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November 30, 2016沉默寡言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2minPlay
November 30, 2016补阙拾遗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
November 30, 2016沉鱼落雁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5minPlay
November 29, 2016沧海横流沧海横流【释义】大海泛滥,到处横流。比喻天下形势剧变,处处动荡不安。【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王尼传》 晋代有个人叫王尼,家住洛阳。因为王尼对世事认识透彻,见解不凡,不少官员都很敬重他。 西晋末年,匈奴等五个少数民族起兵反晋,天下战乱纷纷,洛阳也失陷了。王尼的妻子早逝,他带上唯一的儿子,背井离乡,到江南躲避祸乱。二人赶了一辆牛车,东奔西走,受尽磨难。白天赶路时,王尼的儿子驾车,到了晚间,父子俩就挤在牛车上过夜。露天之下,风寒霜重,哪里睡得舒服?王尼常常翻来覆去不能入睡,想到国家动荡不安,老百姓深受其苦,不禁喟然长叹:“沧海横流,真是处处不得安生啊!” 王尼父子到江夏投奔荆州刺史王澄,日子还过得下去。但不久王澄死了,便失去依靠,又不幸荆州遭了饥荒,作为难民的王尼父子更找不到东西吃,王尼狠狠心杀掉了唯一的牛,把牛车拆了,用它作柴火煮牛肉吃。牛肉吃完后,再也没有东西可以充饥,父子二人便活活饿死了。...more3minPlay
November 29, 2016沧海一粟沧海一粟【释义】大海中的一粒小米。比喻非常渺小。【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到黄州以后,他曾经两次驾着小船游览黄州的赤壁,并且前后两次都写了有名的“赤壁赋”。 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先写了月夜泛舟的情景,接着记述了和同伴的辩论。有的同伴说:“曹操曾经是不可一世的英雄,可是现在在哪儿?还不是一样的死去……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好像蜉蝣那样短暂即逝,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粒谷子那样渺小而微不足道(沧海一粟)。” 苏轼并不同意同伴的这种消极悲观的态度,他指出江水总是不断地流去,月亮有缺又有圆,它们始终没有消失。万物和人类是永存的,不必悲观。古代哲人正因为知道自己生命有尽头,所以才在活着的时候奋发努力。...more2minPlay
November 29, 2016沧海桑田沧海桑田【释义】沧海:大海。桑田:栽种桑树的田。大海变成了桑田,桑田又变成了大海。也简作“沧桑”。形容世间变化极大。【出处】晋·葛洪《神仙传·王远》 传说从前有位号称麻姑的仙女,一次遇见了另一位仙人王方平。她对王仙人说:“我已经三次看见过东海变为桑田,这次到蓬莱去,我看见那里的海水又比从前减少了一半,难道又要变成陆地吗?” 《神仙传·王远》中的原文是:“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more2minPlay
November 29, 2016沐猴而冠沐猴而冠【释义】沐猴:猕猴。猕猴戴上帽子装人。形容本质不好,而表面上打扮得很像样。【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王朝灭亡后,有人劝项羽仍在咸阳建都,因为“这里关中地区,有险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业”。项羽看看秦宫都已烧毁,残破不堪,同时又怀念故乡,一心想回东方,便说:“人富贵了,应归故乡,富贵不归故乡,好比锦衣夜行,谁看得见?” 那人听了这句话,觉得项羽要作为一位英雄,实在不够,心里不免对他鄙视。于是在背后对人说:“人家说楚国人(指项羽)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果然不错!”不料给项羽知道了,立刻把此人抓来,投入鼎镬煮死。结果,由于项羽的自傲自骄,再加上战略失误,最终走上穷途末路,被刘邦打败。...more2minPlay
November 29, 2016穷途之哭穷途之哭【释义】穷:尽。路尽而哭。比喻山穷水尽已无路可走。【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 魏时,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喜欢研究庄子和老子的学说。最爱喝酒,当时和山涛、刘伶、嵇康、向秀、王戎、阮咸等饮酒作诗。他性格放荡不羁,不肯和达官贵人们结交,也不愿作官。因为喜欢饮酒的缘故,他特地到步兵营里去当校尉,因步兵营有他们自己制造的酒,味道很好,特别香醇。 阮籍有时自己驾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走正路。车没法走了,总是大哭着回来。所以当时的人都说他疯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more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