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當企業面臨零碳轉型的迫切需要,《ESG新賽局》與您一起在綠色浪潮中,找到可行的創新競爭策略! 我們將從地緣政治與國際情勢、企業治理與實戰經驗、供應鏈ESG轉型之有效方案三大主題切入,為你提供最新的永續趨勢指南! 本節目由 Porite台灣保來得贊助... more
FAQs about ESG新賽局:How many episodes does ESG新賽局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27 episodes available.
September 28, 2023落實源頭減廢,逐步打造永續外送鏈 —ft. foodpanda公共事務協理郭昕宜foodpanda 即時外送平台在疫情期間迅速崛起,平台與消費者端都深知外送會增加垃圾量。因此foodpanda 自 2019 年起,就在APP上增設點餐時的預設按鈕,鼓勵用戶不索取一次性餐具。更與 RE-THINK 合作,逐一訪問合作店家,找到減廢、零剩食等環保永續目標與平台店家共生共榮的可能性。一開始當然反彈店家居多,但是透過長期的努力,foodpanda 的「環境友善店家」目前已經有一千多家,遍及全台。它們也因此得到「台灣企業永續奧斯卡獎」,達成消費者、店家、平台三方共好的正向改變。這其中有哪些摸索與撞牆的關卡?一起來聽聽本集節目。 更多【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專題報導,請上《Hi科技咖》Podcast https://pse.is/4drbp9🔎《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專題傳送門▶https://www.ic975.com/newsletter/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more23minPlay
September 21, 2023透過軟體認證供應鏈,打通塑膠產線任督二脈 —ft. 蟲洞科技總經理許國洲塑膠產製仍是現代生活不可避免的重要要素,然而如何讓塑膠製品在循環經濟中順利驗證、最終取信於消費者?這個問題如今可以透過資訊方案來解決,業者不用為上百樣產品一一送驗,只要結合軟體就能即使掌控線上生產全貌。這樣的解方也能串接許多中小企業進入產業鏈,讓未來的市場開拓更順利。一起來聽聽本集受訪來賓蟲洞科技總經理許國洲先生的仔細分析。 更多【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專題報導,請上《Hi科技咖》Podcast https://pse.is/4drbp9🔎《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專題傳送門▶https://www.ic975.com/newsletter/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more23minPlay
September 14, 2023綠色資訊方案是中小企業的聰明減碳法 —ft. 蟲洞科技總經理許國洲蟲洞科技累積20年經驗,主要提供企業綠色環保、供應鏈管理、智慧化工廠及雲端服務等SaaS系統化服務。這兩年永續與減碳議題變成很多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新議題,許總經理觀察到中小企業大致分成兩類回應,有些公司出現碳焦慮,有些公司選擇無視......這也顯示出許多 ESG 議題依然高懸,無法確實落地。一起來聽聽他的分析與建議的解方。 更多【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專題報導,請上《Hi科技咖》Podcast https://pse.is/4drbp9🔎《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專題傳送門▶https://www.ic975.com/newsletter/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more22minPlay
September 07, 2023台灣碳權交易所上路!看看您的企業適用哪一種碳交易方案 —ft. KPMG安侯碳資源服務黃力家董事總經理全世界各國的碳稅方案都將逐漸成型,以海外貿易為主的台灣企業將面臨新的關卡,除了雙軸轉型減碳,企業主一定會需要碳權交易來平衡最終無法減到底的碳成本。目前的確有一些跨國的獨立機制可以提供碳權認證,例如 VCS 、黃金標準等等,但是當台灣的碳權交易所正式開始運作,就可以避免企業個別向國外交易的風險。同時台灣的規劃也將排碳大戶的碳費、中小企業與公民營單位的自願性碳權都區隔開來。這其中還有哪些需要企業主注意的問題與最新趨勢?一起來聽聽本集非常精實的內容。更多【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專題報導,請上《Hi科技咖》Podcast https://pse.is/4drbp9🔎《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專題傳送門▶https://www.ic975.com/newsletter/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more24minPlay
August 31, 2023總量管制 vs 自願減量,碳權管理的前世今生 —ft. KPMG安侯碳資源服務黃力家董事總經理從京都議定書到格拉斯哥氣候公約,為了管制溫室氣體,廿多年來歐盟已經推展了四個階段,前三階段幾乎都是內部管理:第一階段是2005-2007年,建立碳價格、配額與基礎監測設施。第二階段是2008-2012年,免費分配比例降低10%。第三階段是2013-2020年,歐盟將國家上限整合為歐盟區內單一排放上限。第四階段是2021-2030年,產業減排43%(以2005為基準),每年減少2.2%免費配額,擴大體系增加產業種類,並且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由黃總經理的梳理與解說,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所謂的「附件一國家」的減碳路徑圖,在公告實施CBAM之前,他們多年來已經從各方面制度試圖降低碳排,而且設定「總量管制」是歐盟可執行的減碳管理方向。於此同時,各國也紛紛更新修正氣候治理的法律工具,台灣則是選擇《氣候變遷因應法》與「自願減量」的路線,來達成2030減排24%、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台灣選擇的理由為和?「自願減量」該如何規範與引導?請聽聽本集的精采內容。 ♻更多【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專題報導,請上《Hi科技咖》Podcast ▶https://pse.is/4drbp9🔎《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專題傳送門▶https://www.ic975.com/newsletter/減碳不嘆!成為永續贏家/...more23minPlay
August 24, 2023跨國集團的各國分廠減碳調適方案 —ft. 正美集團企業發展總經理梅國卿正美集團目前已佈局大中華、東南亞、北美等區域市場。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減碳方案,除了密切注意各國法規政令最新發布的進度,正美更需要配合品牌主的企業要求,因此他們的內部成本控管與組織文化調整,也要配合客戶的採購策略,為節碳找到具有公信力的數據。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哪些考量?如何看接下來一年半的全球碳邊境條款?一起來聽聽本集內容。...more23minPlay
August 17, 2023五大綠色永續策略,讓雙軸轉型落實到企業營運 —ft. 正美集團企業發展總經理梅國卿正美集團成立五十年,服務客戶均為全球五百大,如今也布局世界各國。為了服務國際客戶、也為了與供應鏈穩定接軌,他們2010年就開始實踐 CSR,同時在近幾年邁向雙軸轉型。2022年初更成立了永續發展辦公室(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fice, SDO),訂定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綠色數位、綠色能源等五大永續發展策略。本集為您邀請到正美集團企業發展總經理梅國卿,請他分享在轉型路上,企業內部跨部門的溝通協調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運作,以及 Design Thinking 如何運用在永續發展辦公室與企業智庫上。透過他扎實的分享,希望能提供您在企業轉型路上的內部治理方向。...more24minPlay
August 10, 2023改變囤積生活、減少浪費,就從現在開始 —ft. Tasteme創辦人暨執行長葉柏軍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2021年全球飢餓人口已增至8.28億,約佔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但全世界每年卻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台灣人的食物浪費更是亞洲第一。我們除了改變採購習慣,吃多少買多少、買當季吃當季、定期清理冰箱及善用分類與保存。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案來解決浪費的問題?畢竟個人生活上的節能減碳也是不可迴避的問題,讓每一樣食物成為好的循環,才是一種健康生活。本集再次為您訪問Tasteme創辦人暨執行長葉柏軍,請他來談 Tasteme APP 未來 to B、to C 還有哪些規劃,這個 APP 除了惜食之外,還能做到多少運用。一起來聽聽他的願景。...more23minPlay
August 03, 2023開創惜食又嚐鮮的共享平台 —ft. Tasteme創辦人暨執行長葉柏軍我們經常關注製造業應該如何因應ESG,似乎跟日常生活還有一些距離,但實際還有另一波國際趨勢,是透過民生產業來鼓勵個人與企業進行節能減碳。葉柏軍帶領團隊創造的 Tasteme 平台,透過媒合商家與使用者,可以有效解決即期食品,也讓消費者有機會以優惠價格嚐鮮。環保署統計台灣每年約有52萬噸廚餘回收,但葉柏軍考量那只是進入回收系統的數量,他推估全台真實廚餘量應該落在360萬噸左右。Tasteme 平台的設計,既能夠解決剩食問題,為使用者省錢,也協助商家節能減碳。但是這些聰明設計,卻是在疫情期間啟動的,這段期間有哪些甘苦?對未來有哪些展望?一起來聽聽這一集,您也不妨下載這個APP,挑戰一下新鮮事吧!...more24minPlay
July 27, 2023您是抗拒?認命?還是擁抱ESG的變革轉型? —ft. KPMG安侯建業顧問部營運長 謝昀澤 與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執行副總 林泉興根據 KPMG 去年的調查,仍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台灣CEO,面對 ESG 即將帶來的變局,視為成本增加的負擔。顯然大家正在逐漸從抗拒轉變到認命,但尚未以正面積極的想法來迎接變革。這個比例與全球有相當大的落差,也是台灣企業亟待轉變之處。除了民生商品之外,台灣的百年企業極少,這其中缺乏的其實是品牌核心價值的建立。趁著ESG浪潮風起雲湧之際,積極進行落差盤點,實踐數位轉型,落實 ESG by Design,才能讓企業再次站上浪頭。在此同時,還要對碳權的定義建立正確的觀念,別繞遠路浪費公司資源。查看 KPMG《全球暨台灣CEO前瞻大調查》 歷年報告:https://tinyurl.com/2yejev2p...more24minPlay
FAQs about ESG新賽局:How many episodes does ESG新賽局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2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