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海海電台是2020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提出的新計畫。 我們將會致力挖掘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所觸及的理念、傳說、文化等細節,並且在藝術節進行期間,定期更新播送。希望我們能夠將那些在藝術節未說過,未說完的,再說得更長更遠一點。 Powered by First... more
FAQs about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 海海電台:How many episodes does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 海海電台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 episodes available.
November 25, 2025S4 EP 15 「送給世界的禮物—駐地藝術家Eleng Luluan 安聖惠」從小在山林中的舊好茶部落長大的安聖惠,養成無論白日或黑夜,感官全然展開與觀察的能力。身為魯凱的女孩與貴族階級的身份,她承受許多關愛與豐盛的物質文化洗禮,但天生藝術家的叛逆性格,讓她寧可跳脫舒適圈,置身在曠野原始的東海岸創作,隨著生命經驗的累積堆疊,透過龐大的作品量體,呼應出她那骨子里源自山林、海洋、環境的能量,且逐漸形塑出一件件令人安適、安住身心靈的小宇宙(作品),而滋潤她生命原初的愛,讓這樣的創作能量也成為藝術家反饋給世界的禮物。 01:05 只要是安聖惠在的地方就會有安定的感覺。意識部落對聖惠的啟蒙意義,但海浪的聲音好恐怖喔。 02:55 2002年金樽沙灘上的意識部落誕生,藝術家們不約而同聚集在此,回歸最原始自然的環境,一起生活與創作、用生命在「吵架」 04:58 出生成長於屏東舊好茶部落,生在部落領袖家族的期許下備受關注與疼 愛。叛逆靈魂從未停止過。 06:20 叔叔不愛江山愛美人、姊姊(聖惠母親)只好擔起領袖家族的重任。魯 凱的女性雙手永遠不會停歇。 08:46 在一場告別式中終於明白,女性終生雙手不停下來的意義,為孩子縫製、刺繡最美麗的傳統服,因為每個重要的成長、生命階段都充滿了母親們的祝福與期許。 10:22 從事創作後潛心探索母體文化中的身體感。魯凱語pacase包含雕刻、刺 繡、織布、書寫等意義,啟發許多想像。 11:40 三度為大地藝術節駐地創作,位於長濱寧浦的〈faki的背影〉,揣摩部落 男性為部落事務、家園,與山海環境共生共存的、有擔當的背影。 16:26 聖惠從小到大喜歡觀察人的身體語言與背後的精神,尤其是部落擔當者 的身影。 18:22 山坨兒颱風來襲,部落年輕人義無反顧守護家園。 20:12 颱風與聖惠的作品關係密切。尼伯特颱風一夕之間將位於加路蘭的第一件大地藝術節駐地作品〈風搖籃〉摧毀。 23:44 第二件駐地作品為位於寧浦的〈放在那邊的海〉,以「鬼頭刀」的身影 愛捕魚的男性對海的感情,這件作品「吃」了不少人(喜歡坐在裡面看海的觀眾)。 26:13 〈放在那邊的海〉後來到了日本福岡變成了「鯖魚」。國際合作靠肢體語言、敬業態度和「精神糧食」溝通。 29:27 利物浦王子碼頭上的〈Ngialibalibade—致失落的神話〉,以漁網編織成魯凱、排灣的神聖器皿:陶壺造型,回應全球化、新自由主義對世界的影響、傳統文化的消失。 34:11 多樣化的材料使用反映生命不同階段的記憶,每天生活都跟各種素材的 對話。 37:14 從小在山林中長大,無論在白天或黑夜,感官都是全然展開,直覺很 準。 39:37 大型量體的作品對應著身心靈所感知的能量與反饋,找到平衡後便成為了生命的禮物,也成了藝術家送給世界的禮物。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駐地藝術家Eleng Luluan安聖惠 錄音:巴賴Balai 後製:巴賴Balai 製作: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本集音樂: 1. 植夢(片頭片尾)|桑布伊 2. 成為出海口|巴賴Balai 3. 光明的道路 Na Demelja Lja Jalan|巴賴Balai 4. Lovely|巴賴Balai 5. 反覆的新芽|巴賴Balai 6. Ayi愛|巴賴Balai 7. 柳哲光手碟創作EP|柳哲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ea6xpqjvad08397n6mqrj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5minPlay
November 11, 2025S4 EP 14 「讓東海岸的生命力被世界看見--東管處處長林維玲」今年十月,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傳來了喜訊,榮獲國際永續旅遊認證的最高標竿之一「Green Destinations(GD)」綠色目的地認證銀級獎章。過去三年因已連續獲得該單位的「全球百大綠色目的地故事獎」,今年首度申請便雖跳級榮獲銀質獎,講到這裡林維玲處長難掩欣慰的笑容,但並非只因得獎的光環,而更重要的是GD國際稽核報告特別指出,東管處已將永續發展視為內在工作核心價值,這份「由內而生的穩定力量」,是東管處獲肯定的最大關鍵。這份肯定是許多人投注多年、對東部愛到骨子裡的使命感所使然,到底是什麼樣的熱情,能讓大地藝術節、月光海音樂會成為每年必須朝聖的目的地,甚至即使是官網上風景區即時影像:「鏡頭君」的動態,都能成為數萬粉絲、與媒體追蹤的焦點?東漂至此甚至已孕育出身份證V字頭第二代的維玲處長,與我們分享了這個充滿生命力的故事。 01:31 坐擁有好山好水好風光的東管處,辦公室內部的業務量多到爆。 02:59 維玲處長的臉書發文不只是工作足跡,更多是心情故事分享,甚至是東管處即時影像「鏡頭君」背後的小編,連媒體都是看鏡頭君追新聞。 04:21 自稱臺東人的「媽」,因為與先生東漂到此,落地生根:小孩子身分證字號都是V開頭的(臺東)。 07:19 小時候最愛看電視節目「動物奇觀」,立志要當動物節目主持人。長大後選讀臺大動物系,愛上臺東的山與海,決定移居。 08:34 東管處轄區包含自花蓮鹽寮到臺東小野柳共計168公里的海岸線,以及從 花蓮瑞穗到豐濱大港口、綠島等地區。豐富的溪流、海洋、珊瑚礁生態, 將所學與工作自然而然連結在一起。 09:21 靠真愛與熱情打造的公部門,從不那麼官宣的東管處網頁內容可見。 12:15 甫獲聯合國合作組織的「綠色目的地」銀質獎章。認證標準不只是環境 保育、也包含社區連結等多方條件。評鑒者認為東管處所做到的是內化骨子裡的核心意義。 15:42 雖是第一次申請認證即跳級拿到銀質獎章,之前已連續三年獲得世界旅遊目的地故事獎。 16:53 獎章的稽核人員不只是官方拜訪,也要訪談其他關係人:部落社區民 眾、業者、其他公部門。 18:04 所在意與注重的種種要求 更勝於認證標準。 19:14 曾經歷杉原海灣「美麗灣飯店」開發案、石梯坪遊憩區土地使用等爭議 性事件,直接被族人舉著開山刀驅趕的過程。 21:51 換位思考與在地溝通,需要很長的時間共同實踐與地方共好、共榮的目 標。第一線公務員待得時間夠久,才可能實現。 24:58 不為達成KPI所追求的煙火 還需要足夠胸襟延續前人的規劃。 26:58 好的品牌要有說故事的能力與內容,說得出來每項計劃背後所經歷的故 事,連即時影像的「鏡頭君」都有自己的故事與形象 28:08 三仙台鏡頭君因海葵颱風時幾萬人幫加油而成名、大石鼻山鏡頭君有猴 猴公務員陪上班。 30:32 感念珍古德博士帶給全世界的提醒,與所有V君一起愛地球吧~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東海岸公園管理處處長林維玲 錄音:巴賴Balai 後製:巴賴Balai 製作: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本集音樂: 1. 植夢(片頭片尾)|桑布伊 2. 成為出海口|巴賴Balai 3. 反覆的新芽|巴賴Balai 4. 柳哲光手疊創作EP|柳哲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ea6xpqjvad08397n6mqrj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2minPlay
October 27, 2025S4 EP 13 「再生臺東之旅:島循生活實驗隊/台11藝術工作室高敏書、後生連姤雯/九四雜貨舖五十」S4 EP 13 「再生臺東之旅:島循生活實驗隊/台11藝術工作室高敏書、後生連姤雯/九四雜貨舖五十」 生活在臺東,但凡來旅遊或是long stay,不乏在海岸線、縱谷線、南迴線上發現KK(k即公里數)都有好山、好水、好聲音,而以創作力與永續精神發想的島循生活實驗隊,由善於藝術創作、手藝和友善農作的團隊組成,提供旅人可以自由選擇預約、排列組合遊程的設計,都蘭部落在11月8、9日阿米斯音樂節之時,恰好可以搭上這一階段的創意遊程,體驗臺東的好生活與友善環境的旅遊方式。 01:27 島循生活實驗隊自由組合海岸線、縱谷線與南迴線的旅遊行程 03:11 以藝術、手作與回收材料規劃 04:53 連姤雯的後生工作室除了編織工藝,新增藉由切割玻璃技術,讓玻璃器皿再生成為永續的家飾 06:44 帶有法式料理美學的惜食餐桌 07:53 從垃圾治療團創作精神出發的九四雜貨舖,開啟「垃圾」事業的第二春 09:25 藝術療癒和永續的精神出發的遊程設計 11:11 惜食餐桌不僅使用剩食(材)、未用完的醬料調味品做料理外,也有適中的份量不要造成廚餘的美意。也運用臺東在地的香料,如荖葉入菜。 14:15 另一個合作夥伴:鹿野共農共食團隊,以發酵餐桌、發酵食品為主。大人小孩的康普茶製作課程。 17:18 發酵製作與環境、風土影響密切。共農共食課程包括在農地現場採集等行程。 20:25 移居臺東興昌村94號的九四雜貨舖,主導的五十因為孩子的誕生,透過與小孩的相處過程得到更多貼近生活的創作養料。 22:48 11月8、9日兩天的遊程,恰好與阿米斯音樂節日期搭配安排。 24:08 回收紙張材料製作的遊記筆記本、好看的啤酒瓶改造的玻璃杯、再生布料、衣服織成布,再縫製成背包,或者用米麴做成鹽麴,成為不一樣的旅遊紀念品。 31:24 工作坊與餐桌的組合遊程,採取預約方式,明年會繼續推出這樣實驗性的玩法。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島循生活實驗隊—台11藝術工作室高敏書、厚生工作室連姤雯、九四雜貨舖五十李佩璇(五十) 錄音:巴賴Balai 後製:巴賴Balai 製作: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島循生活實驗隊」十一月遊程報名連結:https://reurl.cc/ZNRKO3 🎼本集音樂: 1. 植夢(片頭片尾)|桑布伊 2. 成為出海口(Demo)|巴賴Balai 3. Ocean海|巴賴Balai 4. In your arms(Welcome Home)|巴賴Balai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ea6xpqjvad08397n6mqrj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5minPlay
October 14, 2025S4 EP 12 「拾荒者的光:循環再生創作藝術家高惟維、林俊德」海海人生,難免跌入谷底,不再相信人與自己......然而如果聽得見愛你的人的聲音,有人願意接住你、陪伴走過陰暗幽谷,誰能知曉明日的太陽與星光會有多明艷閃耀呢?高惟維、林俊德這對熱愛時尚與藝術的伴侶,曾經歷事業歸零的低潮,但卻在太平洋、陽光與東海岸濃郁的人情味中重拾希望。他們放下表面雖光鮮亮麗、卻無比殘酷甚至揮霍資源無度的時尚事業,在漂流木、丟棄的嬰兒車、衣料等回收資源中,創造出色彩繽紛、創意滿滿的裝置藝術品。在縱谷山間的J café循環再生創藝空間裡,他們創造出魔幻斑斕的光影世界,不禁讓人想起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拾荒者的美學」中意義的再生。 01:32 高惟維、林俊德這對伴侶位於台九線292k的J café循環再生創藝空間,是60年老木屋改造宛如縱谷裡的美術館 03:11 燈等於家,像是空間裡的香水 04:09 今年為大地藝術節駐地藝術家,作品位於東管處遊客中心室內,名稱 「繽紛閃耀東海岸:成為出海口」,以月光海市集的彩帳天幕回收布料製成壁畫,宛如成功鎮的頭目山側像 06:00 利用回收布料編織製作為軟雕塑。源於兩人都是在臺北服裝設計、產業經驗 07:58 都是水瓶座的「喜歡跟人家不一樣」的性格,從小就是怪咖 09:39 經歷過髮禁的年代,透過對時尚的審美與喜好像是另一種叛逆的態度。 11:06 阿德欣賞惟維可以把10種顏色搭在身上卻不像聖誕樹的時尚美感,惟維 欣賞從事業務卻不油條的阿德的品味 12:35 淘汰得很快、必須走在前面的資本投資、賠光了五千萬的時尚事業,差 點想不開 14:19 惟維一句「你要去哪裡?我陪你去」,兩人騎著唯一的摩托車、帶著一 身僅存的名牌貨和六萬塊現金向太平洋出發 16:20 途中發生車禍雖然腿都擦傷流血,但牛仔褲卻沒有擦破。 19:40 在下著冬雨的花蓮吉安療傷一個多月,因為對人失去信心,阿德沒有對人說過一句話(除了伴侶) 21:00 看見電視上臺東的陽光,決定朝太麻里出發。被太平洋、椰子樹所驚艷。搬進最小的北里部落,不敢大聲講話 23:09 一生當中吃到最多釋迦的時候,充滿善意的鄰人與魯櫆主動叩門,讓兩人打開心扉 25:25 花蓮鹽寮的「海或」精神讓他們發現「人可以有第二種生活的方式」,從此開始回太麻里開民宿 28:37 一個月不到十個客人的民宿,連五千塊的房租也繳不出來。朋友借三千塊,帶著惟維買足衛生紙 30:13 雖經濟拮据但精神滿足,面對陽光、天空與海洋,每天如渡假的心情 31:29 就地取材以回收材料嘗試「玩」,實踐雖有美術天份卻未走上的創作之路 34:09 疫情關係結束民宿,在東管處月光海咖啡上班的惟維會在回收區搜集材料,帶回家讓阿德發揮,用衛生紙筒創造出名為「五月花」(燈罩),也因此被看見,2019年開始在東管處、大地藝術節展覽 37:01 曾經從時尚製造第三大垃圾的產業,到如今利用回收材料創作,心情。「有點像在還債」 39:55 生命猶如重生的循環,色彩開始大量出現在作品上。彷如油畫繪製時顏 料重複堆疊的過程,以回收布料呈現油畫的製程,創造出「繽紛閃耀東海岸:成為出海口」這件作品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藝術家高惟維、林俊德 錄音:巴賴Balai 後製:巴賴Balai 製作: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本集音樂: 1. 植夢(片頭片尾)|桑布伊 2. 成為出海口(Demo)|巴賴Balai 3. 反覆的新芽|巴賴Balai 4. 柳哲光手牒EP|柳哲光 5. 風Vali|巴賴Balai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ea6xpqjvad08397n6mqrj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5minPlay
September 29, 2025S4 EP 11 「跳島閱讀《海海臺東》—臺東縣府文化處洪采薇、晃晃二手書店素素、主編柴油小姐阿南」臺東縣文化處去年創刊《海海臺東》(南島誌),以免費書刊形式介紹南島及太平洋文化,與當代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可向文化處、百大文化基地、書書果實閱讀平台(臺東獨立書店聯盟)索取。今年9月30日發刊的第四期內容,以航海專題領航,介紹近年來發生在太平洋與臺東的重大舟船故事,以及各式各樣的南島話題,10月4日將在都蘭糖廠舉辦「南島生活市集」同時也是新一期書刊的發表會。 01:28 以南島議題為主軸的書刊《海海臺東》,今年第四期新書發刊 04:16 臺東縣府特別成立南島小組,負責所有與太平洋相關事務的連結。南島語系是全球使用人口最多的語種 05:05 國立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南島聽的策展概念很接地氣,親子學習的好地方 07:38 新視覺與編排的第四期刊物,封面很chill。有如跳島航行的編輯故事,從海洋視角去回看陸地、人類、物種的故事 08:57 紐西蘭毛利工藝師與造船師等文化達人將於臺東活水湖樹立星空羅盤,10月4日日出時安裝第一根主柱。當天下午三點在都蘭糖廠舉辦的南島生活市集,同時為海海臺東第四期發刊會。 11:21 支架大洋舟航海體驗、南島食物文化、星空導航知識的觀星走讀 15:09 帆船運動的教育精神不只是技術,更是品格教育、自律精神與情商的養 成 18:04 船是我們的家人之一。Hōkūleʻa南島船的意義非凡,是航海文化復振 的精神指標 19:32 Hōkūleʻa(大角星,也有歡樂之意)是夏威夷的天頂星,昴宿星團 (七姊妹星)是臺灣的天頂星。 21:23 今年是Hōkūleʻa首航50週年,啟動歷時四年的長航計劃,2027年將 經過臺灣,台大人類學教授童元昭六月在大溪地參與航行儀式 24:39 今年四月帛琉無動力帆船Alingano Maisu橫越黑潮抵臺東 (Alingano Maisu帛琉語為掉落的麵包果,無私奉獻知識之意) 26:40 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Mokotaay生態藝術村從2023年開始復振Mihoyo (交換禮物)的傳統儀式 28:24 「海海人物」專訪當代藝術研究者潘小雪,以中英文雙語發表。 29:31 「昴宿之眼」專欄談星空下各地的南島大小事,被猴麵包樹撐爆小王子 星球故事、馬紹爾航海與腦神經的醫學研究等 31:52 太平洋藝術節回望工作坊專題,寫給未來的FestPAC備忘錄。臺灣有史以來參與人數最多的經驗,一年後以藝術治療工作坊方式整理出不一樣的故事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臺東縣府文化處洪采薇、晃晃二手書店素素 錄音:巴賴Balai 後製:巴賴Balai 製作: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本集音樂: 1. 植夢(片頭片尾)|桑布伊 2. 成為出海口Demo|巴賴Balai 3. 反覆的新芽|巴賴Balai 4. 風Vali|巴賴Balai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ea6xpqjvad08397n6mqrj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1minPlay
September 15, 2025S4 EP 10 「斜坡上的嘉年華—南方草草節策展人武撒恩・卡羅」在斜坡上走路,要記得彎腰屈膝!一年一度的南方草草節在9月18至22日,於臺東縣達仁鄉拉裡吧部落舉行。這個知名度越漸升高的地方性慶典活動,過去以沿岸的金崙部落為主場,此次是難得大規模移地在「斜坡上」的部落辦理,意義非凡。以大武山為聖山的排灣、魯凱等原住民族,自稱Kacalisian(斜坡上的人),世代居住在沿南迴地區各條溪流兩岸、往深山裡綿延,也形塑成其獨特的斜坡文化。本屆草草節依舊包含工藝見學、大師對談、走讀、市集與演唱會等多元的內容,更首度舉辦以傳統木雕為題的南方藝術獎,企圖體現傳統工藝轉譯在當代的新方向。 01:13 南方草草節為臺東「南方」的草草(排灣語「人」),也就是南迴地區文化生活而創的節慶 05:16 從武撒恩的家鄉金崙部落曾經全盛時期居民四千多人,火車站啟用人口 外流,經濟活動自此「消光」。 07:30 以飯店管理專業返鄉創辦打個蛋海旅民宿,2016年即獲得旅人評鑑經數 據演算全台灣最佳民宿前25大之一,金崙出現與日月潭、太魯閣等國家級景點的民宿齊名,吸引越來越多外地觀光客前往朝聖 08:49 金崙大橋開通後,因為打個蛋、力卡咖啡等知名店家的擾動,在地的觀 光產業沒有想像中受到影響,反而形成喜歡慢活、細細品味在地文化的客層來訪 10:17 南方草草節創始的動機是為提升淡季、以及新冠疫情影響下的在地經 濟,連續四年累積高人氣,今年第五屆移地至達仁鄉拉裡吧部落舉辦 以「往山裡走,成為斜坡上的人」:Kacalisian a Cau Cau Carnival 為主題 12:31 在斜坡上走路記得要「彎腰屈膝」,意指人要謙卑、對天地敬畏。以大 武山為聖山的排灣、魯凱族,自稱為斜坡上的人。南迴地區族人有是沿著各條溪流向山裡發展成聚落 13:27 草草節自9月18日至22日每天會以各溪流流域分別辦理工藝見學活 動。南迴適合秘境的旅行發現 15:14 草草節曾經一年辦了兩次,其中一次即移地至查拉密(多良部落)舉 辦,累積跟部落共創地方慶典。今年移地徵選舉辦地點時,連新竹都來 報名 17:12 連臺東部落族人都不見得知道的拉裡吧部落,草草節要在這裡傳承傳遞 的價值。柴油小姐的許願清單是又遠又美又寂寞的森永部落。 20:10 有地方人的支持才有可能辦出地方的「靈魂」,與部落一起動起來的能 量驚人,叔叔伯伯搭竹棚、文健站vuvu編織路口意象、台坂國小學童 與婦女負責歌舞 23:56 9月20日全天活動,銀青共創基地為主要場地,沿著斜坡分三層平台進 行不同的活動,包含音樂、市集、講座 26:06 傳承舞台以大鳥部落古謠傳唱隊、卑南族青春歌隊的古謠演出加上戲劇組 合成山海劇場般的畫面。傳遞舞台以當代歌謠、流行音樂創作者戴曉 君、Abus 阿布絲、以莉.高露 Ilid Kaolo接力開唱 28:34 記得穿抓地力強、又好走的鞋子來斜坡上玩,南方書屋裡以南島相關書 籍可閱讀,說書人陪你講以料理、作物為主題的生活族語,邊吃邊聊 31:08 當代藝術家Reretan Pavavaljung磊勒丹為今年大師對談的主講人 32:55 以70年代部落記憶為路徑的走讀設計,青年為引路人。打彈珠、斜坡騎 鐵馬等小vuvu們的生活記憶 35:33 首屆以傳統木雕為題的南方藝術獎,重新看見傳統工藝價值,曾經鮮明 的原民傳統,逐漸為生活木工家具所取代,但希望第一次嘗試可以種下 種子 39:39 如「東西料理軍」般的木工現場競賽,兩位入選者木雕工藝師張威光、 古勒勒將在9月20日完成最後階段的現場創作,中午頒獎,接下來一 個月的展出 42:24 到隴溪車站接上南迴協會幸福巴士接駁車,花東共乘計劃方式來草草節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南方草草節策展人武撒恩 錄音:巴賴Balai 後製:巴賴Balai 製作: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本集音樂: 1. 植夢(片頭片尾)|桑布伊 2. 成為出海口demo|巴賴Balai 3. 柳哲光手牒EP|柳哲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ea6xpqjvad08397n6mqrj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5minPlay
September 02, 2025S4 EP09 「東海岸韌性—開放工作室藝術家高敏書」從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第一屆(2015)年開始,即提出「開放工作室」的概念,用以串連東海岸各藝術工作室與創作者,不只是敞開私密的創作空間、其實也敞開溝通交流的情懷。主持台11藝術工作室的織品藝術家高敏書,是藝術節開放工作室計劃的全勤生,11年來從未缺席,且每年都秀出不一樣的創意,舉辦活動、展覽或市集,讓藝術貼近生活、生活即藝術的東海岸精神展現無遺。「生活在臺東要有足夠的韌性」敏書說,不僅經得起氣候、環境挑戰的毅力,還要有串聯、互助的社群(community)力,活出漂亮。 01:17 無意間騎車經過,就決定住在都蘭山下的美麗部落 04:10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聯名商品的藝術啤酒,來自糖廠與甘蔗檸檬汁的靈感 06:15 2025年月光海音樂會入口打卡區,高敏書以月光海市集的回收部落、家具創作 08:15 服裝設計的環保理念,充滿金牛座的務實及美感 09:54 11年來從未缺席參與大地藝術節「開放工作室」計畫,生活與藝術創作 並行的東海岸美學,各創作者與工作室的串連 13:12 開放工作室辦活動的創意,服裝設計課加走秀、藝術拍賣市集 15:15 喜歡以彩度高、適合炎熱氣候的非洲花布設計服裝,累積的粉絲已成為 東海岸的時尚潮流 19:13 將台11藝術工作室作為平台,讓擺攤維生的創作者有固定展售、或外地 創作者駐村展覽作品的室內空間、 22:55 台11舉辦的市集活動以春秋兩季為主,10月4日即將舉辦南島生活市集以航海為主題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藝術家高敏書 錄音:巴賴Balai 後製:巴賴Balai 製作: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本集音樂: 1. 植夢(片頭片尾)|桑布伊 2. 成為出海口demo|巴賴Balai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ea6xpqjvad08397n6mqrj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6minPlay
August 19, 2025S4 EP08 「原來這麼經典~臺灣原住民流行音樂影響力—國立傳藝中心臺 灣音樂館賴世哲」九月八日即將上場的月光海音樂會「風華再現」,是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與藝術節合作的專場,別以為博物館辦的演唱會是學院派,從流行音樂挖出的原住民歷史名曲,絕對都是讓人忍不住想跟著搖擺齊唱的經典。曾經被排除在三家電視台、廣播外的山地歌謠,卻是有在夜市、菜車、部落之間流傳量不輸百萬唱片的影響力,除了在秋天的月光海可以聽見跨世代原民樂人的金曲組合外,九月底在臺北戲曲中心還會有更大規模的演出,重新在音樂中認識臺灣的歷史。 01:23 東海岸的粉紅色晚霞、大月亮無比魔幻,月光海音樂會忠實粉絲的福利 04:26 葉璦菱「老歌」變成部落名曲「我心魚打羊」的渲染力 07:12 曾經不少流行音樂由「身份不清楚」的原住民歌手演唱、或是出自部落 的原曲 09:24 以博物館視角爬梳對臺灣近代流行音樂歷史的影響,包含國、臺語、布 袋戲與山地歌謠 11:01 正視原住民音樂的影響力,典藏1960至80年代玲玲唱片(第一家原住民 唱片公司)的資料。獨特的原民音樂採集與製作方式,夜市、菜車曾是最 重要的銷售通路 13:57 「可憐的落魄人」被列為禁歌,但唱片銷售超過一百萬張 16:36 音樂反應出時代與社會的變遷。「大武山美麗的媽媽」竟是為了當年「救援雛妓運動」而唱。 19:11 救國團「歡迎歌」曲調來自原民,民歌運動的起始也是李雙澤對胡德夫說『為什麽不唱自己的歌?』而掀起的。 21:55 臺灣音樂館透過口述歷史研究、展覽、演唱會,以更輕鬆的方式認識臺 灣歷史 23:06 九月八日月光海音樂會,由金曲歌手與資深樂人組成的專場,包括第一位灌錄唱片的盧靜子、南王民生康樂隊吳花枝、百萬唱片暢銷歌手陳明仁等 25:07 部落新人結婚要看布農歌王謝英雄的檔期。達卡鬧在原運時期創作多首 重要歌曲,影響深遠。 28:00 讓不同世代的原民樂人的合作,具有傳承與創新的意義。9月27日、28 日在臺北戲曲中心舉辦兩場陣容更大的演唱會。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館主任賴世哲 錄音:巴賴Balai 後製:巴賴Balai 製作: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本集音樂: 1. 植夢(片頭片尾)|桑布伊 2. 成為出海口demo|巴賴Balai 3. 生命之歌|陳明仁/桑布伊(記者會現場實錄) 4. 林班歌「珍重」|桑布伊(記者會現場實錄) 5. 可憐的落魄人|陳明仁/桑布伊(記者會現場實錄)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ea6xpqjvad08397n6mqrj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2minPlay
August 05, 2025S4 EP07 「斜坡上的文藝復興—藝術家賴純純的愛麗絲仙境」S4 EP07 「斜坡上的文藝復興—藝術家賴純純的愛麗絲仙境」 來到位於山坡上的「SOCA Dulan賴純純當代藝術場域」,映入眼簾的是綠地上「希望之花」等等作品,繽紛明朗地在山海之間,顯得奇幻而和諧,彷彿在這裡任何想像都可能成真(她說自己正在實踐一種「新自由美學」)。從臺北移居到臺東十數年,賴純純依然實踐著當代藝術創作與人、時、地同步發生的自由與開放精神,而到了東海岸,大自然的能量自然會召喚著我們的身心靈,不思議的共時性就這麼在流動中決定了當下,讓藝術家們的看似問號卻又肯定的奇想一一實踐,在東海岸、在天地間與生命狀態進行的一場文藝復興正在發生。 01:10 北美館「黑潮:賴純純回顧展」呈現50多年來的創作歷程,臺北多處捷 運站令人熟悉的公共藝術作品,療癒而輕盈 02:37 光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就看了九十幾遍,在電影、生活、日本文化美 學中度過的童年,寤寐之間跳動流轉著豐富的影像 06:07 雲霧飄進教室裡的文化美術系日子,自由開放而浪漫 08:09 遇上廖繼春、李梅樹、楊三郎等大師,深受廖老師自由的靈魂、流動的 色彩宛如精靈般的影響。只記得寡言的他只說過一句:「魚兒自由自在很快樂。」八十多歲仍親自爬上頂樓指導她完成100號的畢業作品「觀音山夕照」 11:25 在當代藝術殿堂:紐約生活,大尺幅的作品開展了與場域、身體的關係,映證著當代藝術具備讓觀者介入的開放性。 13:32 臺灣現代藝術場所變化的時代,北美館的開幕被期許為當代藝術將要 開始。一些具有新觀念的繪畫比賽,讓不具名的、庶民的 女性創作者因 而有機會被看見,跳脫過去畫會等傳統權力結構 15:55 屬於戰後嬰兒潮的她,50年來的創作是與臺灣的「存在與變化」,與時代、社會、空間、生命歷程/存在的對應 18:21 林壽宇老師的創作思想如光點,高高地昭示著,解嚴前一年成立了SOCA 現代藝術工作室。重新省思藝術空間、場域的意義,找回自己、主體的詮釋權 當代藝術是生成中的藝術 23:02 SOCA之於賴純純是生命的實驗與實踐場。從studio到site、工作室/心房到場域的演進。場域所在更是跟環境、地球、宇宙的連結 25:01 千禧年成立台灣女性藝術協會,20幾年來已有兩百多位藝術家參加 26:33 千禧年在臺東迎曙光,是與東海岸連結的契機。看見這裡的創作生命力 之強大,反映出不同於都會的,是跟自然融合,更具直覺式的 身體性的 精神 28:41 以駐村的名義為自己創造來臺東的機會,蓋自己的工作室。在都蘭生活 跟人、山與海的距離剛剛好 31:15 以反映生命觀的態度成立基金會、SOCA Dulan賴純純當代藝術場域,實踐「新自由美學」,讓參與者自然而然進來的,也許能夠實現一場新的文藝復興 33:19 將自己當作變大變小、上天下海、優遊自在的愛麗絲行動藝術,透過儀 式性來跨越年齡、自我期待、階層。在大阪EXPO代表臺灣參展的藝術作品「奇異仙境・希望之花」前,穿上游泳圈製成的愛麗絲服裝送花的快閃行動 35:49 東海岸藝術串連平台計畫:莊昀駐村創作,結合工作坊、回收材料、編織成花,八月底在SOCA Dulan賴純純當代藝術場域展出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藝術家賴純純 錄音:巴賴Balai 後製:巴賴Balai 製作: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圖片提供:賴純純藝術文化基金會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unT.LaiFoundationofArt/photos 🎼本集音樂: 1. 植夢(片頭片尾)|桑布伊 2. 阿光手牒EP|柳哲光 3. 成為出海口Demo|巴賴Balai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ea6xpqjvad08397n6mqrj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9minPlay
July 21, 2025S4 EP06 「尋聲復返靈魂之鄉—Voices of the Ocean海洋之聲:國際南島音樂人臺東駐村計畫主持人馬淑儀、TE NATIRA'A南島大溪地藝術工作室代表Kumu Walis」自2024年啟動的Voices of the Ocean海洋之聲:國際南島音樂人臺東駐村計畫,為臺東縣政府文化處邀請來自泛太平洋各地的音樂人,來到臺東駐村四週,與在地進行交流與共創。這群音樂人在真情流露的南島系譜自然而然地交織成歌,沿著海洋為路行旅,在彼此的故事中找到復返靈魂之鄉的方向。 02:13 臺灣像是泛太平洋/南島地區北端的一顆大海螺 03:13 海海電台首度與位於大溪地(法屬玻里尼西亞)還在昨天的Kumu線 線。從陸地翻轉到海洋的視角看有許多「像極了愛情」的關係。 07:32 賽德克族與大溪地樂舞的因緣 10:47 認識南島文化的過程也是發現轉型正義的重要性 14:02 在泛太平洋文化中,樂舞、祭儀、工藝等同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正值 年度海岸線阿美族豐年祭、排灣族、魯凱族小米收穫祭時節,參與祭典 比工作更重要。 16:12 推音樂人走出去的同時,也邀南島的家人進來,在彼此文化的異同中 交流學習。長達四周的駐村時間,較能深入認識在地,體驗部落文化。 18:43 去年徵選而來的大溪地、馬來西亞、菲律賓音樂人與團隊,來自大溪地的Rahera與Tauapaohu既是樂舞者也是主持儀式的祭司 21:15 在臺東為6組新人(包括2對同性)舉辦大溪地傳統婚禮儀式,每組新人的椰子能被一刀劈開,即會會得到幸福。贈送樹皮為祝福的禮物。 24:27 在史前館石碑上發現與自己(大溪地)身上雷同的刺青圖紋,紋身圖騰與觀星航海的連結,畫出回家的路 26:34 排灣族與大溪地傳統拍刺使用的工具相似 28:00 去年邀請合作的三組臺東音樂團隊為東布青、Mafana樂團、卑南族青春 歌隊(由建和、南王、泰安、檳榔等部落組成)。與駐村團隊建立了 親族一般的情誼,交換學習樂舞、編織、工藝等技術 31:16 今年八月起參加的三組國際團隊:菲律賓/印尼的傳統樂器實驗音樂、印 尼傳統樂器與樂音、馬達加斯加的傳統樂器與音樂,特別增加一位馬來 西亞傳統樂器 Pratuokng的保存及推廣者 33:55 臺灣團隊包括Paliulius 樂團、桑梅絹Seredaw 渲染工作團和巴賴 & GAGA樂團 36:21 不少南島音樂人都會做自己樂器,也期望臺灣創作者做出自己專屬的樂 器 37:20 將在九月份月光海音樂會的上午,同場地的阿美族民俗村舉辦兩天四場 的音樂工作坊。並在9月9日場邀請去年的大溪地「家人」回來與卑南 族青春歌隊一起演出。9月20日於新生公園廣場發表今年合作成果。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海洋之聲|國際南島音樂人臺東駐村計畫主持人馬淑儀Homi,TE NATIRA'A南島大溪地藝術工作室代表Kumu Walis 錄音:巴賴Balai 後製:巴賴Balai 製作: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圖片提供:海洋之聲 Voices of the Ocean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voimr.taitung 部分音樂提供:TE NATIRA'A南島大溪地藝術工作室 🎼本集音樂: 1. 植夢(片頭片尾)|桑布伊 2. 成為出海口Demo|巴賴Balai 3. La ora tatou|Guillaume Matarere 4. Tiurai hanahana|Liliane 5. No hea mai|Temaeva 6. Te ta'o|Teiva LC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ea6xpqjvad08397n6mqrj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3minPlay
FAQs about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 海海電台:How many episodes does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 海海電台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