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anuary 18, 2021屬靈是做一個真實的基督徒有許多人這樣問,怎樣才算是真正屬靈的基督徒呢?是否很會禱告,常常讀經,常常見異象,就是屬靈呢?這一切並不代表屬靈,屬靈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 上帝是真實的,所有屬靈的人也是最真實的,沒有一點虛假和裝飾。像上帝一樣的真實,這樣的基督徒,才是屬靈的基督徒。有些人以為有奇怪的經驗,見異象,聽見神奇的說話,就是屬靈了。 但這超然的經驗並不代表屬靈,許多時候魔鬼會叫我們追求這些奇怪的經驗;把它當作屬靈,這是很大的欺騙,會叫我們落在虛假裏面。這種虛假叫我們單單享受感情上的快樂,而忽略了實際生活的見證。 一個人只要有某一樣虛假,就不是屬靈,屬靈的人是完全真實的,在教會的表現,與在家中的表現是一樣的。他在人面前表現的,和他實際的情形是一樣的,這樣才是一個真正屬靈的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minPlay
January 17, 2021聖靈的印記(Sealing)哥林多後書提到上帝的膏印:「膏我們的就是上帝,祂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裡作憑據」(林後1:21-23) 以弗所書兩次提到聖靈的印記:「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也信了基督,既然信祂,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直等到上帝之民被贖。」(弗1:13-14)「不要叫上帝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祂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弗四30) 聖靈的印記(或膏印)是清教徒討論「得救確據」(assurance)時,常思想的神學主題。像威廉柏金氏(William Perkins)解釋聖靈的印記,乃聖靈在信徒生命裡印下上帝得救的應許,而成為信徒內心得救的確據。 約翰畢斯頓(John Preston)認為聖靈的印記,乃信主後(post-conversion)聖靈的一種內在光照與彰顯,使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得救確據。 多馬古雲(Thomas Goodwin)更認為這是聖靈本身在信徒心裡的一種直接(immediate)說話與見證,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上帝的兒女(羅七17)。 這種把聖靈的印記視為信主後特定經歷的說法,直接影響後來(像約翰衛斯理)把聖靈充滿作為一種信主後特別的經歷追求(post-conversion experience)。歐文認為聖靈的印記並不是信主後的一種特別經歷,聖靈的印記乃是指聖靈本身豐滿的內住(indwelling),聖靈本身的內住就是這膏印(sealing)。 聖靈本身榮耀的同在、內住,就是一項印記證明,同證我們是上帝的兒女。聖靈的印記並非一種信主後特別要去追求的經歷或內在的光照與聲音。歐文解釋聖靈內住的膏印有三方面的意義: (1) 印是上帝形像的印上(Stamping the Image of God):羅馬時代,王的指環印章上是刻有王的形像記號。同樣當聖靈內住臨在我們的生命裡,我們的生命就像一張紙或蠟團,被印上上帝的形像、生命、性情,並且因為聖靈同在膏印的工作乃一生之久,在信徒的生命裡愈印愈深,愈發刻印顯明出上帝的形像(really communicating the image of God in righteousness and true holiness unto the soul)。歐文指出約翰福音三27:「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證)的。」也是耶穌一切生活事奉能力之源。主耶穌道成肉身,倒空虛己祂本身的榮耀權能,而祂一切生活傳道的能力智慧,乃是聖靈在祂生命裡的「膏印同在」的結果,20因「上帝賜聖靈給祂是沒有限量的」(約三34)。 (2) 印是應許的確證:一份文件或契約若蓋上印,即表明文約中的條文或應許的確定性(certainty),不變性(unchangeableness)與有效性(efficacy)。同樣,上帝給我們一切救恩的應許,有聖靈在我們生命裡的同在膏印與團契,就是一切救恩應許最有力的確證。上帝一切的應許都是實在的──「上帝的應許,不論有多少......都是實在的......祂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裡作憑據。」(林後一20,22),聖靈內住同在的印記,確證上帝一切的應許都是實在的。 (3) 印是安全的確據:一份公文或一袋公帑被政府加上封印,即表示它的安全性,必能安全運送到目的地,平安穩妥的交到當事人手中。同樣,聖靈同在的印記,就是我們必得「基業的憑據,直等到上帝之民被贖」(弗一14;參啟七4;結九4)。聖靈必保守我們直到那日,平平安安的把我們交到父上帝的手中。 因此,內住的聖靈本身就是那「印記」(seal,mark)。聖靈的印記就是我們「成聖」的基礎,上帝一切應許的確證,與我們終必得救的確據(assuranc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7minPlay
January 15, 2021主禱文提供一個禱告模式是所有基督徒禱告的範本在路德對禱告的看法中,路德傾向避免固定的形式,因為會產生以機械式的重複來打動上帝的企圖的危險。不過,信徒對上帝的命令的順服、對祂應許的信靠、以及信徒生命及生活全方位的需求都含括在主禱文中,這些事實賦予主禱文成為具有帶頭示範性質的禱告。不過,路德以主禱文作為禱告模式之論證,重點在於主禱文各項祈求背後的「思想與觀點」(thoughts and ideas),而非照本宣科、不明其意。 路德力倡以主禱文取代一切傳統的禱告,因為那些中世紀傳統的禱告迷惑、欺哄基督徒,而且產生無數的錯誤觀念。路德認為無論是在禱告的形式、或是內容上,主禱文都堪稱是個人私禱或團體公禱的楷模。 主禱文將禱告的項目及優先順序指示我們,就如同路德在解釋約16:23時所說:「上帝自己已在主禱文設立了禱告次序,並標出三個永遠置於首位的目標:他的名被稱為聖、祂的國度及旨意;然後才是我們日用的飲食、脫離試探與兇惡等等。上帝的名及上帝的國必然是在優先地位。如果這點作到了,我們的利益當然跟著會出現」。 使徒約翰在約一5:14所述的重點「我們若照他的旨意求什麼,他就聽我們」,也成為路德舉證論點的根據。 路德也認為主禱文的後四項與今世生活有關的禱告,當然也包括在上帝的旨意裡;只是前三項禱告有上帝特別設立的優先性。因此主禱文彰顯了上帝全備的旨意。路德覺得除了主禱文的觀點,上帝心中對我們沒有其他想法。一旦我們以主禱文模式禱告,在求祂旨意成全的前提下,我們的禱告必蒙垂聽。 主禱文的結構顯示「你的…」禱告項目(前三項)先於「我們的…」禱告項目(後四項)。也就是上帝的聖名、國度、旨意的成就,要優先於我們的切身或特殊需要。路德表示所有我們的個人需求,都應該根據前三個關鍵性的祈求來瞭解。路德指出,當我們在危難或困苦中,當然可以求主救助;不過,應該照主所教導的禱告。易言之,如果我們的處境是主名被稱為聖,以及主旨意成全的媒介,則應祈求其成就;如果不是,也應求主以祂認為最好的方式行事。 路德就作了一個禱告的示範:「慈愛的父,賜我們日用的飲食、好天氣、健康,並保守我們脫離瘟疫、戰爭、飢荒等等。但若你有意試煉我,而不會立即應允我的祈求,願你旨意成就。如果時候已到,求你救我脫離兇惡;若是不然,也求你賜我力量及耐心」。 路德提醒信徒,不要懷疑上帝的應許;上帝不但垂聽我們的禱告,而且會按他的時間及方式成就。 https://lk15912.blogspot.com/2021/01/blog-post_23.htm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January 13, 2021耶穌是好牧人耶穌稱自己為「好牧人」(約10:11,14)。根據約翰福音10:11-18好 牧人最少有兩大表現:第一,好牧人為羊捨命,第二,好牧人認識羊;羊也認識祂。「捨命」表達出為了牧養羊、顧念羊而作出犧牲,包括羊群面對危難時,牧人要 犧牲一切,甚至性命,來保護他的羊。「認識」並非指表面的認識,而是含有深層的認識,有深切的關係。「捨命」與「認識」是耶穌的牧養觀;亦是今日作牧人的 應有觀念。彼得更指出真正牧養靈魂的監督是基督自己(彼前2:25)。 耶穌指出牧人的牧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牧人的牧養,人就會好可憐,因為人就會「困苦流離」(太9:36),也就是「困苦的」、「無助的」、「無依靠的」。 耶穌在要離開門徒之前,也吩咐門徒,聖靈保惠師會繼續作指導(保惠師,原意是“在旁指導的”)的工作。這保惠師也是「真理的靈」(約15:26;16:13;約一4:6)。耶穌清楚說明這保惠師將會負起三樣工作,這對門徒或牧養有許多的幫助: 一. 勸勉(含有先知的勸勉的意義(徒2:40;林前14:3)或安慰的意思(賽40:1;太5:4;路2:25)。 二. 「為罪, 為義,為審判」:為罪是使人知覺有罪或是因為不信耶穌而有罪,為義是因為被判為無罪或說耶穌往父那裡去完成了救贖罪人的工作,為審判是因為罪人都要受審判或說撒旦(世界的王,代表罪首)要受審判。 三. 引導門徒明白真理。聖靈在這裏被稱為「真理的靈」,是因為他的工作而這樣稱呼。可見聖靈會代替耶穌的工作來引導門徒「進入真理」。這些教導讓我們看見在牧養工作中不可忽略聖靈親自在信徒心中的牧養工作。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minPlay
January 12, 2021最卓越的事件在歷史上最卓越的事件就是:上帝的兒子道成肉身來到這個世界!然而在這事件尚未發生前的幾個世紀,上帝透過先知來預言,祂的兒子道成肉身來到世界,是要承擔世人的罪孽,為世人的罪而死,正如以賽亞書53章所說的。而這些細節都發生在耶穌基督的身上,祂死在十字架上,代表世人承受上帝的憤怒!因為上帝對罪的態度是憤怒,也因為這樣有罪的人是與上帝隔離的,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除去的!惟有上帝親自做,才有辦法成就的! 然而耶穌基督不是超歷史的人物,不是神秘主觀的,而是真真實實的一位猶太人,十字架更是歷史的事件。所以,上帝的贖罪作為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不是人想像的一個虛構故事。也因為這樣,贖罪不是神學理論而已,是一件真實且是最卓越的事件! 為什麼說是卓越呢﹖因為這個事件是獨一的,而且只發生一次,就可以使整個世界發生改變!在這個事件以前,人被罪與死所轄制,從來沒有人可以說自己的罪完全蒙上帝赦免,也沒有人相信有人會從死裡復活的!但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真真實實的死了,被埋葬了,竟然在第三天復活,還顯獻給祂的門徒看,與他們相處四十天之久,然後升天回到上帝那裡! 而這樣的事件,使一群若沒有學問的漁夫,轉變成為福音的傳揚者!正如彼得一講道,就使三千人信主,又有一次講道使五千人信主,不僅如此還使瘸腿得起來行走,這都是歷歷可見的歷史真實事件! 也因為這樣,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代死的贖罪,是真實的歷史事件,而且是最卓越的事件!一般的將軍和君王,是犧牲許許多人成就自己的功績!然而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道成肉身的主,卻是犧牲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千千萬萬人脫離罪和死的權勢,獲得聖靈和永生! 也因為這樣,更顯明祂真真正正是上帝的兒子,是全能的上帝!除祂以外,無人能如此卓越!也因此,贖罪事件是最卓越的歷史事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minPlay
January 10, 2021屬靈經驗的主角是耶穌屬靈經驗的裡頭,誰是屬靈經歷的主角?透過馬太福音十七章 一到八節這 一段經文可以來思考,誰是這個經驗當中的主角呢?那當然我們一定很快就會看見一件事情,就是在這段經驗裡頭,有幾個重要的人物,這三個門徒他們經驗到一段 非常特別的經歷。也就是彼得、雅各跟約翰,那我們就要來問一件事情,什麼理由讓他們有了這樣一個特殊的經歷?是因為他們比別人不一樣嗎?他們有什麼特別 呢?事實上我們發現一件事情,就是他們其實沒有比任何人不同,他們其實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會產生這一次的經驗,是因為他們跟隨耶穌,他們很靠近耶穌。 所以事實上,我們可以這樣瞭解一個屬靈經歷的發生,是因為我們跟主耶穌很親近, 而不是因為我們有任何不凡的專利,所以親近耶穌,是使得我們可以有一些經歷的理由。但是我們從這段經文裡頭,我們也可以來思考一件事情,是不是一個屬靈經 歷的主角,就是這樣而已呢?到底屬靈經歷的主角是誰呢?如果我們仔細地看這一段,我們會發現一件事情,就是事實上屬靈經歷的主角是耶穌!不是這三位,因為 如果不是耶穌邀請他們,他們不可能經驗這件事情。所以你可以這樣說,屬靈經歷事實上,就是當耶穌邀請我們進入到祂的生命裡頭,分享祂生命的許許多多,我們 才能夠經驗到。所以今天當我們來探討靈程的發展,跟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一定會探討到會有許多的屬靈經歷,跟屬靈的操練所帶來的經驗。而這當中我們就要來 思考到底真正的主角是誰?事實上透過這一段我們就因此知道,真正的屬靈經歷的主角是耶穌,如果不是耶穌引導、邀請我們,我們不會有這一些的特殊的經驗。 因此我們要學會一件事情,就是屬靈經歷,剛開始的確我們會自我為中心的來看這一切事情,但是如果我們準確地來思考它的話,是耶穌的確為著我們,先進到我們生命裡頭,讓我們認識了祂。但是當我們開始願意跟隨祂,來走這個屬靈生命成長的歷程,我們就會慢慢要學會知道,真正的主角是耶穌,是我們必須要進到祂的生命歷程,參與到祂的生命,因此這是很有趣的,彼此之間互動的關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January 08, 2021預言預言是一股創造歷史的力量,其在列王紀中的存在往往比人所覺察的更廣泛。耶和華上帝的話藉著眾先知傳達給以色列國,通常是向當時國家的領袖說的。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位或一位以上的上帝的代言人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向當時的王及百姓提示上帝的要求。其中知名者如拿單在大衛王朝近尾聲時的干預(王上一22);示羅人先知亞希雅向以色列的耶羅波安預告王國將會在所羅門以後分裂,並且宣告耶羅波安的死(王上十一29~39,十四1~18);同時示瑪雅攔阻猶大王羅波安,使得最後的敗亡延遲發生(王上十二21~24),兩位無名的先知則預言伯特利最後將變成褻瀆上帝的下場(王上十三1~32)。哈拿尼的兒子耶戶警告巴沙,他若行耶羅波安所行的惡道,他的家族將會滅絕(王上十六1~4)。 有關先知以利亞(王上十七~十九,二十一;王下一)及以利沙(王下二1~十36)的敘事被編排在一處(參考下面「預言的來源」)。他們的事工歷經亞哈至耶戶的曾孫約阿施,幾乎達一世紀之久,占據了列王紀約四分之一的篇幅。同時期的還有音拉的兒子米該雅及一位無名的先知,他們承受一大群假先知的壓力,向猶大王約沙法及以色列王亞哈發預言(王上二十二8,二十35~43)。在以色列則有亞米太的兒子先知約拿預言以色列會在耶羅波安統治的時候收復失土(王下十四25)。 另一位敢言、有極大影響力的先知是以賽亞,他在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的同時任職先知(亦即主前740~686年;賽一1)。在瑪拿西長久但邪惡的王朝中(王下二十一10~15),還有其他先知的存在;例如女先知戶勒大就他們新發現的律法書敦促他們,導致約西亞的改革(王下二十二14~20)。在約西亞統治的時候,先知耶利米也很積極事奉。 這些先知的主要任務是向列王及百姓傳達「上帝的話」。作者也特別說明某些事件的發生是應驗上帝給先知的話語,那些事件是「應驗耶和華所說的話」,如此便按照申命記中的規定來證實先知的信息(申十八21~22)。上帝有時會用記號伴隨先知的預言;例如,亞希雅撕碎的新衣(王上十一30)、破裂的壇(王上十三3),有時則會用音樂(王下三15)或是象徵性的作為(王下四41,五27,十三17~19,二十9~11)。他們所說的話十分一致,就好像作者自己的評語所說的:「耶和華藉眾先知、先見勸戒以色列人和猶大人」(王下十七13、23),這些勸戒都是警告他們若離棄真神、敬拜假神,必定會遭受到上帝的懲罰(王上十一31~33,十六3、7、13)。這些勸戒不但包括審判將至(王上十六3;王下二十一12,二十二16),同時也警告他們不要與他們的同路人爭戰(王上十二24,二十二6~23),以免受到攻擊(王上二十22)。先知的話也提及上帝的憐憫,祂保存忠心的餘民(王下十四25),應許拯救及勝利(王下三17,十三17),應許醫治(王下八10,十九10、34);此外還呼籲上帝的子民悔改歸向上帝(王上十一11~13、38~39;王下十七13,十九10)。他們痛責拜偶像之風,絕非只是興之所至的逞口舌之快,有時也述及上帝延遲報復的來臨,是上帝恩典、憐憫的作為(王上十一4~13)。 先知忠直敢言的代價也明顯可見,人常常避開他,棄絕他的信息。因此,以利亞在全國受到通緝,為了保命被迫離開應許地,這也導致他極度的沮喪(參:王上十九3~9的註釋)。然而,耶和華上帝卻一直保守、供應先知所需(王上十八4)。另外,有些先知受到公開的羞辱(王上二十二24)、被人捉拿(王上十三4)、下在監裡(王上二十二27)。根據傳統,以賽亞被鋸子鋸為兩半而死(參:來十一37)。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7minPlay
January 06, 2021建立人與上帝關係靈修是上帝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歷程。靈修的一刻,上帝與我們相交。上帝介入人生命中,引發人生命的種種變化,悔罪、抉擇、立志、更新、明白真理、與 主相聯、以致愛主和愛人更深。普遍人對靈修的看法是當作一種內在的修行,藉靈修這神聖的時刻使人變成聖人,然而,基督教靈修最重要的不是叫人去作甚麼修 行,而是在信仰中,親密地與我們的上帝連上關係。「有上帝同在」是多麼寶貴之事,我們一生因此就有了把握,直到見主面的日子。 靈修是使信仰實現生命中重要的一環。基督教信仰最實在的部份,就是我們可以親自與我們所信的上帝相交。這是由信以致於信的過程,我們的一生就可以因耶穌 成就的救贖恩典時刻與上帝同在。當然,我們遇上了上帝,生命就會更新。然而,讓我們不要本末倒置,過份重視得著、平安、力量等等恩典多於上帝自己;靈修的主要目 的是為要與上帝相交,上帝才是靈修時的主角,然後才是上帝的恩典。 靈修雖然往往是內在的,那是上帝進入人生命的核心,建立上帝與人關係,使人有所得著、豐富和成長。同時,靈修也是由內伸延至外,它是充滿生命動力。靈修使人有生發內在的動力去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肢體情,然後,這由上帝作中心而連繫好的群體,便可以擴展影響及於世界。 靈修雖然重視內心的整合,並不代表視身體與靈性是割裂的,反之,我們因身體情慾與內住的聖靈相爭,更可看見身心靈的整全性,它們合一、交互相通、互為影響而且不可分割。若身體貪食好色,就污染了心靈,相反,心靈蒙主恩典煉淨之時,身體也逐步改善貪食好色的習性。 靈修是在我們生命之內發生的事,有它私人的獨一性。故此,靈修不可代勞,我們每一個人也是獨特的,雖然我們都是一樣性情的人,所以可以分享靈修經歷。 然而,生命是無法代勞的,你不能代我靈修,不能代我成長,也不能代我建立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當然,更無法像武俠小說般所說的功力相傳。故此,我們更要努力持守自己的靈修生活。 每 個時代有它本身的靈修生活的特色,我們受文化、潮流、世界觀、時代觀和神學觀影響,所在的教會群體也有其經歷上帝的獨特性。甚麼時代和群體的人就有甚麼的 靈修,雖然在時代變遷中有其中的起承轉合,於是靈修特色也有所進展和改變,但靈修群體的背景是我們要去學習和了解的部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January 05, 2021背起你的十字架經文: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可八34) 我主所吩咐我背的十字架,形狀大小,都是祂親自擬定的。當我覺得有能力做大事業的時候,也許我的十字架要我懷著知足的心,在一個粗陋狹窄的工場裡安心工作;或者在一個似乎沒有果子可結的田地裡,一年過一年地繼續耕種下去。也許我的十字架要我用仁慈恩惠去愛一個曾經虐待過我的仇人--用溫柔的態度去和他講話,去站在他一邊幫他抵抗一切反對他的人,用同情和援助去抬舉他。也許我的十字架要我在那些不願意聽見上帝的名字的人中間承認基督;也許我的十字架要我在心碎的時候,到人們面前去露一個早晨的榮臉。 十字架的大小種類,各有不同,但是每一個都是痛而且重的。我找不出一個合乎理想的。但是當我擧起我的十字架來,順順服服地把它背在肩上,用忍耐不撓的精神去歡迎它的時候,乃是主離我最近的時候。 主常在我最憂愁最痛苦的時候,加添我的智慧,加深我的平安,加增我的勇氣,加大我的能力。--司買莉(Alexander Smellie) 用你的十字架來做幫助你前進的拐杖,不要用你的十字架做絆倒你的絆腳石。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January 03, 2021基督中心約翰福音10:10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譯: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https://open.firstory.me/join/paichuan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0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