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吴老师又一力作!大藏经的课程,是按历史的发展,分为上下两部分,共240集。上部,讲大藏经与‘敦煌遗书’的缘起,发展,写经,和大藏经的构建原理。下部,讲自北宋《开宝藏》,辽《契丹藏》,直至《清龙藏》。遍历1000年内,中国刻本大藏经,所有的版本。《大藏经》是所有佛法的基石,有熟悉一部经的,有熟悉几部经的,但极... more
July 22, 2023177【明藏】177.大报恩寺-罔极之恩,垂耀无穷上一课,我们讲——南京天禧寺在永乐五年被一把火烧了,烧个干净!到了永乐十一年……六年之后,又重新建完,并且在这里开刻了《永乐南藏》。天禧寺建成之后,太宗文皇帝——朱棣,专门发布了一篇“重修报恩寺敕”,这个时候儿就不叫天禧寺了,改叫报恩寺了。在“重修报恩寺敕”中,他讲了他重建报恩寺的原因,敕文是这么说的——朕念皇考皇妣罔极之恩无以为报,况此灵迹岂可终废,乃用军民人等勤劳其力,趋事趋赴工(者)如水之流下,其势莫御,一新创建充扩殿宇,重作浮图,比(之于)旧加新,工利万倍,以此胜因上荐父皇母后在天之灵,下为天下生民祈福,使雨阳时若百谷丰登,家给人足,妖孽不兴……乃名曰大报恩寺,表兹胜刹,垂耀无穷,告于有众,咸使知之【朕念皇考皇妣罔极之恩无以报称,况此灵迹岂可终废,乃用军民人等勤劳其力,趋事赴工者如水之流下,其势莫御,一新创建充扩殿宇,重作浮图,比之于旧,工利万倍,以此胜因上荐父皇母后在天之灵,下为天下生民祈福,使雨阳时若百谷丰登,家给人足,妖孽不兴……乃名曰大报恩寺,表兹胜刹,垂耀无穷,告于有众,咸使知之】。...more11minPlay
July 21, 2023176【明藏】176.永乐南藏-不遗佛意,不误后人上一课,我们讲——《建文南藏》从发心上说,确实应该叫《洪武南藏》!在这点上,吕澂老师是对的!这部《大藏经》,在历史上消息全无,是因为“靖难之役”的胜利者——燕王朱棣!因为历史总是由胜利者写成的!明成祖——永乐皇帝,他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建文帝残留的历史痕迹进行清剿!而且,很用心啊……清剿都很干净!到了明朝中期,就已经没有人知道——在明初,还刻过这么一部《建文南藏》。永乐帝登基不久之后,明朝官方就在南京开课了第二部“官版大藏经”,史称——《永乐南藏》。这是继明初《洪武南藏》之后的第二套“敕修大藏经”。我们讲——“明藏”是由三“大藏”组成……就是三部分——《洪武南藏》、《永乐南藏》和《永乐北藏》。这是第二部分。燕王朱棣的庙号,原来是太宗——他叫“明太宗”。到了明朝世宗年间,就是……嘉靖年间,才改名为成祖,也尊为“祖”。“成”了嘛……这个事儿!成祖。他的谥号呢,是BLABLABAL……一大串儿!但是最后,是——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这么能打,对吧!追着蒙古打!如果把古代皇帝做一个战力排名,他的战力不逊于任何一位武皇帝!可以说——他应该叫“武皇帝”,对吧……至孝纯仁武皇帝。...more11minPlay
July 20, 2023175【明藏】175.洪武发心-颁行天下,以广传持上一课,我们讲——《建文南藏》在大藏经学的传承上,实际是宋元刻版的《碛砂藏》的完全覆刻本!直接照着《碛砂藏》刻的。建文帝还采用了一个偷机取巧的方式——它直接拆了一部整的《大藏经》,不校勘,不抄写,直接开板!所以,《建文南藏》刻的速度非常快。那么,这部《建文南藏》有没有新的学术特色呢?也是有的……因为在修这部“南藏”的时候,曾经有旨——诸宗有关传道之书,至许收入!换句话说——它收了中国诸宗的佛教著作!所以,这部《建文南藏》要《碛砂藏》大,大了将近一百函。这一百函呢,就是诸宗要点。新增的这部分,对吧……我们说——前面都是照着《碛砂藏》比着刻的,都有《碛砂藏》的原版。但是新增的这部分——“诸宗传道之疏”……中国本土高僧写的疏,它就没有原版了!那就需要重新书写和雕刻。我们把四川崇洲的这一套这《洪武南藏》印本和国图收的《碛砂藏》印本,只要一对比,我们就发现了——欸!果然新增的不一样!凡是《洪武南藏》新增部分的这个字体和写法,它跟《碛砂藏》有明显的不同!...more11minPlay
July 19, 2023174【明藏】174.再修缘起-天禧火灾,经版无存上一课,我们讲——《洪武南藏》,即《建文南藏》是明初“三大藏”之一的“官版大藏”。“官版大藏”、“官版大藏”……你就得由一个官方机构来领导修。这个机构,就是明初的礼部僧录司。明初的礼部僧录司,最早在南京的天界寺。洪武二十一年,天界寺火灾,僧录司就迁往天禧寺办公。《建文南藏》是在灵谷寺刻好的,即蒋山寺刻好的,然后赐给了僧录司这个办公地——天禧寺。在《金陵梵刹志·钦录集》中有一段记载说——明·永乐元年九月二十九日午时……左善世道衍……于武英殿中题奏,天禧寺大藏经板有人来印的,合无要他出些施利,圣旨问他取些则个【《金陵梵刹志·钦录集》 原文:永乐元年九月二十九日午时,本司官左善世道衍一同工部侍郎金忠,锦衣卫指挥赵曦,于武英殿中题奏:天禧寺藏经板,有人来印的,合无要他出些施利?奉圣旨问他取些个。钦此】。就是……姚广孝问皇帝——现在存在天禧寺的经板,有人想来印《大藏经》,是否要他出些钱……出些施利?皇上说——找他要些则个!就是……找他要一些吧!...more11minPlay
July 18, 2023173【明藏】173.道衍&溥洽-心怀天下苍生上一课,我们讲:建文帝在位只有短短的四年,其中三年半就修了明朝第一部“官版大藏经”——《建文南藏》,它和“乾隆藏”并称造藏速度第一名!了解大藏经学的都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可想象的速度!怎么可能这么快呢?简单地说——它是一个套话的理由!就是内因加上外因共同起作用,所以怎么快。内因有两点——第一,朝廷对发展佛教文化,它重视!朱元璋自己就是和尚嘛!第二,说明——当时佛教界对重刻《大藏经》也有迫切的需求。内因的这两点呢,就是我们常说的——领导重视加上群众需要。那这个事儿当然就要快上大干!外因呢?外因是因为——明初的生产力变化和迁移。在明朝时期,中国印刷的中心已经从福州转移到了浙江,又从浙江转移到了南京……就是转移到了江苏。有明一朝,中国书籍的印刷中心,一直都在南京。《建文南藏》就充分地体现了金陵地区雕版印刷业的强劲实力!对吧……南京有金陵印经处,金陵印经处那不是白叫的!六百年前,它就有那个实力。...more11minPlay
July 17, 2023172【明藏】172.建文南藏-辛巳,辛未之迷上一课,我们讲:《洪武南藏》的大藏经版,在南京名寺——灵谷寺刻成!刻成之后,又赐给了南京另一个名寺——天禧寺!就是……明·大报恩寺。刻大藏经版的灵谷寺,在历史上为朱元璋搬过两次家……朱元璋很满意!很懂事儿嘛……小童鞋!于是,就给新搬家的这个蒋山寺提了匾额,叫“灵谷禅寺”!南京灵谷寺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据说,朱元璋题名的出处,是——诸佛念生灵,慈佑于民,如呼谷谷应。之后,朱元璋又给这个寺题了“第一禅林”的称呼!据此可见——灵谷寺在明朝初年的佛教地位!新建的这灵谷寺……对吧!搬过两次家,越搬越远,那地方儿就给大点吧!新建的这灵谷寺呢,占地五百多亩!而且,住持方丈这么懂事儿,对吧……连搬两回家,所以朱元璋也很客气,为了保证灵谷寺的日常开支,皇帝就赐给灵谷寺三万四千亩土地,就是……寺产!灵谷寺的寺产所占的范围啊,涉及到今天南京下属的好几个县!并且,南京地区栖霞寺等十二座名寺,皇帝也统一划归给灵谷寺管理!...more10minPlay
July 16, 2023171【明藏】171.建文四年-天禧寺&灵谷寺(错志公)上一课,我们讲:在《洪武南藏》被铲掉的经版中,藏着它的开刻时间——明建文元年,已卯年。经文题记中所说的“佛心天子”指的是——明惠帝朱允文。在明永乐帝登基之后,不承认有建文年号,直接把洪武年号从三十一年延长到三十五年。在明朝留下的各种正式的官方文献中,也没有建文年号。帝王和定于一尊的领袖们认为——只要掌握权力,控制宣传,就能篡改历史!纳粹的戈培尔曾经说过——控制了现在就能篡改历史,篡改了历史就能影响未来!他们想多了!即使不是互联网的时代,历史的真实也会留在细节里……留给后人!“大明……改元已卯”这一句话中,抠掉的“建文”两个字,明显是永乐帝企图毁灭建文帝留下的痕迹,但是同时也明确了洪武南藏的刊刻时间——建文元年春,公元1399年!那年是兔年。...more11minPlay
July 15, 2023170【明藏】170.以识岁月-佛心天子,建文改元上一课,我们讲——关于崇州市凤栖山上古寺的来历,以及它如何拥有的《大藏经》。在《崇州府志》和寺中的石碑记中,讲述的故事大体一致,唯一的出入点,是时间不一样!一说是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所赐;一说是永乐年间……十四年,成祖朱棣所赐。别看这两个时间点就差十几年时间,对吧……反正距今五、六百年了,差十几年不算差……其实不是!这个时间点的差距影响很大!上古寺,就是后来的这个光严禅院,它获赐的这部《洪武南藏》到底是哪一年?到底是哪一个皇帝?是朱元璋?还是朱棣赐给上古寺的?这点非常重要!专家们的意见也都不一样——其实都不是!既不是朱元璋赐的,也不是朱棣赐的……而是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赐的!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明·永乐皇帝,他自己就修了两部传世《大藏经》——《永乐北藏》和《永乐南藏》。“北藏”是皇修藏,他亲自下场参与修了!如果他要赐经,对吧!赐给这个悟空禅师,属于他的这个……他的叔爷爷,他就应该赐自己修的那部《永乐北藏》,他没有理由赐一套自己压根儿就没有经版的《大藏经》!因此,只有朱元璋可能赐经。...more11minPlay
July 14, 2023169【明藏】169.常乐无思-悟空禅师,光严禅院上一课,我们讲:在四川省成都市附近的崇州凤栖山上古寺,发现了举世罕见的“孤本大藏经”——《洪武南藏》!它不仅是孤本……绝本……还是整本!同时具有唯一性和完整性两大特点!它的佛经排序,千字文函号儿,自“天”至“鱼”,六百七十八函,一函无缺!历代《大藏经》都有丢失经卷以后,由人手抄补入的情况!但是《洪武南藏》没有。所以,我们开玩笑说——四川同学可能不太爱读书——这部《大藏经》也许打来了上古寺就一直没有什么人借出去看。凡是《大藏经》借出去过的,那一定会丢!没有跑儿!这也是历史上为什么几乎没有完整的《大藏经》印本传世的原因!万幸、万幸……四川同学们,啊!不爱读书……就保留下《洪武南藏》这个国宝里的国宝!新中国呢,是1949年成立的。1951年,全国掀起四大运动,叫——清匪、反霸、减租、退押。上古寺,哎!值钱的就是这套《洪武南藏》!运动起来了,登宽法师就害怕,他就把这套《洪武南藏》作为“减租退押”上交给了当时的崇庆县政府。那个时候儿的县政府啊,都比较土,对吧……我们等着你“减都退押”是交钱,你交来一大堆破纸有什么用呢?而且一说——这还是一套明朝文物……这么大体积!你让我们怎么保管?县政府就直接继续上交,转运给了刚刚新建的四川省图书馆!...more11minPlay
July 13, 2023168【明藏】168.明敕修大藏经-洪武永乐三大藏上一课,我们把“元藏”——《普宁藏》讲完了。“元藏”比较单纯,只有一部。它后面的朝代是明,“明藏”就比较复杂了!在明朝之前,宋、元两代一共有九种刻本儿大藏经,其中以“寺修大藏经”居多!“敕修大藏经”……就是皇上下旨以后奉旨修的,只有“宋·开宝藏”、“辽·契丹藏”和“元·普宁藏”。剩下六种都是寺修。从明朝开始,《大藏经》就正式进入另一个时期——敕修时期!就是……从明朝开始,除了明末的《嘉兴藏》之外,就再也没有民间修《大藏经》的了!敕修大藏经时期几乎只有官方修。在明朝初年,从洪武帝——朱元璋,到永乐帝——燕王朱棣,在短短几十年之间,明朝皇家先后雕造了三部《大藏经》,按时间顺序分别是——《洪武南藏》、《永乐南藏》和《永乐北藏》。这三部《大藏经》合称“明·敕修大藏经”。...more1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