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海洋在哭—一位教授的潛水淨海行動》,作者:陳徵蔚
這集我們會談到:
1.何謂「塑膠微粒」?為何塑膠微粒不會被大自然分解呢?
2.每個人的人腦、身體中有塑膠微粒!和失智症有何關聯?
3.每人每週會攝入近5g的塑膠微粒!!從哪些地方攝入的呢?
4.塑膠微粒無所不在?可透過那些方式進入人體內呢??
5.最主要攝入塑膠微粒的來源竟然是喝水!哪邊的水源相對較好?
6.《海洋在哭—一位教授的潛水淨海行動》,作者及書籍內容簡介
7.為何人類要發明塑膠?塑膠發明的背景與其背後的歷史故事
8.第一個人造塑膠的發明,為何讓當時的台灣躍上國際舞台?
9.樟腦當前已退出國際舞台,樟腦丸的功效與其優缺點為何?
10.早期的塑膠:賽璐珞與電木,有哪些優缺點?為何被淘汰了?
11.二次世界大戰後新塑膠百花齊放,有哪些品項?特色為何?
【背景介紹】
塑膠微粒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包括更細小的奈米塑膠。 它們來自於塑膠製品的分解、化學產品的成分,以及工業生產過程。 塑膠微粒的潛在風險包括進入食物鏈、干擾內分泌、增加發炎反應,並可能對健康造成長期的影響…..。
請贊助我一杯咖啡,感謝您的贊助,讓我們能走得更遠、更久💕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f7e7e438-ba35-4962-85bb-8747fdea113b
【主持人】Joe、Anna、Fana
※追蹤、訂閱《Life~生活誌》
IG:lifejournal_podcast
各大平台節目連結:https://linktr.ee/life_podcas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