高端会见,更凸显了唐王朝和吐蕃的亲密关系。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浅显易懂的中国美术史By 数字官


More shows like 浅显易懂的中国美术史

View all
梁文道·八分 by 梁文道

梁文道·八分

351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6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