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12/25回到台北思享森林的實體快閃店,是2022年在台灣舉行的最終壓軸場;80位參加者與4位重量級來賓,堪稱是所有場次中最豪華最豐富的排場!
由於內容實在太精彩,主廚決定剪成兩集跟大家分享;EP127呈現的是前半段,由兩位優秀的報導文學作者李易安、廖珮岑,分別從文字與花氈兩個視角切入,與我們分享他們眼中的中亞。
▮ 李易安 / 中亞的巴別塔:再次刮除、複寫的文字地景
中亞自古是歐亞大陸上的十字路口,而這也反映在當地的文字政策上。原本如同其他伊斯蘭國家一樣使用阿拉伯字母的這塊土地,在20世紀的短短100年裡,為何突然全面改用西里爾字母,而50年後又再次更換為拉丁字母?使用何種書寫系統,究竟是純粹考量適用性的決策,還是摻雜了其他斧鑿的痕跡?
這段分享中,易安順著歷史將我們帶入中亞的文化脈絡中,一一說明每一種書寫系統的來龍去脈,以及左右各國政策的內外部因素,讓我們看到各個國家的情勢與國際關係,如何決定了該國今日的文字地景。
▮ 廖珮岑 / 花氈上的遊牧世界
花氈是遊牧民族傳承千年的藝術傳統,也是許多旅人喜愛的紀念品;但若只看到那些圖案的精巧美麗,那就真的太可惜了——事實上每塊花氈的上面,都藏著無數源自自然界的符號密碼;每一個符碼背後,連結的可能是動物、植物,甚至是山川與人物!
自然人文雙修的報導文學得獎作者珮岑,在這場活動中從花氈的製作過程開始,為我們介紹花氈的工藝傳統,以及每一種符號裡暗藏的意義。讓我們看到原來花氈呈現的不只是美麗,更是一扇大門,帶領我們走進遊牧民族獨特的世界觀中。
🫶 本場活動感謝每一位參與者,以及以下全力支持的人——
特別感謝場地【Sense Forest思享森林】全體同仁尤其店長和小編無私的支持付出,隔壁鄰居【Sense思法人】椅子支援!
🎙️ 來賓簡介:
李易安,記者、作家與資深背包客,用移動做田野,以田野為生活,為田野而移動。怕鬼,但喜歡逛墓園;喜歡旅行,也喜歡紀錄,文章散見端傳媒、轉角國際、Matters;第13屆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獲選者,曾入圍亞洲出版協會(SOPA)卓越新聞獎。兼職翻譯,譯有《歐亞帝國的邊境:衝突、融合與崩潰,16-20世紀大國興亡的關鍵》、《啟蒙運動》、《ISIS伊斯蘭國的新娘:13名年輕女子與無法離開的寡婦之屋》等書。著有《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獲得2021年OpenBook好書獎)、《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
廖珮岑,研究過遷徙猛禽,目前是一個地理人。關注人與環境的互動,期望以人地關係的角度紀錄世界。為了追尋鷹獵文化,前往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等國家,從此愛上遊牧世界。曾獲雲門流浪者計畫、時報報導文學獎、鍾肇政報導文學獎。文章散見轉角國際、上下游副刊等。正在方格子上經營《遊牧過渡帶》專題。
✅ 本集重點:
5
102102 ratings
12/25回到台北思享森林的實體快閃店,是2022年在台灣舉行的最終壓軸場;80位參加者與4位重量級來賓,堪稱是所有場次中最豪華最豐富的排場!
由於內容實在太精彩,主廚決定剪成兩集跟大家分享;EP127呈現的是前半段,由兩位優秀的報導文學作者李易安、廖珮岑,分別從文字與花氈兩個視角切入,與我們分享他們眼中的中亞。
▮ 李易安 / 中亞的巴別塔:再次刮除、複寫的文字地景
中亞自古是歐亞大陸上的十字路口,而這也反映在當地的文字政策上。原本如同其他伊斯蘭國家一樣使用阿拉伯字母的這塊土地,在20世紀的短短100年裡,為何突然全面改用西里爾字母,而50年後又再次更換為拉丁字母?使用何種書寫系統,究竟是純粹考量適用性的決策,還是摻雜了其他斧鑿的痕跡?
這段分享中,易安順著歷史將我們帶入中亞的文化脈絡中,一一說明每一種書寫系統的來龍去脈,以及左右各國政策的內外部因素,讓我們看到各個國家的情勢與國際關係,如何決定了該國今日的文字地景。
▮ 廖珮岑 / 花氈上的遊牧世界
花氈是遊牧民族傳承千年的藝術傳統,也是許多旅人喜愛的紀念品;但若只看到那些圖案的精巧美麗,那就真的太可惜了——事實上每塊花氈的上面,都藏著無數源自自然界的符號密碼;每一個符碼背後,連結的可能是動物、植物,甚至是山川與人物!
自然人文雙修的報導文學得獎作者珮岑,在這場活動中從花氈的製作過程開始,為我們介紹花氈的工藝傳統,以及每一種符號裡暗藏的意義。讓我們看到原來花氈呈現的不只是美麗,更是一扇大門,帶領我們走進遊牧民族獨特的世界觀中。
🫶 本場活動感謝每一位參與者,以及以下全力支持的人——
特別感謝場地【Sense Forest思享森林】全體同仁尤其店長和小編無私的支持付出,隔壁鄰居【Sense思法人】椅子支援!
🎙️ 來賓簡介:
李易安,記者、作家與資深背包客,用移動做田野,以田野為生活,為田野而移動。怕鬼,但喜歡逛墓園;喜歡旅行,也喜歡紀錄,文章散見端傳媒、轉角國際、Matters;第13屆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獲選者,曾入圍亞洲出版協會(SOPA)卓越新聞獎。兼職翻譯,譯有《歐亞帝國的邊境:衝突、融合與崩潰,16-20世紀大國興亡的關鍵》、《啟蒙運動》、《ISIS伊斯蘭國的新娘:13名年輕女子與無法離開的寡婦之屋》等書。著有《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獲得2021年OpenBook好書獎)、《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
廖珮岑,研究過遷徙猛禽,目前是一個地理人。關注人與環境的互動,期望以人地關係的角度紀錄世界。為了追尋鷹獵文化,前往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等國家,從此愛上遊牧世界。曾獲雲門流浪者計畫、時報報導文學獎、鍾肇政報導文學獎。文章散見轉角國際、上下游副刊等。正在方格子上經營《遊牧過渡帶》專題。
✅ 本集重點:
182 Listeners
150 Listeners
46 Listeners
9 Listeners
305 Listeners
36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 Listeners
226 Listeners
10 Listeners
38 Listeners
108 Listeners
3 Listeners
41 Listeners
47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