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GO TALK 第十三期,这次正好在硅谷,特别邀请了老朋友戴雨森还有棕榈资本的创始人李厚明,一起来聊聊 AI 发展现状与未来图景。对谈从《智能简史》一书切入,追溯了从最早的生物智能到人工智能的演化历程,探讨了 AI 的技术瓶颈、行业趋势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我们正处于智能发展的加速期,未来 3-5 年可能迎来重大突破。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人类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方式、工作形态,并为更长远的未来做好准备,我们这代人应该能活着见证奇点 。。
30:10 AI 安全与 Anthropic 的应对方法
45:40 人类和 AI 分别在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01:05:30 智能的诞生 - 雨森对智能简史的理解
AI 发展正在经历从"学习已知"到"推理思考"的范式转移,代表着 AI 在 inference(推理)端的重要突破;
目前 AI 发展的主要瓶颈包括:算力、高质量训练数据(尤其是专家思考过程数据)、能源供应、以及模型结构创新;
生物智能经历了五次重大突破:从最早的趋利避害、到脊椎动物的强化学习、哺乳动物的模拟学习、灵长类的心智模型、最后到人类的语言;
人类开发 AI 的路径与生物进化不同 - 我们是从语言开始,而不是从空间感知和运动能力开始,这可能造成了 AI 目前的局限性;
未来 3-5 年内,AI 将在工作场景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可能导致初级岗位消失,但同时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AI 的发展速度呈指数级增长,从电子计算机诞生到现在仅用了几十年,远快于生物进化;
未来人类需要往"通才"方向发展,培养更高层次的抽象思维和架构能力;
AI 权益可能成为未来重要议题,因为先进 AI 系统的智能程度已超过许多受保护的动物;
人类正处于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很可能见证智能发展的重大突破;
AI 评估标准需要改变,因为现有的人类标准(如图灵测试)已不足以评价 AI 能力;A Brief History of Intelligence
Outlive: The Science and Art of Longevity