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多多给大家读了《登鹳雀楼》这首诗,现在我们就先来复习一下这首诗吧。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简介: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
鹳雀楼在古时候是一座很有名的楼,它建成的时间距今差不多1500年。鹳雀楼只有三层,但在当时已经算“高楼大厦”了。所以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才会觉得视野开阔,周围一切景物都看得很清楚。
鹳雀楼名字的来历:
因为据说在它上面经常有鹳雀停留休息。鹳雀其实是一种很珍稀的水鸟。它的腿又细又长,体型也很大,样子有点像仙鹤,鹳雀楼由此得名。
(↑鹳雀楼)
《登鹳雀楼》的创作背景:
王之涣是唐朝人,学问很大,会写文章、作诗。虽然早早为官,但是仕途不顺。因为受到陷害,他便弃官跑去游山玩水了。他沿着黄河,一路拜访名山大川,饱览祖国山河。有一天,他来到鹳雀楼,发现周围远近的景物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