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吴老师又一力作!大藏经的课程,是按历史的发展,分为上下两部分,共240集。上部,讲大藏经与‘敦煌遗书’的缘起,发展,写经,和大藏经的构建原理。下部,讲自北宋《开宝藏》,辽《契丹藏》,直至《清龙藏》。遍历1000年内,中国刻本大藏经,所有的版本。《大藏经》是所有佛法的基石,有熟悉一部经的,有熟悉几部经的,但极... more
May 29, 2023127【高丽藏】127.高丽雄心-显宗文宗,两度刻藏上一课,我们讲——契丹高丽战争爆发,显宗逃往西京,发下大誓愿:要刻造《大藏经》!发了誓愿之后,高丽国运逆转,那还等什么?之前不是从北宋请过三部《开宝藏》吗?木头和人是现成的,那就马上开干吧!高丽的《大藏经》这一刻,就刻了二十年!因为,这个工程实在太大了……北宋刻,还刻了十二年呢!它刻二十年,就算够有效率的了。...more11minPlay
May 28, 2023126【高丽藏】126.刻藏缘起-契丹高丽战争上一课,我们讲——公元918年,高丽国初代君主王建建国;935年合并新罗;936年灭百济,实现了三韩一统;以开城为首都,立三十四代,享国四百七十五年,成为东亚政权的小奇迹。高丽太祖王建,为何定国号为“高丽”呢?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一般认为——高丽的国号来自于东北亚的一个古国——高句丽,它是高句丽的简称。“勾”,实际写起来就是句子的“句”,就是……句子的“句”和“勾”太像了。我怀疑啊,可能是某一代的古书抄错了,就一直错下来了,最后,错当对的念,就出了多音字。古高句丽,其...more11minPlay
May 27, 2023125【高丽藏】125.法雨西垂-两传日本,三传高丽前面的课,我们讲——宋、辽、金时期,中国的第一代刻本大藏经,从时间顺序上排——第一个,是北宋的《开宝藏》;第二个,是辽朝的《契丹藏》;第三个,是金朝的《赵城金藏》。在第一代刻本大藏经中,还有一个传世的外国版,就是“八万大藏”——《高丽藏》。北宋《开宝藏》在印行不久之后,就传出国外。第一次传出国外是东渡日本。它初刻完成是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就是公元983年。《佛祖统纪》【宋·释志磐撰写,共五十四卷】里记载:在《开宝藏》问世的第二年,就是……太平兴国八年接的这个年号——宋太宗雍熙元年,即公元984年,...more11minPlay
May 26, 2023123【契丹藏】123.大藏父本-永留石室,劫火不焚上一课,我们讲——通过北京房山石经的考察,我们确定《契丹藏》的前四百八十帙,是标准的唐式,完全按照唐朝智升《开元释教录·入藏录》【《开元释教录》总录十卷,《总括群经录》记载东汉到唐所译佛经目录和译者传记;别录十卷,《别分乘藏录》以经为主。最后二卷为大、小乘入藏目录】雕刻的;而中原地区北宋的《开宝藏》反而不是。我们是在石经山上把这四百八十帙,四千八百卷佛经都找到了吗?就是……所有的经都在石头上找到了吗?不是,没有!没有都找到。就是……帙号、顺序都找到了……就是,标识佛经的那个帙号儿,我们都找到了,但是,经没有。而且,还差很多。房山刻经,它并没有把所有《大藏经》这个佛经刻上去!原因呢?原因是——受到物什条件限制的。...more11minPlay
May 25, 2023122【契丹藏】122.文殊奴-重开石经山上一课,我们讲——《契丹藏》的印刷地,在北京西山大觉寺;它的准确规模,寺中留有碑文——五千七百九十卷,五百七十九帙。前面的课我讲过——《契丹藏》是第一套刻本儿“皇藏”……因为,这部《大藏经》的发起,以及整个辽朝的皇室佛教,都是从一位皇帝——辽圣宗开始的。辽圣宗,他庙号用了“圣”字……庙号用了“圣”字,这就很不得了!因为,在中国古代用“圣”字的皇帝,有且仅有一位,就……被称为“圣宗”皇帝的,就是辽圣宗。他继位之前,辽朝呢……社会制度很落后,是部落奴隶制……那非常落后了,对吧!圣宗十二岁继位,他在位四十九年,就是……长达半个世...more11minPlay
May 24, 2023121【契丹藏】121.西山大觉寺-契丹藏印刷地上一课,我们讲——《大藏经》自北宋末年,《崇宁藏》创刻梵夹装以来,因其“理事相合”,符合《大藏经》法宝崇拜的意义,就成为了《大藏经》装帧的定式,一直延续到最后一部《大藏经》——清·乾隆《龙藏》。唯一的例外,是——明朝末年,浙江径山寺修的《嘉兴藏》。梵夹装的《大藏经》和方册本的《大藏经》,就是……那种经折打开的《大藏经》和图书模式打开的《大藏经》,在表面上是装帧形式的区别,...more10minPlay
May 23, 2023120【契丹藏】120.书史-梵夹装,理事相合(兴宗错)上一课,我们讲——天宫寺出土的这套小字密行《契丹藏》,就跟《辽史》和《高丽藏》中的记载对上了。其实,应该读小字密行(音:杭),就是——字小、行间距很密。但是,我觉得没口感,所以,我都叫小字密行(音:形)。这套小字册装本《契丹藏》的发现,在我国图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标志着一个时间点,同时揭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史实,就是——中国佛教《大藏经》,它经书形式的变化,跟我国书籍的发展史几乎是同步的。...more11minPlay
May 22, 2023119【契丹藏】119.小字密行-殆非人巧,似有神力上一课,我们讲——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丰润县的佛塔,塔顶就震掉了,塔身也出现了严重的裂痕,所幸的是——没有倒。又过了十年,到1987年,文物部门决定进行“拆除式的修复”……有一个地方好像讲错了——丰润县,它原来是属于河北省的,在唐山大地震之后划入唐山。拆除丰润县佛塔的施工过程里,发现这个塔在塔心的正中,有一个正室,正室里发现了这个佛塔的装藏……就是,塔又装藏。这批装藏是令人震惊的佛经,一共有十种……十本儿,其中——册装本儿有七卷;卷装本……卷轴装,有三卷。...more12minPlay
May 21, 2023118【契丹藏】118.圣宗造藏-经,不坠于东风上一课,我们讲——在应县木塔的佛像内,到底装藏了多少佛经呢?从佛像内的木架儿和空间推测,应该是装了一部完整的《大藏经》。哪去了呢?为什么最后就剩这么点儿残卷?正史没有记载。好在时间过去得不久,还有历史的亲历者活着。该县“广场舞爱好者”里头有很多人是参与过当年“横扫一 切 牛 鬼 蛇 神”的红卫兵。据他们回忆——在文革之初,就发现了应县木塔内佛像装藏的佛经,是一整部,数量巨大!革 命 小 将 把它们掏出来,堆在塔前,点火整整烧了一天。...more11minPlay
May 20, 2023117【契丹藏】117.佛舍利装藏-地宫说&一心说上一课,我们讲:在文革 结 束 后的第二年——1977年,赵朴初,赵(朴)老亲赴山西,仔细考察了1966年和1974年出土的两套佛家七宝和两颗佛牙舍利,亲定为“本师释迦”遗物之真迹。赵朴老在教界是什么地位,对吧!这一下子,本师传世的佛牙舍利就多了两颗。佛舍利崇拜,兴起于东晋十六国的末期,我在“佛教思想史”这课中专门讲过——佛舍利的发现运动和祂的文化意义。佛牙舍利作为佛教圣物里的圣物,祂是怎么跑到山西应县这么偏远的释迦塔里呢?...more11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