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吴老师又一力作!大藏经的课程,是按历史的发展,分为上下两部分,共240集。上部,讲大藏经与‘敦煌遗书’的缘起,发展,写经,和大藏经的构建原理。下部,讲自北宋《开宝藏》,辽《契丹藏》,直至《清龙藏》。遍历1000年内,中国刻本大藏经,所有的版本。《大藏经》是所有佛法的基石,有熟悉一部经的,有熟悉几部经的,但极... more
May 09, 2023106【金藏】106.施经题记-追寻历史的痕迹上一课,我们讲——万历年间,刑部尚书陆光祖在五百年以来,唯一的一部民修《大藏经》——《嘉兴藏》的序言里提到过:昔有女子崔法珍,断臂募刻大藏经,三十年始成就。直到《赵城金藏》的实物被发现,我们才知道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是一件真事儿!这部《大藏经》,确实是一点儿、一点儿地募资,一点儿、一点儿地修起来的。在现存的《赵城金藏》的印本中,共有施经题记一百四十余条。所谓“施经题记”,就是——出资捐献者的信息。他出钱施经……施舍、刻经,然后,要有题记。这些施经题记所覆盖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是还原当时历史原貌的第一手资料。...more12minPlay
May 08, 2023105【金藏】105.崔法珍-断臂求法,三十年始成上一课,我们讲——在广胜寺发现的《赵城金藏》中,有十几个经卷跟整体经卷不一样,其中八卷特好的,是宋朝皇家译经场译的“金藏太平兴国院本”;还有几卷稍差的,是最早的“金藏初刻本”——天宁寺本。天宁寺,是《赵城金藏》雕刻经版的寺院所在地。我们发现这套经书在赵城县广胜寺……那,经书是印刷品,它是通过版来印刷的,雕刻的这个《大藏经》模板可不在赵城广胜寺。它是在哪儿呢?它是在天宁寺。天宁寺,始建于后汉,宋太平兴国三年改名为:静林山天宁寺。这个具体位置,在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席张乡柴家堡(窑)。...more11minPlay
May 07, 2023104【金藏】104.萨迦金藏-兴国院本&天宁寺本上一课我们讲——《赵城金藏》在日本人来抢之前,被太岳军区转移到了沁源县的一个废弃煤窑里。1949年的四月三十号,就是五一节的前一天,《大藏经》被运到了北平图书馆,就是——后来的国家图书馆。这件事登上了当天的人民日报!那天的人民日报记录:在护送的路上,还牺牲了几名战士,因为当时还没有建国嘛,但是我们已经占领北京了。这件事情当时没有人质疑,过了几十年以后,专家们考证,其实没有这件事情……因为,这批《大藏经》在二月份——春节前,就已经平平安安运到北京了,可能是为了渲染这套《大藏经》的珍贵和我们党对它的重视,特意挑了这么一个日子口儿进行报道,显得有纪念意义,因为……这是一部珍贵的佛经嘛。...more12minPlay
May 06, 2023103【金藏】103.宋藏遗珍-飞虹塔&太岳军区上一课我们讲——范成法师发现了这批《大藏经》,蒋唯心先生把它们定名为:赵城金藏。但是,光发现不行啊,我们是有任务的,找古版《大藏经》是为了补齐西安开元寺和卧龙寺两次的《碛砂藏》,补齐了之后要影印……我们还带着影印任务呢!一九三四年,影印宋版碛砂藏协会的理事——当时北大图书馆的馆长徐鸿宝先生就亲赴山西赵城,和广胜寺僧人订立了借约,就是……你要印,你得把这套书借出来才能印,对吧?你不可能把设备搬到那庙里去印:...more12minPlay
May 05, 2023102【金藏】102.霍山南麓-赵城县,广胜寺上一课我们讲——朱庆澜居士确认了《碛砂藏》的版本,并且回上海发起组织了宋版影印《碛砂藏》学会,学界和教界的领袖就都参与了。1931年,上海学会派出二十多个人前往西安,将卧龙寺和开元寺两寺所藏的《碛砂藏》清点了一遍,因为他们各藏了一部分,就把这两套合为了一套,互相配补,就是……有的多了,有的少了,经过互相配补之后,发现全套《碛砂藏》仍缺一百五十多卷。...more10minPlay
May 04, 2023101【金藏】101.赵城金藏-四大文献国宝上一课,我们讲了北宋的《开宝藏》。从刻本大藏经出现的历史顺序上,第二个应该讲辽朝的《契丹藏》,它是第二个出现的。 从公元1000年前后,中国宋、辽、金三国鼎立,时间持续了三百年。先是北宋刻了《开宝藏》,接着是辽朝刻了《契丹藏》,最后是金朝刻了《赵城藏》。但是,我们要调整一下顺序,先讲第三个——金朝的《赵城藏》,又叫:赵城金藏。因为在学脉上,它其实就是《开宝藏》!我们和《开宝藏》的课连在一起讲,便于大家理解。...more11minPlay
May 03, 2023100【开宝藏】100.开宝发端-大藏者,集大成上一课,我们讲——刷印《开宝藏》的印经院,在鹤壁大伾山太平兴国寺的西院,这个寺的东院就是宋朝的皇家译经院,由三位天竺僧人——天息灾、施护、法天组织译经。新翻译出来的佛经奉召入藏,在北宋时期形成成例。在《佛祖统纪·第四十三卷》记载:太平兴国七年六月译经院成,召天息灾等居之,赐天息灾明教大师,法天传教大师,施护显教大师。令以所将梵本各译一经,诏新经入藏,开板流行……自是每岁诞节,必献新经,皆召坐赐斋,以经付藏【《佛祖统纪》 第四十三卷原文:...more13minPlay
May 02, 2023099【开宝藏】99.益州雕藏-赐东瀛,传高丽上一课,我们讲——在《大正藏》“北山录·第十卷”的夹注里,记有“今大宋皇帝造金银字大藏经数藏,雕藏经印板一十三万余板,严饰天下寺舍”的记录。宋太祖为什么要造金银字大藏经数藏呢?还不是一藏!在《释氏稽古略·第四卷》里说:“壬申开宝五年,辽保宁五年……帝自用兵平列国,前后凡造金银字佛经数藏,今敕雕佛经印一藏,计一十三万版”【《释氏稽古略》 卷四 原文:壬申开宝五年,辽保宁五年,北汉广运五年,吴越唐,帝自用兵平列国。前后凡造金银字佛经数藏。今年敕雕佛经印一藏。计一十三万版】。...more12minPlay
May 01, 2023098【开宝藏】98.北山录-抱愿沙门,青莲鉴峦上一课,我们讲——《开宝藏》的研究成果很多,细节基本给挖透了。有几个大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明确:第一点,是《开宝藏》的开刻年代——在北宋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前后。它是一部奉敕雕造的皇家大藏经。第二点,《开宝藏》的装帧模式是卷轴装。它的版式比较特殊……卷轴装跟唐朝差不多,因为宋跟五代接着,但是它的版式比较特殊。《开宝藏》的版式,每版是二十三行,每行是十四个字。它的每版二十三行,就是……竖着23列啊,每列十四个字。这个版式比以后所有的《大藏经》都小!《开宝藏》是所有《大藏经》中版式最小的一个。它的版面非常地稀疏,因为它字少啊,所以《开宝藏》的字体看起来额外的清秀。...more11minPlay
April 30, 2023097【开宝藏】97.夜宿青莲寺-消失的皇家藏上一课,我们讲——总共得到正式认定的《开宝藏》,只有十三卷:山西两卷、北京四卷、上海两卷、广西一卷、日本四卷。此后,虽然偶尔还有发现……大概四、五本儿吧,这四、五卷疑似《开宝藏》的佛经,因为没有千字文帙号儿,所以,不能给下定论。比如,前面我们讲,山西省下面那个县——高平县,它就发现过一卷《妙法莲华经》……那——“法华经”。“法华经”这个经,是重量级佛经,可惜没有帙号儿,所以,我们只能给它挂着,不能给它下结论,虽然纸一样、版式一样、题款儿一样,但是,我们不能确定它是《开宝藏》。...more11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