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HakKa恁傪菜!哇~怎麼這麼豐盛!「恁傪菜」是臺灣客語四縣腔非常豐盛之意,藉由主持人阿彬,每一集邀請來賓「說菜」,介紹臺灣各地區客庄的食材、特產,用味覺走遊客家,用廚藝征服世界。░ 聽友來信☀FaceBook▸ ... more
FAQs about HakKa恁傪菜:How many episodes does HakKa恁傪菜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69 episodes available.
January 15, 2025客家人的年俗有何不同 過年前採辦年貨是大事 該如何準備??來賓 : 富湘粄食 王湘仁老師農曆12月25日「入年假」,家家戶戶開始準備過年,進行大掃除、採買年貨、貼五福紙等活動,並準備甜粄、發粄及菜頭粄(蘿蔔糕)等美食。 「年三十」(意指除夕)客家人會準備牲禮及供品「拜天公」,而年夜飯及矺年錢(壓歲錢)也是重頭戲。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守歲的習俗,家家通宵達旦燈火明亮,稱之為「點年光」。大家團聚一起,辭舊歲迎新春,共享天倫之樂。客家人有「勤儉持家」的風氣、和戒殺生的慈悲觀念,所以在年初一,新年的第一日第一餐不吃酒肉,要吃「齋」。吃了早齋以後,老人家習慣是要到寺廟燒香,因此寺廟香火鼎盛,大家祈求神明保佑新的一年平安納福。年初二要輪流轉妹家。年初三的早晨,都會被窗外的鞭炮聲吵醒,因為這一天有些家庭有「送窮鬼」的習俗很熱鬧。客語比例 : 85%...more34minPlay
January 01, 2025長輩說:毋好食粄个毋係客人 過年到了要準備什麼粄呢? 湘仁老師告訴你來賓 : 富湘粄食負責人 王湘仁老師曾榮獲客家貢獻獎 已故的古國順老師常說:不愛吃粄的不是客家人,由此可證客家與米食文化息息相關。從前農業社會時期,臺灣客家人大多以種植稻米為主,因此每在豐收時期特別感恩珍惜,客家的米食文化便這樣發展開來,並且與節日禮俗、生活及信仰,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除了米飯之外,客家人也會用米做成各種「粄」類食品,例如「蘿蔔粄」、「芋仔粄」、「粄條」、「水粄」、「九層粄」、「菜包」等,如遇上年節慶典,敬祖祭神的場合,更會做「粢粑」、「粄圓」等來敬神或與親戚朋友分享。客家人過年節常吃的粄,是用米磨粉後做成的,有甜粄、菜頭粄、發粄、菜包等。今天請王湘仁老師來介紹喔客語比例 : 85%...more30minPlay
December 18, 2024來自山海河鮮醃漬出的醢 你敢吃嗎 ?來賓 : 臺中市大明國小客語大埔腔 劉盟潭老師來自東勢的大埔腔 劉盟潭老師,今天要介紹家鄉的特殊醃製物"醢",以及小時候他阿婆的料理味道。臺灣在早期沒有冰箱、食物保存不易的時候,客家民眾會把捕獲的小魚小蝦用鹽巴醃漬的方式,放入罐中發酵,加工製成類似魚露的發酵食品,這在新屋沿海叫鹹醢,用它的湯汁來拌飯或是炒菜有獨特的香氣。來到台中山城地區,舉凡山上跑的山豬;還是水中游的溪蝦、爬岩鰍(石貼)、鰕虎(狗魽仔)、溪哥(白哥仔)、石賓魚…等都有人拿來製作醢,食材繽紛又多元。東勢客家石貼(爬岩鰍)醢,魚類骨頭發酵後,其實都會化掉,老人小孩吃都不用擔心被魚骨刺到。而阿婆拿手的酸菜瓠乾排骨湯,使用的食材都是當地種植的作物。做法是將紅蘿蔔、酸菜、竹筍全部切成長條狀,再用瓠瓜乾捆綁,這就是酸菜瓠瓜結。再加排骨用文火煮成一鍋湯。清甜的滋味非常適合飯後解膩、解酒。今天就來聽劉盟潭老師說他小時候的味道。客語比例 : 95%...more41minPlay
December 04, 2024對美食標準超高的小蛙老師 要破解如何讓敏感特質 變成你的成功關鍵來賓 : 聲音魔法師 邱筑君老師你吃飯有規矩嗎 ? 對食物會有很多禁忌嗎 ? 小蛙老師說,他吃麵、吃韭菜 但不吃韭菜水餃;吃咖哩飯必須攪拌均勻才可以;芋頭煮火鍋不能爛掉,所以要先煎過...。規矩好多,因為他對生活點滴超敏感。其實當廚師也需要一種敏感特質,那就是敏感的味蕾,及對食材的執著。來聽他說 對食物的執著。本身就是高敏兒的小蛙老師說,他不喜歡吵雜的環境、對於衣服材質或食物口味非常挑剔,幸好成長過程有家人陪伴,才沒被認為是「難搞」的孩子,其實,小朋友具有「高敏感」特質,同時也有豐富的感受力、深度思考等特點,如何讓「高敏感兒童」的特質被轉化成優點,來聽聽他怎麼說。客語比例 : 50%...more30minPlay
November 27, 2024寒冬來碗熱騰騰的清燉牛肉湯 暖胃暖身又暖心來賓 : 聲音的魔法師 邱筑君 (小蛙)老師冬天到來氣溫下降,想喝溫熱、清淡又飽足的牛肉料理,一定會想到清燉牛肉湯,但清燉牛肉湯底要怎麼做呢?其實只要把食材準備好,按照簡單的步驟,就能快速處理食材,調味,不費力氣的燉煮出天然、清甜好喝的清燉牛肉湯底,然後燙個麵和青菜,清燉牛肉麵很快就能上桌了。今天邀請到小蛙老師來示範他的料理手法,如何吃出牛肉的鮮甜味今天小蛙老師就手把手的教給你喔!!客語比例 : 40%...more31minPlay
November 20, 2024槽頭肉你吃過嗎? 頭擺生活艱苦 只要能吃 絕不放過來賓 : 克與廣播資深前輩 楊進煥老師以前農耕技術不發達,農夫總是照節氣按時令來種農作物,因此難免會有青黃不接的時候,尤其在中秋節前後,因季節轉換食材最不足,故平時要多儲備糧食。這時客家人的醃漬物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楊老師說到小時候吃食鮮少肉類,油份也不足,因此大多吃槽頭肉等下腳豬肉,槽頭肉是連接豬頭與軀幹部位的肉,被稱為「刀口肉」或「血脖子肉」,因槽頭肉上淋巴較多,也稱為「淋巴肉」。槽頭肉是豬肉中公認品質差、價格低的,可見當時的生活有多艱苦。今天就來聽楊進煥大哥講述頭擺的故事,以及他日後發家開工廠的經過。客語比例 : 95%...more31minPlay
November 13, 2024蛋的各式料理你喜歡哪一種? 珮舒老師聊最近的工作計畫來賓 : 全球客家串流計劃藝術家 黃珮舒老師蛋是常見的食材,包括鷄蛋、鴨蛋、鵪鶉蛋和鵝蛋等等。蛋有良好且均衡的營養成分,除了蛋白質外還有膽鹼、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群等營養成分。蛋這種容易取得又便宜的家常食材,卻也是最百變的營養食材!不管是荷包蛋、滷蛋、炒蛋或蒸蛋等常見餐桌菜,或是溏心蛋、班尼迪克蛋、西班牙烘蛋等人氣料理,都能給人大大的幸福感!今天訪問的藝術家黃珮舒老師就超愛吃蛋料理的說,曾一餐就吃了四顆蛋,其實也還好啦! 老實說我也是愛蛋一租族,最愛荷包蛋,然後炒蛋、蒸蛋、滷蛋每種都愛,但考卷上的鴨蛋除外!! 呵呵。另外珮舒老師近期也在一場全球客家串流計畫中有參與演出,而這次他不唱改用唸文本加上聲音表演的方式,要讓大家耳目一新喔!! 現在就來聽珮舒老師怎麼說!!客語比例 : 40%...more31minPlay
November 06, 2024現代人的養生觀念 讓番薯、地瓜葉大翻身 聽說當學徒要熬3年4個月 也太辛苦了吧來賓 : 客家廣播前輩楊進煥 老師現代人注重身體健康,為了養生的緣故,少吃米飯改吃高纖的番薯、地瓜葉,但在40、50年代,因為戰亂造成物資極度缺乏,據說當時煮一鍋飯裡面全是番薯看不到米粒,而番薯又硬又難吃,另外地瓜葉更是又老又硬,主要是用來餵豬,如此艱苦的年代,客家前輩也是"咬薑啜醋"的撐過來了。在當時資訊不發達,找工作只能靠看報紙的求職欄,或是親友介紹去當學徒學手藝,這對現代的年輕人來說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今天邀請楊進煥大哥來聊聊早年艱苦生活的經驗。客語比例 : 95%...more30minPlay
October 30, 2024入秋了 聽阿春妹如何用養生茶保養身體來賓 : 客家料理美魔女 彭月春老師秋天到了,民眾開始注意溫補養生的方法,養生食材透過萃取技術,將漢方藥材或草本植物溶入茶品,成為輕鬆調理身體的捷徑。因此,許多人會隨時準備好茶包,整天沖泡當開水喝。中醫講究「藥食同源」,養生茶是將中藥材本身的屬性,以茶飲的形式慢慢幫助身體恢復至平衡狀態。因此沒事要多喝茶喔! 來聽阿春妹說,他是怎樣保持美魔女的 "美貌" 與 "身材" (騙人),有小撇步要跟大家分享的說 !!客語比例 : 80%...more31minPlay
October 23, 2024從小時候个打粄經驗 講到紅燒牛肉如何料理? 來聽阿春妹个人生正能量來賓 : 美魔女客家廚藝大師 彭月春老師"粄仔"可說是客家飲食的重要產品,長輩曾說過 : 不愛吃粄的 不是客家人,這句話是否讓你也擔心自己的血脈不純淨了,哎呀~ 想太多。現在跟頭擺(從前)當然不一樣啊! 現代的精緻米粄食物,連其他族群的捧油都愛吃。今天請月春來跟大家分享小時候打粄過節的經驗,同時阿春妹也要教大家煮紅燒牛肉麵啦! 現在就來聽阿春妹講她的人生正能量喔 !客語比例 : 90%...more31minPlay
FAQs about HakKa恁傪菜:How many episodes does HakKa恁傪菜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69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