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與經典頻道的漢字形音義系列,從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源頭—殷商甲骨文字與金文構形,解析漢字的本義與引申義。這集影片想探討可字的形音義:
「可」的字形最早可追溯自甲骨文,有十四種寫法,總歸為三大類寫法,皆由兩部件組成,內部件象口,外部件構形較抽象難以辨識,中日學者有不同看法,而我比較認同日本漢字學者將此部件解為嘴的深處。「可」的金文字形,有十種寫法,總歸為三大類寫法,構形與甲骨相近。
「可」的本義,參見《說文》:「𦘫(ㄎㄣˇ)也。从口丂(ㄎㄠˇ),丂亦聲。凡可之屬皆从可。」,《玉篇》:「𦘫,今作肯」。許慎認為「可」字的本義是指肯,有願意、能夠的意思。
根據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可」有兩種讀音,代表兩種不同字義:
第一種讀音為「ㄎㄜˇ」,意思是肯定、贊成、贊同、相稱、適合、病癒、痊癒、當、對著、值得、堪、能夠、約略、約計、卻、豈、但是、可是、美好的,如「可人兒」、真、確實,如「可說是」、用在肯定或疑問句中,可加強語氣。如「你可知道?」。
第二種讀音為「ㄎㄜˋ」:中國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國對君王的稱呼。如「可汗」。
現代古文字學者林義光先生訓可字曰:「從口丂,與号同義。當為訶之古文,大言而怒也。」,解作氣欲大聲舒出之意。
日本古文字學者白川靜先生解釋「可」字是會意字,由口和彎曲樹枝的象形所組成,拿著一個樹枝拍打祭器「口」,代表極為希望並命令神要同意自己的要求。而歌字也有可的部件,因為人極其希望神答應自己的要求時,就會開始吟唱、歌唱祝詞。
日本《角川新字源》認為此字中ㄎ為聲符,口為意符,代表許可之意。
日本漢字學者認為可字是由口與丂組成,口部件代表人的嘴,丂部件代表一曲折符號,象人嘴巴的深處,兩部件組成的意思,指從嘴巴深處大聲吶喊。我自己認為此說十分具有參考性,因為人的口部和喉嚨的側面圖,十分類似此曲折符號。此外,類似舌後根部隆起之形狀,也十分類似此曲折符號。
在學術界中,有一派學者就相信認為韓文諺文字母是由朝鮮王朝的世宗透過口、舌之象形發明而成,因此,諺文一開始是用象形法造字。現今韓國廢除漢字後,改使用諺文字母,作為韓國主要通行的文字系統。韓國在未廢除日常生活漢字前,諺文字母如日文的假名,用來替漢字標音。
有趣的是,韓文字母中:也是以極其相似甲骨丂部件的彎曲符號ㄱ(k/g),代表舌頭後方隆起的軟顎音:k/g,組合母音發音如:(가(k(g)a) 기(k(g)i)구(k(g)u) 개(k(g)ae)고(k(g)o)),在語言學上k/g屬於軟顎塞音,軟顎確實是相當靠近嘴巴深處喉嚨的發音部位。
在世宗親自書寫的訓民正音中有這樣的說明:「牙音ㄱ,象舌根閉喉之形」此外在注音符號當中,ㄎ也被用來代表k這個子音。韓國的諺文造字、甲骨可字的丂部件,以及注音符號的丂,三者皆選用這個彎曲的符號代表k這個舌根音,看來不一定純屬巧合,應有語音與符號上的傳承線索。
甲骨與金文的「可」字,外部件是「丂(ㄎㄠˇ)」。「丂」的字形最早可追溯自甲骨文,有六種寫法,總歸為兩大類,構形較抽象難以辨識,中日學者有不同看法,而我比較認同日本漢字學者將此部件解為嘴的深處。「丂」的金文有九種寫法,總歸為兩大類,構形與甲骨相近。
「丂」的本義,參見《說文》:「丂,气欲舒出,勹(ㄅㄠ)上礙於一也。丂,古文以為亏(ㄩˊ)字,又以為巧字。」,許慎認為「丂」字的本義是指氣受阻礙而無法舒出。
清代學者邵瑛在《說文群經正字》一書中說:「按:此乃稽考之考之本字。气欲舒出,勹上礙於一,即稽留考察之意。本字作丂,今經典通用考字。」
現代古文字學者對可字的外部件有不同的看法:屈萬里先生認為外部件「丂(ㄎㄠˇ)」象枝柯(樹枝、樹椏),是「柯」字的象形初文。徐中舒先生認為「丂」象曲柄斧之柯柄。
「可」的內部件是「口」。「口」的字形最早可追溯自甲骨文,有十二種寫法,總歸為兩大類寫法,構形像人的嘴,也像器皿。「口」的金文字形,有四種寫法,總歸為一大類,構形與甲骨相近。
「口」的本義,參見《說文》:「口,人所以言食也」,許慎認為「口」字的本義是指人的嘴,嘴的功能是說話與進食。
「口」的引申義有:人或動物飲食發聲之器官、器物納入取出之處、指位置正當內外相通的出入處、關隘(ㄞˋ)、兵器或工具上之鋒刃、破裂的地方、當量詞,用來計算人數、用來計算牲畜數量、用來計算器物數量。
「肯」的字形最早可追溯自秦系簡牘,有一種寫法,由上下兩部件組成,上部件構形,許慎認為象人的骨頭,下部件象人的肉。中研院小學堂收錄十個「肯」的傳鈔古文,構形與秦系簡牘相近。
「肯」的本義,參見《說文》:「肎,骨閒(ㄐㄧㄢˋ)肉肎肎箸也。从肉,从冎省。一曰骨無肉也。𣍟,古文肎。」,《說文》注:「肎肎、附箸難解之皃。莊子說庖丁解牛曰。技經肯綮(ㄑㄧㄥˋ)之未嘗。綮猶結處也。按肎之言可也。故心所願曰肎。得其窾郤(ㄎㄨㄢˇ ㄒㄧˋ空隙)曰中肎。引伸之義也。」,《爾雅.釋言》:「肯,可也。」
許慎認為「肯」字的本義是指骨頭和筋肉結合之部位,段玉裁引用莊子庖丁解牛的句子,解釋肎的本義是指筋絡與骨肉緊密結合的地方,並補充說明肎有可的意思,所以心裡願意就稱為肯;「肯」的引申義有:許可、願意、樂意、那裡、怎麼、表反問之語氣,相當於「豈」…等。
日本古文字學者白川靜先生解釋「肯」字是象形字,本字寫作肎(參見簡報標題),上半部是骨頭,下半部是肉,連接骨頭地方的肉稱之為腱,莊子庖丁比喻中說這位廚師在解剖牛肉時,因技術高超,所以不會被肯綮(即骨肉緊密連結的部分)阻礙,刀也不會切到骨頭變鈍,故能順利解牛。(在日文當中)「肯」字具有克服困難狀況,也有肯定、同意之意。
日本《角川新字源》認為肯字為象形字,畫肉緊密附著於骨頭上。代表緊密黏於骨頭的肉。後衍伸成:不畏恐懼勇敢往前、肯定、事情的要點…等意。
「肯」的上部件是「冎」。「冎」的字形最早可追溯自甲骨文,有二種寫法,構形像人的骨頭。「冎」的金文字形,有一種寫法,構形與甲骨相近。
「冎」的本義,參見《說文》:「冎,剔(ㄊㄧ)人肉置其骨也。象形,頭隆骨也。」,《說文》注:「冎者、剔肉置其骨也。肎肎相箸。有待於剔。故從冎。」
許慎認為冎的本義是指分解骨肉,把肉從骨頭上刮下來,段玉裁註解肯字時,說明肯的本義是指肉緊密附著在骨頭上難以分解,而肯字以冎為部件,代表要將骨頭上的肉刮下。
現代古文字學者于省吾先生認為「冎」的甲骨與金文構形象骨架相支撐之形,隸定作「冎」,是「骨」的初文。
「肯」的下部件是「肉」。「肉」的字形最早可追溯自甲骨文,有五種寫法,總歸為兩大類,許慎認為構形象切下大塊的肉。
「肉」的本義,參見《說文》:「肉,胾(ㄗˋ)肉。象形。」,《說文》注:「胾、大臠(ㄌㄨㄢˊ)也。謂鳥獸之肉。說文之例。先人後物。何以先言肉也。曰以爲部首。不得不首言之也。生民之初。食鳥獸之肉。故肉字冣(ㄗㄨㄟˋ)古。而製人體之字。用肉爲偏旁。是亦假借也。人曰肌。鳥獸曰肉。此其分別也。」
許慎認為肉的本義是指大塊的肉,段玉裁認為肉是專指鳥獸的肉,而非人的肉,人體的肉稱為「肌」,鳥獸動物的肉才稱為「肉」。
「肉」的引申義有:身體,與「精神」相對、行動遲緩、柔軟不脆、平凡、膚淺…等。
日本古文字學者白川靜先生解釋「肉」字是象形字,中間的線條表示血管神經。
漢語多功能字庫考證:由於戰國文字「肉」字與「月」字字形相近,不少從「肉」旁的字都跟從「月」旁的字混了起來。「肉」在隸書、楷書裏,為了避免跟「月」相混,所以繁化成「肉」形。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說明:肉字為左、下偏旁時,俗寫多與「月」混同,以致「肉」、「月」兩部難分,標準字體遂析分兩形:若要表明月亮的「月」,那麼月字中間的兩筆寫作兩直橫,若要表示肉時,月字中間的第二橫筆畫會往上挑,以作區別,例如與「肉」義相關的字菜肴的「肴」。肉若當字的上偏旁時,或變易寫作斜狀的月,例如祭祀的「祭」字,左上偏旁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