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December 24, 2020得救與信心亞當犯罪,失去了他自己在樂園中的地位和永生的權利,也禍及由他而生的整個人類,使我們失去了樂園和永生的權利。亞當和他的後裔成為會朽壞的︰必定在靈性上,肉體上死亡,並且要承受永死。 亞當犯罪,我們人類就完全敗壞了︰人成為有罪的,除了犯罪,別的什麼也不能作。人都受到咒詛和定罪,要永遠忍受神的震怒。這是我們必須向人明說的信息。 基督作為 “第二個亞當”來到。他將罪人從靈性和永恆的死亡中救贖出來。對於那些被基督拯救的罪人來說,他們還是要經歷肉體的死亡,但肉體的死亡只是將他們引入永生的門檻。 基督用他的受苦和受死承受了罪的刑罰,這樣屬基督的人就可以得到對罪的寬恕。因著基督對神的律法的順從,屬基督的人取得了進入永生的權利,這永生是在新樂園–天國裡永遠的福樂。 這樣,基督受苦受死的功勞和他的順服就算作我們的︰神視我們,如同他自己已付清罪債,且順服神的律法,因此有權進入永生。我們得到了基督的功德,完全出乎恩典。 基督通過聖靈將所有這些賜給我們。為此,他在我們心中做工,使我們相信並悔改。這樣我們才能相信我們的罪已經被赦免了,有一天我們將永遠住在新樂園裡。靠這信心,我們得到了一個新生命,屬靈的生命,就是歸正。如今我們願意也開始重新按照神聖潔的律法生活。 現在提出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有人既然都在亞當裡死了,是否也同樣全在基督裡得到拯救呢? 基督承受了神對罪的全部忿怒,他對神所有誡命的順從都是完美無缺的。因此所有聽到福音的好消息的人,都可能獲得救恩。以賽亞受命傳播神的話︰“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神,再沒有別神”(45︰22)。 因此,若有人問是否所有人都會得救,答案是︰“不能﹗”哪些人能得救呢?只有那些靠信心連接於基督,接受耶穌基督一切恩惠的人方能得救。 還有人教導說,的確不是所有人都會得救,但基督確實是為所有人死,將所有人與神和好。於是他們說,救恩取決於人的自由意志,人自行決定是否接受與神和好的救恩。這種觀念是不符合《聖經》的,因為這種觀念否認人靈性死亡的真實和人得救需要聖靈工作。 人墮落太深,即使有神的恩典給與一些幫助,也無法自救。基督說過︰“我為羊舍命” (約翰福音10︰15)。羊是指所有選民,是神從永世以來就揀選得救恩的人。基督在禱告中為他們向父祈求︰“我為他們祈求,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他所賜給我的人祈求,因他們本是他的”(約翰福音17︰9)。 耶穌說︰“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約翰福音6︰44)。 神吸引人是什麼意思?就是神通過聖靈所作的必不可少的工作。聖靈將人從死境中救出,賜給他屬靈的生命,在他心中生發信,以此將他帶到基督那裡。 因為人受罪影響的心靈所無法領會福音的奧秘。神的確願意賜給我們恩典,耶穌說︰“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翰福音6︰40)。 認識自己是失喪的罪人需要基督的救恩之人都知道︰上帝歡迎他們,透過基督在福音中的命令︰“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馬可福音1︰15)就來到主面前。 那些滅亡的人,不是因為神不拯救他門,而是因為他不願意來接受上帝的救恩。 讓我們滿懷敬畏地把神無偽的呼召和神的揀選之間的奧秘交托給神,只誠心地祈求聖靈在我們心中的工作,祂願意將基督成就的救恩賜給我們。 只有那些藉由從聖靈來的真信心而連接於基督,並接受他所有恩惠的人,才能得救。這裡所提到的有兩件事︰一是聖靈的工作,他將罪人連接於基督。這聯合非常密切,是連為一體,這樣兩者就能分擔分享一切︰基督分擔我們的罪孽(為此他承受罪的刑罰);我們分享基督的公義(這是他用聖潔的生活得來的)。聖靈在人心中作信心之工,使我們相信基督已為我們取得了所需要的一切。 我們自己也有分內的工作︰靠信心接受基督所有的恩惠–就是基督通過受苦受死為我們獲得的一切–作為我們的財富。基督為我們承擔了罪,我們接受基督的公義和進入永生的權利,這是何等有福的交換哪﹗ 這福分不是因為信心,卻要靠信心接受。信心只是工具,我們因信心成為基督裡面的人。信心是乞丐空空的雙手,神將恩典的禮物放在上面。 這信心既不是人的理性決定,也不是有人聲稱的自由意志的力量。許多人對聖靈在人心中榮耀而大能的工作一無所知。但信心確是聖靈在人心靈中的工作。當聖靈使人確信自己有罪時,他不能不逃往基督,結果在那裡找到了生命和救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1minPlay
December 23, 2020基督之代贖的榮耀與偉大基督代替教會完美地遵行上帝的律法,既通過積極的順服為他們做成了完全的義,也通過消極的順服擔當他們因犯罪所當受的一切刑罰,上帝按他公義的律 法,把選民的罪歸算在基督的身上,使基督因他們的罪而受懲罰;上帝把基督的義歸算在選民的身上,使他們因基督的義而被算為義,這是整個聖經啟示的中心。因此,對於那些信靠他的而言,他是極其榮耀和寶貴的。基督的這一榮耀超出了任何人的想像,也不是任何人能夠用語言清楚表達的。 (1)在赦罪中上帝的公義得以高舉 為什麼因信稱義如此重要?為什麼聖經上並沒有強調「因信成愛」?因為「耶和華是公義的」(出9:27),他「坐在寶座上,按公義審判」(詩 9:4),「公義和公平是上帝寶座的根基」(詩89:4)。「他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啟19:11)。新派神學強調上帝的慈愛,但聖經中所強調的則是 上帝的公義。約翰·歐文指出:「在統治和治理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公義。」 因此,使罪受到當得的懲罰,這是上帝作為宇宙的統治者首先要考慮的。因此,當天使犯罪的時候,他們受到了永遠的懲處;當亞當犯罪的時候,也被逐出了伊甸園。既然教會,也就是受到的選民,也都是罪人,他們在亞當裡是罪人,就其本人而言也是罪人。上帝的公義如何顯明呢?這公義能使他們不受任何懲罰嗎?既然上帝已經如此懲罰了那些墮落的天使,難道對於選民的罪就可以聽之任之嗎?因此,一方面要確立上帝的公義,一方面是赦免他們的罪,這看起來似乎是矛盾的,很多人都在這個問題上絆倒。 「因為不知道上帝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上帝的義了。」(羅10:3) 但因者基督作為中保調停,他自己擔當教會當受的懲罰,因為他與教會密切的關係,上帝就讓他承擔我們的罪,從而可以赦免我們一切的罪,這使上帝的公義與罪得赦免之間得到了完美的諧和,這是基督何等的榮耀啊!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夠贏得這樣的榮耀!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人能夠配得這樣的榮耀! 「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上帝設立基督做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上帝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羅3:24-26) 因此,約翰·歐文在其默想中充滿激情地說:「這就是基督在上帝、天使和眾人眼中的榮耀。藉著他,上帝公義和慈愛的榮美同時顯明出來。懲罰顯明了上帝的公義,赦罪顯明了上帝的慈愛。在知罪之人的良知中,上帝的公義與罪人的救恩之間看起來似乎是不協調的,正是這種看起來具有的不協調也使他們感到驚恐。 如何協調上帝的公義和救恩,在他們中間成為一塊眾說紛紜的石頭。在藉著基督,這個不協調迎刃而解。在基督的十字架上,上帝的聖潔和報應性的公義得以實施並顯明;藉著基督的得勝,恩典和憐憫都發揮到了極致。正是這一基督的榮耀使信靠之人的心靈深深陶醉。基督拯救他們的靈魂,既顯明了上帝的公義,也顯明了上帝的慈愛,上帝在基督的救贖中大得滿足。若是認識到這一點,他們的靈魂要得安息,還能渴慕什麼呢?還會再需要什麼呢?如此認識,使我安然生活;如此相信,使我安然去世。惟願目前對基督這一榮耀的欽慕預備我,使我將來能夠永遠享受基督之榮耀的美麗和豐盈。」 (2)上帝的律法得到了完美的順服 上帝既是智慧的、聖潔的、公義的,他所設定的律法必須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在亞當之後,我們無法完全遵行上帝的律法,所以我們處處虧欠了上帝的榮耀。但藉著基督的順服,因為他與教會的聯合,他完美的順服成為我們的順服,因此,律法也在我們身上得了成全。設律法的上帝得了榮耀,我們也得了上帝在律法中附加的永遠的賞賜。所以,使徒保羅滿心感恩地說:「律法既因肉體軟弱,又所不能行的,上帝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做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羅8:3-4)。 我們若是藉著信心得見基督在其中的榮耀,就會在我們遭遇困苦、試探的時候驅散我們心中一切的懼怕和疑慮。因為我們的指望都在乎基督的救贖,他是我 們永遠的大祭司:「我們既又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內。作先鋒的耶穌,既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就為我們進入幔內。」(來6:19-20) 使徒保羅所歌唱的上帝之愛就是以基督的救贖為基石的(羅8:31-39)。 https://kk1591.blogspot.com/2020/12/blog-post_23.htm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0minPlay
December 22, 2020主耶穌如何為門徒禱告1. 祂為拉撒路求復活:「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已經聽我。我也知道你常聽我,但我說這話是為周圍站著的眾人,叫他們信是你差了我來。」(約十一41~42) 耶穌為拉撒路禱告求復活,不只是為拉撒路求,也是為祂周圍的這些人求,因為這些人看見拉撒路復活就可以信。耶穌的受害過程中,門徒最危險的一件事情,就是失去他們的信心,因此耶穌讓拉撒路從死裏復活,讓門徒事先經歷復活,以至於他們在最黑暗的期間,能夠等候耶穌基督的復活,所以耶穌為拉撒路求復活,其實是叫我們能夠信耶穌是復活的主。 2. 耶穌也為彼得求「不至於失去信心」:因耶穌最後跟門徒在一起的時候,彼得還誇口願意為主捨命。彼得是最早宣信耶穌是「基督」是「彌賽亞」,可是耶穌告訴西門說,雖然你有信心,可是撒但要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意思就是撒但要來攻擊你們的信心,而彼得你的信心不足以面對仇敵的攻擊。仇敵最喜歡攻擊我們的信心,因此耶穌向彼得說,我為你的信心禱告,使你的信心不被奪去,而且你要回頭成為堅固弟兄的根基,成為宣教團隊的領袖。聖經上說,耶穌為我們的信心創始成終,創始就是我們的信心是主賜給我們的,成終就是主會保守這個信心直到末了,因此我們的信心是一個蒙保守的信心。 3. 耶穌為門徒「求聖靈」:「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祂,也不認識祂。你們卻認識祂,因祂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裏面。」(約十四16~17) 耶穌為門徒求聖靈,就是來取代耶穌的肉身,在信徒的中間彰顯上帝的同在,耶穌即將離開他們,所以祂說不要憂愁,我離開之後聖靈會來,我若不去祂就不來。我們經歷聖靈的同在,是因為耶穌把聖靈澆灌在教會裡面,所以當我們經歷聖靈,我們就是經歷了上帝的同在,而且聖靈會帶我們進入真理中。 4. 耶穌為門徒求保守:「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裏去。聖父啊,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約十七 11) 祂說我去了以後,世界會恨這些屬我的,我在地上的時候,我自己保守他們,可是現在我到父那邊去,父啊,求你現在用我的名來保守他們。教會也需要蒙保 守,在什麼裡面蒙保守,第一是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合一是一個力量、一個關係,在合一的關係裡面我們蒙保守,接下來,「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 道就是真理。……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約十七17、19) 第二個蒙保守的元素就是在真理裡成聖。 5. 最後主為門徒求合一:耶穌不但為這些人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耶穌的人求,所以耶穌是在為世世代代的教會求,耶穌為我們求合一,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 而為一。在許多人際關係中間常有一些不純全的元素,可是子跟父之間合一的關係,是我們切切渴慕的一種純全關係,沒有分歧、沒有瑕疵、沒有詭詐,這是子跟父原本就有的關係,主已經把那純全的關係賜給祂的教會。 https://lk15912.blogspot.com/2019/09/blog-post_47.htm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8minPlay
December 21, 2020大自然與靈修詩篇19篇1 節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 羅馬書 1:19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裏,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1:20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7minPlay
December 20, 2020為甚麼我們要祈禱上帝創造和救贖我們,就是為了讓我們可以與祂交通,而與上帝交通正是祈禱的目的。上帝透過啟示跟我們說話,這包括了來自聖經的特殊啟示和來自創造的普通啟示。當聖靈令我們能夠明白這種啟示、知罪,又在我們心中作工,幫我們順服,並且因所得的啟示而喜樂時,祂也親 自跟我們說話。我們以禱告與上帝說話作為回應。禱告的內容包括上帝,我們自身,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和祂所創造的萬事萬物。 上帝統管一切與禱告真有果效這兩個事實之間,並不存在衝突或矛盾。正如上帝預定進食是滿足飢餓的方法,祂也預定禱告是讓事情發生的方法。上帝甚至預定我們的禱告,令它們能與祂永恆的計畫完全一致。上帝的主權印證我們有責任祈禱,兩者並沒有矛盾。 雖然上帝命令我們禱告,但這不是我們祈禱的唯一原因。另一個原因是:我們禱告因為我們需要完全倚靠上帝,需要祂和與祂的交通。至高的上帝管治萬物,因此祂能夠按祂的心意行事,我們禱告,希望祂會選擇行有益於我們的事。在上帝藉以實現祂的永恆計畫的各種人類作為中,祈禱是其中一項最有力量和果效的,因為祈 禱是呼求全能的上帝為了我們的好處而行事。就如雅各寫道:“義人祈禱所發出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五:16)。 禱告針對不同情況有不同形式和側重點。因此,我們可以有多種不同而合理的方法,把聖經裏有關禱告的教導總結起來。其中一個理解禱告的好方法是把 它視為四個層面的活動,而上帝的子民可以獨自(太六:5-6)及與其他信徒一起進行(徒一:14,四:24)這活動。我們可藉着祈禱: 1. 表達讚美與稱頌; 2. 以痛悔的心認罪和尋求寬恕; 3. 為得到的益處而感謝; 4. 為自己和他人祈求。 主禱文(太六:9-13;路11:2-4)包括了讚美,祈求和認罪;詩篇則示範了上述的禱告四元素。 祈求就是謙卑地承認我們既需要也信靠上帝,我們要倚靠祂至高的智慧和美善。在整本聖經中,這可說是禱告最為突出的一環(例如:創一 八:16-33;出三二:31至三三:17;拉九:5-15;尼一:5-11,四:4-5,9,六:9,14;但九:4-19;太七:7-11;約一 六:23-24,一七:1-26;弗六:18-20;雅五:16-18;約壹五:14-16)。像主禱文所示範,祈求與其他禱告方式,一般應該直接向天父發出,但是我們也可以向基督提出祈求(約一四:14),特別是有關救贖和醫治的祈求(徒七:59;羅一○:8-13;林後一二:7-9)。雖然聖經裏沒有特別向聖靈發出的祈禱以供參考,但我們也可以向聖靈祈求,因為祂也是上帝。聖經強調聖靈會激發我們禱告和替我們祈禱(羅八:15,26)。我們向三位一體的上帝祈求,或者向三個位格的其中一位祈求屬靈的福氣,絕對不是錯誤的。不過,跟從新約聖經的普遍模式總是智慧的做法。 根據耶穌的教導,向天父提出的祈求要奉耶穌的名而求(約一四:13-14,一五:16,一六:23-24)。此舉即是以耶穌的成就作為我們可以 接近天父的基礎,並且求耶穌幫助,在天父面前為我們代求。不過,只有當我們照着上帝的旨意求(約壹五:14)和出於正確的動機去求(雅四:3),我們才可以 期望得到耶穌的幫助。 耶穌教導說,當我們把所需要的帶到上帝面前時,我們可以迫切和持續地懇求(路一一:5-13,一八:1-8),而祂也會答允這種祈禱。可是我們必 須記着,深知道甚麼才是最有益於我們的上帝,或許會拒絕我們某些特別的祈求,因為祂知道怎樣做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要是上帝不答允我們的祈求,這是因為祂為我 們預備了更好的,正如上帝拒絕醫治保羅身上的刺(林後一二:7-9)。 抱着誠懇,敬虔,謙卑和懺悔的態度,以蒙上帝恩寵和純潔的心來禱告的基督徒,將發現在聖靈激發下,他們會更常禱告,並且心裏自然地信靠天父(羅 八:15;加四:6)。即使他們不知道要在禱告裏說甚麼或求甚麼,他們也會覺得不得不祈禱(羅八:26-27)。只有經常祈禱的人,才能體會聖靈在禱告中給予幫助這個奧妙的事實。 https://lk15912.blogspot.com/2020/12/blog-post_9.htm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9minPlay
December 20, 2020猶太人心目中的彌賽亞「彌賽亞」的原意是受膏者,它是希伯來文的直譯,從希臘文直譯,就是「基督」。舊約中有三種身份的人要受膏:君王、先知和祭司。猶太人亡國被擄以後,逐漸把復興的盼望寄託在「一位」將來的彌賽亞身上。在他們的心目中,這位彌賽亞: 1.是大衛的後裔,要降生在伯利恆(太二1~6;彌五2)。 2.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他的百姓(約四25)。 3.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約七27)。 4.要牧養以色列百姓。 5.要救以色列脫離外邦的統治。 6.不會受苦,乃是榮耀、大有能力地來到。 猶太人受外邦統治,所以切切企盼彌賽亞來臨,拯救他們。他們對這個彌賽亞的期盼是政治性的,要建立一個地上的國度。當施洗約翰出現時,他們很關心,他是基督嗎?他們特別派人來問約翰。施洗約翰對他們明說,不是,但他見證基督就要來到(約一19~28)。 後來,他看見聖靈降臨在耶穌身上,就作見證說,耶穌就是基督。當施洗約翰的門徒跟耶穌住了一個晚上之後,也出去作見證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約一35~51) 一聽到彌賽亞來臨,別人很快就被吸引來見耶穌。撒馬利亞的婦人跟耶穌交談之後,不但自己相信耶穌是彌賽亞,而且到處傳揚,讓別人也知道耶穌就是救世主(約 四29、42)。 耶穌雖然真的是彌賽亞,但卻不是猶太人想像中的那一種彌賽亞。他在回答彼拉多的質問時曾經說,他的國度不屬這世界(約十八33~37)。這和猶太人所期盼的明顯不符合。耶穌的門徒可能也為此所困擾。耶穌需要好好地向門徒解說,所以他帶他們退隱。 猶太人由於有自己原先的想法,所以沒辦法接受耶穌。這就是人常有的光景,受限於自己的想法,跳脫不開。只有當一個人願意放下自己的想法,才有辦法真正認識耶穌。 耶穌對地上國度的態度如何?依你看,基督徒對政治的態度當如何?你對主耶穌有過什麼樣的期待?對做基督徒有什麼期待?如果上帝的帶領與你的期待不合,你會怎麼做?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December 18, 2020論禱告(太6:5-15;可11:25;路11:1-4) 在會堂裡,禱告是由主領人帶領會眾站在聖壇前禱告。在中午,當聖殿獻祭時,就會發出呼喊聲叫眾人禱告,猶太人將會站在路邊禱告。耶穌沒有反對站在路上禱告; 他反對「站在十字路中間,又故意叫人看見的禱告」。 接下來耶穌就用例子說明怎樣禱告。「進屋…關上門」引用自賽26:20。 外邦人(各希臘神教徒)認為要使神聽到你的禱告,就要盡可能把越多神的名字先提出來。門徒只需奉一位父神的名禱告就可以了,並且詞句也可以像以下那麼簡單: 主教導人的禱告就好像猶太會堂的Kaddish禱告,是在每個聚會結束時的禱告; 當中有一句是「願人都遵你在世間大而榮耀的名為聖,因你按著你的旨意而成就。願你的國降臨」。路加記錄主禱文是因為施洗約翰教導他的門徒禱告,而耶穌的門徒也要耶穌教他們禱告。「我們」說明這禱告是教會的公禱。 文禱文中共有七個要求; 路加沒有第五和第七個要求。馬太的主禱文是由一個開頭句加上三個雙語句組合而成。 1.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2. 願你的國降臨。 3.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4.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5.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6.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7. 救我們脫離兇惡。 在原文,這些句子是以詩歌體形式組成; 易讀易背,多是用在崇拜儀式中。 「我們在天上的父」是使用希伯來話或亞蘭文禱告時的第一句話。 「尊你的名」是對上帝的敬畏和服從衪的旨意;因此準備衪的國降臨。 「衪的國降臨」就是說明上帝的旨意或主權施行。 「旨意…行」 (路加沒有這一句) 說上帝在人類歷史中繼續工作。 「日用的飲食」由向上帝的要求轉向人自己的要求。 「今日」(馬太),「每一日」(路加)是亞蘭文的“今日和明日”的意思。 「免我們的債」亞蘭文的“債”常用來指“罪”,因此路加用「罪」。 「試探」猶太人的禱告中常提起說不致引他們進入罪。 「兇惡」或「惡者」可能指魔鬼或惡人的逼迫。 接下來是以“榮耀頌”來作結束。路加沒有記錄這一句。(見代上29:11) 太6:14-15節似乎不適合這裡的談論。要補充較前使用「債」這字並不可以完全表達「罪」的意思。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December 16, 2020傳道書1:1-111:1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 1:2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1:3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 1:4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 1:5 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 1:6 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1:7 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1:8 萬事令人厭煩(或譯:萬物滿有睏乏),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1:9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1:10 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1:11 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The words of the Teacher,[a] son of David, king in Jerusalem: 2 “Meaningless! Meaningless!” says the Teacher. “Utterly meaningless! 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 3 What do people gain from all their labors at which they toil under the sun? 4 Generations come and generations go, but the earth remains forever. 5 The sun rises and the sun sets, and hurries back to where it rises. 6 The wind blows to the south and turns to the north; round and round it goes, ever returning on its course. 7 All streams flow into the sea, yet the sea is never full. To the place the streams come from, there they return again. 8 All things are wearisome, more than one can say. The eye never has enough of seeing, nor the ear its fill of hearing. 9 What has been will be again, what has been done will be done again;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10 Is there anything of which one can say, “Look! This is something new”? It was here already, long ago; it was here before our time. 11 No one remembers the former generations, and even those yet to come will not be remembered by those who follow them. https://lk1591a.blogspot.com/2018/01/11-11.htm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minPlay
December 15, 2020馬太福音 2章1-11節2:1 希律作王的時候,耶穌誕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星象家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 2:2 他們問:「那出生要作猶太人的王的在哪裏?我們在東方看見了他的星,特地來朝拜他。」 2:3 希律王聽了這話,著急不安;整個耶路撒冷的人也同樣不安。 2:4 希律就召集了所有的祭司長和民間的經學教師,問他們:「基督該誕生在甚麼地方?」 2:5 他們回答:「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先知曾這樣寫著: 2:6 猶大地區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邑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有一位領袖要從你那裏出來,他要牧養我的子民以色列。」 2:7 於是,希律暗地裏召見從東方來的星象家,向他們查問那顆星出現的準確日子, 2:8 然後吩咐他們前往伯利恆,說:「你們去,仔細尋找那小孩子,找著了就來向我報告,我也好去拜他。」 2:9 聽了這話,他們就走了。這時候,他們在東方看見的那顆星又出現,並且在前頭引導他們,一直來到小孩子出生地方的上面才停住。 2:10 他們看見那顆星,真是歡欣快樂。 2:11 他們進了屋子,看見小孩子和他的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朝拜這孩子,然後打開寶盒,拿出黃金、乳香、沒藥等禮物獻給他。 https://lk1591a.blogspot.com/2019/11/21-11.htm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8minPlay
December 15, 2020馬太福音2:1-62:1 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 2:2 「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裏?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 2:3 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裏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 2:4 他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 2:5 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 2:6 『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裏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 ******************** 耶穌基督的降生顯然是不為當地人所注意,因為他不是生在帝王之家,而是生在地位卑微之木匠家庭。 當東方之博士來到耶路撒冷尋找猶太人的王時,希律心裏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們內心受到極大之震驚,因為還沒預備好迎接彌賽亞,彌賽亞卻突然降生,讓他們不知所措。 最令人不解的是連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也沒有人注意,雖然他們知道舊約先知彌迦的預言︰『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裏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 而這些人對彌賽亞降臨之敏感度幾乎沒有之狀況,也供我們這些等候主耶穌再臨的人為借鏡。我們要天天預備好自己迎接主,因為主耶穌再來是要做審判的工作。 https://lk1591a.blogspot.com/2020/01/21-6.htm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