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882年的《排华法案》的通过让排华力量深受鼓舞,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华人移民的数量并未如预期那般大幅下降,这激发了新一波的暴力排华浪潮。本集将会从分析这一现象开始,接着讨论排华体制如何进一步加固。
本集的重头戏是关于美加两国的排华时期,华人与白人主流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早期主要依赖于精英中间人与主流政治势力的幕后斡旋,到后来20世纪20年代开始则是越发采取动员普通民众的社会运动。对于前一个阶段,我们会关注1910-11年叶昂(Yip On)与廖鸿翔(David Lew)争夺温哥华海关中文翻译的位置引发的风暴。对于20年代以来的华人大众社运,我们会讨论20世纪20年代卑诗省的反对黄白分校抗争。
- 关于节目 -
翻翻华人旧事,聊聊全球文化,全球华人英雄传
我们身在海外,恰如花果山在东胜神洲
新播客起步中,喜欢本集的朋友请多多分享,你的支持对我们的持续创作非常重要!
- 聊天的人 -
胖蚊子,一块红布
- 时间轴 -
02:50 华人对1882年《排华法案》的抗争
05:48 1882年《排华法案》无法降低华人移民数量的原因
08:11 19世纪80年代新一波的暴力排华:石泉惨案与塔科马驱逐华人事件
14:51 排华政策在制度面的加强:为华人设计的身份卡、天使岛移民过境站等一系列措施
20:34 介绍排华时期的华人精英中间人群体
24:40 1910-11年叶昂(Yip On)与廖鸿翔(David Lew)争夺温哥华海关中文翻译的斗法
46:29 新时代的开端:黄白分校抗争
53:00 华人参与主流社会的工人运动
56:09 1923年加拿大《排华法案》的诞生过程
1:01:28 对于华人精英中间人时代和大众社运时期的总结
- 参考书目 -
贝丝·廖-威廉姆斯(BethLew-Williams)《无处落脚:暴力、排斥和在美异族的形成》
马莉莎(Lisa Rose Mar)《Brokering Belonging: Chinesein Canada's Exclusion Era,1885-1945》
- 收听方式 -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 制作 -
录音 & 剪辑:子安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